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非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爱军;刘健

    目的 综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HDACi)在非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近15年的HDAC抑制剂在非肿瘤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HDAC抑制剂在非肿瘤领域的研究非常广泛,涉及到多种疾病领域,分别包括传染性疾病、神经相关的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有多个抑制剂进入了临床阶段.在神经相关的疾病方面,HDACi的透过血脑屏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结论 HDAC在非肿瘤领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基础研究和对基因调控研究的深入,专一性HDACi的发现,HDACi在非肿瘤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马健;赵名;于晓妉;王志红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MS-275以不同时间作用于U266细胞,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21、Cdk4、Acetyl-histone H3及PARP等的蛋白表达.结果 MS-27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U266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于G0/G1期,细胞发生明显变化.出现P21表达增加,Cdk4表达下降,同时出现PARP的裂解.结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具有抑制人骨髓瘤细胞U266增殖作用,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终诱导U266细胞凋亡.

  • 苯己异硫氰酸酯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和诱导去甲基化来抑制MDS细胞生长

    作者:林祥华;刘洁;唐晶晶;刘玉萍;乔仁伟

    目的 为了探索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lodysplasia syndrome,MDS)新的一类靶向药物,笔者研究了苯己异硫氰酸酯(phenylhexyl isothiocyanate,PHI),1种合成的萝卜硫素(sulforphate,SFN)衍生物对MDS细胞作用.方法 MDS细胞株SKM-1经过不同浓度PHI处理3个平行孔后使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相,荧光染料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去甲基化改变,Western blot法蛋白印迹分析p15基因表达和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以及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 经过5μmol/LPHI处理后MDS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和产生凋亡,在诱导浓度低至10μmol/L细胞增殖减少了50%,和细胞周期分析显示MDS细胞停滞在细胞G1期,PHI诱导p15基因去甲基化呈现浓度依赖性,进一步证明也以浓度依赖方式PHI诱导组蛋白H3高乙酰化.同时也表明,PHI抑制MDS细胞中VEGF产生,以及通过破坏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HI可以诱导p15基因去甲基化和组蛋白H3高乙酰化,具有对MDS p15基因去甲基化和组蛋白高乙酰化的双重表观遗传效应,从而启动了靶向途径抑制MDS细胞增殖.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洪华;何国伟;刘晓程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表观遗传的调控子,调控着组蛋白尾,核染色质构象,蛋白-脱氧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录及转录后的修饰等.HDAC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重构、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HDAC对心血管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成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HDAC与HDAC抑制剂已经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卵巢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楠;唐芳兰;宁宁;王艳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能抑制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修饰,改变核小体的空间结构,通过控制DNA缠绕于组蛋白的松紧程度发挥作用,达到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目的 .HDACI还可作用于一些非组蛋白底物,直接或间接调控很多生物过程,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并增敏铂类等药物的抗肿瘤作用.选择包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联合抗肿瘤方案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有望在攻克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庆华;杨志刚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可通过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体内及体外实验均显示,HDACI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发挥其抗血液肿瘤的作用.HDACI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抗血液肿瘤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SAHA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朝晖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目前非手术药物治疗主要为化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传统的化疗药物存在普遍的耐药现象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妇科恶性肿瘤有效低毒的治疗新策略亟待探索.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成为研发抗肿瘤新辅助治疗的热点.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作为第一个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HPV16E7-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作者:黄卓敏;李晴;姚秀华;金平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伏立诺他(SAHA)联合人乳头瘤病毒16 E7-DNA(HPV16E7-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免疫机制.方法 建立TC-1宫颈癌小鼠模型,负瘤第5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HPV 16E7-DNA组、SAHA组、SAHA联合HPV 16E7-DNA组、对照组,用药方案:HPV16E7-DNA组给予疫苗5 μg/kg,SAHA组给予SAHA 20 mg/kg,SAHA联合HPV 16E7-DNA组给予疫苗5μg/kg+SAHA 20 mg/kg,对照组给予100 μL磷酸盐溶液(PBS).每3天1次,共4次.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的数量;体外实验检测不同剂量SAHA(25.0、12.5 nmol/L)对TC-1细胞MHC Ⅰ类分子H-2Kb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其他三组比较,SAHA联合HPV16E7-DNA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小鼠外周血HPV16E7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增高(P< 0.05).体外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SAHA组细胞MHC Ⅰ类分子H-2Kb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低剂量与高剂量SAH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ACI联合HPV 16E7-DNA疫苗可能通过上调肿瘤细胞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激活机体CD8+T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有望用于宫颈癌的免疫治疗.

