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耐力训练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内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林枫;江钟立;杨晓帆;朱红军;刘传道;张秀伟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的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运动疗法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4只)和正常组(10只).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55%VO2max运动组(E1,n=6)、75%VO2max运动组(E2,n=6)、55%VO2max运动加胰岛素治疗组(EI1,n=6)、75%VO2max运动加胰岛素治疗组(EI2,n=6)、胰岛素治疗非运动组(DI,n=5)、非胰岛素治疗非运动组(D,n=5).另外10只正常血糖大鼠分为一次力竭运动组(EC,n=5)和非运动组(C,n=5).耐力训练采用活动平板,胰岛素采用隔日皮下注射,共8周.运用ELISA法测定背根神经节内NF-κB活性.结果:D组DRG内NF-κB活性显著高于EC和C组(P<0.01),也显著高于E1、E2、EI1组(P<0.05)以及EI2和DI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更易发生周围神经的氧化应激损伤;耐力训练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NF-κB活性,干预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变:运动与氧化应激调节

    作者:林枫;江钟立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半数以上的患者都会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关于DN的发病机制有许多学说,其中以氧化应激学说备受关注,且对其他学说也具有整合性[1-2],因而采用氧化还原调节方式有可能为DN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康复治疗

    作者:吕海莉;吴建民;刘宽芝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多种神经,造成神经纤维的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olyneuropathy, DPN)是常见的神经并发症,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占用了较多的卫生资源.

  • 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王红梅;高超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肌肉注射弥可保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前列地尔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肌肉注射弥可保.疗程均为14日.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对肌电图腓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SCV和MCV)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薛秀娟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1:弥可保500 μg静注、联合前列腺素E1 100 μ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2:弥可保500 μg静注、联合α-硫辛酸300 μ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联合给予上述3种药物,连续2周观察疗效.结果:症状改善率3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善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α-硫酸锌联合前列腺素E1、甲钴胺可以明显提高DPN患者的MCV,改善症状.疗效优于仅使用甲钴胺和前列腺素E1或甲钴胺和α-硫辛酸.临床上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DPN.

  •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清军;张云鹤;刘刚;付爱军;张立民;朱军;李建民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17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为100%,麻木的缓解率为94.1%,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结论:周围神经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方法.

  •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研究

    作者:李金荣;李静波;相莉

    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进入神经妥乐平组(38例)和胰激肽原酶组(36例).神经妥乐平组每天1次静脉点滴神经妥乐平针,每次2支(3.6 u/支),14天后口服神经妥乐平片,每次2片,每天2次,共14天.胰激肽原酶组每天1次肌肉注射胰激肽原酶针,每次2支(10u/支),14天后口服胰激肽厚酶肠溶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共14天.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感觉VAS评分皆有明显降低.疼痛改善神经妥乐平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胰激肽原酶组.神经妥乐平组麻木感改善显效率明显高于胰激肽原酶组.结论:神经妥乐平对2型糖尿病神经损害的自发性疼痛,感觉障碍有较好疗效.

  • 654-2、弥可保注射液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观察

    作者:冯学祯;张琳钧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中常见和复杂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感觉运动性的对称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引起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重症痛是糖尿病患者自杀的主要因素.本文将报道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

  • 重视糖尿病神经病变机制研究与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刘金锋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疼痛多为轻中度痛感,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持续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因诊断标准不一,所以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报道也不一.资料显示美国的发病率大约为50%,而在我国则为85%,显著高于美国.

  •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疗原则

    作者:钟历勇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病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 2型糖尿病严重周围神经病变1例

    作者:张春芳;钟历勇;张在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自10~90%差异很大[1],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尤以后者常见.神经病变可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时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随后有疼痛逐渐加剧等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临床上运动神经病变发病率较少,但它危害很大,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致残、致死.因此,对神经病变的准确判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都很重要.我科近日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药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影响

    作者:缪小萍;梅笑雪;陈虹;冯文凯;李晓江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临床慢性疼痛综合征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痛性神经病变和慢性痛性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肢体远端特别是下肢皮肤烧灼样疼痛,还伴有感觉过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后者通常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颇为棘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1]均已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可防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一步进展.但对大多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中、重度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有必要选用药物联合治疗才能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本文选择不同疼痛类型、程度的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阿米替林和或赛乐特及卡马西平、疏血通注射液、弥可保等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以探讨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木丹颗粒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小敏

