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疗效观察

    作者:王轩;程为平;于致顺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3组取穴相同,A组采用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90.0%,C组为80.0%,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电鍉针罐是一种治疗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有效方法。

  • 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魏文著;蔡章健;杨晓辉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4%和77.8%,对照组分别为80.6%和3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PRI、PPI及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苏彩霞;林枫;江钟立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及日本physion MD肌电阻测量仪器来测定痛点(红点、黄点)的数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以及红点、黄点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PRI、VAS及PP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及PP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红点痛点数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王海丹

    目的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观察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0%和70.0%,对照组分别为83.3%和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1星期至6个月后NRS评分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稳定.对照组在1星期后NRS评分虽在较低水平,但仍高于同期治疗组(P<0.05);而在1个月至6个月NRS评分逐月增高,表明对照组近期疗效不如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下降.结论 在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面,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明显优于传统针灸治疗.

  • 平刺滞针弹拨法治疗肩背腰部肌筋膜炎102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宏伟;姚杰良;唐永春

    目的观察平刺滞针弹拨法治疗肩背腰部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78例病例随机分成平刺滞针弹拨法观察组和痛点直刺法对照组,分别治疗肩、背、腰部肌筋膜炎.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治愈率为69.6%,显效率为19.6%,有效率为10.8%,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治愈率为13.1%,显效率为19.7%,有效率为48.7%,总有效率81.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姜汁走罐疗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76例

    作者:王玉华;杨建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以“激痛点”为特征的慢性疼痛病症,受累部位可遍及全身,但以机体负荷较大部位的肌肉筋膜组织发病较多,如颈部、肩部及腰背部、臀部,引起颈痛、肩痛、腰背痛及臀腿痛等[1].该病可涵盖目前的腰背肌肉劳损、腰背部纤维炎、腰背部疼痛综合征、风湿病或精神性风湿症.近年来,笔者采用姜汁走罐法治疗此病76例,现报告如下.

  • 八段锦功法锻炼结合手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万婕;梁贞文;孙克兴;吴嘉容;丁晓丹

    目的 观察八段锦功法锻炼结合手法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和情感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手法治疗,治疗组同时习练八段锦功法.两组疗程均为35天,观察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VAS)、情感评分(SF-MPQ)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SF-MPQ情感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功法锻炼结合手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颈肩部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 冲击波复合激痛点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思兰;王丽娜;金晓红

    目的 比较压痛点注射、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以及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门诊诊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每个压痛点注射复合镇痛液5 ml;B组:以压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 000次;C组:冲击波治疗后,在冲击波诱发的激痛点注射复合镇痛液5 ml.三组的治疗周期均为每周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时间为5~10min,并随访记录首次治疗前(T0)、首次治疗后即刻(T1)、首次治疗后1周(T2)、2周(T3)、3周(T4)的VAS评分、颈椎的活动度(ROM)评分、症状改善优良率、总有效率.结果 90例患者中81例获得完全随访,B组有3例、C组有2例出现了皮下淤血,3d后消散,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与T0时比较,T1~T4时三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2~T4时,三组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T1时B组和C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T2、T3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T4时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与T0时比较,T3时三组ROM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3时B组和C组ROM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末次随访总有效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SWT复合激痛点注射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的选择.

  • 热敏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例

    作者:李晓宇;孙海榉

    患者,女,27岁.2018年5月2日初诊.主诉:右上肢反复疼痛3月余,加重2天.3月余前患者工作后出现右上肢疼痛,胀痛为主,偶有放射痛,夜间加重.曾至当地医院行颈椎X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月来,疼痛反复发作,2天前因受凉疼痛再发.诊见右上肢前臂远端沿肺经和大肠经刺痛,疼痛范围局限于前臂,疼痛剧烈,局部皮肤轻触即痛,按压则出现疼痛感沿桡骨外侧向右手食指放射,手腕屈伸时疼痛加重,并可引发疼痛沿大肠经向肩部延伸,伴右上肢无力,二便无殊,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丁懿;郭琛琛;李丽;许强强;张家鹏;王宁;陈志良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疗法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部M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疗法,对照组只使用易罐疗法,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末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用简化McGill量表和肌肉骨骼超声(MSU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患侧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肌肉厚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末,2组患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患侧腰大肌、腰方肌的肌肉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康复回访,治疗组患者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患侧腰大肌、腰方肌的肌肉厚度虽均有所减少,但治疗组患者肌肉厚度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治疗腰背部MPS具有较好的疗效.

  • 手法推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56例

    作者:洪伟

    上世纪80年代始,欧美逐渐将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归结于肌筋膜触发点(trigger point)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这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骨骼肌内张力带形成触发点,继而造成肌肉长期的肌力不平衡,而导致一系列的肌筋膜痛性综合征[1].笔者近两年将此概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治疗56例此类病人,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康明非;陈日新;田宁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和针+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热敏点灸治疗组与针+罐+TDP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3.18±1.59)天,对照组为(7.00±2.47)天,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热敏点灸治疗MPS的疗效远优于针+罐+TDP的综合疗法.

