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临床观察

    作者:林宏衡;方坚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的大流速和平均流速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90.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颅多普勒彩超血流参数左侧椎动脉大流速(LVA-Vs)、左侧椎动脉平均流速(LVA-Vm)、右侧椎动脉大流速(RVA-Vs)、右侧椎动脉平均流速(RVA-Vm)、基底动脉平均流速(BA-Vm)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热内扰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的大流速和平均流速.

  • 基底动脉中段相关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尹浩;刘窗溪;游潮;朱磊;谌鸿斌;马骏

    目的 研究显露基底动脉中段的相关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评价其显露范围及优缺点.方法 显微解剖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通过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前入路及经口入路3种方法显露基底动脉中点,测量各自的距离和范围.显露范围由术者行主观评分.结果 经口入路到基底动脉中点的距离为(16.86±2.11)mm,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到基底动脉中点的距离为(72.88±2.49)mm,乙状窦前入路到基底动脉中点的距离为(56.29±1.78)mm.经口入路显露距离短,乙状窦前入路次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长.显露范围经口入路小,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无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 乙状窦前入路显露基底动脉中段距离较短,操作空间较大,可作为首选的手术入路.

  • 国人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学观测

    作者:秦建军;刘俊文;霍志斐;史树堂

    目的观测基底动脉的汇合部位、走行、分支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手术显微镜、游标卡尺在国人脑标本(57例)上观测基底动脉的形态、分支和分布.结果基底动脉在桥延沟上方(成人占62.5%±2.11%)或下方(儿童占82.30%±1.92%)汇合而成.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基底动脉的形成有逐渐上移的趋势,这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即侧位汇合时,延髓上部的血液来自基底动脉,而高位汇合时,则脑干下半的血液来自两侧椎动脉.

  • 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培;毛光兰;付升旗;范锡印;王华;王庆志

    目的 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斜坡入路解剖观测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基底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3)选取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例,经股动脉穿刺施行支架成形术,观测基底动脉狭窄部位的血管直径和血管狭窄的变化.结果 基底动脉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28.52±3.45) mm、(4.52±0.24) 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5.47±3.65) mm、(3.46±0.46) 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的穿支细小、密集,从基底动脉后外侧壁发出后直行进入脑实质.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内腔呈椭圆形.男、女性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基底动脉长,直径粗.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为l00%,狭窄血管的直径有明显改善.结论 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防止术后穿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对椎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玉军;于腾波

    目的: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因素在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家兔30只,手术暴露颈部交感神经节及基底动脉,不同方式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记录、分析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刺激前测得基底动脉基线血流为(548±27)PU:分别刺激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后测得基底动脉血流为(529±16)PU、(474±16)PU和(370±36)PU.与基线血流相比分别下降了3.4%、13.5%和32.5%.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并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增加,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缩血管作用.结论: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可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 锁孔入路治疗基底动脉瘤的应用解剖

    作者:秦时强;丁学华;廖建春;王志潮;朱杭军

    目的:研究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到达基底动脉顶端的入路解剖,探讨其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在21例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颅标本上测量入路相关数据,在9例新鲜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行内窥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经颞下锁孔入路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夹闭的手术操作,观察显露范围及操作范围,入路中各解剖结构对手术区显露及操作的影响.结果: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的距离分别为(61.5±1.7)mm、(92.1±3.6)mm、(33.5±3.1)mm、(73.6±1.1)mm、(95.6±1.7)mm、(52.3±2.2)mm;眶上孔、角突及颧弓上缘颞颧缝处与同侧及对侧后床突尖分别连线与中线的夹角分别为(36.6±1.2)°、(8.5±2.3)°、(82.6±3.0)°、(45.1±3.0)°、(30.5±3.4)°、(83.5±4.0)°.眶上、颞下锁孔入路均能通过多种神经血管间隙达到靶区,显露良好,照明充分,操作空间充分.结论:采用内窥镜辅助的锁孔入路能满意的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 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观察

    作者:林小波

    眩晕在临床急诊内科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其病因有多种,主要有美尼尔氏综合征、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颅内炎症等,其中常见的是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的改变.目前常用苯海拉明静脉滴注法,本文探讨用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中枢性眩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血管成像诊断永存三叉动脉一例

