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作者:庞军;王雄将;杨立新;唐宏亮

    目的 对国内公开发表的小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针刀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关于小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经筛选,对终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1篇,共795例患者.经Meta分析,11项研究具有同质性(CHI2=7.27,df=10,P=0.70 >0.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OR合并后经Z检验,Z=6.15(P<0.00001),表明针刀组与普通针刺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优于普通针刺组,并且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针刀疗法有较大的优势.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小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总有效率及改善疼痛症状方面优于普通针剂,但鉴于纳入研究的高质量文献偏少,样本量有限,需要更进一步的设计合理、随机方法正确、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支持针刀疗法的疗效.

  •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

    作者: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

    目的:评价利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的优越性.方法:将5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治疗组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针刺和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2组治疗均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后,进行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以及2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明显,且优于替扎尼定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大鼠肌紧张带重复低频电刺激后的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改变

    作者:王永慧;孟菲;丁欣利;范真真;王超;岳寿伟

    目的 研究大鼠肌紧张带(TB)重复低频电刺激疲劳试验后的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改变.方法 符合实验标准的2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强度疲劳实验组和频率疲劳实验组,分别进行对照、强度疲劳实验和频率疲劳实验研究.记录和分析TB和非肌紧张带(non-TB)在每一刺激循环中的大收缩力和大收缩力低刺激强度和高刺激强度,以及频率疲劳实验中的大收缩力、强直收缩力和频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①强度疲劳实验中,TB的大收缩力在第15次循环(1.42±0.28)g和第20次循环(0.93±0.54)g中明显比其第1次循环(1.99 ±0.31)g和第5次循环(1.97±0.27)g降低;大收缩力高刺激强度在第15次循环(3.76±0.71)V和第20次循环(3.44±0.97)V中明显比其第1次循环(4.04±0.64)V降低.在第10、15和20次强度刺激循环中,TB的大收缩力和大收缩力高刺激强度明显比non-TB低.②频率疲劳实验中,TB大收缩力频率(9.60 ±2.12)Hz和强直频率(25.45±2.65)Hz明显小于non-TB,大收缩力(1.67±0.16)g和强直收缩力(2.02±0.21)g明显大于non-TB.③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显示强度和频率疲劳实验后,TB肌纤维染色明显不均,肌纤维排列紊乱,出现明显的水肿、细胞退变和断裂.结论 TB耐受不同电刺激强度和频率的能力降低,肌纤维易受损伤,肌肉抗疲劳能力下降;TB或许参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肌无力和易疲劳性.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因与治疗

    作者:董斌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MPS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归类于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颈肩背痛,软组织痛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以下从不同方面探讨及分析了MPS的常见病因,诊断和治疗.从而找出有效治疗的研究方向.

  • 筋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晓妹;伍果美;唐学;石学慧

    目的:观察筋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筋针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激光疗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养血止痛丸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黄勇;周英杰;杨晓姣;茅义鹏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养血止痛丸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养血止痛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萘丁关酮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运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于治疗前及治疗7、14、28 d及停药后2周评价患者疼痛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7d,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14d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对照组VAS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停药后2周,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6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养血止痛丸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 针灸推拿针刺温灸并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7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洸

    目的:观察针刺与温灸并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与艾箱灸并用的刺激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对照组为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与艾箱灸并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 针刀对股内侧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触发点模型大鼠肌组织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作者:陈晨;张义;郭长青;杜宁宇;吴桐;邹梦影

    目的:观察针刀对股内侧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触发点(MTrP)模型大鼠肌组织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多卡因组、针刀组,每组16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触发点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触发点肌组织内乙酰胆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触发点肌组织内的乙酰胆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针刀组和利多卡因组触发点肌组织内的乙酰胆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刀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可降低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处肌组织的乙酰胆碱含量,这可能是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重要机制之一.

  • 阿是穴与激痛点浅议

    作者:王列;马铁明;曹锐;王颖;马帅;王建华;王莹;陈玲

    阿是穴与激痛点虽于不同时代提出,但二者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二者的起源、定位、病理机制、临床应用及干预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希望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对二者的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 高频彩超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应用

