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研究

    作者:梅燕;余璇;欧册华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160例患者,根据PCIA药物不同随机等分为4组:A组舒芬太尼150 μg+格拉斯琼9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布托啡诺5 mg+格拉斯琼9 mg,C组舒芬太尼50 μg+布托啡诺10 mg+格拉斯琼9 mg,D组布托啡诺15 mg+格拉斯琼9 mg.负荷剂量为布托啡诺0.5 mg+舒芬太尼5μg,置泵后记录用药后2、6、12、24、48、72 h患者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并记录恶心、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B、C、D组低于A组(P<0.05),B、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A、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100 μg+布托啡诺5 mg、舒芬太尼50 μg+布托啡诺10mg,镇痛效果好、镇静适度、副作用少,可更安全地用于静脉镇痛.布托啡诺15 mg镇痛效果好,但镇静过度,安全性降低.

  • 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泽;邱承玺;洪海东

    目的:观察小针刀在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中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分针刀组(治疗组)和封闭组(对照组)共60例,各30例,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后一天,三个月的疗效.结果:针刀组有效率96.6%,封闭组有效率90%,针刀组疗效优于封闭组.术后一天VAS评分下降封闭组交针刀组低,但术后三个月针刀组下降比封闭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短期疗效不如封闭治疗.但是长期疗效优于封闭,且小针刀廉,简,便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首选方法.

  • 椎体成形术在下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根性痛中的应用

    作者:王大寿;贺纯静;吴黔鸣;陈艳;张亮;罗金玉;孙文阳名;康兴国

    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腰背痛[1-5],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L3~4,L5椎体压缩性骨折,由于L3~5椎间盘和L5S1椎间盘在这3个节段是椎间盘膨出、突出的好发部位[6],导致根性疼痛,故对这类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往往较慎重[3],我们对部分此类患者行椎体成形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麦粒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颜娟;易海连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社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施以麦粒灸并进行健康教育,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5 m行走时间(T15)、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后痊愈20例,有效4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而VAS评分、15 m行走时间(T15)、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是治疗社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35例临床研究

    作者:任小娟

    目的:观察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脾肾两虚兼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对照组30例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2组患者腰椎(L2~L4)骨密度(BM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分级及检测肝肾功.结果:腰椎(L2~L4)骨密度(BMD)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VAS疼痛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肝肾功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骨疏康颗粒联合阿仑磷酸钠(福善美)治疗骨质疏松症能显著增加腰椎(L2~L4)骨密度(BMD),明显减轻疼痛,而且不影响肝肾功.

  • 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温开兰;牟玲;杨孟昌;邓佳

    目的 观察股神经自控镇痛、硬膜外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PCFA,n=20),连续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n=20),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n=20).所有患者均选用相同方式全麻.PCFA患者采用0.125%浓度的罗哌卡因自控镇痛,PCIA采用1μg/mL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EA采用0.125%浓度的罗哌卡因自控镇痛.3组患者镇痛均维持3d.记录术后各时点时静息,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镇静程度,肌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结果 PCFA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主动和被动训练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和PCEA组(P<0.05).术后3 d PCFA组患者自行追加镇痛药物总共4次,PCEA组自行追加总次数为10次,PCIA组自行追加药物48次.3组患者镇静程度和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肌力均大于3级.其中PCFA组无并发症发生,但PCEA组有5例患者出现硬膜外管脱落,2例患者出现过度镇静,1例恶心呕吐.PCIA组出现5例过度镇静,1例恶心呕吐.结论 股神经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对下肢肌力无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良好的镇痛方式.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爱娟;张李漫;任亚平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并利用超声监测温针灸对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及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情况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血流信号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和总分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较好,采用超声监测发现其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和关节功能.

  • 透皮化瘀方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民旺;白艳杰

    目的:研究透皮化瘀方联合康复疗法对于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法均分入选病例,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同时联合自拟透皮化瘀方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肢疼痛程度、患肢活动功能并进行对比;随访1年,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NIHSS、FMA、MBI均有所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皮化瘀方联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肢活动功能、生活能力,缓解患肢疼痛.

