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侧颞叶癫痫患者后扣带功能和结构连接与警觉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克剑;周慕华;吴仕新;叶伟;李健萍;郑金瓯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右侧颞叶癫痫(right temporal lobe epilepsy,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与结构连接的改变及其与警觉功能关系.方法 本实验纳入17例rTLE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及DTI扫描、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评估警觉功能.结合静息态fMRI和DTI分析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和纤维的微结构改变,并对功能和结构与警觉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rTLE患者固有警觉(intrinsic alertness,IA)与位相性警觉(phasic alertness,PA)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延长(t=-2.771,-2.671;P=0.009,0.011),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FA值显著降低(t=-2.136,P=0.040),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左颞下回、左额上-额中回、右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下降(P<0.05,AlphaSim校正,体素值>46),右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右海马、右海马旁回、左后扣带回的FC下降(P<0.05,AlphaSim校正,体素值>43).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下降的FC与警觉效应行为学成绩呈负相关(r=-0.724,P=0.001),右后扣带回与左后扣带回间下降的FC与固有警觉(r=-0.484,P=0.049)及位相性警觉呈负相关(r=-0.515,P=0.035).结论 rTLE患者后扣带回警觉功能网络完整性受到破坏,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纤维束显著受损,rTLE患者后扣带回间及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的功能连接下降可导致警觉功能下降.

  • 不同术式选择对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作者:贾延增;杨朋范;林巧;梅珍;张辉建;裴家生;陈其钻;钟忠辉;王守森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选择对颞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2013年共248例海马硬化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83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 anterior temporal lobectomy,ATL),165例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selective amygdalohippocampectomy,SAH)。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两年分别接受临床记忆功能评估。结果 ATL组和SAH组优势半球侧手术的患者临床记忆商数( memory quotient,MQ)在术后3个月(74.5±16.2,75.6±19.5)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两年(75.1±14.1,76.1±17.6)略有恢复但仍然显著低于术前(82.9±15.8,83.2±21.2)(P<0.05),其中SAH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两年相较术前MQ的减低程度都小于ATL组(7.6 vs.8.4;7.1 vs.7.8);ATL组和SAH组非优势半球侧手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的MQ (87.2±15.1,88.1±16.9)均高于术前(85.5±13.5,85.3±19.7),但无统计学意义,至术后两年时,两组患者的MQ (92.8±12.7,93.7±17.1)对比术前都有了显著的改善(P<0.05),其中SAH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ATL组略大(8.4 vs.7.3)。结论相比于ATL,SAH可能更有利于保护海马硬化性颞叶癫痫患者的术后记忆功能。

  • 左侧颞叶癫痫患者执行功能损害与钩束弥散张量成像参数的相关性

    作者:刁丽梅;陈子蓉;黄东红;余璐;李丽萍;郑金瓯

    目的 应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左侧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及与其双侧钩束(uncinate fasciculus,UF)DTI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14例成人左侧TLE患者(患者组)和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的神经心理检查(包括stroop、数字广度、数字符号、连线试验及词语流畅性)评分,并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DTI扫描.结果 患者组stroop错误数[(7.20±3.60)vs.(1.60±0.60)]高于对照组(P<0.05),数字广度[(12.30±6.20)vs.(17.60±2.10)]、数字符号[(50.33±16.10)vs.(66.04±10.12)]及词语流畅性[(12.05±5.36) vs.(19.33±2.55)]均低于对照组(P<0.05),stroop反应时[(23.86±10.91)vs.(16.36±6.13)]及连线试验的时间[(56.11±20.12)vs.(40.43±15.07)]均长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钩束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hy,FA)值降低[(0.332±0.043)vs.(0.379±0.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患者组左侧钩束FA值与词语流畅性(r=0.56,P=0.025)及数字广度(r=0.58,P=0.028)呈正相关.结论 左侧TLE患者存在广泛的执行功能损害,部分执行功能的损害与左侧钩束的损害相关,左侧钩束的损害可能是部分执行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