    作者:刘海峰;张东友

    病例资料女,80岁,因发热待查入院检查,入院体检:体温38°,神志清晰,头昏,颈痛,左手肌力Ⅴ级,右手肌力Ⅳ级。颅脑 CT 血管成像(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发出动脉,向后穿过鞍背与基底动脉吻合,吻合端近段基底动脉及上段椎动脉未见明显显示(余椎动脉由于未行颈部 CTA 而未知发育情况),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该变异动脉供血。颅脑 MRI 平扫显示颅内多发梗死灶,脑白质缺血;MRA 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缘见分支血管向后延伸与基底动脉相连(图1~4)。

  • 编码速率对基底动脉相位对比磁共振测量值的影响

    作者:陈展航;董天发;钟熹;麦慧;黄健威

    目的:探讨编码速率(Venc)对基底动脉(BA)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 MRI)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行BA PCMRI测量,选用TOF-MRI垂直BA中间段定位扫描,在PCA/M幅度像上沿边缘绘制感兴趣区。每例预置Venc 40、80、120、160、200 cm/s行5次扫描。取峰值流速(PV)、平均流速(MV)及平均流量(MF)进行分析。结果 Venc预置40cm/s均出现相位混淆现象。Venc预置80-160cm/s各指标均数间无统计学差异(FPV=0.46,FMV=0.07,F MF=0.17;P值均>0.05);Venc预置40-160cm/s 、Venc80-200cm/s各指标均数间存在差异(FPV=37.22,FMV=57.92,FMV=34.72;FPV=11.81,FMV=7.23,FMF=9.01;P值均<0.01)。结论 BA PCMRI测量可行Venc区间为80-160cm/s。

  • 正常育龄期女性脑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位对比MRI研究

    作者:麦慧;江魁明;钟熹;董天发;唐文艳;侍丽;陈展航

    目的:应用3.0T相位对比MRI探讨正常育龄期女性脑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各生理因素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2例正常育龄期女性志愿者(未生育16例,已生育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志愿者行MRI检查前均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身高、体重。以TOF MRA重建图像定位,垂直基底动脉中段扫描,在基底动脉显示大的相位对比血管成像幅度图像上沿其边缘绘制ROI,软件自动分析得到一次心动周期内脑基底动脉的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时相-流速曲线及相应的心率。记录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分别与年龄、身高、体重等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未生育组与生育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的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正常育龄期女性脑基底动脉安静状态下血供模式呈相对类似的稳定状态,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体差异对其影响较小;生育前、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未出现改变。

  • 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影像诊断失误与评价

    作者:李新;李斌

    目的 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认识水平,减少漏诊误诊发生几率. 方法汇总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我院经临床及影像学终明确诊断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3例完整临床及影像科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CT、MRI初诊全部误诊或漏报. 结论影像科医师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认识与评判尚存明显分歧与不足,需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合作,提高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科学认识与诊断水平

  • 原始三叉动脉3例报告

    作者:高宝祥;朱先进;马国林

    原始三叉动脉(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PTA)又名永存三叉动脉、持续性三叉动脉等,是一种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异常吻合,属罕见的脑血管病变。报道中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在成年人脑血管造影中发生率约为0.02%~0.6%[1,2,3]。

  • 椎-基底动脉迂曲对面神经MVD手术效果的影响

    作者:杜秀玉;关宇光;张尧;刘长青;栾国明

    目的 探讨迂曲椎-基底动脉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138例面肌痉挛病人,根据术前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是否合并迂曲的椎-基底动脉,分为迂曲组(n=57)和正常组(n=81).两组均采用MVD治疗,术中行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分析两组的病例特点、手术疗效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迂曲组术后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迂曲组术后面肌痉挛的复发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迂曲椎-基底动脉可能会增加MVD手术难度,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相对易复发,详细探查并充分减压面神经根部出脑干区以及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基底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阿西木江·阿西尔;卡合尔曼·卡德尔;买买提力·艾沙;成晓江;李维民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血管内治疗的基底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单纯弹簧圈栓塞8例,单纯支架治疗3例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9例.结果 20例均成功栓塞,其中完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瘤颈残余5例.20例出院时KPS评分:恢复良好(>70分)16例,较差(≤70分)4例,其中17例DSA随访3~24个月,均无复发;其余3例电话或门诊随访3个月,均无再出血,症状改善.结论 针对基底动脉瘤病人,恰当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是一种既安全有效又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

