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K-ras基因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仇容;聂晓敏;何新康

    现已发现,多种肿瘤有Ras基因的突变,包括H-Ras、K-ras和N-Ras基因的突变.Ras基因编码产物为P21ras蛋白,其本质为膜相关G蛋白,具有GTP酶的活性,参与信号传导.

  •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的突变研究

    作者:黄剑辉;周月芬;许春伟;宋业颖;张博

    目的 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及两者的一致性,探讨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3例胰腺癌组织,97例胰腺癌外周血,其中24例外周血标本和组织标本配对,检测其中K-ras基因突变,比较外周血和组织标本突变一致性,分析K-ras基因突变和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标本中检测出48例突变(49.48%),组织中59例突变(71.08%),两种标本一致性为81.82%.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与组织K-ras基因突变一致性较高,在无法获得组织学标本时可以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状态,为胰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卵巢浆液性癌中K-ras基因突变和p21、p53蛋白的表达

    作者:高志斌;潘晓琳;王晓凌;杨安强;李洪安;鲁洁琼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癌及交界性病变中的K-ras基因第1外显子第12号密码子的点突变及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浆液性癌癌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显微切割、PCR-RF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卵巢浆液性癌及其交界性病变区的K-ras基因突变及p21和p53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卵巢浆液性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17.8%,交界性病变为12.5%,良性病变未检测出突变.浆液性癌p53蛋白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交界性病变的37.5%.p21蛋白在浆液性癌的表达率为33.3%,明显低于交界性病变的87.5%.结论 K-ras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低分级浆液性癌中,是其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p53和p21蛋白在浆癌中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提示突变型p53基因失去诱导p21的基因表达及其负性调控作用可能是导致细胞持续恶性增殖而癌变的原因.

  • 门静脉血K-ras和p53基因突变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

    作者:黄建武;黄建华;陈金春;陈积贤;张洁;豆长明

    目的 探讨门静脉血K-ras、p53基因突变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胃癌患者的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K-ras、p53基因检测,术后随访半年,了解肝转移情况.结果 6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p53和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06%、4.83%和38.71%、33.87%;有无肝转移者p53和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92.30%、76.92%和24.49%、22.45%;剖腹后探查前或胃癌探查后门静脉血p53和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8.71%、33.87%和56.45%、62.90%,上述两组指标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门静脉血K-ras、p53基因突变对预测胃癌肝转移,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和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

    作者:杨斌凤;王仰坤;王苏南;李滢滢;贠田;李芳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与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FISH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67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HER-2基因扩增与K-ras基因的突变率进行了检测.结果 HER-2蛋白阳性率为40.3%(27/67),其中HER-2蛋白3+者9.0%(6/67),HER-2蛋白2+者13.4%(9/67),HER-2蛋白1+者17.9% (12/67).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率为18.5% (5/27),HER-2基因拷贝数增加和基因扩增者共48.1% (13/27).K-ras基因突变定量检测为7.5% (5/67),均为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其中低于10%低丰度突变2例,高于10%高丰度突变3例(突变数值分别为:17、29、30).除1例为GGT→GAT突变型外,其它均为GGT→GTT突变型.本组K-ras基因突变5例中除1例既有K-ras基因突变,又有HER-2基因扩增,另外4例HER-2基因均无扩增.结论 检测胃癌中HER-2扩增时选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的靶点曲妥珠单抗,同时可选用K-ras基因突变的抗肿瘤药物治疗的靶点西妥昔单抗;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和K-ras基因突变为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受益提供参考指标.

  • 中国人大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袁平;孙孟红;张锦生;朱雄增

    目的:检测K-ras基因在国人散发性大肠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K-ras基因突变在中国人大肠癌中的特点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微解剖取正常粘膜组织15例、癌组织35例,PCR扩增、DNA测序,检测K-ras第12、13和61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结果:癌组织K-ras突变率为14.3%(5/35),均发生在第12密码子(GGT→GAT).第13和61密码子无突变,正常粘膜组织无K-ras突变.伴有12密码子突变的大肠癌患者年龄较大,大体以隆起型为主,均分布在C和D 期,有较强的侵袭性.结论:中国人大肠癌K-ras突变率为14.3%,低于欧美国家且仅发生在第一外显子的12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大肠正常粘膜无K-ras突变.K-ras突变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体形态和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有关.