  • 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

    作者:吕超;漆松涛;杨开军;徐波涛;王克万;王洪筱

    目的 探讨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等.方法 对9例发生于颞叶的PXA病例的临床、影像、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本组病例起病年龄轻,全部以部分性癫痫发作为临床表现,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常见;肿瘤囊性变和附壁结节是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病理上肿瘤细胞呈多形性,免疫组化GFAP,S-100染色阳性;应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全部病例均达到镜下病灶全切除,1例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APXA)病例术后行辅助性放疗;随访1~7年,7例患者癫痫发作完全缓解,2例仅有先兆发作,全部病例肿瘤无复发.结论 部分性癫痫发作是颞叶起源的PXA几乎唯一的临床症状,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病灶全切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方法.

  • 颞叶癫痫患者注意网络的研究

    作者:党超;郑金瓯;梁志坚;吴原;余璐;韦云飞;曹小丽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注意网络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收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颞叶癫痫患者,选择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研究.应用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al networks test,ANT)软件,评估被试者注意网络状况,比较两组注意网络各指标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受教育年限、病程等因素对注意网络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 ANT平均反应时间较慢[患者组:(688.2±138.1) ms;对照组:(625.1±100.1) ms, t=2.06, P <0.05];患者组ANT中执行功能效率显著下降[患者组:(155.7±57.0) ms;对照组:(108.0±33.8) ms, t=4.62,P <0.01];两组MMSE、ANT的警觉功能与定向功能效率无统计学差异.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存在脑电图痫性放电(95% CI :1.03~42.33, OR =6.603, P =0.043)为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可能原因.结论 初步证实颞叶癫痫患者存在注意网络的执行功能损害,痫性放电可能是导致患者注意执行功能损害的原因.

  • 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王军;李承宗;龙浩;杨开军;王克万;漆松涛

    颞叶癫痫是反复发作、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为海马、内嗅皮层或杏仁核起源的复杂部分性发作,常伴早期脑损伤(如高热惊厥,癫痫持续状态,脑炎、外伤),大部分颞叶癫痫患者通过外科手术结合药物达到癫痫完全控制,但具体机制不明[1].颞叶癫痫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显著丢失,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和异常苔藓纤维发芽.理想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应具备颞叶癫痫的主要特征:以海马和杏仁核为起源的症状学特征,病理上特异的海马损伤和海马硬化,自发性反复发作,对大部分抗癫痫药物耐受等.本文就常见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的方法,癫痫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探究颞叶癫痫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研制新的靶向疗法提供依据.

  • 颞叶癫痫3例

    作者:樊文峰;程凯;赵举德

    例1,女性,57岁.7年来发作性心慌、脸出汗、手脚冷,历时2分钟即过,半月~1个月1次,发作后嗜睡.颅神经检查无异常,眼底检查无异常,CT检查:头颅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基本波动为9~10 Hz α节律,伴20~25 Hz低幅β波动及5~7Hz θ波动,双颞底一过性出现棘波.脑电图诊断:双颞底轻度异常(颞叶癫痫).例2,男性,34岁.

  • 高频脑磁图技术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杰;冯毅刚;刘朋飞;谭家亮;闫学强;朱丹;向敬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脑磁图定位颞叶癫痫灶对癫痫外科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六科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10例,术前均根据MRI、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常规及高频脑磁图(MEG)技术定位癫痫灶、确定手术方式,术后对患者的MEG数据进行高频MEG分析定位,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确定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有效,其中Engel分级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3例.高频MEG分析定位结果中有8例定位结果与手术部位一致,且手术有效;2例患者定位误差较大.结论高频MEG信号分析具有定位癫痫灶的作用,可为癫痫灶的切除或毁损提供依据.

