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干预方式
目的 描述30例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咨询员干预方式.方法 将30个首次拨打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以家庭暴力为主要问题的来电录音以文字的方式录入电脑,应用Atlas定性分析软件对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来电女性29人,在婚者29人,有自杀意念者占63.3%,有计划者占6.7%,有既往自杀未遂史者占43.3%.12.0%暴露有杀施暴者的想法.许多案例的自杀意念和行为由具体的暴力事件引发.来电者的危机产生于他们对暴力困境的不理解;对于面临的两难境地无法做出决定以及因缺少解决方法 或自认为或事实上无能力改变现状.有效干预方式通常包括4个方面:减轻痛苦,系统评估暴力或自杀状况,保证安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 .结论 热线咨询员接受相关培训后可以为此类来电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以缓解因家庭暴力导致的危机状况.
-
对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评估与干预34例报告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男女封闭病区各2个,对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期间入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筛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查,了解自杀的有关资料.结果:入院时34例均存在自杀意念,32例(94.1%)有自杀行为,其中2例冲动性自杀,之前从未曾计划自杀方法.30例曾经计划自杀方法.结论:经过药物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34例均康复出院,无一例自杀发生.
-
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策略,总结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HAMD及自杀意念量表评价后分层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在2周、出院时、出院半年后再次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全部162例患者住院期间有自杀行为者2例,但未出现1例自杀成功者,随访中发现具有妄想症状的患者易反复出现自杀观念。结论:对于具有自杀危险的患者应加强安全防护,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预防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并阻止其自杀行为的成功实施。
-
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主要来电者特征的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因本人问题来电咨询者的特征及其自杀相关因素的出现率,并对不同性别来电者的特征进行比较.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打进热线且为自己心理问题咨询的38 526名来电者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求助主要问题、自杀相关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并按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38 526名来电者中,女性19 447名(50.5%),年龄< 45岁31 351名(81.4%),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者24 637名(63.9%),从未因心理问题就诊者17 462名(45.3%);前三类求助问题为精神疾病、获取信息和家庭关系问题.年龄> 30岁、高中以上(不包括高中)学历、有过婚史、因家庭关系问题来电的女性多于男性,而因工作、学习及经济问题来电的男性多于女性(均P<0.05).在接受自杀相关因素评估的22 415名来电者中,12 232名(54.6%)目前有自杀意念或行为,4 316名(19.3%)有自杀未遂既往史,16 737名(74.7%)存在精神疾病的症状,7 980名(35.6%)抑郁程度高,11 630名(51.9%)存在慢性负性生活事件.比较自杀相关因素的出现率,女性有自杀意念或行为(58.2%比50.5%)、有自杀未遂既往史(22.8%比15.0%)、有精神疾病的症状(75.3%比73.9%)、有严重躯体疾病(14.0%比12.3%)、有慢性生活事件(55.3%比48.0%)、遭受过躯体/性虐待(6.1%比3.7%)、有急性生活事件(33,1%比26.8%)、亲友有自杀行为史(29.4%比28.2%)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物质滥用(13.6%比8.8%)的比例高于女性,均P<0.05或P<0.01.结论 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因本人问题来电咨询者的自杀相关因素出现率较高,男女不同性别来电者在一般入口学特征、求助主要问题以及自杀相关因素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
关键词:
-
008氯氮平申报用于自杀危险病人
-
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
具有自杀危险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肿瘤患者由于经受病痛的折磨,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治愈的希望渺茫等原因容易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做出自杀行为[1],肿瘤患者自杀的危险度高出正常人群1.3~2.8倍[2],而晚期肿瘤患者的自杀危险度更高[3].笔者对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50例具有自杀危险的晚期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避免了自杀悲剧,现报道如下.
-
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68例
自杀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在50万以上,自杀未遂者约为1000万.在世界各国,自杀均被列为前十位死亡原因之一[1].所有自杀者中,约39.8%患有抑郁[2],而约15%的抑郁症患者终死于自杀[3].为了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具有自杀危险的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识别与干预对策
在精神疾病中抑郁症发生自杀的危险性高,自杀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20~50倍.有研究[1]报道,5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意念,15%~25%的抑郁症患者终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同时,抑郁症患者自杀不同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计划周密,行动隐蔽[2],成功率高,给防范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进行有效的预防及干预,已成为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医疗任务及研究课题.我院共设置了5个精神科病区,由于采取了有效的自杀识别与干预措施,10年来收治的抑郁症患者,无一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死亡,本文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
综合医院中的患者自杀评估
许多抑郁症及自杀病人首先求治于综合医院的内外各科和急诊科[1,2],对内外各科医师而言,处理这类病人的关键在于与精神科或心理医学科的医师共同合作,在国外许多国家已将急诊抢救自杀病人的精神科会诊作为临床常规.因为识别病人的精神症状非常重要,处理稍有不当,就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病人会再次发生自杀.根据WHO/中国卫生部精神卫生高层动员会(1999)资料显示,中国年自杀率已高达22.2/10万,属高自杀率国家(国际上习惯将自杀率>20/10万列为高自杀率国家),且绝大多数患者是在综合医院处理和抢救.本文将复习有关资料,就自杀的一般概况、自杀危险评估的一般原则,以及临床处理作一介绍,旨在帮助内外各科医师对自杀患者提高认识和处理能力,降低高危人群的自杀危险.
