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王臻;胡晓峰;胡幼平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主要累及青壮年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其遗传方式呈母系遗传特征,是典型的线粒体mtDNA遗传病,常致视力急剧减退,由德国眼科医生Leber于1871年首先系统描述.LHON使患者视力损害严重,预后差,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试从中医角度思考本病并做临床报道一例.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一家系

    作者:宋杰;王静波

    先证者男,24岁,山东巨野人,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7年11月12日入我院治疗.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无疼痛、畏光、流泪等症,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具体药物不详),3个月前出现左眼视力下降,亦无疼痛、畏光、流泪等症,在外院诊断为"右视神经萎缩""左视神经炎",给予复方樟柳碱、肌苷等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 mtDNA11778点突变阳性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新愉;于强;欧杰雄;李梅;易长贤;张欣;张清炯

    目的:通过对mtDNA11778点突变阳性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加深对该病临床表现的了解,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1998年~2002年在我中心临床诊断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共55人作mtDNA11778点突变检查,询问患者发病情况和家族史,作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查,并将该点突变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表现作比较.结果:被检的55个患者中mtDNA11778点突变阳性者共43人(78.18%),其中男40人(93.02%),女3人(6.98%),男女比例约为13:1,该型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无家族史.结论:本系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多为mtDNA11778点突变阳性.掌握该点突变阳性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

  • 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一家系线粒体突变位点

    作者:刘辉;王力;鲍明升;王爱莲;吴守伟;赵莉

    目的:分析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一家系线粒体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皖北地区 LHON病例的一个家系中两个病例及一位携带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 LHON 患者及其母系亲属的线粒体ND1,ND4,ND6区域DNA进行检测,与正常人群的线粒体对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2个新的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残基也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家系遗传特点。结论新发现的两个变异位点可能与LHON的发生密切相关。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娟娟;冀延春;周翔天;瞿佳;管敏鑫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主要累及青壮年男性,导致视神经退行性变的母系遗传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为LHON发病的主要分子基础.LHON不完全外显和男性好发的特征表明,其他因素(如mtDNA单体型、核修饰基因和/或环境因素等)在LHON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赵福新;管敏鑫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导致双眼快速的、无痛性的中心视力丧失的母系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发生点突变所致.本文主要介绍LHON原发性、继发性和其他相关位点突变,阐述核修饰基因、mtDNA单体型及环境因素(吸烟、饮酒等)对LHON外显率和发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 线粒体DNA继发突变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影响

    作者:袁美霞;瞿佳;周翔天;管敏鑫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母系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双眼严重的急性无痛性、且一般是永久性的双侧中心视野缺失.3个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原发突变ND4 G11778A、ND1 G3460A和N06 T14484C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但家族问及家族内不同成员之间的表型差异表明存在其他的修饰因子,包括核及线粒体遗传修饰因子、环境因素.本综述主要阐述mtDNA继发突变对LHON表型表达的影响.

  • 中国汉族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的遗传学检测与分析

    作者:陈雪娟;高翔;赵晨;赵堪兴

    目的 探讨2个中国汉族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的遗传学基础.方法 提取所有参与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并对2个先证者及其他母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采用PCR方法扩增ND1 m.3460G>A、ND4 m.11778G>A和ND6 m 14484T>C三个原发突变,Sanger测序明确原发突变后,对2个先证者扩增线粒体DNA(mtDNA)全序列;测序结果与新剑桥标准mtDNA序列比对,分析2个家系的线粒体单体型.结果 2个家系均携带ND4 m 11778G>A原发突变,但LHON的外显性、发病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2个家系mtDNA全序列测序结果共存在45个mtDNA变异位点,分别归属于东亚单体组R11b和B4b.结论 除受ND4m.11778G>A纯合原发突变影响外,线粒体单体型也可能调控LHON.

