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激光治疗
为观察激光治疗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疗效,对32例患儿(32只眼)行Nd:YAG激光治疗.首先做好患儿工作,争取大限度地配合;其次术前用短效弱散瞳剂适度扩瞳,并在中心部击穿一个直径为2 mm左右的透明孔,以满足通过眼内的光线.采用Nd:YAG激光治疗,从低能量(0.4 mJ)开始,视个体反应递增,每次治疗总量为20 mJ~30 mJ.结果,32例视力均恢复到发生后囊混浊前的佳水平,矫正视力0.1~0.4者25只眼,0.5~0.8者5只眼,1.0者2只眼,85%的病例一次击射成功.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发现人工晶体有明显损伤.激光治疗既可有效地切割混浊的后囊膜,又可避免人工晶体的损伤,疗效满意.
-
儿童后发障激光后囊切开与人工晶体损伤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时避免或降低人工晶体损伤的技巧.方法 对140例(152只眼)儿童人工晶体术后后囊混浊应用激光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3.3%病例出现轻度人工晶体损伤.其治疗单脉冲能量均控制在0.4~1.0mJ,每次治疗总能量均在20~30mJ,平均25mJ.结论 对于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患儿待眼内炎症稳定应尽早行激光治疗,低能量即可完成且无损伤.治疗时应尽量争取患儿大限度的配合,激光照射时避开视轴中心,单脉冲能量控制在1 mJ以内,即可避免人工晶体中、重度损伤.
-
后囊混浊的形成及药物防治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已成为国际防盲的标准手术.但后囊混浊(PCO)仍然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其形成的有关因素及相应的药物防治加以综述.
-
后囊混浊的研究新进展
后囊混浊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的病理学特征除了Soemmering环和Elschnig珍珠样小体外,还形成后囊纤维膜.近几年的研究认为其形成与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本文就国内外对后囊混浊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形成机制的细胞生化学以及预防措施的新研究进行综述.
-
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囊袋收缩综合征
连续环形撕囊(CCC)是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领域的大进展之一。环行撕囊术的实施使囊袋内的超声乳化手术成为可能,提高了乳化效果,减少了对眼组织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持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内固定,同时也明显地减少了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其它并发症。本文综述了与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囊袋收缩综合征。主要包括:囊袋皱缩综合征、囊袋膨胀综合征、偏心囊袋收缩。
-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中Ⅰ期连续环形撕后囊术的临床应用
后囊混浊是儿童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办法,作者对近年来14例22眼儿童白内障施行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开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囊袋法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 建立一种囊袋模型,研究兔晶状体囊外摘除术(ECCE)后残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在体外增殖、移行、化生的情况.方法 用18只免眼,模拟白内障手术,体外环形撕囊,水分离,去除核与皮质,游离晶状体囊袋,并固定于硅胶环上,置含10%胎牛血清的DMEM营养液中培养3周.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时期后囊上LECs增殖、移行情况并行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检查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囊周边部开始出现LECs,细胞增殖速度较快,约6~8天可完全覆盖后囊.培养后期,后囊上可出现双层甚至多层细胞,囊膜可见明显皱褶,组织学见均质红染的后囊膜上被覆一层或多层排列紧密、核深染、胞浆丰富的LECs.随培养时间延长,皱褶的数量和长度逐渐增多,囊袋光散增加,后囊张力亦明显增强.透射电镜下LECs排列紧密,周界清晰,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细胞器.培养1周方可见后囊上LECs α-SMA表达,呈散在胞浆棕色染色,α-SMA表达具有明显时间相关性.结论 应用这种囊袋模型进行LECs体外培养,较为真实的表现了体内ECCE术后多种变化,有助于更深一步探讨后囊膜混浊的发生机制,并为筛选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药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手段.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35例手术时机的探讨
选择适当的时机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对提高伤眼的视力,重建双眼单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斜视、弱视十分重要.2001年3月~2003年9月,我们共收治儿童外伤性白内障35例,就其手术时机探讨如下.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的治疗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后囊混浊,严重影响视功能,降低视力.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6月共收治32例(32眼),分别采用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和后囊三角形切除术以重获视轴区透明,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
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和并发症
背景: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时间延长,其长期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问题逐渐显现。目的:讨论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问题和处理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2005至2014年与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人工晶体”;英文检索词为“hydrophilic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检索得到618篇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35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具有良好的柔性可折叠性,折叠后能柔软而缓慢的展开,因此植入时所需切口小,手术操作简便时间段,患者损伤小。而且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的细菌及炎性细胞的黏附性差,所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概率低,但其植入后的后囊混浊发生率高,植入后也存在一定的屈光不正和视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工晶状体材料和设计的不断改进和更新。
-
光学材料与晶状体前后囊混浊及撕囊收缩量的关系
背景:囊袋混浊是人工晶体植入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研究者们一直在探寻理想的人工晶体以减少囊袋混浊的发生.目的:观察3种具有锐利光学边缘的人工晶状体光学材料对晶状体前后囊膜混浊和撕囊收缩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观察,于2005-05/2006-12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完成.对象:随机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5例(148眼),其中男73例(80眼),女62例(68眼);年龄52-81(71.44±6.83)岁.方法: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具有锐利光学边缘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随机分3组:疏水材料组43例(49眼)植入疏水丙烯酸材料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亲水材料组42例(46眼)植入亲水丙烯酸材料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亲水疏水一体式材料组50例(53眼)植入亲水疏水一体式丙烯酸材料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年扩瞳观察前囊膜混浊、后囊混浊及撕囊收缩情况并进行量化评估.结果:疏水材料组、亲水材料组、亲水疏水一体式材料组术后1年后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8.3%,26.7%,1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前囊膜混浊的发生率及撕囊收缩量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具有锐利光学边缘的人工晶状体的光学材料对前囊膜混浊及撕囊收缩量均无影响,但影响后囊混浊的形成,其中疏水丙烯酸材料可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
-
1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囊袋阻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989年Davison首次报道了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block syndrome.CBS)[1].CBS是连续环形撕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罕见并发症,发生率0.3%~1.6%[2].该病由于撕囊直径过小,囊袋内黏弹剂等颗粒状物质无法通过人工晶状体(IOL)光学部与前囊之间的间隙排出而积存于囊袋内,导致前房变浅、近视、IOL与后囊间隙增大,患者可出现高眼压、虹膜后粘连及后囊混浊等症状.
