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蒿琥酯复方组合对实验性脑型疟及其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晓慧;陈利娜;李凯;郭媛;郑钟原;杨婷;郑晓俊;李玉洁;朱晓新

    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非洲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幸存儿童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青蒿琥酯对CM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CM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临床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该研究通过伯氏疟原虫Pb ANKA(Plasmodium berghei ANKA)感染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脑型疟(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ECM)模型,通过比较原虫血症水平、存活率、ECM昏迷及行为学评分、脑微血管阻塞、肝组织疟色素沉积及体温、体质量等,探讨青蒿琥酯复方组合的抗脑型疟作用.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复方组合能提高Pb ANKA感染小鼠的生存率,降低原虫血症水平,有效改善ECM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脑血管阻塞和肝脏疟色素沉积,对体温、体质量等基础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了青蒿琥酯复方组合对ECM所致病理改变和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有望为人类CM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黑色素的来源形成机制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从国;王金生

    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病理切片中,往往可以见到一些大小不一、形状不一,呈棕黄、棕褐或棕黑色的细小颗粒,这些有色颗粒统称为色素,不同的色素,它的来源、化学结构及生物学意义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存在于HE切片中,光镜下较难鉴别,常可混淆诊断,须作特殊处理.根据它们的来源,可作以下分类:(1)内源性色素:它由体内产生,均属正常代谢的产物,有些是在病理情况下过量产生或沉着在异常部位的组织中,如黑色素、含铁血黄素、橙色血质、脂黑素、胆色素、疟色素等,它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3类:①血源性色素,如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胆色素等;②非血源性色素,如黑色素、脂褐素等;③内源性无机物.

  • 疟色素及其与氯喹作用机制相关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晶;朱淮民;钱锋

    多种机制参与了疟原虫对氯喹的抗药性.通过对疟色素形成、作用、氯喹抗疟作用以及氯喹抗性产生及与疟色素关系等方面的综述,力求对氯喹抗性的产生提出较全面的解释,为氯喹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形成及其体外、体内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比较观察

    作者:薛剑;姜斌;刘丛珊;孙军;肖树华

    目的 比较、观察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hemozoin)的形成,与其体外和体内抗血吸虫的作用. 方法 抑制疟色素形成是通过观察25 μmol/L磷酸氯喹、盐酸奎宁、奎尼丁、盐酸甲氟喹、磷酸咯萘啶和苯芴醇,以及100μmol/L蒿甲醚在pH 4.0~5.0的乙酸钠-高铁血红素(hematin)溶液中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作用.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9、测定上述7种抗疟药的半数和95%致死浓度(LC50和LC95).观察奎宁、氯喹和咯萘啶伍用氯化血红素对体外培养血吸虫的致死作用,以及7种抗疟药口服或腹腔注射对感染日本血吸虫成虫小鼠的疗效. 结果 25 μmol/L咯萘啶对pH 4.4~5.0的乙酸钠溶液中的hematin具有明显抑制β-hematin形成的作用,抑制率为81.3%~97.0%.在pH为4.6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25 μmol/L甲氟喹、氯喹或奎宁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79.7%、72.8%和65.8%;在pH为4.8~5.0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上述3种药物明显抑制β-hematin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83.1%~90.6%、41.9%~49.0%和53.2% ~62.0%.25 μmol/L本芴醇在pH为4.6、4.8和5.0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分别有74.3%和40.4%~40.5%的β-hematin形成抑制率.在相同浓度下,奎尼丁在pH为4.8和5.0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对β-hematin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53.4%和50.9%,而100 μmol/L蒿甲醚对pH 4.4~4.8的乙酸钠-hematin溶液中的β-hematin形成仅有轻度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6.6%~25.0%.甲氟喹、咯萘啶、奎宁和奎尼丁对体外培养血吸虫的LC50和LC95分别为4.93和6.123 μg/ml,37.278和75.703 μg/ml,93.688和134.578 μg/ml,101.534和129.957μg/ml;而血吸虫在含100或120μg/ml氯喹、本芴醇和蒿甲醚的培养液中培养3d,无或仅少数虫体死亡.用对血吸虫无效的奎宁50 μmol/L(20 μg/ml)和氯喹50 μmol/L(26 μg/ml)与氯化血红素153.4 μmol/L(100 μg/ml)伍用培养血吸虫,前者在培养的1~3 d内全部虫体死亡,而氯喹与氯化血红素伍用组仅18.8% (3/16)的虫体死亡.相反,对血吸虫具有杀灭作用的咯萘啶50 μmol/L (46 μg/ml)与氯化血红素153.4 μmol/L (100 μg/ml)伍用示拮抗作用,无虫体死亡.感染血吸虫成虫的小鼠每天口服氯喹、咯萘啶和本芴醇400 mg/kg,连服3d,或前两者每天腹腔注射100 mg/kg,连续2~3 d,均无效.顿服蒿甲醚、奎宁和奎尼丁400 mg/kg或甲氟喹200 mg/kg均有明显疗效,减虫率为61.1%~98.1%. 结论 7种抗疟药抑制疟色素形成的作用与体外和体内抗血吸虫作用无明确的相关性.奎宁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可明显增强其体外抗血吸虫的作用,而咯萘啶与氯化血红素伍用则示拮抗作用.