  •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及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馨;李建民;靳英;孙瑞芳;王跃华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与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4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及40例结直肠腺瘤、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2.5% (13/40),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TNM分期等因素均无关(P>0.05).(2)结直肠癌中VEGF的阳性率为52.5% (21/40)高于腺瘤组(35%,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未检测出VEGF阳性.(3)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K-ras基因突变及VEGF高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K-ras基因突变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肿瘤血管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 应用PCR和单克隆抗体方法从人粪便及肿瘤组织中检测大肠癌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曹琦珍;牛刚;高立永;高子芬;谭焕然

    目的:检测大肠癌病人粪便中脱落细胞与肿瘤组织细胞的DNA,对比两者K-ras基因序列和突变位点的变化,为临床非介入性的、简便的大肠癌诊断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和提纯大肠癌组织及粪便中脱落细胞的DNA,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扩增K-ras基因, 克隆K-ras基因PCR产物并进行DNA序列的测定.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相应抗原的表达:采用ELISA法,用大肠癌单克隆抗体对大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同一病人的大肠癌组织细胞与粪便中的脱落细胞的K-ras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并检测到1例K-ras基因点突变.K-ras基因突变与否与大肠癌病理类型和大肠癌单克隆抗体检测大便样品中脱落细胞的癌抗原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以大肠癌分子发病机理为基础的非介入性检测粪便中K-ras突变是可行的,有望成为正常人群大肠癌筛查以及诊断的新方法之一,可以为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及监测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k-ras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

    作者:周霞辉;吴成就;肖乐东;孙立贤;曹忠

    目的:建立k-ras基因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并分析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方法:制备10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3年全国k-ras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评模板DNA,对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k-ras基因突变方法进行验证;制备230例结直肠癌标本gDNA,应用PyroMark Q24焦磷酸测序仪进行k-ras基因的焦磷酸测序.结果:建立了k-ras基因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新方法,检测正确率100%;230例结直肠癌标本中共检出基因突变型33例,总突变率14.34% (33/230),其中12号密码子上34G>T的突变率为1.74% (4/230),35G >A的突变率为5.22% (12/230),35G>T的突变率为3.04% (7/230),37G>A的突变率为0.43% (1/230),13号密码子上38G>A的突变率为3.91% (9/230).结论:k-ras基因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优点,适合于在科研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中推广.

  • 安徽省皖南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和K-ras基因突变的调查

    作者:沈丽娟;吴平平;钟芳芳;倪勇;王朝圣;孙雪松

    目的:调查安徽省皖南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主要基因突变.方法:收集PTC石蜡包埋组织33例,进行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BRAF)中的缬氨酸(Ⅴ)被谷氨酸(E)替代(V600E)和K-ras基因的12和13密码子基因突变.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结果:33例样本中有13例检测出BRAF基因V600E突变,突变率39.4%;而K-ras基因的12和13密码子没有发现突变;BRAF基因V600E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BRAF基因突变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基因非突变患者(P<0.05~P<0.01),基因突变患者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突变患者(P<0.01),而两者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基因V600E突变是皖南地区PTC患者的高发基因突变.

  • 含西妥昔单抗化疗方案对k-ras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率的影响

    作者:黄霞

    目的 探讨对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检测确诊为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患者40倒,其中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方案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仅仅应用mFOLFOX6进行化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1)观察组RR、手术切除率及R0切除率(60%、45%、35%)明显高与对照组(30%、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4.36、4.28,均P<0.05);观察组PFS(16.37 ±7.24),略高于对照组的(11.52±6.85),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出现皮疹患者2例,白细胞减少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5/20);对照组出现白细胞减少患者2例,恶心、呕吐1例,未见皮疹及甲沟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 (3/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6能够有效的提高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缓解率及病灶切除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p53与K-ras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钱峻;吕银祥;刘纪炎;章力;单剑锋;洪堂灿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DNA损伤修复系统缺陷等.本研究探讨抑癌基因p53与癌基因k-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报告如下.

  • 胰液细胞学及肿瘤相关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朱萱;李弼民;陈兴玲;张昆和;陈江;张小茜

    目的通过内镜抽取纯胰液检测细胞学、K-ras基因点突变及端粒酶活性,探索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方法58例胰腺癌高危病人,单纯十二指肠镜收集胰液后,分别行巴氏染色(Papanicolaou)作细胞学检查、半巢式PCR检测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及PCR-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5例胰液中发现可疑恶性细胞(8.62%),K-ras基因点突变阳性22例(37.9%),端粒酶活性弱阳性8例(13.8%),三者均阳性4例(6.89%),K-ras基因点突变及端粒酶活性两者阳性7例(12.06%),1例细胞学阳性但K-ras基因点突变及端粒酶活性均阴性(1.72%).结论内镜抽取纯胰液联合检测细胞学、K-ras基因点突变及端粒酶活性对临床诊断早期胰腺癌具有重要价值.

  • 分子标记物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初步评价

    作者:赵刚;王征;肖刚;修霞;孙建华;周新平;安琦;黄美雄

    目的: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对26例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活检标本的K-ras基因进行测序,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子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体(Ki-67)、核转录因子(NF-K 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进行检测.对手术标本行病理分析和肿瘤消退分级评估.结果:本组病例新辅助治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7例(26.9%)均为K-ras基因野生型,治疗后降期患者17例(65.4%).K-ras基因是否突变同新辅助放化疗(CRT)能否达到pCR密切相关(P=0.048).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均为77.8%(14/18),同突变型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比较P=0.063.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K-ras基因野生型可能预示着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效果.

