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

    作者:李吉华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比改进前后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并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分析改进活动对病原菌耐药性检测、用药的影响.方法:医院2017年12月,医院共采集微生物检验样本1042份,2018年2月,医院共采集微生物检验样本1150份.2017年12月,采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4例,在改进后再次进行耐药性检测.改进措施包括设计检验方法 学、强化操作质量管理,加强实验室环境、材料、质量管理以及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结果:改进后,采样来源不正确、样本质量不合格、检验报告定性错误、病原微生物鉴定错误、实验室来源污染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后,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出现变动.结论: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医院制定改进对策,有效的提升了检验的质量;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会受到微生物质量的影响,需重视耐药性检测的质控,评价耐药性选择更量化的评价标准.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赵少春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前瞻性研究方法,将76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病例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对照组感染者以经验用药治疗,观察组感染者以微生物鉴定药敏结果为参照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率97.37%(37/38)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32/38),χ2=3.9337,p<0.05.结论:对于感染患者可借助微生物鉴定药敏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寇存山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对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之间接收的94例腹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仅开展微生物检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质量控制,分析对比检验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检验阳性率分别为95.74% 和93.62%,对照组为80.85% 和78.72%,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开展质量控制,可显著提升检验阳性率,还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疗效.

  •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作者:邸星惠;富毅

    目的:研究探索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耐药性状况和敏感性进行分析总结,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肺炎链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等菌株为例开展各类型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效率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耐苯哇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29%,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比率11.2%,写克雷白杆菌对帕尼培南敏感率98.9%,头抱菌素类敏感率86.8%.结论:现阶段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耐药性问题研究至关重要,其能够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实际药物应用过程中务必要依据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科学选取性能佳的抗菌类药物,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抗菌类药物的耐药周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从而更好服务于受众.

  •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微生物检验要点分析

    作者:马湘颖;周文俊;张桂云

    目的:分析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微生物检验要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择取60例有流感症状的患者(检验期间: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取得患者鼻、咽、漱液样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结果: 经过检验,60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存在流行性感冒病毒(检测样本结果:阳性率70.00%).结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物学检验,需要根据生物学性状和微生物学检验进行综合诊断,在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控制疾病的扩散.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李文花

    目的 整理总结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从我院从2015年一月份到2017年一月份的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之中选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整理计算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在总微生物检验标本中的比例,分析造成微生物检验标准不合格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制定控制措施.结果 选取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粪便以及无菌液体标本,经检验,其不合格率是37.98%、27.36%、16.31%、12.57%、8.42%、2.74%,结果 显示,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高,无菌液体标本的不合格率低.经研究发现,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一是在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的过程中被污染,发生质量问题;二是标本的自身性质原因.结论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痰液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高.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各种各样,首先要保证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受到污染,其次要准确把握各种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再者要大程度缩小送检时间,保持微生物检验标本的生物活性.综上所述,提高相关检验人员的素质、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是重中之重,严格遵守检验规则、保证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是根本.

  •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作者:陈静

    目的:探讨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行微生物检验的报告共2000份,通过对其相关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调查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加以总结.结果:经调查,2000份检验报告中微生物检验有364份,占比18.2%,其中2016年180份、2017年184份.各科室微生物检验中,尿常规检验准确性高,为85.7%,霉菌、细菌培养低,为77.0%.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为标本留取方式和时间、检测试剂和仪器、患者生理因素、检验人员素质等.结论:在微生物经验的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即提高标本质量、规范操作步骤、提高检验人员素质等,可提升微生物检验结果有效性,从而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

  • 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吴小兰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 ~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合理用药情况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98% 低于对照组84%,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4% 低于对照组1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的顺利开展,可为临床用药给予有效指导,提高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杨娅

    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选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各科微生物检验标本4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普外科、呼吸内科、妇产科与重症加护病房微生物标本600份作为观察对象,对各科微生物标本加成呢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外科与重症加护病房耐药菌株检出几率观察,两者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外科与重症加护病房耐药菌株检出几率要显著高于妇产科以及呼吸科,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对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重视,规范临床医师对于抗菌药物应用,采用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降低,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

    作者:蒋雪玲;王燕

    目的分析并研究不同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情况,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微生物学检验的2000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样本的检测时间作为基本的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1000例均为管理之前的标本,观察组1000例均为管理之后的标本,对于本研究两组不同类型样本的阳性检出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本研究观察组的呼吸道样本、血样本培养阳性的检出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本研究观察组当中分泌物样本的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当中,强化预防性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呼吸道样本、血培养样本和分泌物样本的检出率的准确性大大提升,它能够为判断感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 妇科炎症感染中念珠菌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相怡