  • 氯喹在体外对疟色素形成的条件性抑制

    作者:孙军;陈波;龙燕好

    目的 研究在体外系统中氯喹对疟原虫疟色素形成抑制作用的特点.方法 利用光镜和分光光度法观察和检测不同浓度乙酸钠溶液(0.5、1、1.5和2 mol/L)在不同pH值(pH 4.0、4.2、4.4、4.6、4.8和5.0)条件下,氯喹对疟色素基质形态及其生成量的影响,观察疟色素形成基质的形态变化规律.同时,用X-射线衍射分析不同pH条件下氯喹对色素晶体的结晶度及晶体大小的影响.结果 氯喹抑制疟色素形成的临界pH值随乙酸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从0.5 mol/L乙酸钠时的pH 4.2到2 mol/L时的pH 4.8.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环境pH值由4.4提高到4.8,疟色素晶体的结晶度和晶体大小也分别从6.93%和357 A下降到6.32%和264A.当pH值升高到5.0时,β-hematin晶体不再形成.氯喹可降低相同pH条件下β-hematin晶体的结晶度和晶体大小.形态学观察结果与之一致.结论 体外实验表明,氯喹仅在疟色素形成处于或大于临界pH时,才表现出抑制疟色素形成的作用.

  • 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体外抗疟作用初步研究

    作者:余新炳;方建民;罗树红

    [目的]研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ODN)对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histidinerich protein,HRP)Ⅱ和HRPⅢ基因表达的阻断作用,探讨抗疟新途径.[方法]设计合成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翻译起始区的反义ODN、正义ODN和无义ODN,研究其对红内期培养恶性疟原虫增殖和成熟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当ODN浓度较高时(高于1 μmol/L),反义ODN、正义ODN和无义ODN均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增殖和成熟,即ODN对疟原虫呈非特异性抑制.当ODN浓度在0.01~0.5μmol/L时,与无义ODN对照组相比,反义ODN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增殖和裂殖体成熟(P<0.01);且ODN浓度越高,抑制作用也就越强.正义ODN对虫体的抑制作用,与无义ODN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RPⅡ和HRPⅢ基因反义ODN可通过阻断基因的表达,抑制恶性疟原虫增殖和成熟的作用.

  • 疟色素在疟原虫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姚美雪;王恒

    疟色素是疟原虫消化分解血红蛋白的终代谢产物,是亚铁血红素在蛋白酶和脂质体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终转变为不溶性高铁血红素聚集物.疟色素的发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甚至早于疟原虫本身,直到近年来,发现疟色素对疟原虫的诸多重要影响,渐被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介绍疟色素在临床或实验室疟原虫检测方面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 疟原虫 疟色素 检测
  • 识别疟色素的模式识别受体

    作者:钱锋;徐沪济

    疟色素是疟原虫消化宿主血红蛋白产生的副产物,能激发宿主的先天性炎症反应.然而对于疟色素是如何被宿主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各个研究者的实验结果和结论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近期该研究领域的一些进展.

