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部毛母质瘤一例

    作者:刘梅;李存珍;张春杰

    毛母质瘤又名钙化上皮瘤,由Malherbe等于1880年首先描述.本病是一种来原于有毛母质细胞分化趋势的原始上皮胚芽细胞向毛发特别是向毛皮质细胞方向分化的良性上皮瘤.临床少见,眼部更为罕见.皮损为单发结节,女性多发,幼儿或青年期发病,本科遇见一例特报告如下:

  • 头颈部毛母质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岩峰;胡敏

    毛母质瘤是发生在皮肤的良性肿瘤,头面颈部较多见.人们对它的认识来源于病例的不断积累,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它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扪诊常为一较硬结节,镜下可见影细胞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此瘤有复发及癌变的可能.多发的毛母质瘤患者还提示可能患有家族性遗传病.手术切除瘤体及与其粘连的组织是治疗的有效手段.颌面外科医生应对此病加强认识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 毛母质瘤31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佳音;钟咪;曹志翔

    目的 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术前误诊为皮脂腺囊肿、钙化性粉瘤、慢性淋巴结炎,表皮样囊肿,纤维瘤,脂肪瘤等31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大体所见:大部分肿瘤有完整的包膜,壁薄,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表面有钙化,有“沙粒”、“豆腐渣样”或“石灰样”颗粒;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团块状,外周的细胞类似基底细胞,核深嗜碱性,向中央细胞核逐渐浓缩消失成为影细胞.影细胞境界清楚、弱嗜碱性,细胞中央有一不着色消失的核影子.部分细胞巢中央间钙化,间质内可见巨细胞反应.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毛母质瘤.结论 进一步增强对毛母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以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毛母质瘤 误诊
  • 骶尾部毛母质瘤合并感染1例报告

    作者:靳继韬;聂勇;寇雪梅

    患者,男,55岁,因"发现肛旁肿物1年,加重伴疼痛2月余"于2006年2月入院.1年前肛旁出现肿物,逐渐增大,2月来增生较快,1月前曾破溃,有少许白色豆渣样内容物溢出.体检:胸膝位11点肛门外距肛门约0.5cm处可扪及肿物约5cm×6cm大小,边界尚清,质地中等偏硬,皮肤微红,局部皮温增高,有波动感,压痛明显.直肠指诊:未触及条索状物,直肠空虚,退出后指套未见染血及脓性分泌物,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6例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荣君;刘维波;邹德龄;蔡秀群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的良性肿瘤,临床极少见,常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等.本院自2005年12月以来共治疗6例毛母质瘤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增强认识.

  • 头面部毛母质瘤六例报告

    作者:王克强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发生在皮肤的少见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颈部.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1岁3个月~9岁.病史3个月~5年.均为单发,位于颞部3例,额部发际外、眉骨、颈部各1例.肿瘤直径0.5~1.5 cm.

  • 32例头颈部毛母质瘤临床及病理资料研究

    作者:李岩峰;胡敏;石怀银;温伟生;许亦权;刘小兵

    目的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93年10月~200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32例头颈部毛母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做统计分析;并利用回归方程等,阐述与易误诊疾病的差别.结果本资料显示毛母质瘤头面部与颈部例数比为 25:7;腮腺咬肌区、颞部是其在头面部好发部位;它较易误诊为皮脂腺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多发少见( 3.1%);有1例患病前此部位曾受外伤,1例嗜碱细胞核分裂象易见,未见复发及癌变.全部病理切片镜下均见影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有完整包膜者占 37.5%;随病程延长可见钙化;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服药无效.结论依照毛母质瘤的临床尤其是病理特点可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尽早切除,减少对颜面美观的影响.

  • 高频彩色超声对毛母质瘤的诊断分析

    作者:孙佳丽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发生在皮肤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的良性肿瘤,它来源于毛囊的毛基质细胞[1]。临床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其结果是可能导致复发(切除范围过小)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切除范围过大),所以有必要对此病加强认识。它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扪诊常为一较硬结节,镜下可见影细胞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此瘤有复发及癌变的可能。毛母质瘤从婴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病,本组发病仅1个高峰,为10~20岁。本研究通过20例毛母质瘤的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 毛母质瘤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

    作者:韩建文;王晓彦;李东霞;乌日娜

    目的:研究毛母质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3例毛母质瘤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多数病人为单发皮损(占95.35%);发病年龄30岁以下占86.05%,男女比例1:1.39;好发于面颈部、上肢,肿瘤直径0.3~2.5cm.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11.63%.毛母质瘤4种特征性病理改变(影细胞、嗜碱细胞、过渡细胞和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100%、68.89%、48.89%和24.44%.结论:毛母质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皮肤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临床上需要与皮脂腺囊肿、皮肤纤维瘤、表皮囊肿、血管瘤等疾病相鉴别.因此发生于面颈部、上肢的硬性结节应当完整手术切除后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 面部毛母质瘤2例

    作者:邬玉龙;王生录;张晓洪;李忠海

    例1,女,5岁.患儿4岁时发现其左侧眼睑下方一包块,约米粒大小,无特殊不适,之后渐增大如蚕豆大小,就诊于我院.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为一纤维组织包裹的结石样物.病理报告:钙化上皮瘤,随访1年未复发.