    目的:探讨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采取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检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凝集法组以及培养法组,凝集法组采取凝集法给予微生物检验,培养法组采取培养法给予微生物检验,对比各组的阳性检验结果.结果:培养法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0例(64.29%)凝集法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03例(73.57%),P>0.05,两组指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采取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如:凝集法、培养法等,能够提高阳性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更加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浅谈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在病原学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巴明华

    目的:阐述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方法,观察两者在病原学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治疾病,观察组将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相结合,旨在提高疾病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标本处理(97.59±1.02)分、标本检验(98.62±1.00)分、临床沟通(98.46±0.97)分、呼吸系统感染检出率100%、有效率93.33%;泌尿系统感染检出率100%、有效率92.86%;消化系统感染检出率100%、有效率10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人员应从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检验两方面入手,提高检验质量.在此基础上,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提高感染类疾病检出率,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作者:龚成丽

    目的:针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60例妇科炎症感染病例做试验和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培养法与镜检法检验,对该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案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60例妇科炎症感染病例中,镜检法检测检出率为81.7%;培养法检测检出率为78.3%,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镜检法或培养法微生物检验,检验准确率基本相当,不分上下,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浅谈微生物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

    作者:许建婷

    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大量现代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使检验与临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微生物检验,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用药诊疗及院内感染防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个检验质量的关键.

  •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研究

    作者:杨德礼

    目的 :对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采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共计的518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回顾性分析其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和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经研究得出对检验结果会造成影响的有:病患生理因素、检验设备、试剂、标本留取方法和时间、检验人员素质等.本次送检标本所检出病原菌有320株,当中革兰式阴性菌占比明显高于真菌和革兰式阳性菌,还得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头胞菌素、喹诺酮类等耐药性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红梅素等耐药性也较强.结论 :在微生物检验中对其结果有影响的因素甚多,故为提高标本的检验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才能使医务人员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让耐药率有效的减少.

  •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牛红英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20份标本.探讨造成微生物检验质量不达标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研究分析统计结果,发现120份标本中共有14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7%,导致微生物检验中质量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检验方案设计、检验操作以及标本采集与处理方面等问题.结论:为优化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针对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重视培养基的选择、促进检验人员与医师的交流合作以及控制标本质量等对策来改进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段红茹;刘玉霞

    检验微生物技术在控制感染中的作用,主要的方式是选择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某院接收的尿路感染者2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中段尿液的培养,能够得到220株的大肠埃氏菌,同时对其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的人数为110株菌株.观察组需要进行显微镜的检查,而对照组可以不采取措施.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对其进行感染控制效果的比较,同时得出相应的效果.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琳智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按照检验方法分为两组,常规处理(对照50例)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50例).观察两组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的中度感染率(20.00%)和重度感染率(10.00%)均比对照组低,对比轻度感染率,明显是观察组(70.00%)更优(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控制感染,在预测和监测病原菌方面的临床价值较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

    作者:申屠俏

    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毒病原学特征,评价和总结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本中心检测并明确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90起为研究对象,对实践涉及的患者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师销售毒手拭子、食品警作间涂抹样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GB4789系列》,有关于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沙门氏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与酵母菌等细菌检查方法,霍乱孤菌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方法.结果:90起组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致泻性大肠细菌有11起,占12.2%;副溶血性孤菌有23起,占25.6%;沙门菌有7起,占7.8%;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起,占11.1%;变形杆菌有8起,占8.9%;志贺菌有5起,占5.5%:蜡样芽孢杆菌有9起,占10.0%,其他不明原因由17起,占18.9%.在发病时间分布上,第一季度有19起.占21.1%;第二季度有29起,占32.2%;第三季度有35起,占38.9%;第四季度有7起,占7.8%.结论:在所有致病菌种类中,占首位的是副溶血性孤菌,其次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在时间分布上,夏季和秋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在日常生的活中应当特别注意.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可助于快速明确菌属菌种与血清类型,寻找污染源,控制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作者:杨志清;覃新颖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评价标准,并对其检验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所在地区生活饮用水水样,分别采用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对饮用水样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对比2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多管发酵法杂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检出率均高于滤膜法,2种方法检出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生活饮用水开展微生物检验时,采用多管发酵法,微生物菌群检出率更高,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956 条记录 47/48 页 « 12...40414243444546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