  • 恶性疟原虫感染一例

    作者:朱学涛;胡文霞

    患者男,50岁,出国务工人员。既往体健,从安哥拉回国半个月,1周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热型不规则,发热、畏寒,寒战,无出汗,伴有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无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患者体温降而复升,2015年4月28日晚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病房。病程中,患者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关节痛,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出生并生长于连云港,无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嗜好。体格检查:体温38.9℃,血压100/60 mmHg (1 mmHg=0.133 kPa),神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面容正常,自主体位,步态正常,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语调正常,应答切题;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皮疹及皮下出血;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度、湿度正常,弹性好,皮肤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及皮下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0次/min ,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及肾区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TBil 39.5μmol/L ,直接胆红素12.9μmol/L ,间接胆红素26.60μmol/L ,总蛋白45.7 g/L ,白蛋白23.2g/L,白蛋白/球蛋白1.0,ALT110U/L,AST220U/L,γ‐GT 69 U/L ,乳酸脱氢酶1445 U/L ,BUN 8.67 mmol/L ,肌酐95.9μmol/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08×109/L ,酸性粒细胞计数0.06×109/L ,酸性粒细胞比例0.020, H b 80 g/L ,红细胞计数2.65×1012/L ,血小板计数45×109/L。PT 10.3 s ,国际标准化比值0.9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6.6s,血浆凝血酶时间4.8s,纤维蛋白原2.56g/L。XN‐2000血液分析仪 WDF 散点图:纵坐标侧向荧光强度(SFL),横坐标侧向散射光强度(SSC),在影红细胞同一水平线上,中性粒细胞散点图下方区域为感染恶性疟原虫的蓝色散点图,见图1。血细胞涂片示:红细胞形态正常,内含2个及2个以上疟原虫,虫体位于红细胞边缘,呈“鸟飞状”。虫体呈环状,环纤细占红细胞直径的1/5~1/6,环状体内核1~2个,呈鲜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核的结构致密。疟色素呈细砂状,黑褐色;胞质蓝色或深蓝色,见图2。配子体呈新月形,两端较尖,核致密,深红色,常位于中央,疟色素黑褐色,分布于核周围,胞质呈蓝色,见图3,鉴定为恶性疟原虫。入院诊断明确后上报连云港市CDC ,给予患者青蒿琥酯抗疟原虫及对症支持治疗5d,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2015年5月4日血片中未查到疟原虫,体温正常,食纳、睡眠可,出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输入性先天性疟疾一例

    作者:林康明;余海飘;黄亚铭;张伟尉;黎军;韦树娇;杨益超

    患儿男,第1胎,足月顺产,A 型血。2014年5月15日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河池镇中心卫生院。出生体质量2600 g,出生后因轻度窒息送入河池市中医院治疗,5月29日治愈出院。2014年6月3日因无诱因发热、烦躁,哭闹半天再次入院。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哭闹、吸奶差。体格检查:体质量3400 g,头围34 cm,胸围33 cm,身长51 cm;体温39.5℃,呼吸64次/min,心率146次/min;烦躁,哭闹不安,贫血貌,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睑结膜苍白;心肺无异常,肝脏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见表1。2014年6月6日因患儿贫血严重,且血小板计数低至24×109/L,疑为血液病,予以血涂片查找幼稚细胞,镜检过程中发现疑似疟原虫,立即报告河池市 CDC。经河池市CDC 复核结果为检出间日疟原虫;随即将血涂片及血样送广西壮族自治区 CDC 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复核血涂片示,厚血膜可见数量较多的小滋养体、大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等多期疟原虫,原虫密度为6400/μL;薄血膜下可见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明显胀大,大滋养体胞质丰富,有大空泡,成熟裂殖体数目约16个,疟色素呈棕褐色聚成一团,配子体形体大于正常红细胞,雌配子体核致密靠边,胞质致密,边缘平滑,疟色素棕褐色均匀散在分布,符合间日疟原虫形态特征(图1)。对血液样品同时做套式 PCR 扩增,符合间日疟特征,证实为间日疟。住院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疟疾。给予患儿肌肉注射青蒿琥酯,同时予以对症处理。患儿经用药后于2014年6月16日康复出院。