-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体对猕猴眼后囊的影响
目的; 开发新型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以减少后囊混浊.方法: 13只猕猴分3组,分别植入PMMA IOL、Pharmacia HSM IOL、氟-肝素表面修饰IOL.于术后15、30、60、90、180天裂隙灯检查后囊混浊形成情况.术后180天摘除眼球,光镜检查.结果: 后囊混浊于术后30天形成,90天明显.术后90、180天实验组引起后囊混浊程度轻.后囊混浊的病理变化有纤维内障、Elschnig小体、Soemmerring's环.结论: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猕猴眼引起后囊混浊的程度轻,生物相容性好.
-
顽固性黄斑水肿患者植换人工晶体二例
例1 毛× 男 30岁 因双眼视力反复下降5年,加重半年,以白塞氏病,双眼并发性白内障收入院,入院时眼部炎症已稳定近3个月,右眼视力0.05,矫正不提高,近视力j7不能读,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体前囊膜色素及灰白色机化物附着,后囊混浊,玻璃体及眼底均窥不清.眼压:两眼均为17.8mmHg.A超测量眼轴长:23.7mm,人工晶体测算见图1.
-
低分子量肝素及其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量肝素是80年代新发现的由标准肝素处理而得到的肝素片段,与母体肝素相比,具有纤溶作用强,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长半衰期等优点,正在取代标准肝素,并在内科及外科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眼科领域也具有抑制细胞增生、减轻炎症反应、预防纤维蛋白渗出、减轻角膜及后囊混浊、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形成、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和降低眼压等作用.本文除简介低分子量肝素的有关知识外,重点介绍其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
5一Fu抑制后囊混浊及其角膜毒性的研究进展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现代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后囊混浊”是影响术后视力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率3~5年达50%,儿童几乎是100%.国内外研究表明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1ens epithelial cells,LEC)向后囊表面的增殖和移行在后囊混浊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激光后囊打孔可以解决部分患者的后囊混浊,但此法影响了眼前节的完整性.改善人工晶体本身的特性,改良人工晶体的固定方式,术中彻底清除残留的LEC,以及术后抑制LEC的增殖无疑是减少后囊混浊的主要措施.
-
囊袋阻滞综合征
随着80年代末期连续环形撕囊的兴起[1],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超声乳化手术的进行,而且使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IOL)更加符合生理特点又不易偏位[2],80%以上白内障医师在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但一些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囊袋收缩、囊袋阻滞等[2].1990年,Davison [3]首次报道了术后囊袋阻滞,使白内障医师们开始注意这种与连续环形撕囊有关的并发症--囊袋阻滞综合征.一、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e CBS)囊袋阻滞综合征,又称囊袋膨胀综合征,是指撕囊直径过小,囊袋内粘弹剂等颗粒状物质无法通过IOL光学部与前囊之间的间隙排出而积存于囊袋内,久之形成囊袋膨胀.患者可表现为前房变浅、近视、IOL与后囊间隙增大.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出现高眼压、虹膜后粘连及后囊混浊等症状[3].
-
后发性白内障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手术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白内障是世界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后囊混浊是导致远期视力下降的主要的并发症.尽管近几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人工晶状体设计方式和材料的改良,使得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混浊)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据调查,ECCE术后5年内仍约有43%的病人会发生后发性白内障[1].因此,如何防治后囊混浊,提高手术质量仍是眼科医师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后囊混浊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手术防治现状的研究作一综述.
-
前段玻切预防儿童白内障后囊混浊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段玻切预防小儿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手术方式.方法 在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同时作后囊连续环行撕开和前段玻切.结果 对19例(22眼)随访6m-36m(平均21m)20眼未出现后囊混浊,2眼1级混浊不影响视力.结论 前段玻切可有效地防止小儿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发生.
-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后囊混浊的有效治疗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后囊混浊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9例42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并发后囊混浊,应用Nd-YAG激光进行混浊的后囊膜切开.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在0.5以上22只眼(52.38%).治疗前0.5以上视力3只眼(7.49%),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术后并发后囊混浊是非手术治疗且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