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球前段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眼球前段重建术为挽救病变侵及全角膜和眼前段组织的眼球及视功能而设计[1].我院近年来对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炎、眼化学烧伤、热烧伤及严重的全角膜葡萄肿患者实施了眼球前段重建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
眼球前段重建术12例疗效观察
眼球前段重建术是为挽救病变侵及全角膜和眼前段组织的眼球及视功能而设计[1].我院近年来对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炎、眼化学烧伤、热烧伤及严重的全角膜葡萄肿患者实施了眼球前段重建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先天性左眼下睑泪小点畸形
患者女性,19岁.因左眼球逐渐变小14年,于2007年11月27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治疗.患者双眼无溢泪及眼干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孕期无疾病史及用药史,家族中无遗传疾病史.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无光感;眼睑无瘢痕,结膜不充血,全角膜瓷白色混浊,可见少许新生血管,角膜直径约为8 mm,眼内窥不清;眼球直径约为16 mm;下睑泪小点情况和泪道情况见精粹图片1,上睑泪小点形态和泪道冲洗均正常.
-
脑干出血相关眼睑闭合不全并发暴露性角膜溃疡的护理
暴露性角膜炎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眼睑闭合不全和角膜暴露,致使泪液蒸发过度,进一步引起角膜干燥、角膜上皮损害的疾病.暴露部位角结膜失去光泽、干燥,常见为角膜下1/3处或睑裂区水平带状干燥,点状或片状上皮糜烂或缺损,重者可累及全角膜,更严重者可发生角膜水肿、溶解、继发感染和穿孔[1].
-
三位一体移植治疗眼部化学及热烧伤
目的:观察角膜、角膜缘与结膜移植治疗眼部化学烧伤与热烧伤的效果.方法:采用严重化学烧伤与热烧伤病例(6例7眼),作异体角膜板层或全角膜、角膜缘与球结膜,即"三位一体"移植,术后滴用地塞米松或联用环胞酶素A.结果:在6个月至2年追踪观察期内,7眼中有3眼例达到了睑球粘连分离的目的,防止了假性胬肉的复发,减少了角膜新生血管,3眼部分改善.4眼(57.1%)植片基本透明,1眼术后再粘连与假性胬肉复发.3眼植片大部分或全混浊.结论:角膜与角膜缘和结膜"三位一体"移植治疗化学烧伤与热烧伤,术后联用激素与环胞酶素A有较好效果.
-
带巩膜板层角膜移植和结膜环切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初发于角膜周边部,前缘呈穿凿状,沿角膜周边部延伸,再向中央发展,后累及全角膜.该病是一种可致盲性角膜病,也是免疫性角膜病的典型代表[1].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治疗颇为棘手,面临的两个问题是:①本病的严重性和复发性;②病例少难以采用随机和盲法临床试验来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2].我院于1997~1998年采用带巩膜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观察一年,疗效肯定,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
近全角膜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眼病,我院采用近全角膜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取得较好妹效果,现报告如下.
-
用胎儿全角膜行穿透性移植治疗ICE综合征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fhelial syndrome,ICE综合征)是一种以角膜、前房角及虹膜异常为特征的眼病.用胎儿角膜行角膜移植术,尚未见报告.作者用胎儿全角膜对1例ICE综合征角膜失代偿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成功,报告如下.患者曹××男 32岁住院号80255 双眼视力模糊5年.左眼红痛1年余,在门诊拟诊双眼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左眼继发性青光眼.用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于1998年2月25日住院.否认遗传史.全身无异常,右眼视力指数/50cm,左眼前指数,双眼角膜小,椭圆,右纵径8.5mm,横径9.5mm,左纵径8mm,横径9.5mm,角膜混浊、内皮水肿,左角膜大泡变性.周边角膜内皮异常增殖,虹膜周边部分前粘连,前房深1.5CT,虹膜纹理疏松有裂孔(右眼2个孔,左眼3个孔.