  •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虫体食物泡和疟色素形态及形成的比较

    作者:陈克强;朱淮民;宋关鸿

    目的:了解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N)和抗性株(RC)红内期虫体在抗药性、致病力和诱导免疫应答方面差异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比较N株和RC株虫体食物泡和疟色素形态及形成的差异.结果:N株滋养体具有单一的、大型的食物泡,疟色素位于滋养体周边的质膜下;在裂体生殖中,疟色素发生聚合和中心化.RC株滋养体食物泡少见,其中多数虫体形成多个微型单层膜的食物泡样结构;疟色素形成明显少于N株滋养体;而且在裂体生殖中,未见疟色素聚合和中心化.结论:伯氏疟原虫RC株长期在氯喹压力下,形成了微型食物泡样结构的摄食方式,具有与N株疟原虫不同的对游离血红素的解毒机制, 这可能是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在抗药性、致病力和诱导宿主免疫应答方面差异的基础.

  •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小鼠病理学特征与抗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宪希;周利民;沈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目的 观察伯氏疟原虫(Pb)ANKA株哌喹抗性系(PQR)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比较与哌喹敏感系(PQS)的差异,探讨其抗性机制.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PQS)、B(PQR)及C(正常对照,NC)三组,取肝、脾、脑及肾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4μm切片,苏木精一伊红(Haematoxylin-eosin,HE)及吉姆萨(Giemsa)染色,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PQS组比较,PQR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RBC)及疟色素(HZ)在各器官组织中出现晚,增殖缓慢,数量明显偏少,在17d增至峰值时仍明显少于PQS组6d时,22d时开始下降.各组织的炎性病变随感染天数的延长而变化:早期较轻,呈渐进性发展,17d时达到高峰,22d时炎症减轻,组织损伤呈恢复趋势,其两组肝、脾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在6d时未见明显不同.脑组织的炎性反应、疟原虫浸润及组织损伤程度均显著轻于PQS组.结论 PQR系的毒力下降、致病力降低表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肝、脾、脑和肾组织中pRBC及HZ浸润量明显偏低,炎性反应、原虫数量的变化呈逐渐增加、降低、趋向恢复的动态过程,未见明显的脑型疟的组织学变化.

  • 掌握疟原虫厚血膜镜检技术之关键探析

    作者:王同智

    疟原虫厚血膜镜检较其薄血膜具有检出率高、镜检时间省等优点,现已列为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工作的一项常规技术,掌握该技术的关键乃正确识别疟色素.

  • 疟色素应用于拉曼光谱技术检测疟疾研究进展

    作者:易品(综述);邵超鹏;顾大勇;董瑞玲(审校)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情况,2013年仍有共计约1.98亿疟疾患者,其中58.4万人死亡。疟原虫侵入人体后早期寄生在肝细胞中,后期主要寄生在红细胞内。疟原虫在宿主红细胞内以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部分为营养来源,而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则被释放出来成为游离血红素,为避免游离血红素对疟原虫自身的杀伤作用,疟原虫将游离血红素转化成不可溶的高铁血红素结晶,即疟色素[1‐2]。目前针对疟色素检测的研究取得许多进展,尤其是拉曼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照射介质后会产生与入射波长不同的光谱,从而获得分子振动的相关信息,进而获得物质的结构信息。疟色素具有特殊的二聚体分子结构[3],拉曼激光照射疟色素会产生不同于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即特征峰,这为早期诊断疟疾带来希望。

  • 氯喹抗药性的分子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亚明;房龙玉

    氯喹是治疗和预防疟疾有价值的药物.它的药理学作用靶点是血阶段疟原虫的食物消化泡.其作用过程普遍认为氯喹与疟原虫消化血红蛋白后所释放的血红素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氯高铁血红素(Hemin),因此阻止了疟原虫消化血红蛋白,形成无毒的疟色素(Hemozoin)[1,2].通过这样的过程,产生一种游离基团,破坏疟原虫食物消化泡内的各种酶,如磷酸脂酶、蛋白酶和胞膜[3,4].然而,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是如何改变了这一过程却知之甚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药理学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本文对氯喹抗药性的分子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做了概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