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张金声;周维金;李和兴;韩琤琤

    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首先考虑并处理活化激痛点的原因,指认并矫正任何的持续性因子(通常与活化激痛点的原因不相同),帮助患者恢复和保持正常的肌肉功能,然后才是在激痛点上做一些治疗程序.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柳围堤;薛开禄;田苗

    目的:探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病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MPS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自拟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病人基本信息,并采用简氏McGill疼痛问卷(Jane' s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简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Jane' 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SF-12)、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BDI)、贝克焦虑自评问卷(Beck Anxiety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B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其疼痛、生活质量、情绪及睡眠状态,并与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筛选影响MPS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①观察组疼痛部位、激痛点数目多超过3个,疼痛频次每周5.98±1.54次,每周疼痛持续时间长达12.35±15.25 h.②观察组SF-MPQ总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BDI表、BAI表、PSQI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观察组SF-12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④MPS病人SF-12与疼痛部位、激痛点数目、SF-MPQ总分、VAS评分、BDI、BAI、PSQI评分呈负相关(P < 0.05).⑤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疼痛部位、激痛点数目、SF-MPQ总分、VAS、BDI、PSQI均为影响MPS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 MPS病人生活质量水平低下,以躯体疼痛维度生活质量差,病人疼痛程度、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均为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体外冲击波治疗大鼠肌筋膜疼痛及其机制初探

    作者:沃春新;徐正涛;秦乐;于子龙;张忠杰;陆巍;姚旌;王林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冲击波组(S组).C组大鼠不行任何刺激,M组和S组大鼠采用打击右股内侧肌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MPS模型.S组大鼠MPS模型复制成功后,行右股内侧肌冲击波治疗,每5天一次,共治疗3次.疗程结束2周后测定热痛阈值和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右股内侧肌及脊髓L4-6节段,HE染色切片观察局部肌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P物质(SP)、β 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结果:(1)肌电图:T1实验第12周,即模型复制完成时,T2:实验第16周,即S组治疗后第3周,T1时,C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低于M组和S组(P<0.01),而S组的自发放电频率与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2时,与M组相比较,S组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1);(2)热痛阈:T1时M组和S组热痛阈时间较C组显著缩短(P<0.01),M组和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2时S组热痛阈时间延长,且显著高于M组(P<0.01);(3)脊髓组织nNOS表达:与C组比较,M组n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较M组明显下降(P<0.05);(4)脊髓组织SP表达:M组较C组SP显著升高(P<0.05),S组显著低于C组(P<0.05);(5)脊髓组织5-HT表达:三组大鼠脊髓5-HT阳性表达无差异;(6)脊髓组织 β-EP表达:三组大鼠脊髓 β-EP的表达无差异;(7)病理形态学改变:C组大鼠肌肉切片显示肌纤维紧密并规律,细胞核多分散于肌纤维膜下且规则.M组肌纤维呈现粗细不同、排列紊乱及粘连、炎性细胞浸润现象.S组肌纤维形态接近正常,有少量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轻微萎缩及变性.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通过降低病变肌筋膜自发电活动、提高痛阈值以及促进损伤肌筋膜的修复发挥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nNOS及SP水平有关.

  • 银质针导热治疗对MPS大鼠脊髓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秦乐;徐正涛;于子龙;沃春新;陆巍;姚旌;王林;王福根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组,采用打击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银质针组,MPS模型成功后,行银质针导热治疗.各组大鼠在治疗2周后测定热痛阈值、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右股内侧肌及脊髓L4~6节段,HE染色切片观察局部肌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P物质(SP)及5-羟色胺(5-H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痛阈降低,局部肌肉自发电活动增加(P<0.01);脊髓nNOS、SP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质针组热痛阈明显升高,自发电活动明显降低(P<0.01);脊髓nNOS及SP表达明显降低,5-HT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脊髓nNOS及SP表达,增高5-HT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巍巍;邹德生;王伍超;李书林;陈华伦;黄磐川;曹芳莉;郭晓丽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一种局部疼痛综合征,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此病,因其发病形式多样、发病部位不定、症状轻重程度不一,故易出现误诊,为让更多医师掌握此病,本文对流行病学、激痛点、临床特点、临床检查、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MPS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软组织损害性病变的红外热成像

    作者:宫庆娟;卢振和;陈金生;黄乔东;薄存菊;罗秀英;刘少颜;陈惠华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红外热像(ITI)表现.方法:选择符合LDH诊断的患者55例,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其下部躯干及下肢的IT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例的ITI腰骶部均表现为腰椎部菱形区高温区增大,呈长条形红色或深红色片状高温或小团状高温,与突出侧符合.其中26例(47.3%)并发腰肌筋膜炎者表现为腰椎旁片状高温向旁边延伸.15例(27.3%)的患肢ITI表现LDH标准图谱,为患肢异常低温区与突出侧神经支配皮肤区符合.40例(72.7%)的患肢温度没有显著降低,其中19例温度升高与下降同时并存(34.5%),12例温度接近正常(21.8%),9例温度升高(16.4%).诊断为患肢合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24例(43.6%),合并骨关节炎(OA)5例(9.1%),有MPS与OA并存6例(10.9%),静脉曲张1例(1.8%),皮肤陈旧性疤痕2例(3.6%),原因不明2例(3.6%).结论:LDH患者合并有腰部软组织损害性病变时,ITI出现不典型红外热图像.