  • 线粒体功能缺陷在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梁敏;瞿佳;周翔天;管敏鑫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的一种动态细胞器,其通过氧化磷酸化提供了细胞代谢活动必须的ATP,而且调控细胞凋亡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线粒体DNA突变可导致ATP产量减少而影响细胞的生物能量,然而,绝大部分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因此,核基因的突变也可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缺陷.线粒体功能缺陷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以视觉器官、神经系统及肌肉系统受累为主.视神经对能量缺乏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线粒体功能异常时先受累.

  • 携带线粒体ND1基因3497C>T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临床与遗传学分析

    作者:梁敏;侯玲玲;姜丰;管敏鑫

    目的:探讨携带线粒体ND1基因3497C>T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家系临床与遗传学特征.方法:对6个携带线粒体ND1基因3497C>T突变的LHON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眼科学检查及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利用转线粒体细胞系进行呼吸链复合物酶活力检测.结果:6个家系中每个家系都只有1人患病,其中男5例,女1例.患者眼底主要表现为视盘色淡,边界不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2例患者颞侧及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均有不同层度的变薄,4例患者无明显改变.携带线粒体3497C>T突变的转线粒体细胞株其呼吸链复合物I酶活力为正常对照的87.6%.结论:LHON患者眼底存在不同程度病变,线粒体ND1基因3497C>T突变是LHON家系发病的原因之一,该位点可作为LHON的筛查位点之一.

  • 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线粒体DNA 3个原发致病基因突变遗传及临床特征

    作者:路博;白冰;赵春艳

    目的:对我国国人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线粒体DNA的3个原发致病基因突变遗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对100例LHON患者采用异源双链-单链构像多态性(HA-SSC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突变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以及DNA测序的方法,对 mtDNA11778、14484、3460位点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时对所有发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视力等情况进行观察,对其临床特进行探讨。结果经过检测,100例患者中,不同突变位点的LHON患者发病时的视力不同。发病年龄集中在10~20岁。结论我国 LHON以 mtDNA11778位点突变为主,可作为国人常规筛选,属于母系遗传,对我国国人的视力造成严重威胁。

  • T14502C突变位点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田博;周和政;张绍阳;陈云辉

    目的 分析T14502C突变位点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15例家系成员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色觉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等眼科检查;对以上成员进行高盐法线粒体DNA提取,针对目前公认的3个原发性突变位点G11778A、T14484C、G3460A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结果 15例家系成员中,10例同时携带有G11778A和T14502C两个突变位点,其中的3例为LHON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3岁,均为男性且均无视力恢复.结论 与单独携带G11778A位点的中国家系相比,同时携带G11778A和T14502C位点可能导致家系成员LHON发病年龄偏低以及更加不良的视力预后.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基因治疗中ND4基因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检测

    作者:杜皓;徐凤岚;王贵攀;裴晗;刘荣;胡维琨;李涛;李斌

    目的 构建人ND4基因腺相关病毒,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的基因治疗做准备.方法 人工合成人的正常ND4基因,构建rAAV2/2-ND4重组腺相关病毒,进行纯化与浓缩后,用特异扩增ND4基因的引物进行PCR鉴定,用地高辛标记的Hl探针点杂交方法检测病毒液中rAAV2/2-ND4的物理滴度.结果 构建的rAAV2/2-ND4重组腺相关病毒能够特异地扩增出ND4目的基因条带,基因组测定物理滴度为400×109 vg·mL-1,证明该重组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人ND4基因腺相关病毒,作为一种先进的载体系统,为今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胡宏阁;陈辉;金学民;李晓文;徐国英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无视力障碍的正常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3个家系的30个母系成员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11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3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共41人(男23人,女19人),发病20例,发病率48.78%,男女比例3:1,平均发病年龄28.73岁.3个家系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减小,呈现遗传早发现象.含11 778、11 696两个位点的片段1,实验组30例检测结果全部为异常,对照组32例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14 459、14 482、14 484、14 498位点的片段2实验组30例中仅有1例检测结果为异常,对照组32例SSCP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3 394、3 460两个位点的片段3和含4 136、4 160、4 216三个位点的片段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样本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LHON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提前,具有遗传早发现象;综合国内的文献资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我国LHON患者以携带11 778点突变占绝大多数;所检测3个家系母系成员有共同的突变位点,但只有部分发病,其中已发病者可确诊为LHON患者,未发病的母系成员为该病的携带者.