  • 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术前评估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海清;宋春杰;曹培卫;赵春生

    目的 研究发作间期单侧放电、多模态术前评估对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标准前颞叶+杏仁核切除手术治疗的MRI阴性颞叶癫痫患者117例,按照发作间期发作情况分为单侧放电组(n=54)及双侧放电组(n=63),按照术前评估情况分为多模态评估组(采用脑电图+另外2种及以上评估方法)(n=72)及单模态评估组(采用脑电图+另外1种评估方法)(n=45).随访12月以上,根据Engel评估方法将EngelⅠ级定义为预后良好,EngelⅡ~Ⅳ级定义为预后不佳.采用 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法比较不同组别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73例(62.4%)患者术后预后良好.54例发作间期单侧放电的患者中有41例患者预后良好,63例双侧癫痫样电活动的患者中有32例预后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多模态评估组中50例患者预后良好,45例单模态评估组中23例患者预后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于发作间期单侧放电的患者,术前多模态评估与单模态评估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多模态评估可以提高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术后预后,但对于发作间期单侧放电的患者,术前多模态评估不能提高患者术后预后.

  • P300和颞叶癫痫患者相关性分析研究

    作者:李莉;战连波;李睿;高志莹;王逢鹏;张小斌;张俊松;姚一

    目的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P300成分的变化. 方法 选择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11例(颞叶癫痫组),以及同期招募的正常对照21例进行对比研究(正常对照组).采用德国Brain Products 的64导ERP记录与分析系统,在Eprime软件上通过视觉oddball试验范式来检测P300.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患者CZ点P300潜伏期延长42.54 ms,PZ点P300潜伏期延长46.53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300可以作为评估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

  • 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后短期内复发对远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单峤;王世勋;李培栋;王新军

    目的 探讨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后短期内复发对远期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颞叶癫痫手术远期疗效提供研究资料.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7例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门诊或电话定期随访.根据术后1年患者有无癫痫复发,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未复发,18例),实验组(复发,39例).对2组患者术后随访资料、术后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术后颞叶内侧硬化、肿瘤性病变、混合性病变及病理结果正常例数分别为27例、7例、10例及13例,构成比分别为47.37%、12.28%、17.54%及22.81%.(2)术后第2年,实验组癫痫控制满意率为4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9,P=0.028);(3)Kap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第2年全年中的癫痫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8,P=0.017);(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有诱因(OR=4.511,95%CI1.117~11.958)、复发次数≥3次(OR=4.281,95%CI 0.040~0.712)及复发癫痫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OR=3.344,95%CI 3.186~8.400)为影响患者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 癫痫手术短期内复发对患者远期疗效存在影响,已经明确的因素包括复发有诱因、复发次数及复发类型.

  • 234例颞叶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李萌;余胜坤;浦松;刘利;林志国;沈红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颢叶癫痫大宗病例临床资料,为提高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234例,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并且随访时间达6个月以上.系统分析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组织病理学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不同类型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 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234例患者单侧放电167例,双侧放电67例.其中双侧放电患者中,一侧优势患者38例,双侧均等患者29例.术后第2年234例患者Engel Ⅰ分级评定结果显示,单侧放电患者疗效优于任一类型双侧放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不同病因造成的颞叶癫痫患者中,海马硬化患者达97例(41.5%),在所有患者中比例高且疗效好,术后第2年Engel Ⅰ级患者达到82例(占该病因患者总数的84.5%). 结论 单侧局灶性病变的患者及海马硬化导致的癫痫患者手术效果相对较好.