  • 运动处方治疗慢性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蔡春水;魏鲁青;尹杰;曾昭勇;张毅;赵新建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治疗慢性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44名患者随机分为I组、Ⅱ组、Ⅲ组,I组为药物治疗组,Ⅱ组为推拿治疗组,Ⅲ组为运动处方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进行评价.[结果]I组50例,治疗后2周:显效24例,有效18例,显效率48.00%,总有效率84.00%.3个月后复发20例,复发率47.6%;Ⅱ组46例,治疗后2周:显效25例,有效18例,显效率54.35%,总有效率93.48%.3个月后复发18例,复发率41.86%;Ⅲ组48例,治疗后2周:显效28例,有效15例,显效率58.35%,总有效率89.59%.3个月后复发5例,复发率11.63%.Ⅲ组总有效率与I组、Ⅱ组相当,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复发率低于I组、Ⅱ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处方既是治疗慢性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也是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措施.

  • 锋钩针挑刺激痛点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陈晓庆;陈增;车伟军;曹洪铭;欧丽贞

    目的:观察锋钩针挑刺激痛点(TrP)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取锋钩针挑刺激痛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以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评分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1个疗程结束后,VAS、Roland-Mo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9.29%,优于对照组的64.29% (P<0.01).结论:锋钩针挑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可靠.

  • 毫针散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85例

    作者:陈天芳

    目的:观察毫针散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均给予毫针散刺法治疗.结果:85例患者中,痊愈43例,显效3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64%.结论:毫针散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谭树生;庄小强;黄强民;李建敏

    中医药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方法种类众多,日前尚无特效疗法.中药内服不易出现副作用,和外敷中药皆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易复发、治疗时间较长等问题.针刺是传统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有的患者难以接受,而且要求医者很好地掌握进针的深度.推拿和运动疗法是易于为患者接受,推拿单一治疗效果不稳定,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用.运动疗法发挥病人的主动性,对巩固疗效非常有帮助.采取综合疗法能更好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铍针减张治疗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压痛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在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冯荣;王平;李炳奇;李嘉钰

    目的:探讨铍针减张治疗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压痛仪和红外热成像仪评价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5月收治32例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男7例、女25例,年龄(40±13)岁,病程(10.2±5.6)个月。均符合 Simons提出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以背部疼痛为主,可在疼痛区域找到确切压痛点或触痛点。均无背部皮肤破损或感染,未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此次就诊前均未接受过其他治疗。均采用铍针减张治疗,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压痛仪及红外热成像仪测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压痛区域的压痛阈值和温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背部疼痛 VAS 评分降低,压痛明显处的压痛阈值和温度均提高[(6.097±0.862)分,(2.763±0.871)分,t =29.683,P =0.010;(1.913±0.442)kg,(3.014±0.471)kg,t =-13.832,P =0.014;(31.795±1.181)℃,(32.372±1.804)℃,t =-5.164,P =0.012]。结论:铍针减张治疗可有效缓解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背部疼痛和压痛;压痛仪和红外热成像仪的测定结果可准确客观地反映临床疗效。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益军;林杜峰;李庐娟;谢美玲;郑彬;方细霞

    目的:探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MPS)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19例 MPS 患者,按照年龄分为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和≥50岁组。测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主要疼痛部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压痛评分。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其年龄、主要疼痛部位疼痛及压痛程度的关系。结果:18~29岁组40例、30~39岁组84例、40~49岁组57例,均为男性;≥50岁组38例,男25例、女13例。4组男性患者主要疼痛部位压痛评分、疼痛 VAS 评分及血尿酸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0±0.46)分,(1.42±0.54)分,(1.39±0.56)分,(1.76±0.66)分,χ2=9.712,P =0.121;(4.52±1.41)分,(4.48±1.81)分,(4.23±1.71)分,(5.20±1.71)分,χ2=5.940,P =0.115;(500.35±138.85)μmol·L -1,(447.81±130.97)μmol·L -1,(467.86±123.70)μmol·L -1,(455.32±101.99)μmol·L -1,χ2=4.152,P =0.246]。219例 MPS 患者中,138例诊断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男126例、女12例;18~29岁组30例、30~39岁组50例、40~49岁组37例、≥50岁组21例(男9例、女12例)。男性各年龄组 HUA 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18~29岁组、40~49岁组、30~39岁组、≥50岁组。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年龄、MPS 主要疼痛部位的压痛评分和疼痛 VAS 评分均呈正相关(r =0.425,P =0.016;r =0.496,P =0.004;r =0.402,P =0.028)。结论:MPS 患者中 HUA 的发生率较高,且 MPS 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其年龄、疼痛及压痛程度呈正相关。

  •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65例

    作者:何继勇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患者65例,男23例,女42例;年龄12~18岁,中位数15岁;病程1~6个月,中位数3个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背肌筋膜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38例,好转24例,未愈3例.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肩背肌筋膜炎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塌渍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5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热爱;彭易雨;景绘涛

    目的 探讨运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理论基础.方法 运用中药塌渍扳机点结合TDP照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50例,观察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评分和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患者治疗三月后随访评分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愈率为32.67%,好转率为67.33%,有效率为100%.结论 运用中药塌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这一疗法疗效显著且稳定可靠.

123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