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2例颅内动脉瘤术后的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邵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均全愈出院.结论:针对脑动脉瘤的特点实施护理,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发生,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动脉瘤 术后 护理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作者:李艳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动脉瘤手术治疗,并及早运用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

    关键词: 颅内 动脉瘤 手术 护理
  • 分期杂交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的临床体会

    作者:俞册砚;姜力骏;倪一鸣

    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非常罕见.本文报道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病例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展开讨论.

  • 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影像学表现及分析

    作者:周红;陈芸;王辰龙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其与动脉瘤的关系. 方法 搜集某三级医院病人及体检人员共2 625例,完善其头颅血管影像学检查数据,分析其开窗畸形的部位、特点、长度以及和动脉瘤的相关性. 结果 共有48例(1.8%)病人及体检人员发现基底动脉开窗,46例开窗部位位于近段;开窗类型以裂隙型为主,开窗平均长度为3.86 mm,其中2例合并颈内动脉动脉瘤. 结论 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发生率约为1.8%,绝大多数位于近段.开窗畸形合并局部动脉瘤的发生率较低.

  • 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作者:向飞玲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

    作者:蔡怡;贾月芹;杨会玲;李静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且能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长期有效血液透析治疗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道.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要求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不至于动脉瘤和血栓形成,位置表浅又不至于影响病人的生命活动,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但术后的观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护理措施不当或观察不及时可造成内瘘手术失败.现将我科行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 小儿川崎病诊治进展

    作者:李伟;王秀贞

    川崎病(kawasak diseaseKD)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常见病,其并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而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1].其预后与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关系密切,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自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该病102例,其中32例并发冠状动脉损害,3例并发冠状动脉瘤.为交流经验,改善该病预后,现将有关资料讨论报告如下.

  • 颅内动脉瘤显微夹术后护理

    作者:周丽娟;孙丽华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而动脉瘤夹术是在显微技术操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将动脉瘤排除于血循环之外,以防发生再次破裂,并保持该瘤动脉通畅,保证灌注区供血,这是处理颅内动脉瘤理想和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 动脉瘤 护理
  •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探讨

    作者:孙冬弢;袁媛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内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该过程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技术21例;15例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4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11例.结果:36例患者宽颈动脉瘤15例.技术成功率100%.36例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27例(75.0%),动脉瘤大部分栓塞9例(25.0%).3例术后3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15例术后3~12个月行3D-CTA随访,动脉瘤消失12例,部分残留3例,未再行治疗.临床随访36例病人,死亡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 巨细胞动脉炎致多处动脉瘤及右上肢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作者:郭雪梅;崔丽君;冯晓芬;雍熙

    总结了巨细胞动脉炎致多处动脉瘤及右上肢动脉栓塞患者1例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急性动脉栓塞的护理、锁骨下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后护理、右肱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的护理、疼痛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鼓励患者戒烟、规律作息、激惹、抑郁、焦虑护理、出院指导等。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的护理配合

    作者:孙韬

    目的 研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其诊断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16年期间我院疑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CTA进行诊断,与此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 以上所有疑似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检查过程,无一例发生变态反应或者对比剂渗漏等并发症.结论 临床中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中护理配合可以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符合临床要求、降低呼吸伪影的几率,全方面的护理配合尤其重要,能进一步为患者争取救治时机、治疗方向的意义重大.

  • 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作者:马晓婷;杨晓雪;吴红星

    目的 探讨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配合体会,总结手术配合要点及经验,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DSA技术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结果 10例手术患者均在复合手术间年内完成,动脉瘤夹闭完全,无残留瘤颈,患者术后恢复好.结论 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明确判断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是否存在血管痉挛以及夹闭后血管的情况,动脉夹的位置,是一项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策略.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关键和保障.

