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患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病例分析

    作者:宋巍;魏殿军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12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环境卫生监测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高热,4例高热伴寒战。实验室检查中,12例血流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PLT、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胆红素及肌酐检测结果在入院、确诊感染、治疗3 d 及1 w 四个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WBC、RBC、Hb、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检测结果在四个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离自12例患者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目前常用的各类抗真菌药物均敏感。治疗后,12例患者中有8例好转,其中5例应用氟康唑,2例应用卡泊芬净,1例没有使用抗真菌药物。环境卫生监测结果显示,采样的91份标本中,合格率为57.14%(52/91),检出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恶臭假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和产吲哚金黄杆菌等。结论重症患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或不伴有寒战,我院分离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目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物均表现敏感,对于重症患者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病史并进行多项有创操作及肠外静脉营养患者应注意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可能。

  • 嘉兴地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回顾性研究

    作者:宋国蓉;吴晓燕;倪侃翔;陈松劲

    目的 对嘉兴地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6年来医院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率及药敏率,药敏试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FUNGUS3真菌药敏试剂条.结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从无到有,6年共分离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14例,自2006年起开始分离到,2007年以后呈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占总分离率的0.60%;感染者年龄1月龄~89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区分布以ICU为主,占32.07%,其次为手足外科占16.30%、儿科占9.78%、脑外科占8.70%、烧伤科占8.15%等;标本分布中以尿液、分泌物、导管、血液居多;药敏试验共82例,对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药敏结果显示,除1株对伏立康唑耐药外,其余均敏感.结论 及时监测医院中病原菌,对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血液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作者:王艳玲;刘建华;张智洁;周秀珍;刘勇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液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8例新生儿血培养中分离出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进行药敏分析,并回顾性分析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血培养采用BD9120血培养仪,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培养,科玛嘉(CHROMagar)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0C真菌鉴定板,药敏试验采用FUNGUS3微量稀释版.结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抗真菌药敏结果分别为5-氟胞嘧啶≤4 μg/ml,两性霉素B≤0.5 μg/mL,氟康唑≤1~2.0μg/ml,伊曲康唑≤0.125~0.125 μg/ml,伏立康唑≤0.06~0.06 μg/ml.7例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或超低出生体重儿),1例足月先天幽门闭锁术后患儿.8例患儿血培养前均应用广谱抗生素和静脉营养治疗,均曾留置中心静脉导管,3例曾应用机械通气.4例用氟康唑,3例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1例先用氟康唑后用威凡,8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已成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液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均敏感,及早发现和治疗愈后较好.

  • 对"卡泊芬净治疗早产儿霉菌性败血症一例"一文的异议

    作者:张晓宁

    张晓宁医师(051500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问:阅读<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第46卷第6期丁晓春等[1]同志撰写的"卡泊芬净治疗早产儿霉菌性败血症一例"后,笔者认为该文文题"卡泊芬净治疗早产儿霉菌性败血症一例"值得商榷.该文称"在气道分泌物、血、大便中先后培养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而文题却为霉菌件败血症.

  •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联合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角膜感染一例

    作者:邵彦;王铁成;马文江;邓志宏;赵少贞

    联合感染是指多于1种微生物的感染,较少见;可以是同时感染,也可相继感染.2009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诊治1例植物外伤后念珠菌合并细菌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患者男性,62岁.因右眼外伤后异物感伴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就诊.诉3个月前务农时,大麦壳划伤右眼.于外院诊断为角膜异物,急诊行异物取出术并抗细菌药物滴眼治疗.此后眼部异物感,视物不清渐进性加重.多次于外院就诊,并连续使用多种抗细菌和抗真菌药物,具体不详.既往史:因关节炎,不规律口服糖皮质激素.

  • 老年ICU患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分析

    作者:王艳惠;肖广辉;钟殿胜;邓琦;张雯琴;李世彬;胡志东;李金

    目的 观察老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GICU)患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收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GICU血培养或导管培养真菌阳性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45例(近平滑菌感染组),非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15例(非近平滑菌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机械通气、基础疾病、导管相关感染、置管方式患者例数以及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统计两组患者7、14和28 d生存率,观察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和对肝功能的损害情况.结果 非近平滑菌感染组患者机械通气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近平滑菌感染组〔73.3% (11/15)比33.3%(15/45),P<0.05〕,其余各项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平滑菌感染组和非近平滑菌感染组患者7、14和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 d:82.2%(37/45)比66.7% (10/15),14 d:75.6%(34/45)比60.0%(9/15),28 d:66.7%(30/45)比46.7%(7/15),均P>0.0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应用棘白菌素类和唑类药物治疗7、14和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 d:100.0% (23/23)比82.4%(14/17),14 d:91.3%(21/23)比76.5%(13/17),28 d:78.3%(18/23)比70.6%(12/17),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R)值=0.268,95%可信区间(95%CI)=0.077~0.928,P=0.03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OR值=0.260,95%CI=0.072~0.946,P=0.041)、APACHEⅡ(OR值=1.241,95%CI=1.051~1.466,P=0.011)和SOFA评分(OR值=1.405,95%CI=1.005~1.966,P=0.047)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棘白菌素类和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患者肝损害加重和新发肝脏损伤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损害加重:18.8%比21.0%,新发肝脏损伤:6.2%比10.5%,均P>0.05).结论 GICU患者真菌血症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糖尿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

    作者:郑建华;王宇光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70%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是主要病原体(80%~90%),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glabrata)、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parasilosis)等占少数.

