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时定量PCR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IgH水平及意义

    作者:于珍;王亚非;李增军;周征;徐世才;邱录贵

    本研究评价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IgH水平对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残留肿瘤细胞监测的意义.采用家族一致性TaqMan探针联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上游引物技术检测2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HSCT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水平动态变化.IgH水平以内参基因GAPDH进行归一化.结果表明,RQ-PCR实验可重复灵敏度为1个拷贝.9例IgH单克隆重排患者,在HSCT后1个月骨髓中IgH的拷贝数较初治时明显降低(6.67×103/106 GAPDH vs 29/106 GAPDH,p<0.01).3例移植后15个月IgH的拷贝数持续小于102/106 GAPDH,18个月后IgH水平为0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缓解(CCyR);5例移植后3个月以内IgH拷贝数持续小于102/106 GAPDH,随后IgH拷贝数持续小于103/106 GAPDH的患者临床获得完全缓解(CR).1例患者移植后近3个月时IgH拷贝数为4.5×103/106 GAPDH,4个月时临床复发.RQ-PCR检测8例干细胞采集物的肿瘤污染水平为3.68×102(0-1720)/106 GAPDH,外周血采集物中的肿瘤污染小于骨髓[75(0-890)/106 GAPDH vs 1.1×103(527-1720)/106 GAPDH,p<0.05].采集物可用于RQ-PCR检测的8例患者无论肿瘤污染程度如何,临床均无复发.采集物中肿瘤污染的水平与初治及移植后1个月的IgH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0、0.708,p<0.05).结论:RQ PCR能够有效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移植后IgH水平动态变化.移植后3个月内IgH拷贝数大于103/106 GAPDH可能是预测患者复发的标志.

  • 抗CD3/抗CD20双特异双链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作者:熊冬生;许元富;杨纯正;彭晖;邵晓枫;刘汉芝;韩俊岭;赖增祖;朱祯平

    目的研究抗CD3/抗CD20双特异双链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本室构建的抗CD3/抗CD20双特异双链抗体可溶性表达产物,并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分子排阻层析鉴定纯化产物;采用FACS法和玫瑰花环试验测定纯化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采用3H-TdR掺入实验和51Cr释放试验测定该双特异双链抗体的生物学性质. 结果纯化的抗CD3/抗CD20双特异双链抗体具有与Jurkat(CD3+)和Daudi细胞(CD20+)的结合活性,且能同时与Jurkat和Daudi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环,并能竞争性封闭亲代鼠源性抗体HIT3a和HI47与Jurkat和Daudi细胞的结合位点;该双特异双链抗体具有促有丝分裂原作用和介导激活的T细胞杀伤Daudi细胞的活性. 结论抗CD3/ 抗CD20双特异双链抗体具有与亲代鼠源性抗体HIT3a和HI47相同的性质,且能介导激活的T细胞杀伤表达CD20抗原的肿瘤细胞,是一个有望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

  • B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与B细胞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季美华;陆德炎

    B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新成员,通过与B细胞表面三个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作用.本文就Blys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其与B细胞恶性肿瘤发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依鲁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邹寿涛

    依鲁替尼为首创的Bruton酪氨酸激酶(BTK)不可逆抑制剂,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快通道审批程序批准上市,目前已获得用于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等多种适应证.本文综述依鲁替尼的临床研究.

  • 抗CD22单克隆抗体Epratuzumab

    作者:康银花;范鸣

    单克隆抗体疗法目前已成为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非霍奇金淋巴瘤(NHL)、Sjogren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一项重大突破,而B细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CD22也已被鉴定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靶标.

  • 实时定量PCR检测B细胞恶性肿瘤中BCL11A基因的表达水平

    作者:高杨军;何冬梅;陈少华;闫小娟;胡小毛;李扬秋

    目的:建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11A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B细胞淋巴瘤(18例)、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8例)、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8例)和正常对照(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CL11A基因的表达水平,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作为内对照.结果:B-CLL组和B细胞淋巴瘤组患者PBMC中BCL11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0)和T-ALL组(P=0.000);T-ALL组和正常对照组BCL11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P=0.084);B-CLL组和B细胞淋巴瘤组BCL11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P=0.776).在B细胞淋巴瘤不同的病例中,BCL11A表达水平有较大差异,其中小值为0.04,大值为9.70,中位值为1.00.结论:成功建立BCL11A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

  • 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浆B细胞刺激因子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季美华;胡忠圣;张桂华;陆德炎

    目的 研究B细胞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浆B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探讨Blys的血浆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B-NHL)的关系,分析Blys在MM、B-NH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MM(12例)、B-NHL(31例)患者外周血浆Blys水平,以健康献血员(30例)作为对照,并对B-NHL不同分型及化疗前、后患者血浆Blys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MM、Ⅰ~Ⅱ期和Ⅲ-Ⅳ期B-NHL化疗前血浆Bly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Ⅰ~Ⅱ期、Ⅲ~Ⅳ期B-NHL化疗前均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Ⅲ~Ⅳ期B-NHL化疗前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且B-NHL的不同组织类型化疗前血浆BlyS水平各不相同,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显著高于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P<0.01).结论 外周血浆Blys水平在MM、B-NHL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且在B-NHL中与组织类型、分期和治疗有关,提示Blys可能参与B细胞恶性肿瘤发病过程,有望成为B细胞恶性肿瘤诊断、判断分期和评价疗效的新指标.

  • 前体B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后复发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邹德慧;赵耀中;李睿;林华;刘欣;钱林生;邱录贵

    目的探讨B细胞恶性肿瘤美罗华(rituximab)治疗后复发伴CD20抗原表达丢失患者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报道1例前体B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precursor-B-LBL/ALL)患者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后复发时CD20抗原表达丧失,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39岁男性前体B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pre-B-LBL/ALL)患者,初治时流式细胞(FCAS)检测瘤细胞表达CD19CD20,CD22和CD25,弱表达CD34,而CD10表达阴性;免疫组化染色CD20广泛阳性;核型为92,XXYY,der(15)t(1;15)(q11;q26)×2[15]/46,XY[5].经美罗华联合mBACOD诱导治疗2疗程后获得完全缓解(CR).巩固化疗4疗程后,予美罗华、大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重组人源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采集及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一疗程化疗4个月后患者复发,复发时流式细胞(FCAS)检测表达CD19CD10,CD22,CD38和CD13,高表达CD34,而CD20,CD23和FMC7均阴性,免疫组化染色偶见CD20阳性细胞;核型转变为46,XY.结论 B细胞恶性肿瘤美罗华治疗后复发患者应重新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

  • 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光忠;耿传营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Tec激酶家族的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BTK已经成为靶向治疗某些B细胞恶性肿瘤的一个新靶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TK抑制剂PCI-32765(ibrutinib)能有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套细胞淋巴瘤等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文章就BTK抑制剂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