  • 在治疗肿瘤领域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平

    近年来在治疗肿瘤领域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调控着有序的基因表达, HDAC表达过度造成乙酰化的失衡会形成肿瘤,而HDAC抑制剂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抑制肿瘤的生成。HDAC抑制剂是很有前途的新型癌症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重点阐述HDAC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作者:刘雁飞;吴梦;宋玉琴;朱军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全球平均发病率低,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整体预后差.目前一线治疗仍以CHOP方案为主,一线治疗后复发率高,对于非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PTCL患者,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新型化疗药物,如普拉曲沙、苯达莫司汀,新型靶向药物,如罗米地辛、西达本胺、Brentuximab vedotin等,在初治或复发/难治PTCL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PT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血液恶性肿瘤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及靶向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进展

    作者:关晓彦;李乃农;陈元仲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它通过调节染色质和某些非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调控基因的转录,并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近期临床试验发现,HDACIs对某些类型肿瘤,尤其是血液恶性肿瘤有良好疗效.本文主要在血液恶性肿瘤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及靶向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进展方面进行介绍.

  • 5-氮杂-2'-脱氧胞苷和曲古抑酶素A对亚砷酸钠处理细胞中DNMT1和HDAC1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雪莉;张爱华

    目的 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曲古抑酶素A(TSA)对亚砷酸钠(NaAsO2)处理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 C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5 μmol/L NaAsO2重复间隔染毒HaCaT细胞72 h(25 μmol/L NaAsO2处理24h,隔天再次进行相同处理,共处理3次),再分别以1.5、3.0、6.0 μmol/L 5-AZA-dC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72 h,125、250、500 nmol/L TSA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48 h,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DNMT1及HDA C1基因的mRNA转录,以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DNMT1及HDAC1蛋白表达.设不进行任何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仅染砷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 1.5、3.0、6.0 μmol/L 5-AZA-dC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后,DNMT1及HDAC1 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250、500 nmol/L TSA作用于NaAsO2处理细胞后,DNMT1及HDAC1 mRNA转录相对表达量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1及HDAC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仅染砷的阳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ZA-dC能抑制砷所致的DNMT1蛋白高表达,TSA能抑制砷所致的DNMT1及HDAC1蛋白高表达,这为进一步探索砷中毒的表观遗传学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大鼠应激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武磊;刘晓华;王天辉;段瑞峰;周学思;刘洪涛;张志清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应激性心肌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用束缚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心肌损伤模型,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干预,观察TSA对应激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实验各组大鼠心肌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动态监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以及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Nagar Olsen染色观察心肌的早期损伤.结果:束缚应激可以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P<0.05),而TSA干预可以抑制应激所致的心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束缚应激可以引起大鼠血清LDH和CK-MB活性、心肌组织Caspase 3活性显著升高(P<0.05),发生心肌早期损伤,而TSA干预可显著降低束缚应激引起的LDH(P< 0.05)、CK-MB活性(P<0.05)、Caspase 3活性升高(P<0.05).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应激性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丙戊酸对致死性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罗红敏;胡森;白慧颖;王海滨;杜明华;林志龙;马丽;王欢;吕艺

    目的 研究丙戊酸(VPA)对致死性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7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组(n=10)、假烫+VPA组(n=10)、烫伤组(n=29)、烫伤+VPA组(n=29)4组.采用80℃水浴浸泡背部15s、双下肢15s、腹部8s造成55%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假烫组用37℃水浴浸泡,部位和时间与烫伤组相同.烫伤(假烫)后即刻皮下注射VPA300 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分别于烫伤后6h取5只大鼠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然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水平;各组余下大鼠观察12h生存情况.结果 与假烫组相比,烫伤组大鼠伤后6h血浆CK-MB水平明显升高(U/L:5 438.0±413.6比2 881.0±324.8,P<0.05),心肌组蛋白3第9位乙酰化的赖氨酸(Ac-H3K9)水平明显降低(灰度值:0.55±0.18比1.00±0.20,P<0.05),心肌caspase-3活化水平明显增高(灰度值:1.75±0.25比1.00±0.18,P< 0.05);而给予VPA处理后能明显降低血浆CK-MB水平[(4018.0±388.3) U/L],明显升高心肌Ac-H3K9水平(灰度值:2.20±0.23),明显降低心肌caspase-3活化水平(灰度值:1.33±0.20),与烫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VPA能显著延长大鼠烫伤后存活时间,12h时大鼠存活率可由0升高至50%(P<0.05).结论 VPA能改善致死性烫伤休克大鼠心肌酶学指标并延长其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caspase-3的抑制作用有关.

