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48例中治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46例中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6.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
猴头菌片治疗Hp(+)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猴头菌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16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110例,猴头菌片4片,日3次,B组106例,西沙比利5毫克.日3次,疗程为4周.疗效评定采用量表答卷症状积分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猴头菌片和西沙比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和52.83%,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5.45%和0%,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猴头菌片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且有胃黏膜保护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食管息肉样病变自行消失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返酸月余来我院就诊,拟诊为返流性食管炎.胃镜示食管下段糜烂,后壁见一直径1cm广基息肉样改变,表面完整.病理示食管息肉样病变,考虑来源Barrett食管.给予奥美拉唑、果胶铋、猴头菌片口服.3个月后胃镜复诊见食管下段病变明显改善,息肉消失.在原息肉部位活检,病理示Barrett食管.
-
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治疗方法很多,笔者从1996年~2000年用黄连素、猴头菌片、雷尼替丁、复合维生素B片四种药物治疗DU患者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猴头菌片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的建立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猴头菌片的一致性检验模型.方法:在4000~12000cm-1范围内扫描猴头菌片近红外光谱图,用OPUS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结果:使用一致性检验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区分不同厂家的猴头菌片.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
猴头菌片治疗消化性溃疡43例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发病率高,复发率亦高.笔者对4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猴头菌片,并随访两年,以评价猴头菌片在根治消化性溃疡方面的作用.
-
胃炎灵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据报道,萎缩性胃炎属癌前期病变,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而中医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等特点。我们总结多年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制成胃炎灵胶囊,自1988年~1999年应用该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临床上选择中药胃炎灵治疗组1 700人,其中男性1 000人,女性700人,年龄19~75岁,病程1~30年。对照组采用西医猴头菌片,维酶素等治疗,按随机单盲原则为1 30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诊断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
猴头菌片结合西药治疗胃癌根治术后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猴头菌片结合西药对胃癌根治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胃癌术后(远端胃切除术1年以上)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内镜随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铝碳酸镁,治疗组予铝碳酸镁和猴头菌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后上腹痛、腹胀、嗳气、烧心、口苦、间歇性吞咽困难和体质量减轻等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程度和组织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例、61例完成研究,总有效率分别为84.13%和83.61%,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胀、嗳气、间歇性吞咽困难、体质量减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织学检查炎症及活动性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猴头菌片结合铝碳酸镁对胃癌术后消化不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HPLC法测定猴头菌片中腺苷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猴头菌片中腺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1%乙酸(9:91),检测波长为UV-λ 260nm.结果 猴头菌片中的腺苷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腺苷在0.0064~0.096μg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猴头菌片的质量控制.
-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目的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猴头菌菌丝体)中5种核苷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水提物的分析采用ZorbaxSB-Aq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26℃;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胞苷、腺嘌呤、尿苷、腺苷、鸟苷分别在0.007~0.169、0.005~0.115、0.032 ~0.797、0.032~0.792、0.004~0.103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4%(RSD=2.0%)、98.3% (RSD=1.8%)、98.0% (RSD=2.8%)、101.4% (RSD=1.9%)、101.7%(RSD=1.2%).结论 不同厂家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的含有量存在明显差异,应加以关注.
-
猴头菌片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索猴头菌片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使用猴头菌片0.25、0.5、1.0 g/kg剂量灌胃大鼠,每日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灌胃无水乙醇5 mL/kg,1h后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及病理改变,吸取胃液检测pH和胃蛋白酶活性,刮取胃黏膜检测氨基己糖、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有量.结果 猴头菌片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减轻胃黏膜的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对抗胃蛋白酶活性的降低,抑制胃黏膜层氨基己糖含有量的下降,而对PGE2、IL-1β含有量和胃液pH值的升高无明显影响.结论 猴头菌片对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胃黏膜层氨基己糖含有量下降有关.
-
猴菇多糖对胃癌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研究
目的:为筛选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有效药物,应用猴菇多糖施以胃癌癌前病变患者.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20例,CAG伴异型增生(Dysplasia,DYS)患者20例.疗程6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形态学对比观察,并进行DNA含量分析及B Cell Lymphosarcomo-2(Bcl-2)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后20例CAG伴IM组12例肠上皮化生消失,20例CAG伴DYS组8例异型增生消失;Bcl-2表达量(荧光指数FI)减少,治疗前后FI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猴菇多糖对胃癌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丙谷胺、猴头菌片、胃复安联合治疗慢性胃炎202例
慢性胃炎系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属内科常见病,好发于任何年龄.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队内科接诊慢性胃炎患者202例,应用丙谷胺、猴头菌片、胃复安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对9厂家103批猴头菌片的质量评价
目的:考察现行质量标准的科学性,评价猴头菌片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2012年江苏省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现行标准对抽验样品进行法定检验;建立或完善了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多个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猴头菌片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猴头菌片中腺苷含量;采集猴头菌片的近红外光谱,利用OPUS软件进行处理,建立猴头菌片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结果:法定检验:103批次猴头菌片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探索性研究:103批次猴头菌片中均不同程度检出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不同厂家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显著,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可用于药品监督抽样的快速筛查。结论:目前绝大部分猴头菌片的产品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新建方法能有效弥补现行标准的缺陷,更真实地反映药品质量,有助于发现产品中的质量问题,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
多潘立酮引起震颤1例
多潘立酮(吗丁啉)为胃动力药,临床应用甚广,其不良反应有血清泌乳水平升高及短时轻度腹部痉挛,但发生震颤者很少有报道.我院曾接诊一例,现报告如下:病历介绍患者女60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隐痛,饱胀,暖气来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予吗丁啉10亳克,3次/日,猴头菌片0.75,3次/日治疗,用药后上腹痛减轻,但第三天出现双上肢不自主震颤,停用吗丁啉继续服用猴头菌片,2天后症状消失.两周后因上腹再次腹痛,腹胀加重,再服吗丁啉,3天后出现震颤再次来诊,停用吗丁啉1、5天后症状消失.
-
HPLC法测定猴头菌片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猴头菌片中麦角甾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LP-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100%甲醇、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26℃.结果 麦角甾醇在进样量为0.0832~ 1.664μg(r =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0.65%).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猴头菌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
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44例
目的:观察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联合猴头菌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香芎胃安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
舒胃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系内科常见慢性病.笔者于1999年8月~2003年2月,应用自拟舒胃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满意,并与西药组58例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
猴头菌片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 评价猴头菌片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的191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莫沙比利,B组予猴头茵片,C组二者联合应用,疗程均为6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液体胃排空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各组患者的4种FD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均明显改善,以C组明显优于A、B两组(P<0.01).②总有效率:A组76.19%,B组73.02%,C组90.77%.C组疗效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胃半排空时间:3组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C组缩短为明显(P<0.01).结论 在莫沙比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猴头茵片,对老年FD疗效明显.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4)
老人心梗常胃痛医生诊断应当心--1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男,58岁.因上腹痛3日,加重2小时入院.3日前因饮食不当感右上腹阵发性刀割样疼痛,伴反酸、嗳气、恶心,无放射痛、呕吐、发热、腹泻,无心慌、胸闷、心前区或胸骨后不适等,自服"丽珠得乐冲剂"、"猴头菌片"无效而急诊就医,予"肌注阿托品0.5 mg"后收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