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枣阳市农民腹泻病流行与防治现状调查

    作者:刘顺江

    目的 了解我市农民腹泻病流行和防治现状,确定今后腹泻病的防制对策.方法 对部分农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统一方案和标准,向各村每户家庭主妇或知情者询问该户成员的发病治疗等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 枣阳市农民腹泻病发病率方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009年8月20日和28日分别出现2个发病高峰,间隔1周;从2岁组以上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发病逐渐下降,呈完全负相关(r=10.925);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χ2=2.342,P>0.05);各文化程度间发病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饮用手压井水和大口井水发病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4.799,P<0.01);本地区腹泻病除痢疾和较少伤寒副伤寒外,大部分为其他原因腹泻病例;腹泻病患者就诊情况,卫生院、卫生室就诊和未就诊3者比例为1∶2.3∶2.5;腹泻病家庭治疗率为71.43%.结论 加强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习惯的宣教工作,提高农民就诊率、治疗率在当前防病治病工作中仍起着较重要作用.

  • 潘生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5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密芳;周英玲

    腹泻病是发展国家儿童多发病,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以病毒引起的肠道内感染在秋冬季发病率极高,其中轮状病毒(Rotavirus)是主要病原.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1].我院于1996年9月至1999年12月期间采用潘生丁口服治疗病毒性肠炎5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婴幼儿腹泻108例大便观察

    作者:王皖纯

    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对小儿威胁甚大.笔者自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门诊接诊108例患儿对其大便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小儿腹泻病并发惊厥1例

    作者:崔志军

    患男,1岁8个月。大便稀薄5d ,精神差、发作性抽搐1d。5d前患儿因饮食不当出现大便稀薄,呈糊状便,1次/d ,伴有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约3~4次/d ,自服“健儿清解液”1d ,呕吐缓解,但大便稀薄性质基本同前,1d前出现精神差,呈嗜睡状,伴抽搐发作,表现为双眼上翻,双手握拳、抖动,伴口唇发绀,持续约1 m in缓解,缓解后伴疲乏明显,并出现撞头现象,不伴呕吐,查粪常规示脂肪球阳性,精神好转,至外院就诊,就诊时再次出现抽搐发作,性质基本同前,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及吸氧处理后好转。辅助检查:头颅 CT 未见异常,血气分析示:“pH 7.28mmHg ,Ca2+1.21mmol/L ,HCO313.2mmol/L ,BE (B)-12.2 mmol/L”。静脉给予“甘露醇”、“磺苄西林”、“利巴韦林”,无抽搐再次发作,伴烦躁明显,撞头现象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①腹泻病;②抽搐原因待查:颅内感染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儿体温正常,无特殊气味,无发育倒退,食纳欠佳,大便性状同上,小便正常。既往体建,否认水痘、麻疹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及其他接触史,否认重大手术史、外伤及输血史,否认特殊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按时预防接种。患儿系第1胎1产,足月剖宫产,生长发育同一般同龄儿,体格发育未见明显异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代谢病及遗传倾向家族疾病史。入院后大便次数增多,约7次/d,呈黄色稀水样便,无脓液,无血性分泌物,无呕吐,无抽搐再次发作,患儿精神差,食纳差。查体:T 36.8℃,P120次/m in , R 40次/min ,体重15kg ,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脑脊液生化CSF蛋白0.12g/L ,生化全套示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33U/L ,氯109.1 mmol/L ,碳酸氢根16.30 mmol/L ,钙1.95 ;mmol/L ;脑脊液常规、粪常规、血沉、同型半胱氨酸、乳酸、抗结核抗体阴性。尿常规示白细胞计数36.1个/μl,白细胞(±),尿蛋白(±),酮体(触);柯萨奇病毒阳性;血常规、C反应蛋白、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抗酸染色、革兰染色、真菌涂片、降钙素原、单纯疱疹病毒I定量未见明显异常。脑电监测示异常脑电图,醒睡中显示少量短促阵发高幅θ活动或短促小尖、棘波。诊断为:①腹泻病;②小儿惊厥。给予:①静脉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1.25g ,2次/d;磷酸肌酸钠注射液1000mg ,1次/d ,还原型谷胱甘肽300mg ,1次/d ,利巴韦林注射液100mg ,1次/d ,布拉酵母菌散剂,半袋/次,2次/d,思密达1/3袋/次,3次/d;②规律饮食,保证睡眠,避免摔伤;③暂时延缓以免接种。治疗5d ,大便性状好转,次数减少约3次/d ,无抽搐再次发作,一般情况可,出院。出院后巩固抗病毒治疗,有情况随时就诊。