  • NICU9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脓毒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欢;肇颖新;金冬梅;王竹颖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9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脓毒血症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对其易感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新生儿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脓毒血症没有典型临床表现,常伴随(1-3)-β-D-葡聚糖升高、血小板减少等特点.9例早产儿患者,在接受治疗后7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l例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留置PICC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其主要高危因素,愈早治疗效果和预后愈好.

  • 从眼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作者:陈耀祖;郭浠敏

    临床资料2001年12月,从1例眼疾患儿的眼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Parapsilosis),现报告如下.

  • 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真菌感染四例分析

    作者:陈文莉;胡晓松;贾琳

    笔者运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长期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血液透析长期带涤纶套导管真菌感染6例(均为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临床症状均为每次透析后发热,自导管抽取静脉血培养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49~77岁,透析龄6~30个月.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2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多囊肾1例,肾结石1例.

  • 早产儿真菌血症临床特点

    作者:常淑婷;黄维清;刘新晖;李强;马金霞;杨志明;高喜容

    目的 了解早产儿真菌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比较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药敏结果.结果 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确诊的真菌血症早产儿42例,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2例(占52.3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例(占30.95%),克柔假丝酵母菌3例,其他4例.按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组,分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和白假丝酵母菌组.白假丝酵母菌组母亲泌尿生殖系感染率、真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均为27.27%,高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分别为7.69%、0.00%),白假丝酵母菌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率低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22.73% vs 69.2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白假丝酵母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产儿真菌血症感染病原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母亲孕期生殖系感染易导致白假丝酵母菌血症的发生,白假丝酵母菌血症早产儿更易患真菌性脑膜炎;PICC置管更易导致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症的发生,血小板的下降更明显.

  • 血流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种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

    作者:徐鸣皋;丁进亚;徐娟;孙洁

    目的:分析某院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菌种构成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该院临床科室送检血标本中检出的假丝酵母菌,并对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42例患者血标本分离假丝酵母菌42株,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20株,47.62%),其次为白假丝酵母菌(16株,38.10%)、热带假丝酵母菌(4株,9.52%)、光滑假丝酵母菌(2株,4.76%)。来源科室主要为:急诊监护病房(EICU,11株)、泌尿外科(9株)、心胸外科(8株)等。37例(占88.10%)患者静脉导管与血标本培养出相同的假丝酵母菌,留置静脉导管至血培养阳性和导管培养阳性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1.47 d 和33.18 d;导管和血培养阳性比例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均 P <0.001)。检出的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均为75.00%~100.00%,对两性霉素 B 的敏感率均为100.00%;而不同菌种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存在较大差异(0~87.50%)。结论该院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菌株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且与静脉导管的使用有关,其对氟康唑、两性霉素 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较高。

  • G试验在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检测中的作用

    作者:张格睿;万献尧;秦永新;代晓明

    目的:探讨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与传统真菌培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其中白色念珠菌18例,热带念珠菌6例,克柔念珠菌6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 G试验含量增高者13例,占总数的26%,G试验含量正常37例,占总数的74%。 G试验含量增高组真菌培养阳性13例, G试验含量正常组真菌培养阳性22例,G试验含量增高组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G试验含量正常组( P<0.05)。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为37.14%,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0.5%。结论:G试验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特异性强,可作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 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特点分析

    作者:王仁坤;李叶扬;秦娟;汪锦伦;李孝健;黄峻

    目的 探索烧伤患者近年来真菌感染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3 053例烧伤患者中怀疑有真菌感染的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创面分泌物、中段尿、痰液、深静脉导管、血液作为标本做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 053例烧伤患者中,阳性33例,发病率为1.08%;送检的426份标本中65份阳性,阳性率为15.26%.其中,烧伤面积大于70%总体表面积(TBSA)13例,50%~69%TBSA 8例,30%~49%TBSA 7例,小于30%TBSA 5例.检出多的是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少见菌种如曲霉菌、毛霉菌、酵母样真菌亦有发现;药敏结果提示除热带假丝酵母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三唑类药物耐药较严重外,其他真菌对目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烧伤患者真菌感染中,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深部组织培养意识,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培养结果,早期确诊,以尽早确定治疗方案.

  • 早产儿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血小板的变化

    作者:花少栋;王瑞娟;黄捷婷;吴志新;刘秀香;封志纯

    目的 探讨早产儿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血小板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表现,比较患儿入院时、发生真菌败血症时、抗真菌治疗2周后3个时间点的血常规特别是血小板的变化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1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11例.24例患儿发生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与入院时比较,WBC(×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4.3)比(8.6±2.9),P>0.05].PLT(×109/L)降低,CRP(mg/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fl)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升高[PLT:(99.8±49.1)比(197.0±62.8),CRP:(29.3±34.5)比(2.7±3.4),MPV:(12.3±0.9)比(11.1±1.1),PDW:(17.6±3.2)比(13.6±2.7),P均<0.0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发生败血症时PLT明显低于白假丝酵母菌组[(73.0±40.9)比(122.5±44.8),P<0.05],其余血常规指标在3个不同时间点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真菌败血症时血常规变化明显的指标是PLT降低,与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相比,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PLT降低更明显,分析PLT可辅助指导真菌败血症的诊断和早期经验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