  • 丙泊酚Wada试验与功能磁共振在颞叶癫痫词汇记忆功能偏侧化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王丽敏;王伟;王伟民;陈状;李林;谢学敏

    目的 比较丙泊酚Wada试验与功能磁共振(fMRI)在左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记忆功能偏侧化预测中的一致性和敏感性. 方法 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例左前颞叶切除的癫痫患者术前进行丙泊酚Wada试验和fMRI记忆功能偏侧化评估,结合韦氏记忆测验结果,比较两者记忆功能偏侧化评估的一致性与预测记忆变化的敏感性. 结果 fMRI词汇记忆半球、内侧颞叶功能偏侧化与Wada试验功能偏侧化判定的一致率分别为57.0%和71.4%,术后记忆商数、词汇匹配以及智力改变与fMRI词汇记忆内侧颞叶功能偏侧化指数呈显著相关(r=-0.314,P=0.037;r=-0.387,P=.013;r=0.116,P=0.020),与Wada试验功能偏侧化指数无相关性(r=-0.442,P=.077;r=-0.241,P=0.237;r=-0.070,P=0.107). 结论 丙泊酚Wada试验和fMRI记忆功能偏侧化评估一致性因感兴趣区选择方法不同而不同.相对于Wada试验,fMRI记忆功能偏侧化指数在预测患者术后词汇记忆下降的过程中敏感性更高.

  • 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IL-6、IL-6受体及sIL-6R、 sgp13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尹清;树海峰;刘宏亮;杨辉;颜如冰

    目的 探讨IL-6、IL-6膜受体(IL-6R)及其下游信号转导相关分子在颞叶癫痫(TLE)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TLE患者40例(TLE组),同期行手术治疗的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等患者40例(对照组);收集其手术过程中切除的颞叶组织.利用RT-PCR、ELISA等方法分析IL-6、IL-6R、sIL-6R以及sgp130的mRNA或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TLE组和对照组中均可检测到IL-6和IL-6R mRNA的表达,但TLE组致病灶中IL-6和IL-6R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提示,sIL-6R在TLE组致痫灶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pl30的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部高浓度的IL-6通过经典信号转导或者跨信号转导机制作用于TLE病灶细胞,影响这些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参与癫痫发生过程.

  • 颞叶内侧结构弥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成像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志铭;全显跃;谭理连;黄勇;刘克;粱文;王伟

    目的 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示踪(DTT)技术定量分析颞叶癫痫患者双侧颞叶内侧结构弥散参数值及局部纤维束变化特点,评价DTI技术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16例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扫描,测量双侧颞叶杏仁体、海马及颞叶皮质的部分各向异性(FA)、相对各向异性(RA)、表观弥散系数(ADC)等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应用DTT技术观察癫痫患者局部纤维束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者双侧颞叶内侧各结构FA、RA、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患侧、对侧与正常对照者颞叶内侧各结构FA、RA、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C值呈颞叶癫痫患侧>颞叶癫痫对侧>正常对照者的变化趋势,以海马尾部变化为显著;而FA、RA值呈颞叶癫痫患侧<颞叶癫痫对侧<正常对照者的变化趋势,并且杏仁体、海马体部变化较海马尾部更显著.结论 DTI技术能充分了解癫痫患者颞叶内侧结构的弥散参数值及纤维束变化特点,有助于癫痫病灶定位的准确诊断,同时加深对颞叶内侧结构整体变化的了解亦有助于术前的整体评估及提高手术疗效.

  • 经颞下回-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内侧颞叶癫痫

    作者:杨朋范;魏梁锋;赵琳;梅珍;黄茂;王如密

    目的 探讨经颞下回-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内侧颞叶癫痫的手术方法 、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对确诊为药物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62例患者,经颞部锁孔开颅,切除中前段颞下回,进入颞角前外侧区,选择性切除海马杏仁核及海马旁回等内侧颞叶结构.结果 62例患者术后随访至少24~80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Engel癫痫疗效分级;Ⅰ级45例(72.6%),Ⅱ级12例(19.4%),Ⅲ级5例(8.0%). 结论 经颢下回-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是治疗内侧颞叶癫痫的有效方法 ,其手术创伤小,可妥善保护语言区和视放射,安全性高.

