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关系探讨

    作者:何青青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于接受了钻孔引流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年龄为>55岁组,<55岁组,分别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引流时间下,不同组患者血肿术后复发情况.探讨术后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1.9%,13.6%.两组之间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A组患者中,复发10例,其中6例(60%)引流时间<3d,4例(40%)引流时间>3d.术后复发与引流时间无关(P>0.05).在B组患者中,复发15例.其中13例(86.7%)引流时间<3d,2例(13.3%)引流时间>3d.术后复发比率与引流时间有关(P<0.05)结论:在高年纪患者中,引流时间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呈现正相关,应延长到3天以后再拔出.而在年轻患者中,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相关性低,可予以较早拔除.

  • 微创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秋霞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有包膜的血肿,大多由于脑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裂所致,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无明确的或仅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有的病人伴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表现突出,老年人以智力障碍和精神异常为主,有的病人还可以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失语等(1).占住院颅脑损伤患者的1.5~5.4%,占各种颅内血肿的9.6%~18.7%,占硬膜下血肿的10%~30%(2).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同时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简便易行、经济安全、适合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丽华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颅内钻孔引流术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将2009年3月~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设为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将2010年1月~9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设为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心理压力、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缩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价医疗费用,促进患者身心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术后护理

    作者:任灿飞

    总结了5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术后体位及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颅内感染的预防等.认为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严格的体位要求及饮食护理,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均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 利用CTA“点状征”指导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赵旺淼;葛春燕;张万增;李晓卫;孙昭胜

    目的 根据CTA“点状征”是否存在对脑出血分类,研究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ml~6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166例,根据是否存在CTA“点状征”分为两类.每种类型的脑出血再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CTA“点状征”阳性及阴性病例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发病后90d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评价,探讨中等量脑出血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对于CTA“点状征”阳性病例,钻孔引流术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均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生活依赖性比例(mRS >2)及预后良好比例(Barthel指数≥9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CTA“点状征”阴性病例,两组的再出血率、死亡率、生活依赖性比例及预后良好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CTA“点状征”阳性病例,适宜行开颅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对于CTA“点状征”阴性病例,适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操作简单,创伤较小.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存活患者的预后影响没有差异.术前对病人进行合理的分类是必要的,CTA“点状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分类依据.

  • 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因素分析

    作者:黄冠又;张欣;明悦;曹楚南;甘鸿川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中,术后复发14例(8.75%),复发时间15天~12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 =0.049)、血肿体积(P =0.004)、术前中线移位(P=0.019)及血肿厚度(P=0.024)与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体积(P =0.008)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因素有许多,血肿体积可作为评估复发因素的独立指标.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硬膜下脓肿形成的治疗

    作者:崔晟华;梁日初;周敏;王兵

    目的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硬膜下脓肿极为罕见,治疗方式多为再次置管引流,而选择开颅治疗极少,本文将对其开颅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报道开颅手术治疗的两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硬膜下脓肿的病例.结果两例病人预后均较好,未残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体征.结论 硬膜下脓肿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十分重要,手术方式是选择再次钻孔引流还是开颅手术需依据术前影像学特征来合理选择,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一定要足量、全程.

  •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体会

    作者:李文彬

    目的 探究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2011年间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CT下定位脑出血位置,尽量选择无血管、无功能区钻孔引流,同时使用尿激酶灌注血肿部位辅助血肿的溶解.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等,并随访0.5~1年,了解患者院外情况.结果 本组88例参与治疗的患者,总死亡率12.5%(11/88);平均意识恢复时间(11.2±3.8)h;术后3月ADL 评分1级患者9例,2级患者48例,3级患者18例,4级患者3例,5级患者1例,恢复期死亡3例.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早期使用CT定位下的微创钻孔引流术安全可靠,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远期效果也良好,应积极推广临床使用.