  • 牵涉膝关节周围疼痛的下肢肌疼痛触发点诊断和治疗的要点分析

    作者:黄强民

    目的 观察引起膝关节周围疼痛的下肢肌疼痛触发点特征和以反复针刺为主,受累下肢肌牵张为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不同膝关节位置疼痛的病例,诊断为不同股部和小腿肌疼痛触发点引起的膝关节牵涉痛.对这些患者以湿针刺触发点和对不同受累肌牵张疗法进行治疗.针刺触发点后,教患者在家中做自我受累肌牵张锻炼,并根据疼痛的程度、并发症状和体征,设计和定义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做自拟疼痛评分.本文重点描述大部分股部和小腿部肌触发点的位置和特定牵涉痛的范围;同时也重点描述这些肌肉的自我牵张法和湿针刺触发点方法 .结果 治疗前评分为(4.9±1.5)分,治疗后3~6个月随访为(1.3±0.5)分,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01).结论 许多膝关节疼痛常常是股部和小腿部肌疼痛触发点的牵涉痛,只要有效地对这些肌触发点疼痛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膝关节疼痛,减少患者的担忧和避免不必要的膝关节内手术.

  • 射频热凝治疗军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19例

    作者:俞航;储辉;黄洪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因运动损伤导致肌肉、肌腱和筋膜等结缔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造成病变部位组织粘连、血供不足及新陈代谢障碍等病理生理改变,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也是影响官兵正常训练的一大原因.2010年以来,我们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军事训练引起的MPS 119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个体化疼痛管理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付桂芹;刘红;杜丽;刘玉芳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管理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94例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并住院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疼痛管理,包括疼痛评估、情绪调节、分散注意力、药物止痛及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1 d、术后1 d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t=2.69,P﹤0.05)。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7.9%(46/47)和93.6%(4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疼痛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间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护理价值。

  • 复方风湿宁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钧阳;朱亮先;李丹丹;刘琼

    目的 观察复方风湿宁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分析,复方风湿宁在该疾病治疗中的辅助效果.方法 100例臀中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观察组在臭氧注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风湿宁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优22例,良24例,一般4例,无效0例,优良率92.0%;观察组患者中优23例,良23例,一般4例,无效0例,优良率92.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风湿宁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的效果较好,复方风湿宁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中有确切的辅助疗效.

  •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炎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刘冬梅

    152例腰肌筋膜炎患者中治疗组75例,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根据经络辨证选取水沟、后溪、手三里或太冲穴;对照组77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阿是穴、委中穴.治疗组总有效率86.7%(65/75),对照组总有效率64.9%(51/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即刻镇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值明显降低(P<0.05).针刺运动疗法是治疗腰肌筋膜炎的较佳疗法.

  • 针刀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5-HT和NE的影响

    作者:吴彤;郭长青;张义;杜宁宇;张伟;陈晨;王彤;徐菁;侣思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触发点局部组织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注射组,每组6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8周.注射组、针刀组进行相应方法干预.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中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组大鼠血清5-HT、NE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局部肌肉组织5-HT含量与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针刀组大鼠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比正常大鼠显著升高,针刀干预可以降低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降低血清NE、5-HT及局部组织NE含量;针刀及利多卡因注射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局部组织5-HT、NE含量有关;且针刀对于局部组织5-HT的调节作用优于药物注射.

  • 梅花针为主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84例

    作者:杨开云

    1995~2004年,笔者采用梅花针为主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84例,现报告如下.

  • 腰背肌筋膜源性腹痛诊治体会

    作者:孙树旗;张旭斌;王桂新

    1986~2004年我们在腰背痛患者中发现36例有不同程度腹痛,行腰背压痛点封闭后腹痛即刻减轻或消失,并按腰背痛治疗后治愈,现报告如下.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配合密集型银质针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苍成友;李辉喜;刘鹏飞;钟诗春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行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住院和门诊行密集型银质针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43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消毒铺巾,在进针点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每个点2~3 ml;B组为试验组,术前1 h在选取的手术部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1~2 mm厚,用薄膜覆盖,1 h后撕掉薄膜,常规消毒铺巾,再在进针点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每个点2~3 ml,分别监测入室时、局麻穿刺时、布针穿刺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以平均动脉压表示,MAP=舒张压+1/3脉压差)、心率(P)变化情况,以及局麻穿刺、布针穿刺时体动次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状况.结果 A组在局麻穿刺、布针穿刺时血压、心率较入室时明显升高,体动次数较B组多,VAS评分较B组高(P均<0.05).结论 利多卡因乳膏配合密集型银质针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有满意的镇痛作用.

  • 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作者:马永健;王强;张丽娜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IL-1)含量的影响.方法 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和精氨酸布洛芬颗粒+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IL-1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清IL-1含量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是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且作用持久.

  • 骨科软组织损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赵燕;郭文茹;赵丽

    交通意外、地震等事故后会发生软组织损伤或四肢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人小腿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该类患者的病情复杂,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否则将导致严重后果.严密观察和护理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治疗和康复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9例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报告如下.

  • 红花黄色素体壁注射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药物安全性研究

    作者:杨敏;肖明中

    目的:探讨应用红花黄色素体壁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诊断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体壁注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定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6周及8周后的疼痛程度,同时比较观察组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化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比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未见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的结果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红花黄色素体壁注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疗效稳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患者无明显副作用,药物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实践.

  • 近几年来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严小勤;郭耀光;杨玲

    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近年来集中在新疗法、新的针灸器械、多模式针灸上,疗效评价显示这种新器械、新疗法相较于常规针刺、电针疗效更优,总有效率高,疼痛控制效果好.

123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