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免疫学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海文;戴夫;彭琼;李颖;吴虓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MDSCs初在肿瘤疾病模型中报道,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但是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DSCs广泛参与炎症免疫应答,如感染、外伤应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PSGL-1缺失导致 MDSCs 上调

    作者:周泽启;李江超;张潇涵;韩露;叶宇翔;王丽京

    目的: P-选凝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 PSGL-1)主要特异性表达在白细胞上,我们的研究PSGL-1缺失在小鼠体内脾脏、骨髓中MDSCs的变化。方法利用我们实验室现有的PSGL-1-/-小鼠进行试验,经过鉴定后,PSGL-1-/-后代小鼠;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57和PSGL-1-/-小鼠脾脏、骨髓中Gr-1和CD11b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C57小鼠相比,PSGL-1-/-基因工程小鼠MDSCs在脾脏、骨髓中显著上调( P<0.001),结论 PSGL-1的缺失导致小鼠脾脏、骨髓中MDSCs升高。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DSC的含量测定及其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韩素丽

    目的:探讨并分析正常人对照组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MDSCs含量与病毒载体、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DSCs含量,并进行病毒载量和疾病预后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MDSCs百分含量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P<0.05);而且通过病例资料分析发现MDSCs含量不仅随着慢性HBV病重程度逐级升高,而且与慢性乙肝疾病预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结论 MDSCs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新型血清标志物,用于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关键词: HBV MDSCs 流式细胞术
  • 髓系抑制性细胞研究新进展

    作者:赵越;吴婷婷;赵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就在肿瘤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群具有抑制性的髓系来源的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1-3],但是直到近几年,人们才对这群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负向调控作用给予了更多关注.在肿瘤、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脓毒血症、骨髓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MDSCs会大量产生和累积,从而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4,5].目前认为MDSCs在小鼠中是表达CD11b+Gr1+的细胞群体而在人体中是表达Lin-HLA-DR-CD33+或CD11b+CD14-CD33+的细胞群体.但是MDSCs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根据其细胞形态和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多个亚群.此外,在不同病理条件下,MDSCs在淋巴器官和肿瘤位点中受到不同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刺激,其分化亚群也有所差异.

  • 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孔祥军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在癌症、急慢性炎症和感染过程中异常增多的细胞,能够抑制机体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功能,包括髓源性祖细胞和未成熟的巨噬细胞、粒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稳定状态下MDSCs只存在于骨髓,很少表现出抑制活性;但在病理情况下,MDSCs因受各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作用而在外周血、淋巴器官及肿瘤发生部位大量聚积.本文通过对MDSCs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发挥不同作用的机制以及近年来该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不同疾病中有效利用MDSCs的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干细胞抗原-1在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许立军;单玉喜;陈岽;高洁;阳东荣;孙传洋;崔勇;薛波新

    肌源性干细胞(MDS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中胚层起源的多能干细胞.我们通过测定干细胞抗原-1(Sca-1)在不同月龄组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观察阴茎海绵体中是否存在肌源性干细胞.

  • MDSCs诱导调节性T细胞改善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苏楠;岳艳;胡静平;董春升;熊思东

    目的 探讨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足量MDSCs,体外证实具有免症抑制功能后行体内转输实验,观察疗效及免疫机制.结果 与对照PBS组相比,MDSCs处理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肌酸激酶(CK)活性明显降低(P<0001),心脏局部炎症浸润及坏死病灶显著减少,7天生存率高达70%(P<0.01),而心肌病毒滴度无明显改变,却上调了CD4+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论 MDSCs可显著改善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有望成为心肌炎防治的新型策略和手段.