-
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危险与绝望感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自杀危险和绝望感的不同,并分析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危险与绝望感的影响.方法 纳入195例抑郁障碍患者,其中74例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121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情况收集与Beck自杀意念量表(BSI-CV)、Beck绝望量表(BH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结果 研究组自杀意念、自杀危险和绝望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杀意念、自杀危险与绝望感之间相关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自杀危险、绝望感较高;其绝望感更能预测自杀行为.
-
湖南部分医学院学生自杀认知水平的调查研究
据报道,自杀是全世界第十位死因[1].在我国,自杀是第五位死因,每年约有287,000人,每天至少有750人死于自杀[2].采取了自杀行动,没有导致死亡的人数,则是这些数字的10倍以上.自杀不仅给家人及亲友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医疗负担,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医务工作者作为经常接触自杀者的一个特殊人群,是预防、治疗自杀的主体之一.他们对自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会直接影响发现和辨别自杀危险的能力,还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医疗行为.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对自杀和自杀预防缺乏应有的重视,以致很多医务工作者不懂得有关自杀的基本知识,甚至对自杀存在严重的误解[3].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了解医学生对自杀的认知情况,可为医学教育和面向公众的自杀知识教育提供依据.
-
厦门心理援助热线重复来电求助者的特征
目的 分析厦门心理援助热线重复来电求助者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厦门心理援助热线2010年9月至2015年8月全部有效来电,将8397例曾有单次或多次拨打热线的来电者纳入分析.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获取来电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咨询的主要问题,评估来电者自杀意念或行为、抑郁情绪和其他精神症状等12个自杀相关因素.结果 8397例来电者中,重复来电者有1304例(15.5%).重复来电求助者在恋爱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精神疾病问题比例高于单次来电者.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有自杀意念或行为(OR=1.417,95%CI:1.083~1.853)、有自杀未遂既往史(OR=1.453,95%CI:1.058~1.996)、有严重躯体疾病(OR=1.909,95%CI:1.188~3.065)是来电者出现重复来电的危险因素.结论 热线咨询师对有重复来电的求助者特别要注意评估其是否有自杀意念或行为、既往自杀未遂和严重躯体疾病等特征,以便更有效地为来电者提供帮助.
-
住院精神病病人自杀危险与护理对策分析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病病人自杀危险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住院精神病病人128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A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对策;B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护理自杀行为发生率和自杀致死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在护理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B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比A组好,P<0.05;B组护理自杀行为发生率和自杀致死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病人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通过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精神病症状,减少自杀行为发生率和自杀致死发生,提升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终身罹患的疾病, 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呈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好状态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抑郁症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二大因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至2020年, 神经精神疾病将是中国第一大疾病负担, 占中国疾病负担的15.5%.而且该病呈低龄化倾向, 其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已上升至2.5%.抑郁症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多疑易惊、多愁善感、悲忧善哭、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症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有自杀危险.国外约有70%抑郁病人没有得到治疗,估计国内该比例更高.我国抑郁性疾病研究表明,85%抑郁患者能被治愈.
-
从既往史及家族史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自杀效能的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既往史及家族史角度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自杀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预测自杀效能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病例组为1960至2000年期间我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住院自杀死亡病人;同时,以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病例进行对照分析有关项目.结果病例组16例,对照组32例,组问一般资料均衡(P>0.05).几项危险度指标(既往攻击史、一级亲属精神病史、自杀及自杀未遂史)经单因素分析未发现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其预测自杀的效能有限.结论有效地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自杀仍缺乏理想手段,必要预防措施仍应面向所有住院病人.
-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调查
开放式精神科病房预防病人自杀自伤是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开放式住院病人的自杀危险因素调查,发现抑郁症占开放式病房住院总数的48.2%,开放式病人自杀危险评分为14.33±8.08,中度自杀危险性病人占29.5%,高度自杀危险性病人占15.8%.男女病人之间的自杀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总自杀危险在51~60岁和21~30岁段评分高,但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各类自杀危险因素中,病人的自杀观念的评分高2.33±2.06,有63.6%的病人存在自杀观念,其次是自杀企图(1.18±1.89,32.7%的病人存在)和无助、无望、自我评价低.在第二类危险因素中,病人的焦虑情绪评分较高0.87±0.67,而且70.9%的病人存在焦虑情绪.另外,自杀危险因素与年龄、诊断、职业、病程和婚姻有关,P<0.05或P<0.01.其中,第二类危险因素与年龄有关,P<0.01,第三类危险因素与诊断、住院次数和职业有关,P<0.05.上述结果提示,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应高度重视病人的自杀危险,根据病人自杀危险的高危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预防,以保障病人的安全.
-
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筛查,选择有自杀危险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护理后的情况.结果 和治疗护理前比较,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P<0.05).经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未发生自杀事件.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