  • 低能量激光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探讨

    作者:张怡;周倩;刘帆

    目的:评价短时间低能量激光应用于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牙本质过敏症两种检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27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共计54颗患牙分为两组:低能量激光治疗组(A组)27颗患牙、激光未开启组(B组)27颗患牙.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测量牙本质敏感程度.每组患者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疗效评估,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0 min)、1周、2周、3周及4周的VAS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短时间低能量激光对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在不同的时间均有疗效(P<0.05);牙本质过敏症检查方法中,冷刺激比探针刺激更可靠.结论:短时间低能量激光治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 二氧化碳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治疗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晶莹;刘丽媛;展望;陆晓丽;周珊;贾莉

    目的:探讨C02弱激光局部照射减轻正畸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固定矫治患者,激光照射组34例、对照组26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C02激光局部照射在矫治初始弓丝放置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应用C02弱激光局部照射组患者的正畸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C02激光局部照射可以减轻固定矫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 CO2弱激光照射减轻正畸治疗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晶莹;刘丽媛;展望;陆晓丽;周珊;贾莉

    目的:探计CO2弱激光局部照射减轻正畸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固定矫治患者,激光照射组34例、对照组26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CO2激光局部照射在矫治初始弓丝放置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应用CO2弱激光局部照射组患者的正畸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CO2激光局部照射可以减轻固定矫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 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永健

    目的考察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对颅脑外伤后头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颅脑外伤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治疗颅脑外伤后头痛可一定程度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好于常规西医治疗.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永贵

    目的 对照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与后凸畸形变化情况,采用VAS自评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与后凸畸形的矫正均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阻碍椎体的进一步压缩,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叶尚志;蔡玮;魏宁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电针组选T12~L3夹脊、风市、悬钟、丘墟、阿是等穴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和后1次治疗结束后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第1次治疗结束后,电针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1次治疗结束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低于电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且较单纯电针减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速度更快、疗效也更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战士下腰痛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朱跃良;何晓清;陈海东;沈君;徐永清;汤逊

    目的:初步掌握战士下腰痛流行病学,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西南某部战士1000名,进行个人、工作、心理及下腰痛调查.对下腰痛患者另行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调查.结果:该群体中下腰痛的点患病率为30.4%,年患病率为38.4%;下腰痛患者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下腰痛史、外伤史、工龄、A工种和躯体化是下腰痛的相关危险因素,焦虑是保护因素;慢性下腰痛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评分均高.结论:战士下腰痛患病率高;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功能障碍和疼痛显著,需重点防治.

  • 罗哌卡因联合用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龚明富;吕雯;邵静;杨建春;徐雅芬;沈伯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手术前、后用长效局麻药联合氯诺昔康及地塞米松进行多模式预先镇痛能否提供更优越的镇痛效果.方法 LC患者60例.随机分成A(术前用药组)、B(术后用药组)、C组(术前术后用药组),每组20例.由1名对用药不知晓的麻醉科医生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术后各时点的总疼痛程度、切口痛、内脏痛及肩部痛的疼痛评分,以及第1次应用麻醉性止痛剂的时间、剂量和使用总量.并于手术前、术后2h抽取外周静脉血,测血糖、皮质醇浓度.结果 (1)术后总疼痛程度评分,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VAS显著低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在术后4、8 h的VA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C组和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组在24h内均能发挥良好的切口镇痛效果,在术后2、4、12h较B组能更好地缓解内脏痛(P<0.05),C组VAS评分在术后1、12、24 h显著低于A组(P<0.01),A、B组在各个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糖浓度:A、B组在局麻术后2 h增高(P<0.05),显著高于C组(P<0.05);(4)皮质醇血浆浓度B组在术后2 h即有升高(P<0.01).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术前术后联合用药多模式预先镇痛能较术前单独或术后联合用药止痛模式提供更完善的镇痛,对机体疼痛应激反应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 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冯奕英;冯彩玲;张旭文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服务中的价值.方法 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手外伤患者中选出7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d、3d、7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推广.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探讨

    作者:刘冬梅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64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而研究组同时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参照组25.00%,且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需在基础护理同时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满意度.

  • 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及VAS评分的影响观

    作者:张思琴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1.5日到2018.3.5日,将其依据中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手术室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躁动指标、患者的VAS(疼痛状况)评分.结果:①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护理后,其躁动概率较低,仅有10.00%,而对照组概率高达28.00%,说明2组对比后,其结果有明显差距,且显示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躁动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经过对比2组的VAS评分情况,得知观察组的数据仅有(3.35±0.49)分,对照组数据高达(4.91±1.58)分,说明观察组的疼痛效果控制较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各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方案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当中,患者的术后躁动情况控制理想,且患者的VAS评分结果可观.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周清云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以下简称PVP)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6年8~2018年8月于本院诊疗的32例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当做研究的一般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PVP治疗,对其术后VAS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2例患者中,痊愈患者18例,占比56.25%;显效患者12例,占比37.50%;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共计2例,占比6.25%,治疗后形成的总体有效率为93.7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VAS评分对比方面,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评分,组内治疗前后形成显性差异,统计学意义比较明显,P<0.05.结论 老年椎体压缩骨折通过PVP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够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225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