  • 膀胱癌MB49细胞exosomes对MDSCs增殖及活性的影响

    作者:刁建军;宋学东;杨雪;王清松;罗春丽;张尧;吴小候

    目的 探讨膀胱癌MB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对MDSCs细胞扩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用超滤联合蔗糖重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膀胱癌MB49细胞分泌的exosomes;电镜形态学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比例;ELISA检测VEGF和IL-6;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D1、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p-STAT3和p-NF-κB的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纯化得到膀胱癌MB49细胞分泌的exosomes.exosomes可促进MDSCs扩增及活化.实验组MDSCs比例明显升高;CyclinD1及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STAT3和p-NF-κB的表达也上调.结论 膀胱癌MB49细胞来源的exosomes能促使MDSCs细胞扩增、活化.研究和分析MDSCs的免疫抑制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寻找行之有效的新靶点.

  • 精氨酸酶1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高晶晶;王旭辉;段唐海;苏兆亮;焦志军;王胜军;许化溪

    目的 检测精氨酸酶1 (arginase1,Arg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消长的关系,探讨癌症患者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食管癌患者PBMC中的MDSCs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Arg1、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Arg1,IL-6和TNF-α含量.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MDSCs比例及Arg1的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6和TNF-α的mRNA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食管癌患者血浆Arg1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6和TNF-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食管癌患者Arg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与MDSC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Arg1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高表达与MDSCs水平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检测将有助于临床食管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 荷瘤小鼠脾脏髓源抑制细胞的分选及鉴定

    作者:刁建军;杨雪;宋学东;陈仕友;王胤;王晓蓉;罗春丽;张尧;吴小候

    目的 研究荷瘤小鼠脾脏中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er-cell,MDSCs)的分选与鉴定方法.方法 常规培养小鼠肾癌细胞(Renca细胞),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小鼠肾癌模型;分离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磁珠分选Gr-1+CD11b+双阳性的MDSCs;台酚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测其细胞纯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测其表面Gr-1、CD11b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Cox2和Arg-1的mRNA的表达情况;小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MDSCs促肿瘤生长.结果 成功建立小鼠肾癌模型,磁珠分选后经FCM检测Gr-1+CD11b+双阳性的MDSCs细胞可达92.3%,显著高于分选前(P<0.01);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分选后的细胞形态完整,Gr-1和CD11b的荧光表达于细胞膜且2种荧光可以融合;RT-PCR检测分选后的MDSCs细胞群的Cox2和Arg-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分选前(P<0.05);小鼠皮下成瘤观察到MDSCs组与实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用免疫磁珠从荷瘤小鼠脾脏中成功分选得到MDSCs,具有较高纯度和良好的生物活性,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 MDSCs对肺癌小鼠CD8+T细胞及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作者:江茂琼;贾钰铭;李婷;邱野;江健;江玉兰;叶文静

    目的:探讨MDSCs对肺癌小鼠CD8+T细胞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C57小鼠15只行皮下接种LL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肿瘤大小符合规格的小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00μg兔IgG作为对照抗体,观察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00μg Gr-1删除抗体以删除荷瘤小鼠中的MDS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中MDSC和CD8+T细胞的变化,同时记录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和生存期.结果:注射Gr-1前两组荷瘤小鼠外周血中MDSC和CD8+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Gr-1第3天,观察组MDSC比例为(1.58±0.30),显著低于对照组(38.35±3.22),CD8+T细胞比例为(9.47±0.83),显著高于对照组(4.23±0.47);注射Gr-1第10天,MDSC比例为(31.95±3.60),显著低于对照组(63.67±5.77),CD8+T细胞比例为(5.82±0.56),显著高于对照组(2.88±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荷瘤小鼠肿瘤生长25d左右,随着抗体的代谢消除,两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MDSCs能够降低CD8+水平,对生存期有较大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注射M DSCs抗体无法降低肿瘤生长速度.

  • 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顾莹

    目的:比较分析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健康人、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初步探讨其在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20例早期胃癌患者及36例中晚期胃患者外周血中MDSCs、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中晚期胃患者外周血中MDSCs、Treg细胞的比例高,分别为[(3.87±1.85)%,(7.91±2.01)%],其次是早期胃癌患者组[(1.81±1.01)%,(4.21±0.91)%],健康对照组低[(0.42±0.11)%,(2.01±0.6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外周血MDSCs比例的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密切联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