  • K-ras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作者:王柳春;李凯

    K-ras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原癌基因之一,其突变后可通过多种信号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且在吸烟的肺腺癌人群中突变率较高.目前研究认为K-ras基因突变对靶向治疗原发耐药,且可能成为一个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 K-ras基因与结直肠癌疗效

    作者:于法常;李胜;牛作兴

    K-ras基因是一种癌基因,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基因的突变使ras蛋白丧失GTP酶活性,导致细胞的异常生长、分化,促进癌的发生,同时导致使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多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无明显获益.结直肠癌不同实体肿瘤的K-ras基因突变率不同,K-ras基因野生型或突变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突变型患者使用抗EGFR抗体治疗效果差,对5-FU、FOLFOX疗效尚无一致定论.

  • CA19-9与 K-ras 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价值

    作者:刘香吉;刘福国;赵洁;刘世海;江月萍

    目的:探讨外周血糖链抗原19-9(CA19-9)及胰腺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31例胰腺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胰腺癌组,22例胰腺良性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良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外周血CA19-9水平,比较外周血CA19-9阳性(>39 U/mL)率。采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PCR-MASA)法检测两组病变组织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情况,计算K-ras基因突变率。计算CA19-9、K-ras基因突变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胰腺癌组CA19-9阳性率为74.2%(23/31), K-ras基因突变率为80.6%(25/31)。胰腺癌组CA19-9阳性率及K-ras 基因突变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 P均<0.05);CA19-9与K-ras基因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性均高于CA19-9与K-ras基因单一检测。结论 CA19-9与K-ras基因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价值高于二者单一检测。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观察

    作者:姜晓东;季楚舒;李明;王刚;王峰;王玲玉;胡世莲

    目的 观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BRAF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86例晚期(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PCR法对K-ras、BRAF基因进行检测,分析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K-ras突变率为41.8%(36/86).36例癌组织K-ras突变中,12密码子突变的有30例,其中12密码子GGT>GAT(G12D)者10例、12密码子GGT>GTT(G12V)者7例、12密码子GGT>AGT(G12S)者6例、12密码子GGT>TGT(G12C)者5例、12密码子GGT>GCT(G12A)者2例;13密码子突变的有6例,均为13密码子GGC>GAC(G13D)者.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突变率4.7%(4/86),4例突变者均为密码子600 GTG>GAG(V600E)者.K-ras基因突变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淋巴转移、肝转移有关,与年龄、浸润深度、CEA水平均无关(P均>0.05),BRAF基因突变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浸润深度、发病部位有关(P均<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肝转移、年龄、CEA水平无关(P均>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且以点突变为主,主要为第2外显子的第12密码子突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均为V600E突变.K-ras、BRAF基因突变可能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厄洛替尼联合氯喹对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宁凯笛;周恬;项永晶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氯喹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K-RAS野生型EGFR野生型NSCLC细胞Spc-A1和K-RAS突变型EGFR野生型NSCLC细胞A549,将其分别分为4组,A、B、C组分别加入厄洛替尼、氯喹、厄洛替尼+氯喹各0.1 mL,D组加入等量培养基.培养72 h,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厄洛替尼、氯喹的联合指数(CI);培养48 h,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结果 A、B、C组细胞存活率均较D组降低(P均<0.05),C组细胞存活率较A、B组降低(P均<0.05),厄洛替尼、氯喹两药联用的CI<1.Spc-A1细胞A、B、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1%、12.1%、48.9%,高于D组的8.3%(P均<0.05),A549细胞A、B、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13.4%、51.5%,高于D组的10.2%(P均<0.05),两种细胞的C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A、B组(P均<0.05);A、B、C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Ⅰ表达减少而LC3-Ⅱ表达增多(P均<0.05),C组较A、B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Ⅰ表达减少而LC3-Ⅱ表达增多(P均<0.05).结论 氯喹可增敏厄洛替尼对EGFR野生型NSCL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且增敏不受K-RAS基因表型限制;其机制可能与氯喹阻断细胞自噬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肝外胆管癌患者胆汁上清液及沉淀物中K-ras、p53基因突变检测及意义

    作者:张双霞;张国梁;鲍文漪

    目的:检测肝外胆管癌患者胆汁上清液及沉淀物中K-ras、p5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肝外胆管癌患者57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42例,均收集并提取胆汁上清液及沉淀物标本,采用PCR-SSCP银染法和DNA直接测序法分析K-ras和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胆管良性狭窄患者胆汁上清液及沉淀物标本均未发现K-ras、p53基因突变。胆管癌患者胆汁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77.19%(44/57),其中上清液为66.67%(38/57)、沉淀物为59.65%(34/57),两者比较P>0.05;p53基因突变率为70.18%(40/57),其中上清液为63.16%(36/57)、沉淀物为45.61%(26/57),两者比较P<0.05。胆管癌患者胆汁上清液和沉淀物中p53基因和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突变率为85.97%(49/57)。结论肝外胆管癌患者胆汁上清液及沉淀物中均检测到K-ras、p53基因突变,且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胆汁K-ras、p53基因突变检测可用于肝外胆管癌与胆管良性狭窄的鉴别诊断。

152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