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高压氧治疗体会

    作者:何睿瑜;王辉;梁学军;崔连旭;王国福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资料.结果 39例术后高压氧治疗,血肿4周内消失.36例未行高压氧治疗,34例血肿约6周内消失,2例复发.结论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高压氧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复发.

  • 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护理

    作者:任俊;田杏音

    目的 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总结预防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经验.结果 3例复发,行再次钻孔引流术后均痊愈.结论 血肿复发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掌握影响血肿复发的术前因素,协助医生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加强术后体位、引流、出入量的护理、气颅的观察和预防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术后患者血肿复发的重要护理措施.

  •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

    作者:黄志敏

    患者男,35 岁,因头昏、头痛15 d于2011 年1 月29 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步入病房, 神清合作, 双瞳等大等圆, 光敏, 左上肢肌力Ⅳ级, 余无特殊.CT 提示:右额颞顶枕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室受压, 中线明显左移.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 急诊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 切开硬膜时见暗红色血液喷出, 在释放硬膜下积血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头痛, 立即停止释放积血, 并向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约30 mL,患者头痛缓解.

  • 监护麻醉下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伟;任春光;徐广军;赵勇;刘磊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患者随机均分为D组和DS组(每组均为48例).当2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达到3分时,于钻孔处行局部浸润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实施补救药物的人数、初次使用补救药物的时间、术中患者体动次数、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满意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相比,DS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降低(13.68±3.13 vs.11.82±2.43 min,P=0.002).D组患者需要更多咪达唑仑来达到术前设定的镇静标准(31.25%15/48 vs.12.50%6/48,P=0.023),与D组相比,DS组患者需要芬太尼补救者(10.42%5/48 vs.27.08%13/48,P=0.036)和总需要量(89.48±23.27 vs.125.28±33.52μg,P=0.000)明显减低,芬太尼初次使用时间(18.34±4.45 vs.14.34±3.63 min,P=0.000)明显延长.与此同时,D组患者体动次数明显多于DS组(35.42%17/48 vs.16.67%8/48,P=0.036),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长于DS组(17.54±5.92 vs.12.57±5.28 min,P=0.000),且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DS组(P<0.05).D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37.50%18/48 vs.18.75%9/48,P=0.041)和低血压(37.50%18/48 vs.14.58%79/48,P=0.011)的发生率较DS组高.结论:对于监护麻醉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较单纯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术中患者体动和药物补救措施及相关不良反应,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 不典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1例

    作者:尹惠广;王广斌

      患者女,78岁,1周前进食时突发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而跌倒,头部着地,当时无昏迷及抽搐,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报告为脑梗塞,给予活血化瘀等处理,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逐渐加重,反复呕吐,大小便失禁,语言含糊不清,有时答非所问,遂转送我院,以左侧脑梗塞收住神经内科治疗。入院时情况:神清,反应迟钝,偶有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侧肢肌力5级,肌张力不高,右下肢Babinski征(+),左侧Babinski征(-)。入院第2天行头颅MRI检查发现两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左侧约75 ml,右侧约42 ml。转神经外科,行双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引流出酱油样的液体,术后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消失,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明显,术后复查头颅CT提示右侧硬膜下血肿明显减少,但左侧仍有血肿,量约20 ml。考虑患者年龄较大,本身存在一定的脑萎缩,术后脑膨起有一定困难,需要一些时间,目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暂时不考虑再次手术。患者住院14 d出院,出院时已能下床活动,1个月后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已吸收,脑膨起良好。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小儿产伤引起常见,双侧血肿发生在老年人较少见,误诊率较高。误诊原因有:老年人由于本身存在老年性脑萎缩,颅腔容积的代偿空间极大,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到出现颅内高压时,病情往往较严重,不能提供可靠的病史;另外,慢性硬膜下血肿以等密度多见,双侧血肿时中线移位不明显,对于分辨率低的头颅CT,容易造成误诊。而正常颅内压脑积水、脑萎缩患者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所以,在临床上遇到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注意该病的存在,尽早检查,明确诊断。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MRI比CT更具优势,对于可疑患者应做MRI检查。本例患者同时行两侧钻孔引流,效果良好。