-
全角膜板层切开分离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近年来,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thy,BK)的发病率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普及而呈上升趋势[1].目前对BK的有效治疗方法如"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层间羊膜植入"等手术,因移植材料、排异反应等问题而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自1996年2月-2001年8月间施行"全角膜板层切开分离术"治疗BK24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
基于全角膜散光规划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基于全角膜散光和基于角膜前表面散光规划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柱镜度数和轴位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宁波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141例(171眼),其中观察组75例(90眼),对照组66例(81眼).观察组采用中央3 mm直径区域的全角膜散光进行手术规划,对照组采用中央3 mm直径区域的前表面角膜散光进行手术规划.检查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DVA)、残余散光、IOL旋转度,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记录.根据角膜前表面散光与全角膜散光柱镜相差是否≥0.50 D或轴位相差是否≥10°,进一步将2组患者分为散光偏差亚组与散光无偏差亚组.视力、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角膜散光、残余散光等以(-x)±s进行描述,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UCDVA分别为0.10±0.13和0.06±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18);残余散光分别为(0.63±0.29)D和(0.52±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IOL轴位偏离分别为5.6°±3.6°和5.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1).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散光偏差亚组的UCDVA优于对照组的散光偏差亚组(t=2.54,P=0.02),残余散光低于对照组的散光偏差亚组(t=3.40,P < 0.001);观察组的散光无偏差亚组与对照组的散光无偏差亚组间UCDVA、残余散光、IOL轴位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全角膜散光规划Toric IOL植入的柱镜度数和轴位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其术后临床效果优于只考虑角膜前表面散光计算者.
-
口服复方新诺明引起过敏性角膜炎一例
患者,女性,28岁.因双眼畏光、流泪、烧灼感一天入院.发病前一天曾因上节育环引起宫腔感染而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既往双眼为屈光不正(近视眼).眼部检查:视力双眼为0.08(矫正无提高).眼部刺激征(++),双眼睑红肿、痉挛,球结膜充血(++),角膜表面粗糙不平,全角膜呈弥漫性表层粉尘点状浸润,荧光素染色(+),上皮下点状混浊浸润,前房清亮.其余检查均未见异常.
-
姐弟同患无虹膜2例
例1 男28岁.因右眼角膜异物于2003年2月6日就诊.自述平素无明显畏光、流泪.查体示裸眼视力,右眼0.5,左眼0.6.矫正视力:右眼+1.87DS-1.12DC×90°= 0.5;左眼+1.00DS-0.37DC×95°=0.6.右眼角膜正中有一直径约0.5mm铁屑.两眼角膜透明,直径12.0mm,瞳孔极大占据全角膜范围.
-
结膜筋膜瓣全角膜遮盖术治疗眼球萎缩22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结膜筋膜瓣全角膜遮盖术治疗眼球萎缩及先天性小眼球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22眼)眼球萎缩及先天性小眼球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16~40岁,平均23岁.其中眼球萎缩20例(20眼),先天性小眼球2例(2眼);术前检查患眼无光感,眼睑裂较对侧眼明显缩小,无眼部充血及眼球触痛.手术方法以0.5%的卡因行表面麻醉,置开睑器开睑,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注射浸润麻醉,沿角膜缘环形剪开球结膜及筋膜下组织,潜行分离结膜、筋膜下组织,范围至上、下穹隆部,牵拉对合筋膜组织无明显张力.
-
荧光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方法.方法 应用心脏灌注荧光联合全角膜免疫荧光法,共焦显微镜下区分并标记全角膜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结果 适度的抗体浓度和灌注时间下可标记出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血管呈黄绿色,淋巴管呈红色.结论 心脏灌注荧光联合全角膜免疫荧光法可用于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
-
眼球前段重建治疗严重全角膜溃疡14例疗效观察
眼球前段重建术是为挽救病变侵及全角膜和眼前段组织的眼球及视功能而设计[1].我院近年来对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性全角膜溃疡,患者实施了眼球前段重建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先天性小眼球2例
病例1患儿女,系1胎1产,因胎儿宫内窘迫,40+3周行剖宫产术娩出,羊水清,出生体重3000克,1分钟Apger评分9分.出生时双眼呈闭合状态,生后第一天眼分泌物较多,不愿睁眼.外观眼睑无明显异常,触及无陷没.二天后家长诉小儿睁眼后无黑眼球,均为白斑,立即请眼科会诊,查:外眼、双眼球稍小,结膜充血,角膜右眼稍小,左眼角膜稍大于右眼,表面光滑,但全角膜均为全层白色混浊.诊断;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双眼先天性角膜白斑.患儿其他部位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