  • 双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行一侧钻孔引流术两侧全部引出报告2例

    作者:齐淑红;崔凤英

    目的 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侧钻孔引流成功的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例手术治疗和手术过程.结果 两例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部分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可经一侧手术引流成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急诊救治

    作者:王健;刘渊

    目的 探讨在急诊工作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近三年急诊工作中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总结.结果 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钻孔引流术,28例治愈,2例因未进行针对性治疗未愈.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CT检查是有效手段,颅骨钻孔引流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 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分析

    作者:刘新志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9例,好转45例,无1例死亡.明显颅内积气10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切口脑脊液漏1例,血肿复发5例,术后癫痫1例,颅压降低致头痛不适14例.结论 预防和及时处理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不同年龄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法志强;陈善成

    目的比较及分析不同年龄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手术疗效的差别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本院24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经钻孔引流手术的病人情况按年龄分组比较其疗效.结果 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手术后复发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组病人经钻孔引流手术后复发率较高,应加强随访,及时处理.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式的探讨

    作者:庞永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硬膜下血肿单纯钻孔引流、单孔冲洗引流,双孔冲洗引流三种术式并进行临床和CT观察.结果 3种术式皆有良好疗效,其中以慢性硬膜下血肿直接单纯钻孔流为佳术式.结论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是一种有效,简单的手术方法,低密度或等密度血肿,可选择单纯钻孔引流.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7例临床探讨

    作者:邱乃锡;赵毅;杨家业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演变机理及诊治.方法 对27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有外伤史,50岁以上20例,病变在双侧有6例,单侧21例,额颞部15例,颞顶部10例,额颞顶枕部2例,2例行去骨瓣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全部患者演变成CSDH时有不同临床表现,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约18~126 d,所有患者均经钻颅血肿引流术治愈.结论 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不断增多的积液导致桥静脉及蛛网膜粒破裂出血,血液与硬膜下积液混合,积液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使出血不止而形成慢性血肿 .

  • 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中护理

    作者:冯芳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年患者往往并存多种慢性器官性疾病,全身机体代偿能力弱,手术耐受性差,因此行钻孔引流术时护理非常重要.护士需具备熟练的基本功,严格遵循手术操作规范及流程,默契配合手术的进行,做到快而稳.

  • 锥颅引流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作者:黄谷;洪映标;黄正华;蔡洁波;陈泽鑫;蔡跃豪

    目的:研究锥颅引流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60例CSDH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锥颅引流术的30例作为甲组,将进行钻孔引流术的30例作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乙组为100.00%(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术后气颅、疼痛持续>72h、拔管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血肿剩余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CSDH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采用钻孔引流术的效果更佳,对血肿的的清除更加彻底和通畅,且并发症更少.

  • 不同方式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作者:廖海斌;朱颂国;王智勇;罗兴武;徐毅铭;刘荣金

    目的:比较更研究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冈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血肿体积,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更少,两组患者术后血肿体积比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其手术时间较短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并且患者预后效果更佳,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德宇;周仲芳;李启泉;张明伟;王谦

    目的:考察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CSDH患者13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更换引流袋、止血、预防感染、补液、和脑神经营养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2天服用加减血府逐瘀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肿全吸收例数显著增多(P<0.05),血肿吸收50% ~ 99%、30% ~ 49%、0%~29%及血肿体积增大的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异常改变,无明显不适.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其中5例复发;观察组显效5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其中1例复发.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可有效减少CSDH术后残余积血和复发.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4例临床分析

    作者:邵国平;方卫刚

    目的: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采用钻孔引流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Bander分级:Ⅰ级16例,Ⅱ级41例,Ⅲ级5例,Ⅳ级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53例气颅和2例脑脊液漏,拔管后自愈.结论:钻孔引流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的护理

    作者:蒋淑蓉;朱海晓;尤朝霞

    报道2002年1月-2005年12月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后,33例出现少量颅内积气,14例出现中量颅内积气,通过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头部保持低枕位;适当过度输液;根据引流量调整引流管高度,以便气体排出等,收到较好的效果,术后4周内积气完全吸收,无并发症发生.

557 条记录 21/28 页 « 12...18192021222324...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