  • 携带线粒体DNA11778突变者的视盘形态特征

    作者:张清炯;于强;郭向明;欧杰雄;郭莉;李梅;麦桂英;易长贤

    目的研究携带mtDNA11778突变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者视盘形态学特征.方法携带mtDNA11778突变者41例82眼,分别来自36个家系.其中37例71眼发生LHON,11眼未发病.分析82眼的视盘形态学特征.结果患LHON的71眼中,除2眼表现正常外,其余69眼的视盘在本院初诊时均有下列不同形态学特征性改变:I型22眼:乳头充血,视盘表面及其周围微血管扩张、弯曲.Ⅱ型15眼:除视盘颞侧有局限性扇型灰白萎缩外(乳头黄斑束),其他方位局部或全部有I型视盘改变.Ⅲ型19眼:视盘颞侧局限扇形灰白萎缩,其他方位乳头形态基本正常.Ⅳ型13眼:视盘弥漫灰白萎缩.在LHON病程不同阶段,其视盘的形态特征改变从正常到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逐步发展过程,但由Ⅰ型到Ⅳ型所需的时间变异大.77%的Ⅰ型视盘改变出现在发病1个月内,而77%的Ⅳ型视盘改变出现在发病6个月后.但也有在发病3个月内出现Ⅳ型视盘改变、而发病1a后仍表现有Ⅰ型视盘改变者.结论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者视盘形态学改变分为4型.随着本病的发生发展,其视盘的改变会出现从I型到Ⅱ、Ⅲ、Ⅳ型的变化.不同LHON患者出现不同型别视盘改变的时间跨度变异较大.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俊;杜毅;何剑峰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的遗传性线粒体病.当前治疗主要包括直接增强线粒体功能和阻止氧化损伤.本文将从线粒体鸡尾酒、艾地苯醌、α-三烯酶醌、溴莫尼定、中医中药、基因治疗、限制烟酒及物理疗法7个方面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进而为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提供思路.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线粒体突变位点分析

    作者:黄旅珍;李天琦;王斌;黎晓新

    背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变异而导致的母系遗传疾病,其常见的突变位点有m.3460 G>A,m.11778 G>A和m.14484 T>C,其他突变类型较为少见,而了解患者的mtDNA突变位点对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结合LHON患者的发病特点检测和分析其线粒体突变位点.方法 纳入2010-2014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无亲缘关系的12例LHON患者,对患者的双眼进行视力、视野、眼前节、视觉诱发电位、眼底等眼科检查.采集患者肘静脉血4 ml,采用PCR法对患者的mt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对患者携带的3个常见突变位点和其他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11例,女1例;双眼视力同时下降者7例,左眼先发病者3例,右眼先发病者1例.患者左右眼间视力损害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近视力为看不到J7者18眼,近视力为J7者3眼,近视力为J6者2眼,近视力为J2者1眼.患者远视力为手动/眼前者1眼,光感者1眼,0.01 ~0.1者18眼,0.12~ 0.3者2眼.患者鼻侧视野严重缺损者7眼,颞侧视野严重缺损者3眼,中央视野严重缺损者8眼.12例患者的mtDNA测序发现,m.3460 G>A突变者3例,m.11778 G>A突变者5例,m.14484 T>C突变者2例,2例患者无上述3个常见位点突变,分别为MT-ND1和MT-ND4L基因的序列突变,其突变位点分别为m.3497 C>T和m.10663 T>C. 结论 LHON患者中以男性多见,患者双眼间视力下降的程度不同,多数患眼近视力损害更为严重.视野损害以中心区较为多见.本研究中发现了中国人群中LHON患者的少见线粒体基因m.3497C>T和m.10663 T>C位点突变.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女性携带者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

