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NS肢体多关节运动轨迹跟踪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怀宇;周兆英;熊沈蜀;鄢达来;章刚华

    本文着重对功能神经电刺激(FNS)肢体多关节运动刺激脉冲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FNS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然后借助多功能FNS肢体运动控制平台,分别采用常规控制算法和自适应控制算法,以人体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屈曲运动为控制目标,将体表电极分别置于肱二头肌和掌长肌运动点上,通过FNS运动状态测量装置,获取肘关节和腕关节运动角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控制算法比较,基于人体生理特点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使屈肘和屈腕运动获得了佳的轨迹跟踪性能,并且刺激波形变化稳定、平滑,受试者无任何不良生理反应.

  • 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姜洪源;魏伟;马长波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方法,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腿部肌肉能够协调运动,获得较高的运动效率.方法:对训练中的蹬踏运动结构进行建模,同时结合腿部肌肉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运动中的运动效率进行分析,以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取运动效率高的刺激模式.结论和结果:得到一种运动效率更高的刺激模式,同时也为不同结构形式的FES cycling刺激模式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

  • 不同刺激模式下失语症命名能力的特征研究

    作者:朱红;范顺娟;刘巧云;丁珊珊;郑钦;KIM Ha-kyung

    目的 考察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在不同刺激模式下的命名能力.方法 采用自编的词语命名评估工具测评正常人与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命名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失语症患者在不同刺激模式下的命名能力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失语症患者的命名能力在视听继时刺激模式下好,听觉刺激模式下差.结论 在失语症患者训练过程中可先采用视听继时刺激模式进行命名训练.

  • 不同刺激模式下人工耳蜗使用者EABR的研究

    作者:肖琨;张学渊;陈小宏;黄青平

    目的 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 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R阈值,比较分析强度为200~255电流级(current level,CL;约阈上30电流级)刺激时各电极在五种刺激模式下引出的EABRⅢ波和Ⅴ波引出率、潜伏期及其幅值.结果 (1)Ⅲ波总检出率为44.44%,电极3,10,20的Ⅲ波检出率分别为22.22%,42.22%,68.89%,蜗顶较高(χ2=58.2,df=4,P<0.01).单极模式下的Ⅲ波检出率较高(χ2=28.5,df=4,P<0.01).(2)MP2刺激模式下Ⅲ波平均潜伏期为2.06 ms,电极3,10,20间无统计学差异(P=0.299>0.05).(3)MP1+2,MP1,MP2,BP+1,CG模式下EABRⅤ波检出率分别为96.3%,94.4%,96.3%,14.8%,33.3%,单极模式下(MP1+2,MP1,MP2)的Ⅴ波检出率较高(χ2=75.667,df=4,P<0.005).三个电极位点间无明显差别(χ2=2.600,df=2,P=0.273>0.05).(4)在蜗顶诱发EABR的电刺激阈值较低.E20和E3(P=0.001<0.01)、E20和E10(P=0.002<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单极、双极、共地模式的阈值依次升高,而单极模式MP1、MP2、MP1+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电极3,10,20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4.09±0.16 ms,4.02±0.19 ms,3.70±1.21 ms,蜗顶的Ⅴ波潜伏期短于蜗中段和蜗底(P=0.001<0.01,P=0.001<0.01).刺激模式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9>0.05).(6)EABRⅤ波振幅在电极位点间(P=0.06>0.05)及刺激模式间(P=0.093>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大,可认为蜗顶和单极刺激模式倾向于获得较大的振幅.(7)本实验同时采用了同侧和对侧记录,发现同侧记录的波形和对侧记录的波形相似,部分反而更清晰,波形分化更好,随刺激强度的下降Ⅴ波消失稍晚.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术后单极刺激下易检测出EABR波形,检出率高,波形分化较好,波幅大,而采用双极及共地模式EABR阈值较高或难以引出波形.为此,建议在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测试时可首选单极刺激模式,从易诱发出振幅较大的波形的蜗顶电极开始,并且有可能的话进行同侧与对侧同时记录.

  • 关于弱视患者视知觉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孟;刘陇黔

    近年来,随着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发展,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模式(visual stimuli).