    作者:黄伟刚;裘志芳;金秀娥;胡晗峰

    目的 利用高频彩超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便于临床医生及时治疗,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方法 在损伤肿胀部位扫查.根据测量骨筋膜室内软组织肿胀程度及范围、血流信号等超声表现来早期提示有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结果 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二有一少"现象:有软组织弥漫性肿胀,有血肿,少或无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彩超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缺血性按压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安乐;黄强民;嵇丽娟;庞博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又称肌筋膜炎,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疾病,形成原因包括各种急慢性损伤、营养缺乏、遗传及心理压力等.其临床症状包括自发性疼痛、局部或远处的牵涉痛、关节活动受限及一些自主神经反应,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灭活触发点是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关键,治疗方式包括针刺、注射、肌肉能量技术及超声等,其中缺血性按压因其非介入性、安全可靠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上,其是通过治疗者手指或借助其它器械对触发点处进行持续按压,依靠力学的作用松解挛缩的结节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本文就缺血性按压的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按压有着比对照组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与其它治疗方式相比,不同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需要进一步定量分析.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军;肖立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由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引起的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在基础医疗环境中大约有15%的人因此病来寻求卫生服务,在疼痛门诊甚至高达90%,引起医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在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近10来年有着重大的发展和变化,本篇综述将对MPS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整理归纳.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腰痛

    作者:陈耀龙;陈淑慧;陈荣钟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虽在上世纪50年代物理医学已经使用于临床诊断,而理解上看来还是不足的.目前很多医生时腰痛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的误区,主要观点仍停留在机械压迫的理论上.本文作者结合临床实际指出引发腰痛的常见肌筋膜综合征,着重强调了梨状肌和臀肌肌筋膜综合征在腰痛发病过程中的地位.

  • 温灸针刺并用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刘勇君

    目的:探讨温灸针刺并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的260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用温灸针刺并用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经过随访半年以上,依据以上的疗效评定进行统计,治愈1000例,显效880例,有效450例,无效270例,总有效率为89.6%.结论:温灸针刺并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明显,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现状研究

    作者:谢健周;查和萍;范志勇;何巧宜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好发于人体多个部位,是颈肩腰背痛的常见病因.本文从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两方面对其治疗现状进行详细论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 中药熏蒸结合追风透骨丸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作者:何纲;张思为;邓世芳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追风透骨丸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熏蒸结合内服追风透骨丸治疗;对照组50例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结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0天疗程结束后,评定总有效率、治愈率和复发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和止痛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2%、24%,对照组分别为7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对照组为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分值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2组治疗疼痛效果大致相当.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追风透骨丸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扳机点手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相关临床思考

    作者:范志勇;王卫强;周长斗;粟漩;查和萍;谢建周;黄振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以慢性软组织源性疼痛且伴有一个或多个扳机点(TrP)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压痛、牵涉痛、紧张带结节、抽搐反应、自发电位已是公认的肌筋膜扳机点的临床表现[1].针对扳机点的处理,应用手法治疗本病具有良好效果.笔者结合临床体会,对手法治疗的若干临床问题探讨如下.

  • 齐刺、扬刺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1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佩云;伏秀霞

    目的:观察齐刺、扬刺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采用齐刺、扬刺2法结合进行治疗,6次为1疗程.结果:第1疗程治愈12例,第2疗程治愈5例,第3疗程治愈7例,第4疗程治愈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齐刺、扬刺结合治疗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收效快,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 双波长弱激光治疗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真;胡甜甜;岳萍;吕恒勇;任泽阳;郭新峰;檀秀香;李迎新;吴金鹏

    目的 研究635 nm、808 nm波长激光照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从肌肉力学特性角度对该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44例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635组、808组、交替组和对照组,以拉伸锻炼为基础治疗,根据分组情况接受相应的弱激光照射治疗,每次照射15 min,隔天1次,每周3次,持续4周.635组采用635 nm连续激光照射,808组采用808 nm连续激光照射,交替组采用635 nm与808 nm激光交替照射,频率为1,脉宽比为1:1,各激光治疗组激光输出功率为100 mW,光斑直径为8 mm,光斑面积0.5 cm2,功率密度为200 mW/cm2,单点单次照射能量为90 J;对照组模拟弱激光照射,与激光治疗组采用相同的操作,但治疗过程无激光输出.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阈值(PPT)、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部活动度(ROM)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差异,并采用肌张力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一步评价弱激光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 弱激光治疗后,激痛点肌张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NDI)和压痛阈值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激光治疗组左侧激痛点肌张力变化量、VAS变化量、左侧激痛点压痛阈值变化量均大于对照组,但3个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弱激光照射可以降低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的肌张力、减轻疼痛程度、增大颈部侧屈活动度,但3种激光作用方式对该病种的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 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32例

    作者:许靖;李春燕

    目的:观察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在患者上背部夹脊处和肩部寻找明显的压痛区,在疼痛明显区域进行埋线治疗。结果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32例,临床治愈24例(75.00%),显效8例(25.00%),总有效率100.00%。结论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123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