    目的 研究中药木丹颗粒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入院后均先控制血糖,对照组均给予保保治疗,口服.试验组给予中药木丹颗粒治疗,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P<0.05),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四肢发凉及四肢麻木等各指标改善情况,试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药木丹颗粒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瞬时波强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

    作者:石莎莎;张宇虹;苏本利

    目的 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颈动脉弹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8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A、B两组,A组43例为T2DM未合并DPN患者,B组45例为T2DM合并DPN患者;另选同期4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应用WI技术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血管硬化参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高于C组(P均<0.05);B组β、Ep、PWVβ高于A组(P均<0.05);A组及B组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血管顺应性(AC)低于C组(P均<0.05);B组W1、W2、AC低于A组(P均<0.05).3组间负向波面积(NA)、管径面积(NA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WI技术可以便捷、无创地评价T2DM合并DPN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异常改变.

  •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2型糖尿病正中神经病变的价值

    作者:穆晶晶;杨华睿;王媛;王引弟;童明辉;陈斌娟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对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性正中神经病变的价值,并探讨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正中神经弹性模量值及剪切波速度(SWV)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选取正常志愿者、T2DM非DPN患者及T2DM合并DPN患者各60例.超声检查腕横纹上5 cm处正中神经,测量其厚径、宽径、周长、截面积(CSA),并利用SWE测量该处正中神经的弹性模量值及SWV,绘制受检者工作特性曲线.记录DPN患者入院HbA1c.结果 3组正中神经厚径、非DPN组较对照组宽径、CSA、周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DPN组弹性模量值[(57.20±11.20)kPa]及SWV[(4.29±0.43)m/s]分别与对照组[(38.79±8.73)kPa、[(3.53±0.42)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与对照组、非DPN组相比,其宽径、CSA、周长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PN组的弹性模量值及SWV值分别高于对照组与非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选取弹性模量值为61.25 kPa作为诊断DPN的佳截点值时,其敏感度为78.3%、特异度为70.0%;选取SWV为4.45 m/s作为诊断DPN的佳截点值时,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1.7%.T2DM合并DPN组患者HbA1c与正中神经的弹性模量值及SWV呈显著正相关.随着HbA1c增加,弹性值及SWV逐渐增大(r=0.677,P<0.001;r=0.713,P<0.001).结论 SWE技术评估糖尿病正中神经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T2DM患者DPN早期诊断与治疗监测.

  • 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胫神经的超声特征

    作者:孙冬梅;王艳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跗管处胫神经的超声特征,为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31例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23例,并选择同期22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所有受检者内踝水平的胫神经行超声检查,比较各组胫神经的左右径、前后内径、截面积和血流情况。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无周围神经病变组胫神经双侧左右径及内径增大,且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胫神经超声主要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筛网状结构模糊和神经外膜增厚、不平整,与毗邻组织分界不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及对照组胫神经血流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跗管处胫神经的超声特征为神经束回声减低、筛网状结构模糊和神经外膜增厚、不平整,与毗邻组织分界不清,为评估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作者:高裕慧;高爱华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除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按照系统化护理模式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指导情绪调节,争取社会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情况、生化指标、情绪状态、遵医行为及社会支持等.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压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认知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抑郁症知识得分提高,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疼痛得分降低(P<0.05).结论 社区干预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抑郁情绪,控制血糖,减轻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神经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作者:陈佳丽;李漓;蔡德鸿

    神经性疼痛是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病变或疾病直接后果的疼痛[1].神经性疼痛依据病变部位和功能障碍分为周围神经性疼痛和中枢神经性疼痛,周围神经性疼痛发病率比较普遍,包括了糖尿病神经性疼痛在内[2].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是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疼痛[1],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检查[4],对神经性疼痛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也有助于识别疼痛的存在及评价疼痛治疗效果.本文就糖尿病神经性疼痛的评估与护理综述如下.

  • 1型糖尿病并发严重神经病变的护理

    作者:王振宇;童奥;唐红;李亚红;李晓静;吴佳轩;曹蕊;王书瑶;王颖

    报告1例1型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对患者注重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对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胃轻瘫、腹泻、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系感染,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预防糖尿病足.经过80d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各种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

  • 足浴按摩治疗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京慧;黄凤毛;刘新华;周谊辉;欧阳柳

    目的 探讨足浴按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运动、降糖处理及甲钴铵1000μβ静脉注射每日1次,干预组除了对照组处理外,另外予以中药足浴,每天1次,1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NCV及腓浅神经的SNCV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干预组以及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NCV及腓浅神经的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按摩是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215 条记录 5/61 页 « 12345678...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