    作者:张译心;戴艳丽;巩琰;黄厚斌;魏世辉

    背景 研究表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女性基因携带者眼底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有不同程度的增厚,但目前对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却不清楚.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LHON女性携带者RNFLT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诊的经mtDNA检测确诊的来自5个家系的5例女性LHON患者及来自16个家系的18例女性携带者,并收集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5人25眼.所有入选者均行一般眼科检查和OCT检查,OCT扫描程序选择“视盘容积200×200”和“黄斑容积200×200”.记录视盘360°平均RNFLT、4个象限RNFLT、黄斑容积平均厚度及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栅格9个子区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统计分析携带者与正常对照组和患者的差别.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HON女性携带者内子区颞侧、上方、鼻侧、下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46、0.024、0.008),而黄斑容积平均厚度,中心子区和外子区颢侧、上方、鼻侧、下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及平均、颞侧、上方、鼻侧、下方象限RNF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2、0.051、0.238、0.663、0.110、0.104、0.419、0.371、0.158、0.063、0.563).与LHON女性携带者相比,LHON女性患者除中心子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鼻侧象限RNF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8、0.580)外,黄斑容积平均厚度,内子区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和外子区颢侧、上方、鼻侧、下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及平均、颞侧、上方、下方象限RNFLT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7、0.002、0.002、0.000、0.000、0.040、0.000、0.016、0.000、0.000).结论 LHON女性携带者视盘周围RNFLT正常,但黄斑4个内子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显著变薄,中心子区和4个外子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正常.本研究首次发现LHON女性基因携带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异常,提示LHON黄斑部病变早于RNFLT的变化.

  • 荧光探针法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11778位点突变的研究

    作者:张艳敏;宋丹;安慧娟;陈慷;王志立;鲍玉洲;赵朝霞

    背景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与视神经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均不相同,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相似,因此易被误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高通量、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LHON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建立以实时荧光定量突变特异性Taqman探针技术检测LHON线粒体DNA(mtDNA) 11778G>A突变的方法,实现快速、简便、准确地筛查mtDNA 11778位点突变LHON患者. 方法 根据mtDNA全基因组序列设计针对mtDNA 11778G>A突变的特异性Taqman探针和引物,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分子生物室LHON DNA库任意选取标本84份,另抽取40名18~ 20岁健康体检者的血样40份作为正常对照,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特异性探针法和序列测定法检测LHON mtDNA 11778G>A突变,并对检测方法进行可靠性验证. 结果 用实时荧光定量Taqman探针法检测mtDNA 11778G>A突变,84例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发现mtDNA 11778G>A突变者23例,阴性结果者61例,23例阳性患者样本扩增曲线结果显示Ct值为22.993±0.708,正常对照组样本Ct值均为0,与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其符合率为100%,未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者. 结论 用实时荧光定量突变特异性Taqman探针法检测LHON mtDNA 11778G>A突变位点的方法简单、省时、准确、直观、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适用于对LHON mtDNA 11778G>A突变的大规模筛查或预防性检查.

  • 环境因素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冀延春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与线粒体突变相关的母系遗传性疾病,在不同种族人群的LHON家系中,有50%以上是由于线粒体DNA(mt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Ⅰ上ND1 G3460A、ND4 G11778A和/或ND6 T14484C的原发性突变引起的.然而,线粒体病呈现多样化的表型,相同的线粒体DNA突变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型,且不同的mtDNA突变又可以产生相似的表现型.LHON临床表型的多样性、男性多发、不完全外显和不同的基因表现度等现象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如环境、核修饰基因等)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起到修饰作用,而环境因素如慢性氰化物中毒、吸烟、饮酒、创伤应激、营养缺乏及mtDNA甲基化等均可能影响正常的线粒体功能.因此,环境与基因遗传模式的相互作用可能对LHON产生影响.

64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