  • 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

    作者:曹淑芳;苏伟

    本院2002年11月-2003年4月间收治7例主动脉夹层病人,年龄:59-65岁4例,>70岁3例,且均有高血压病史,男5例,女2例,按DeBakey分类:其中Ⅰ型6例,Ⅱ型1例,Ⅲ型0例.

  • 股动脉瘤诊治经验(附71例报告)

    作者:张京红;胡海地;杨德华;段志泉

    目的:探讨股动脉瘤的病因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4年1月-2001年9月间71例股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1例患者共有72个股动脉瘤,其中5例为多发性动脉瘤(占7.0%).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瘤体切除后进行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5例创伤性股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者同时进行瘘口修补.结论:早期手术可防止股动脉瘤威胁肢体的并发症.在真性动脉瘤的诊断中应注意多发性动脉瘤,在创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中要注意合并动静脉瘘.治疗以切除瘤体、进行自体静脉移植为首选,术后密切随访以防止吻合口动脉瘤或新动脉瘤的形成.

  •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刘鼐;陈玉英;党志辉;张银霞;魏晋霞

    目的 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为全面、预见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进行的42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35例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4例患者出现肢体偏瘫,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2例患者死亡.结论 进行全面、预见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误诊分析

    作者:高五海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术资料.

    关键词: 动脉瘤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三例误诊的体会

    作者:周冬;晋玉梅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危重疾病,因发病部位和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误诊,本文三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1例误诊为脑梗死,1便误诊为泌尿系结石.报告如下:

  • 介入性手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介导下修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康林;赵萍;张敏州;曹爱琴;王磊;邹旭;沈建红;陈秋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患者术后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超声影像特征及行超声介导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法(UGCR)或注射凝血酶修复法(UGTI)二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1例PFPA患者在超声介导下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法(UGCR)或注射凝血酶修复法(UGTI)治疗,从瘤体消失、影像特征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31例PFPA穿刺动脉多见于股浅动脉20例(64.5 %),其次股总动脉分叉处8例(25.8%).PFPA超声影像表现为腹股沟肌层的液性包块,瘤壁无钙化及动脉壁三层结构;其内探及与载瘤动脉相通的五彩涡流,脉冲多谱勒表现特征性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往复征像.PFPA内流速低于载流动脉和破裂口或瘤颈部流速(P<0.05),而血流阻力指数高于载瘤动脉(P<0.05);回归分析显示,穿刺动脉部位、女性、鞘管型号≥7F、术者从事介入术时间、应用血管闭合装置与PFPA的发生显著性相关(P<0.05).20例PFPA 患者UGCR成功率60%.17例PFPA患者UGTI成功率82.5%(P<0.05),注射容量0.3-3.0ml,平均12秒瘤腔内形成血栓,瘤腔逐渐完全闭塞.注射凝血酶失败的3例患者超声发现有瘤腔分隔或残余血流,1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选择UGTI修复PFP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超声 治疗
  • 合并眼部症状的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作者:王军胜;林涛;曾永亲

    目的:合并眼部症状的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方法:我院收集了2015年度-2016年度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部症状.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以及动脉瘤瘤颈夹闭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患者动脉瘤和眼部症状之间的关联以及瘤体的大小、位置.结果:有41例患者的动脉瘤直径为15/mm或低于15/mm,有34例患者的动脉瘤直径高于15/mm(不包含15/mm);动脉瘤发生位置为:大脑前动脉为5例、大脑中动脉14例、颈内动脉后交通段为8例、前交通动脉为20例、眼动脉段为18例、海绵窦段为10例.结论:颅内肿瘤的位置以及大小在眼部表现均有一定的规律,故而在疾病诊断中,可通过眼部异常改变进行诊断.

    关键词: 动脉瘤 颅内 眼部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陆羽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护理情况.结果80例患者栓塞成功76例,成功率为95.00%.9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其中一过性脑血管痉挛7例,肺内感染1例,动脉瘤破裂1例.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疗效.

3947 条记录 197/198 页 « 12...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