  • 轻、中度缺氧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及不同刺激模式的比较

    作者:程宏伟;马瑞山;倪鹤鹦;王兴邦

    目的观察轻、中度缺氧对脑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比较不同刺激模式诱发的ERP对缺氧的敏感性.方法 12名受试者在地面、2500m和4300m模拟高度(吸入低氧混合气)分别进行视觉Oddball、Sternberg记忆量(MSET)为1和MSET为3的任务测试,记录ERP的P3潜伏期、波幅和反应时(RT)及反应错误率(ER).结果 4300m高度缺氧时P3潜伏期显著延长,任务难度较大时(Sternberg模式 MSET=3)ER增高; 2500m高度缺氧时各指标无明显改变; 以Sternberg模式MSET=1诱发的ERP波形清晰,缺氧时P3潜伏期延长显著.结论 4300m高度缺氧对ERP有明显影响,P3潜伏期是评定缺氧时脑认知能力降低的敏感指标.Sternberg模式MSET=1诱发的ERP对缺氧敏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刺激模式.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林兰英;林群;林财珠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可以反映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对大脑的神经活动能准确地进行功能检测,并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fMRI是一种全新的对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的影像学手段.通过fMRI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区改变的研究,可为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和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 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影响DBS颅内电场分布的仿真研究

    作者:王欣;靳静娜;王贺;刘志朋;殷涛

    目的:探究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对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颅内感应电场的影响.方法:建立包含边缘系统的有限元真实头模型,仿真分析DBS颅内电场分布,并对比不同刺激模式和电极偏移对颅内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DBS颅内电场主要集中在电极触点处,其中正负刺激模式下的颅内电场强度大,且同等电场强度分布区域约是单负刺激和双负刺激的2倍.当电极偏移5 mm时,电场强度衰减约600倍;当电极偏移12 mm时,电极强度衰减约8000倍.结论:正负刺激诱发的颅内电场强、分布区域广;电极偏移会造成颅内电场明显衰减.研究结果将为DBS刺激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将为电极插入精度的确定提供支持.

  •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

    作者:赵向东

    一、概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1965年由Sutton提出.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指ERP的全部成分,包括P1、N1、P2、N2、P3,MMN、N400、CNV,而狭义仅指P1、N1、P2、N2、N3.关于刺激模式,国内外大多采用听觉刺激.目前国内使用的仪器也大多是听觉刺激,而用视觉刺激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相对较少.听觉刺激采用oddball 序列,即2000Hz短促高音作为靶刺激(Target Stimulus),随机无规律出现.这种刺激一般为低概率(20%).另一种声音为750Hz的短促低音作为非靶刺激(Non Target Stimulus),这种刺激一般为高概率(80%).当受试者听到2000Hz高音时立即作出反应.近十年,我院分别用视觉、听觉刺激来诱发ERP,在临床上作了一些尝试.我们在某些疾病和人群中,采用听觉和视觉刺激诱发产生P300波并进行了比较.现向同道们作一简要的介绍.

  •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地形图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赵向东

    一、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种类(一)随机作业(OB刺激序列)刺激物可用图像、图形、数字、符号等.其中概率低的(20%)为靶刺激,而高概率者(80%)为非靶刺激.靶刺激诱发出P300波.这种刺激模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作者:吴佳;张进禄;叶德荣

    功能磁共振成像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在活体中间接检测神经活动的神经成像方式.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视觉、听觉以及记忆等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包括通过任务或刺激模式下特定的实验设计,定位与这些认知过程相关的活动皮层区、发现某些疾病与功能丧失的联系,以及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功能连接的探讨.本文还讨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 电针曲池、合谷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析

    作者:孙忠人;闫立平;谢兵;马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健康右利平志愿者,年龄18~22岁,男性,均为在校大学生.受试者均无任何神经、精神损伤史,受试前无任何不适感,在实验之前受试者已告知实验内容,且经过练习测定感受阈值.1.2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Block design设计,静息像(rest)与刺激像(stimulatio)电脉冲刺激的模式,36s休息、36s刺激交替进行,休息3次、刺激3次,间隔4min后重复以上刺激模式,共3次.实验所采用的针刺针为无菌处理的钢针,直径0.25mm,长25mm,垂直进针刺入曲池穴、合谷穴,捻转手法,使受试者"得气"且无痛感.采用G6805-A型电针仪,断续波输出,频率为5HZ、输出电流20mA.