  • 中老年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作者:刘晓蓉;宋兴旺;常好会;王玉良;邹欣

    目的 分析中老年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CPS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曾被外院误诊的中老年CP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视频脑电图(EEG)、头颅MR、生化检查,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的CPSE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随访3个月以上. 结果 本组患者7例,均为女性,其中额叶癫痫(FLE)2例,颞叶癫痫(TLE)5例;CPSE患者临床症状和视频EEG表现多样化;经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后3例至少3个月无发作,3例仍有CPSE发作,1例仍有反复CPSE. 结论 由于CPSE患者临床症状和EEG表现欠典型,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易被误诊,应及早做视频EEG检查以明确诊断;口服AEDs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钱若兵;傅先明;魏祥品;牛朝诗;韩晓鹏;刘向;喻廉;梅加明;汪业汉

    目的 探讨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9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接受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手术前和手术后3、6月进行认知神经心理学测评以了解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19例难治件颞叶癫痫患者接受了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1例有-过性的言语障碍,2例有-过性的欣快等精神症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智力、注意力、记忆功能障碍),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没有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在手术后6月一些认知功能反而有改善的趋势.结论 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前颞叶和海马切除能治愈或减少颞叶癫痫发作,并且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重复经颅磁电刺激对海人酸致痫鼠的疗效研究

    作者:张旺;王孝义;郭洪渠;宋媛媛;王爱丽;孙作东;沈红

    目的 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ES)疗法对海仁酸(KA)致颞叶癫痫鼠的疗效. 方法 6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处理组(32只)和治疗组(30只),预处理组再分为4个小组,分别给予治疗仪大电流强度(MCI)0%,25%,50%,75%的电流刺激,确定本实验条件下的佳刺激参数.治疗组再分为3个小组,每组10只.2组(癫痫刺激组、癫痫非刺激组)为符合纳入标准的癫痫模型大鼠,刺激组刺激参数为预处理组确定出的佳刺激参数;非刺激组大鼠刺激前后处理与刺激组相同,但治疗仪无有效的能量输出.第3组对照组为未造模对照大鼠.3组大鼠均给予每天1次,40min/次,共14d的刺激.记录并比较3组大鼠行为学、电生理学及组织学变化,以评估TMES疗法对癫痫大鼠的疗效. 结果 50%MCI为佳刺激强度.癫痫刺激组大鼠癫痫波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癫痫非刺激组大鼠[(30.210±4.580)次/min vs.(31.380±4.24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5,P=0.001).Timm染色结果提示3组大鼠染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29,P=0.000),癫痫刺激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的内分子层Timm染色评分较癫痫非刺激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MES疗法可通过改善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组织学变化程度来影响齿状回神经元环路的形成,进而降低癫痫脑电波的发作频率.

  • 恒河猴慢性颞叶癫痫模型的构建

    作者:池雅杰;薛杉;孙海涛;徐玉婷;吴柏霖;关建维;袁金娥;梁志明;吴朝晖;徐强;刘朝明;赖良学;郭燕舞

    目的 建立一种灵长类慢性颞叶癫痫(TLE)模型,为致痫网络及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8只成年雄性恒河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海人酸(KA)注射组(n=6),盐水注射组(n=2).通过脑立体定向技术靶向右侧杏仁核植入微导管并连接皮下储液囊,视频脑电图监测下经皮穿刺储液囊重复注射KA或生理盐水,观察注射即刻及首次放电后至少6个月内2组恒河猴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Ds)、发作期放电情况及行为学表现.结果 KA注射组6只恒河猴经过2~4次KA注射后均记录到典型的IEDs,表现为定位于右侧颞区的局灶性棘波放电;其中4只捕捉到发作期放电,表现为起源于右侧颞区并迅速向全脑扩散的放电模式,发作时恒河猴表现为突然停止活动,愣神或茫然四顾,无明显肢体抽搐表现.而盐水注射组在包括慢性期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记录到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及发作表现.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制作出现慢性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恒河猴TLE模型,其脑电图及行为学表现与人类相似.

527 条记录 21/27 页 « 12...18192021222324...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