  • 留置针头皮静脉采血法的体会

    作者:谭小芹;钟英

    1 临床资料2010年10~12月本科共收治了婴儿148例,男96例,女52例,其中毛细支气管炎47例,腹泻病22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急性支气管炎15例,支气管肺炎10例,咽峡炎7例,喘吸性支气管炎6例,肺炎5例,喉炎4例,热性惊厥2例,其他8例,年龄1~12月,均需抽血做生化检查,协助临床诊断治疗.2 方法

  • 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412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瑛

    目的 观察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将51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412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等优点,为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 细菌性腹泻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凤祥;计国欣;曾明

    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是对全世界人民健康的一大威胁.疫苗是预防腹泻病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对细菌性腹泻病疫苗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困难、主要细菌疫苗的国内外进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疫苗 细菌 腹泻病
  • 品管圈在腹泻患儿静脉穿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思思;洪霓;吴微微

    目的 观察品管圈在腹泻病患儿静脉穿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对腹泻病患儿入院当日静脉穿刺重注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实行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穿刺重注率和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腹泻病患儿入院当日静脉穿刺重注率由28.6%下降至10.3% (x2=7.846,P=0.005),家属对穿刺的满意度由87.5%升至97.7%(x2=6.012,P=0.014).结论 品管圈能有效降低病区腹泻病患儿的静脉穿刺重注率,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穿琥宁与思密达治疗腹泻病80例疗效观察

    作者:庄诚

    采用穿琥宁+思密达治疗6~24月的急性腹泻病患儿80例,并用病毒唑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平均退热天数、平均腹泻停止天数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穿琥宁具清热、解毒、抗炎之功效,思密达对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对病毒、细菌及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能抑制轮状病毒的复制、传播,两者联用治疗秋冬季流行的小儿急性腹泻,疗效确切。

  • 2006~2008年博乐市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静;陶晓燕;吴英华

    根据自治区腹泻病监测方案要求,腹泻病的监测目的是及时发现霍乱、O157:H7出血性肠炎的传染源,及时查明伤寒、细菌性痢疾暴发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腹泻病疫情;及时掌握腹泻病的发生频率及三间分布;对其发展趋势及流行规律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掌握及了解外环境的污染情况和危险因素.

    关键词: 腹泻病 监测 博乐 新疆
  • 2002~2005年库尔勒市夏季肠道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海珍;牛向辉;尹艳荣;赵立本

    目的对库尔勒市夏季肠道传染病三种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每年5~9月对城乡所有腹泻病门诊和住院患者粪便进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属和沙门氏菌属的分离培养检定.结果四年检测粪便标本4 740份,检出三种肠道致病菌372株,平均检出率7.9%.菌型分布:霍乱弧菌1.3%,志贺氏菌属93.3%,沙门氏菌属5.4%,志贺氏菌属中福氏志贺氏菌占86.7%.结论 2003年1例和2004年4例散发和局部爆发霍乱病是小川型霍乱弧菌非流行株感染所致,三种致病菌感染所致的腹泻病以痢疾为主(93.3%),其中福氏志贺氏菌感染占痢疾病例数的86.7%.四年中细菌性痢疾和伤寒呈散发状态.

  • 2003~2004年新疆巴州374份夏季腹泻病标本参比检验分析

    作者:牛向辉;王海燕;陈文隽;吴海燕;董超

    实行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促进了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为了做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夏季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给防病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2003~2004年,按照自治区夏季肠道传染病监测考核方案和办法的要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卫生防疫站实验室(简称州站室)将巴州8县1市卫生防疫站夏季腹泻病门诊5~9月份的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实施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质量控制参比检实验,现报告如下.