  • 不同绕水平轴旋转刺激方式诱发的大鼠晕动病反应

    作者:阳盛洪;栗志远;王强;黄矛

    目的:比较4种刺激模式对大鼠晕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旋转方式1组、旋转方式2组、旋转方式3组、旋转方式4组和对照组.以旋转刺激前后各2 d食高岭土总量的差值为评价指标.旋转方式1组和旋转方式2组分别采用交替加减速顺时针垂直旋转(18°/s2角加速度加速,大速度达120°/s,再以48°/s2速度减速至0),刺激60 min和90 min;旋转方式3组采用交替加减速顺时针垂直旋转(48°/s2角加速度加速,大速度达120°/s,再以48°/s2速度减速至0),刺激时间60 min;旋转方式4组采用匀速顺时针垂直旋转(120°/s),刺激时间60 min.结果:在4种刺激模式中,旋转方式1组、旋转方式2组和旋转方式3组大鼠2d高岭土摄取总量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旋转方式2组P<0.01,旋转方式1组和旋转方式3组P<0.05),其中,旋转方式2组大鼠2d高岭土摄取总量差值显著高于旋转方式1组和旋转方式3组(P<0.01).结论:旋转方式1组、旋转方式2组和旋转方式3组均能诱发大鼠晕动病的发生,其中旋转方式2组诱发效果较好.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

    作者:赵明慧

    重复经颅磁刺激已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等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本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刺激模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8)

    作者:黄治物

    2.2婴幼儿听力损失早期干预指导婴幼儿听力损失早期干预必须遵循以下7项基本原则:①家庭的早期干预指导;②在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一个月之内为婴幼儿验配助听器;③助听器使用半年后无效或效果甚微者应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④双侧干预模式(双耳植入或声电联合刺激模式)优于单侧;⑤避免过度干预和干预不足(详述见后续);⑥提倡个体化的干预方案;⑦注重干预前后的评估。关键是如何指导家属并与家属进行交流,使其理解早期干预的意义,“早期干预”是尽可能早地为听力损失小儿提供有关听力补偿、听觉及言语康复、行为治疗康复以及相关教育等项目,因此,提供的干预方式应该尽可能多样化。

  • 不同嗅觉刺激模式对嗅觉fMRI的影响研究

    作者:

    关键词: 嗅觉 刺激模式
  • 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影响

    作者:安启娴;董瑞敏;何夕昆

    目的 观察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的影响,为IBD的预防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4组,每组10只.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建立IBD模型,正常组不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无刺激组不给予任何其他刺激,观察14d;可预知刺激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刺激,连续刺激14 d;不可预知刺激组根据制定的随机刺激表,每天抽取无规则的刺激方式予以刺激,连续刺激14 d.于第15天先进行旷场实验,处死,取血测5-HT浓度,并测定结肠指数、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各脏器指数.结果 无刺激组和可预知刺激组中央格数、外周格数和5-HT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无刺激组比较,不可预知刺激组中央格数、外周格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5-H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及不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和MP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无刺激组比较,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显著升高(P<0.01),不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和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及不可预知刺激组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与无刺激组比较,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脾指教均显著升高(P<0.01);4组肾指数和肝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模型大鼠中,结肠指数与外周格数(r =0.974 6,P<0.05)、中央格数(r=0.908 8,P<0.05)、5-HT浓度(r=0.904 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对IBD大鼠给予过度的不可预知压力刺激,会导致大鼠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反而可减少结肠炎症病变,可能与5-HT水平降低有关,提示5-HT有可能成为IBD新的生物标志物.

  • 脑诱发电位在癫痫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娟;黄祖春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神经系统对外来感觉刺激所产生的电活动.与脑电图(EEG)所显示的大脑持续性、自发性电变化不同,每一组EP特征性的波形从刺激开始就与相应的刺激模式之间具有锁时关系.

  • FNS肢体运动疲劳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怀宇;周兆英;熊沈蜀;鄢达来;章刚华

    研究了功能电刺激作用下的人体神经肌肉的疲劳特性和生理反应,初步确定了适合于人体神经肌肉电刺激脉冲信号的的基本特性。以正常男性成人的曲肘运动(右手)为研究对象,将表面电极置于右手肱二头肌肌腹处,在肘关节(右手)处安装一个微型角位移传感器,通过多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肢体运动测控仪器,获取曲肘运动时的肘关节角位移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任何一种刺激模式作用下,曲肘运动均呈现严重非线性时变特性;缓慢连续变化的刺激脉冲能有效地缓解肱二头肌的疲劳程度;佳的功能电刺激脉冲频率为30 Hz~50 Hz。

  • DEG/ENaC超家族-机械感受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陈军

    机械感觉(mechanosensation)是指将机械刺激转换为电信号(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而引起的对刺激模式、刺激空间和时间具有分辨能力的多种感觉功能,包括动物和人的触觉、本体觉、听觉、平衡觉以及细胞为了维持生命而对细胞体积随时调节的功能等.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