  • 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大超;叶志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发病6小时内手术,42例)、早期组(发病6~24小时手术,22例)和延期组(发病24小时后手术,16例),患者均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时机与术后发生再出血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共有18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其中超早期组15例、早期组2例、延期组1例。超早期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组(P<0.05),亦明显高于延期组(P<0.05)。三组再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高,其次为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可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 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钻孔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作者:李勤

    目的:探究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钻孔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护理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作者:廖鑫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开颅组(n=45)给予开颅血胂清除术治疗,钻孔组(n=45)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56%,钻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78%,开颅组明显比钻孔组高.开颅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3%,钻孔组的治愈率为71.11%,钻孔组明显高于开颅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钻孔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但不能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盲目的选用钻孔引流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刘全英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 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梁子聪;黄国洲;林东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骨瓣开颅组(34例)和钻孔引流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骨瓣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普遍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钻孔引流术由于创伤小,在患者不能耐受重大手术时仍是可采用的术式.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早期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引流管位置对脑复张的影响

    作者:张忠;叶远良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引流管位置对脑复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及脑复张情况.根据引流管头端位置分为A、B两组,A组引流管头端位于穿刺点前方,B组引流管头端位于穿刺点后方.比较两组1周内脑复张及远期血肿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30例,脑复张良好28例,差2例;B组患者22例,脑复张良好16例,差6例.A组术后血肿复发1例,B组术后复发5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将引流管头端位于血肿前方可促进脑复张,减少术后血肿复发.

  • 慢性硬膜下血肿192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黄灵团;莫建华;韦廷求;黄业

    我院1996年3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92例,采用钻孔引流术、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穿刺引流术及成形骨瓣血肿摘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防治问题探讨如下.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分析

    作者:孙凯凯;周晓坤;秦超;刘著;郑华平;莫万彬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1],其手术治疗方式既往首选钻孔引流术[2],但文献报道其复发率较高,复发率达5%~33%[3].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为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长期以来临床上很少采用.而小骨窗开颅术可综合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全麻的安全性和开颅技术水平都迅速提高,使得全麻下开颅手术的并发症明显下降[4].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2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钻孔引流治疗45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以比较不同术式的康复过程及结局.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防治分析

    作者:庄义杰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收治10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一期治愈81例.继发颅内血肿5例,发生张力性气颅6例,脑脊液漏4例,血肿复发2例,癫痫发作3例,继发颅内感染1例,术后出现心衰1例.由于并发症而死亡2例,病死率约9%.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所出现并发症,如能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昶春;招康东;柯志通;麦伟豪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90%;两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大幅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BI评分(64.3±6.4)高于对照组(57.4±6.2);症状消失时间(1.2±0.5)月长子对照组(0.6±0.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总并发症发生率(7.7%)、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30.8%)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与复发的发生风险,效果更佳.

  •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文智胜

    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渐趋于外科治疗,清除血肿有益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院1997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CT引导下采用钻孔血肿引流及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包聿祥;陈明;郑勇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目前均首选钻孔引流术(BHID).我院自1995~2000年施行BHID112例,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治愈率高,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本文探讨BHID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

  •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作者:罗成焕;罗伟鹏;王沃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采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CS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为(14.68±3.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1±4.87)分,ADL为(95.36±10.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9±9.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复发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单孔钻颅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文平;郭彦明;张笃;刘侠

    目的 比较单孔与双孔钻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韩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孔钻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血肿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36±13.8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0.27±26.92)min,血清hs-CRP水平为(10.61±2.2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6±2.1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CSS评分分别为(14.68±3.48)分、(15.11±4.87)分,术后复发率分别为7.69%和10.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颅内积气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与双孔比较,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 钻孔引流术与蛛网膜造瘘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比较

    作者:何安邦;周奋;潘德岳;乔卫东

    目的 比较钻孔引流术与蛛网膜造瘘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接受治疗的9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蛛网膜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积液消失时间、术后GCS评分、颅内压变化、临床疗效和病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40.67±2.09)min、(60.19±4.01)mL、(4.21±0.89)d、(4023.76±500.12)元和(2.09±0.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21±3.21)min、(65.23±3.89)mL、(5.89±1.09)d、(5067.12±600.02)元和(3.78±0.6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4.79±2.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8±2.01)分,颅内压(98.01±3.12)cmH2O,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45±6.12)cmH2O,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22%(1/40),低于对照组的13.33%(6/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造瘘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557 条记录 23/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