  • 丙戊酸钠对严重烫伤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罗红敏;胡森;卞徽宁;郑少逸;熊兵;黄志锋;刘族安;孙传伟;马亮华;李汉华;喻文;杜明华;陈华德;赖文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对致死性烫伤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Sham)+生理盐水(NS)组、Sham+VPA组、烫伤(Scald) +NS组、Scald+VPA组4组,每组10只.将大鼠浸入80℃水中建立55%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休克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浸入37℃水中相同时间;烫伤后即刻皮下注射300 mg/kg VPA或NS 0.25 mL.于伤后2h、6h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和回肠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肠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水平反映肠上皮屏障的通透性变化;采用Chiu肠屏障损伤评分评价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乙酰化组蛋白3第9位赖氨酸(Ac-H3K9)水平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带状闭合蛋白1(ZO-1)、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NS组相比,Scald+NS组大鼠伤后2h即表现出肠黏膜组织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组织组蛋白乙酰化下降,ZO-1降解增加,HIF-1 α、VEGF及MCLK蛋白表达上调,ZO-1蛋白表达下调;且上述变化在伤后6h更为明显.VPA可明显逆转55% TBSAⅢ度烫伤造成的肠黏膜损伤表现.与Scald+NS组相比,Scald+VPA组伤后2h上述逆转效果尚不明显;而6h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Chiu评分(分):2.03±0.27比3.12±0.15],肠黏膜通透性明显降低[FITC-dextran(μg/L):709±76比1 138±75],组蛋白乙酰化增加[Ac-H3K9(灰度值):1.55±0.12比0.48±0.12],ZO-1降解明显抑制(灰度值:0.69±0.12比0.43±0.16),VEGF水平和MLC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VEGF (ng/mg):51.7±3.7比71.2±4.3,MLCK(灰度值):1.98±0.20比2.80±0.24],HIF-1 α蛋白在伤后2h和6h均明显下调(灰度值:2h为2.50±0.39比3.88±0.42,6h为1.83±0.42比4.42±0.41,均P<0.05).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组织组蛋白乙酰化及ZO-1水平降低,并引起肠屏障功能损害;VPA能提高组蛋白乙酰化及ZO-1水平,保护肠上皮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VPA对HIF-1α及其下游靶基因VEGF和MLCK的抑制作用有关.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赵名;杜芝燕;徐元基;于晓妸;马健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是一类以HDAC为靶点的小分子化疗药物,能够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在体内外的实验中都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1].MS-275是属于苯酰胺类的HDAC抑制剂,和其他同类药物相比,它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在部分肿瘤治疗中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4.

  • ITF2357体外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俞文娟;王蕾;尤良顺;梅琛;马秋玲;金洁

    目的 探讨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ITF2357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和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AML细胞系Kasumi-1细胞(AML1-ETO阳性)为模型,应用MTT比色法观察ITF2357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与THPI细胞(AMLl-ETO阴性)进行比较;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分化抗原的表达;用Annexin V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MLl-ETO及乙酰化组蛋白、caspase蛋白水平.结果 0.5 umol/L ITF2357即能明显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 Ixmol/L,然而对于AMLl-ETO阴性的THPl细胞系的起始抑制浓度为5.0 umoL/L;ITF2357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ITF2357处理24 h早期凋亡细胞由(1.44±1.52)%增加至(24.51±5.79)%,48 h晚期凋亡细胞由(2.37±2.80)%增加至(63.66±1.56)%.0.25 μmol/L ITF2357即可诱导Kasumi-1细胞髓系分化抗原CDl3及CDl5表达增加.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5.0μmoVL ITF2357作用后细胞阻滞于Go/G1期,Gn/G1期细胞由(39.69±6.56)%增加至(79.20±6.51)%,伴有S期细胞减少,由(60.12±3.29)%降低至(18.97±6.62)%.Western blot检测发现0.5斗moL/L ITF2357可降低AMLI-ETO蛋白水平,处理24 h开始减少,处理96 h后AMLl-ETO基本消失,并依赖于caspase途径.经ITF2357处理后,组蛋白H4及H3的乙酰化水平增加.结论 低剂量HDAC抑制剂ITF2357能有效抑制AML细胞的增殖,对于AMLl-ETO阳性AML细胞尤为有效,通过降解AMLl-ETO蛋白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o/G1期,诱导其发生凋亡及分化.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在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付洋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HDAC9)属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Ⅱa亚型,在体内通过催化组蛋白3(H3)、组蛋白4(H4)和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改变染色体的结构,调节基因的转录.研究表明HDAC9表达异常与肿瘤关系密切,但不同肿瘤中HDAC9的表达和功能不同,终造成促癌或抑癌的相反结果,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当前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s,HDACIs)的表观遗传治疗已成为热点,研制特异性HDACIs并与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相结合已成为未来的方向,但靶向针对HDAC9的治疗研究非常有限.本文就HDAC9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苑冬阳;高欣;杨融辉;张萌;廖爱军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瘤,至今无法治愈.在过去的20年中,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D)来那度胺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时间.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具有较好的抗MM活性,可以显著提高MM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延长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而对既往应用IMiD或PIs耐药的患者,HDACis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HDACis作用于MM细胞的杀伤机制以及临床中对MM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明子;刘卫平;朱军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起源于成熟T细胞或NK细胞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类型侵袭性高、进展快,总体预后不佳.表观遗传修饰对PTCL在内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与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已经用于PTCL的治疗,在单药及联合治疗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其中伏立诺他、罗米地辛、贝利司他和西达本胺已先后被批准上市.本文对HDACi在PTCL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254 条记录 4/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