  • 新疆首次从腹泻病人中发现苏贝鲁血清型沙门菌

    作者:高涛;骆玲;王吉亮;张明理;顾本思;木合亚提;刘清;丁萍;王玲;黄艳君;刘捷

    目的 从腹泻病患者粪便中筛检肠道致病菌.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 进行病原学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并结合生化试验进行结果判定,同时用改良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自患者粪便中检出的该致病菌的生化反应均符合沙门菌属的生化特性.其抗原结构也与苏贝鲁血清型相吻合.结论 该病人症状典型,具有食用可疑食物史.

  • 2010年乌鲁木齐市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阿不都热依木·阿不都克力木;马合木提·依斯马尔;孙梅英;高枫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腹泻病的发生频率和流行规律.方法 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一监测方案,采用定点监测、疫情旬报、典型病人大便培养以及外环境定时定点采样进行分离培养.结果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乌鲁木齐市76个监测点,累计报告腹泻病患者20 259例,报告发病率为802.74/10万,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15.44%;6~8月发病处于高峰,病例多集中于0~5岁年龄组;以散居儿童居多;市区河坝水、自来水、公厕混合便、食品以及苍蝇中均未监测到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结论 2010年乌鲁木齐市辖区内未发生腹泻病流行或暴发疫情,但腹泻病发病率仍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应加强腹泻病监测工作.

    关键词: 腹泻病 监测 分析
  • 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海强;林文静

    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时期腹泻病中常见的,其中轮状病毒是重要的病原,常呈散发或小流行,目前尚无特效药.我们对2012年8月~ 2013年6月门诊的126例,婴幼儿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病毒性腹泻治疗探讨

    作者:蒋煜;顾曜芳;罗文伟

    腹泻病是儿科的常见病,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冬季节的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相对差,对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又有许多不妥之处,因此探讨规范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

  • 中药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少明;朱锦善;罗宏英;魏菊荣;白大明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补液盐(ORS)在小儿腹泻病中的止泻作用和预防小儿腹泻病合并脱水以及纠正轻、中度脱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511例腹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8例和203例,治疗组应用中药ORS口服,对照组应用蒙脱石及静脉输液治疗,观察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小儿腹泻病脱水的效率分别为89.74%和94.22%(x2=0.34,P>0.05);对轻中度脱水的改善率分别为93.04%和94.70%(x2=0.53,P>0.05);止泻的疗效分别为95.45%和96.06%(x2=0.01,P>0.05),其中,对轻度脱水在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纠正率分别为36.87%、35.34%;70.71%、77.44%;89.39%、96.24%;100%、100%.各组P>0.05,中度脱水的纠正率为15.36%、22.22%(x2=0.34,P>0.05);34.38%、66.67%(x2=4.81,P<0.05);56.25%、94.44%(x2=8.00,P<0.01);68.75%和100%(x2=7.03,P<0.01).结论 中药ORS具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可以预防腹泻病患儿出现脱水征,对轻中度脱水患儿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轻度脱水尤为明显,对中度脱水患儿在前12小时的改善较好,中度脱水持续的时间越长,其效果欠佳.

  • 小儿腹泻83例按大便细胞学、pH值检查选用抗生素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志平;利芦伟;何宝华

    1 临床资料1.1 对象168例患儿均来自本院收治的儿科病人,其中男119例,女49例,年龄28天~3岁全部病例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案选择治疗组83例患儿,根据其大便性状、pH值、细胞学检查决定是否选用抗生素治疗.

  • 小儿腹泻病合理用药新进展

    作者:田莉莉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及合理用药.其中合理用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肠道感染针对病原体采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值得提出的是:病毒性肠炎不应使用抗菌药物.产毒素性(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只要做好液体疗法,患儿可自愈,但对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小儿、重症有中毒症状者仍宜使用抗菌药物.

  • 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

    作者:刘培嫦

    我国自50~60年代以来治疗小儿腹泻病的原则是:禁食、静脉输液、使用抗生素等.至今仍有患儿家长甚至一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孩子腹泻就应该禁食,即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传统观察.近年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下,各国对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发病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WHO对腹泻病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是: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

670 条记录 32/34 页 « 12...2627282930313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