    关键词: 毛母质瘤 面部肿瘤
  • 耳廓毛母质瘤伴慢性肉芽肿性炎1例

    作者:石彬;吴昌竹;张志明;乔健;赵臻;马秀岚

    目的 耳廓毛母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方法 通过1例耳廓毛母质瘤伴慢性肉芽肿炎病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等. 结果 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 无复发. 结论 耳廓毛母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病理组织切片是准确的诊断方法, 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耳廓 毛母质瘤
  • 29例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莹

    目的:观察并分析毛母质瘤的临床病理。方法:本院2013年1月~12月共收治毛母质瘤患者共计29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毛母质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收治的患者中,18例患者发病位置为头部,且多数患者同时伴有细胞反应以及结缔组织增生的情况出现。结论:毛母质细胞的非正常增生导致了毛母质瘤的出现,嗜碱性细胞一方面可以转化为影细胞,另一方面又可形成无定形碎片。

  • 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高明伟

    目的 分析研究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7例皮肤钙化上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病变以头面部、上肢为主,肿瘤直径0.32-2.0cm,临床误诊率达64.71%(11/17);肿瘤大部分有包膜,由嗜碱性细胞和影子细胞组成,间质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临床医生应增强对皮肤钙化上皮瘤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此病诊断的正确率.

  • 腋部毛母质瘤1例报告

    作者:刘燕;刘浩宇;魏壮;刘飙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发生于皮内或皮下,向毛母质细胞分化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由于其表现多样性,误诊率较高.我院收治1例腋部毛母质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 毛母质瘤25例分析

    作者:张少民;姜乃光;徐慧

    毛母质瘤(Pilomatrixoma)又名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向毛母质细胞分化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将我们所收集到的毛母质瘤25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背部毛母质瘤1例报告

    作者:范春玲;隋国军;武志君

    患者女,25岁.于1998-04-08背部肿物生长3年来我院就诊.肿物不凸出于皮肤,局部皮肤色泽正常、触诊质硬、有活动性,无痛感;肉眼观察:灰黄红组织1块、质地硬,手术切下,体积2×1×1(cm3).肿物表面被覆少量纤维脂肪组织,切面实性,粉红色间有黄色颗粒状物.切之质脆,有泥沙感.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片和常规H*E染色.

  • 眼睑钙化上皮瘤1例

    作者:李春伟

    患者,女,30岁,教师.2001-04-25就诊.自述右眼上眼睑眉梢部肿块20余年.我院门诊以"右眼睑囊肿"收入院,患者体态正常,无明显全身不适.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均为5.1,右眼上睑外眦眉梢处有约2.5 cm×2.0 cm×1.5 cm肿块,肤色正常.未见皮下静脉迂曲怒张,肿块坚硬,移动性良好,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双眼部其它检查均正常.血液检查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于2001-04-25上午9时,在局麻下行右眼睑眉梢部肿块摘除术,手术中小心分离肿块与皮下组织,见肿块表面无粗大血管供应,质坚硬,无波动感,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完整取出,创口做间断缝合,加压包扎伤口.将肿块用钳夹开,均为质坚硬物,病理报告为右眼睑部毛母质瘤.7 d后拆线,伤口1级愈合.

  • 眼眶高增殖活性毛母质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覃兴善;潘运迎;杨得志;陈柳红

    目的:探讨眼眶高增殖活性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右眼眶的高增殖活性毛母质瘤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患者男性,56岁,以右眼眶上肿物2个月余为主要症状,肉眼观眉弓处5 mm×4 mm×2 mm大小肿物隆起,边界尚清.镜下观察病变位于真皮层,大部分瘤细胞为小的基底样细胞构成的实性巢状结构,细胞巢周围见疑似收缩间隙,该类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少,细胞核染色质较均匀,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多,20个/10 HPF;部分区域见小灶角化物,见一处基底样细胞突然角化,形成鬼影细胞.免疫组化示基底样肿瘤细胞Ki-67(+,60%),Bcl-2、CD10、P53、EMA、CK-P(+),AR、HMB45、Melan A、CEA(-).术后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眼眶高增殖活性毛母质瘤少见,需与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毛母质癌等鉴别,特别是当表现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高,鬼影细胞数量少时,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病史、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 头颈部毛母质瘤32例临床分析及病因探讨

    作者:李岩峰;胡敏;温伟生;何耀;肖红喜;童新元

    目的探讨头颈部毛母质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2例头颈部毛母质瘤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建立用其"大小"推测病程的回归方程,算得每个病例实际可能的发病时间,每个月累计发病数.结果在头颈部发病占全身的86.5%;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1;年龄<20岁患者占全部的75%;回归方程y=6.6556x;32例患者中以5月、9月患病人数多;有1例患病前此部位曾受外伤.结论毛母质瘤;发病可能与年龄因素、气候(温度等)变化对毛囊的影响、外部刺激及基因异常有关.

  • 颌面部钙化上皮瘤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丽瑾;杨毅;张瑛

    钙化上皮瘤又称Malherbe良性钙化上皮瘤或毛母质瘤,约40%发生于头颈部[1],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压痛感.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大多不难,但由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以致误诊并不少见.现将近年来经我院收治的12例口腔面颈部钙化上皮瘤(均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27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