  • 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4例

    作者:张扬;高歌;晁迎九;陈昱;魏建军;顾大群;余舰;牛朝诗;傅先明;汪业汉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DSA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Hunt-HessⅠ~Ⅱ级8例,Ⅲ~Ⅳ级5例,未破裂动脉瘤1例。单纯栓塞6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1例,双微导管栓塞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支架导管无法到位终止手术1例。结果8例完全栓塞,4例近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术中无动脉瘤破裂病例。GOS示恢复良好11例;轻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2例。13例随访6~40个月,无术后再出血病例。结论对于大多数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单支架及重叠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琪;张庆荣;陈姝娟;王汉东;史继新;张鑫

    目的 观察与评价单支架植入术与重叠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VBDA病人临床资料,共28个夹层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25个;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5个,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3个.采用单支架技术治疗夹层动脉瘤(单支架组)13个,重叠支架技术治疗(重叠支架组)15个.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DSA显示:单支架组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2个,部分闭塞5个,无变化6个;重叠支架组夹层动脉瘤完全闭塞7个,部分闭塞8个.两组动脉瘤闭塞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0).单支架组发生支架内狭窄1例;重叠支架组发生支架移位2例,短暂性脑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所有病人临床随访8~75个月,均在随访结束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其中mRS评分0分20例,1分4例.结论 单纯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且重叠支架技术有助于更好地闭塞夹层动脉瘤,得到更满意的影像学结果.

  • 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附45例分析)

    作者:黄伟;刘建民;许亦;洪波;黄清海

    目的 总结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45例.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1例,单纯支架置入8例,夹层责任动脉单纯弹簧圈闭塞6例.结果 44例病人于治疗后1~46个月获造影随访,平均16.3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2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即刻致密栓塞的病人,动脉瘤未再显影:5例即刻大部栓塞者中,瘤体扩大、复发1例.7例单纯支架置入病人中,可见进行性血栓形成3例,无明显变化3例,另1例双BX支架重叠置入者支架狭窄变形,椎动脉闭塞.6例责任动脉闭塞病人,闭塞效果均切实.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理想的选择.

  • 经眶颧-海绵窦入路夹闭基底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刘军;曲元明;孙基栋;徐广明

    目的探讨在经眶颧-海绵窦入路手术中增加基底动脉上段显露的方法.方法在10例标本上模拟经眶颧-海绵窦入路,观察磨除前、后床突后对基底动脉上段的显露情况.结果磨除前床突后形成的间隙为床突间隙;前床突下颈内动脉与动眼神经间的膜为颈内动脉动眼神经膜,沿此膜可进入海绵窦;磨除后床突后,暴露鞍背、上斜坡,即可显露基底动脉上段.结论在经眶颧-海绵窦入路手术中磨除前床突和后床突,可增加对基底动脉上段的显露.

  • 保守治疗基底动脉穿支动脉瘤1例

    作者:邢邯英;野战鹰;潘宝根;李铮;吕佩源

    目的 提高对基底动脉穿支动脉瘤的认识,探讨该病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l例基底动脉穿支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予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及其他对症治疗,保守治疗6个月后,DSA显示动脉瘤消失.结论 保守治疗对基底动脉穿支动脉瘤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长期随访.

  • 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7例

    作者:李小辉;黄戈;冯正健;姜盛强;王康;何锦浪;李智斌;伍益

    目的 总结讨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回顾性分析17例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例,其中传统技术释放支架8例,横行支架技术4例,"Y"型支架技术1例,"冰激凌"技术1例.通过电话、微信、返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结果 17例术后即刻DSA检查,结果按Raymond分级:I级14例,II级3例,III级0例.术中破裂1例.17例随访3个月~3年,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5分13例,4分2例,3分2例.返院行至少一次DSA复查11例,MRA复查3例,CTA复查2例,均无复发.1例不同意进一步影像检查.结论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通过血管内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46 条记录 23/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