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3种中药体外抗巨细胞病毒效应的比较
目的:探讨中药金叶败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路边青注射液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 AD169)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观察这3 种中药对HCMV AD169 毒株的抑制作用.使用MTT 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并利用A值评价3 种中药的抗HCMV的效应.结果:金叶败毒注射液的半数中毒浓度(TD50)为20 g·L-1,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5.65 g·L-1,治疗指数(TI)为3.54;板蓝根注射液的TD50为 10.23 g·L-1,IC50为3 g·L-1,TI为3.41;路边青注射液TD50为20.23 g·L-1,IC50为5.71 g·L-1,TI为3.54.3种中药均具有抗HCMV 的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其作用也增强.但这3种中药抗HCMV 作用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1∶200,金叶败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路边青注射液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都是理想的抗HCMV 中药.
-
板蓝根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板蓝根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每天用板蓝根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加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超声雾化喷眼,2次/d,连用3d,环丙沙星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对照组给予1%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超声雾化喷眼,2次/d,连用3d,环丙沙星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均用至病情控制为止.结果 从治疗到病情控制,观察组所需时间为(3.1±0.8)d,对照组为(3.7±1.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结论 板蓝根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安全有效.
-
高效液相法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三种核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尿苷、鸟苷、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尿苷、鸟苷、腺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0.1%冰醋酸-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尿苷、鸟苷、腺苷分别在10.6~265.0mg/L、10.4~260.0mg/L和10.8~27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RSD=1.6 %),100.8%(RSD=1 8%)和101.4%(RSD=1.9%),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均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板蓝根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介绍中成药板蓝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治疗
1主要成分功能用量板蓝根主要含有菘蓝根含靛甙、大青素13,l-+磺酰-+3-+吲哚甲基葡萄糖异硫氰酸盐、树脂、马蓝根含蒽醌类,β-谷甾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抗病毒功能.临床用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西医多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扁平疣、玫瑰糠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常用50%板蓝板注射液肌注,成人4ml/次,Bid.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鸟苷和尿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鸟苷与尿苷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Kromasil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1%HAc(3:4);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6 mL/min;柱温:室温.结果:鸟苷在10.1~259.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1.09%;尿苷在9.7~245.3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23%,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均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重现性好,为板蓝根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
肋间神经封闭加板蓝根外敷治疗腰肋部带状疱疹痛的疗效观察
现采用受累神经干封闭加板蓝根注射液外涂治疗腰肋部带状疱疹痛 59例 , 取得满意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全组共 59例 , 男 36例 , 女 23例 , 年龄 25~ 78岁 ; 病程 5 d~ 2周 . 全组病例均经皮肤科综合治疗 , 疗效不佳 , 疼痛不减而行上述方法治疗 .
-
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探讨
中药板蓝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用板蓝根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报道较多,但从治疗本病的临床分期分型中研究板蓝根治疗的功效范围尚乏其例.本文分析了板蓝根注射液球结膜下注射治疗不同期、型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结果显示其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功效,报告如下.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儿童头部寻常疣30例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儿童头部寻常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肺俞、脾俞、风池、血海、足三里、曲池等穴,分为两组交替使用,分别抽取板蓝根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患儿中痊愈27例(占90%);显效3例(占1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儿童头部寻常疣疗效好,创伤性、复发率低.
-
板蓝根注射液局部骨膜注射治疗泰齐氏病9例分析
泰齐氏(Tietze's)病,又称肋软骨炎,治疗方法和疗效各异.我院自2000年~2003年用板蓝根注射液局部骨膜注射治疗本病9例(同时随机对照组8例单用利多卡因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板蓝根组:男6例,女3例.发病年龄25~68岁.
-
板蓝根注射液外用治疗单纯性疱疹
笔者自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用板蓝根注射液搽单纯疱疹患处,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板蓝根注射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我科于1996~1999年,采用板蓝根注射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5例44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板蓝根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目的 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板蓝根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法.结果 将板蓝根注射液进行1∶100稀释,对3个供试品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108%,132%,137%.回收率在50%~200%,无干扰作用.结论 应用动态浊度法可以测定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
-
板蓝根穴位注射及体针治愈慢性荨麻疹1例
慢性荨麻疹中医称瘾疹、风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治疗也无确实有效的方法.笔者在治疗1例慢性荨麻疹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56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1],中医称"玛瑙翳".临床以白睛暗红、睑结膜滤泡似玛瑙样增生、生眵如丝、目痒砂涩、病程漫长为特征.本病治疗方法较多,大多为对症性治疗,故治疗时间较长,效果欠佳.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56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板蓝根注射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板蓝根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对产品的原料产地、醇沉浓度、除氨水后药液pH值、水沉温度、合适碱液调pH值及防止氧化等因素进行考察,选择佳工艺路线.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选用安徽阜阳的原料,醇沉浓度为60%,除氨后药液的pH值为5.5~6.0,水沉温度为80℃,用Na2CO3溶液调pH值,灌封时冲高纯氮气防氧化.结论 新工艺成本低、易操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适用于板蓝根注射液的大生产.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靛玉红的含量
目的:建立板蓝根注射液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AHTC C18柱,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钠-甲醇(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靛玉红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为1.4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板蓝根注射液中靛玉红的含量控制方法.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测板蓝根注射液热原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药典中广为应用,中国药典1995年正式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该法以其所具有的特异、灵敏、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正逐渐取代家兔法.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酶促反应,易受到中药某些成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是否能用于中药注射液的内毒素检查?我们在利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中药板蓝根注射液的热原检测作干扰实验,并与家兔法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
-
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20例
笔者1995-1999年应用板蓝根注射液局注射治疗带状苞疹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维生素C合板蓝根注射液湿敷为主治疗轻型口疮80例
目的:观察维生素C注射液合板蓝根注射液湿敷为主治疗轻型口疮的疗效.方法:治疗时治疗组分别用维生素C注射液和板蓝根注射液交替湿敷在口疮溃疡面上,每天3-5次;对照组使用口服维生素和淡盐水含漱方法.均配合辨证服用中药.3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80例中,痊愈68例,显效12例,显效率100%.对照组40例中,痊愈22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显效率80%.两组疗效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合板蓝根注射液湿敷为主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轻型口疮疗效较服用维生素、中医辨证施治和淡盐水含漱者为优.
-
板蓝根注射液耳穴注射治疗黄褐斑60例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色素增多为特征的损容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起黄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无鳞屑,边缘清楚,分布于颞、颊、鼻、额、眉及上唇等部位.中医学称之为黧黑斑,俗称"蝴蝶斑".笔者通过耳穴注射治疗黄褐斑6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