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FGF、ES表达的影响

    作者:丁玲;陈邦国;张晓明;左朝

    目的 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围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及内皮抑素(ES)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FGF、ES表达的影响.结果 电针组bFG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ES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电针可增强脑缺血大鼠脑内bFGF的表达,同时降低ES的表达,可能为电针促进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

  • 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宫少波;李湘奇;宋爱莉;迟立萍;宋永刚

    目的 探讨行气活血、祛瘀生肌中药愈溃膏促进体表溃疡的愈合机制.方法 用SPF级Wistar大鼠,参照塑料环肉芽肿定量法造模,随机分为单纯疾病模型组、生肌愈皮膏组、愈溃膏小、中、大剂量组,分别涂药干预,免疫组化法检测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 疾病模型组VEGF表达阳性率较低,经药物干预后,能够显著升高VEGF的表达(P<0.01,P<0.05),愈溃膏中、大剂量组效果好;经药物干预后,bFGF的表达较单纯疾病模型组升高(P<0.01,P<0.05),以愈溃膏各剂量组作用明显(P<0.01),各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愈溃膏促进体表溃疡的愈合机制是通过增强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增强血管生成,加速肉芽组织生长达到修复溃疡的目的 .

  •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志军;王海彬;庞宗然;张铁民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菩人丹组)和导升明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和导升明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给予菩人丹超微粉灌胃,导升明组大鼠给予导升明灌胃,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bFGF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视网膜bFGF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视网膜bFGF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导升明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大鼠视网膜bFGF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且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与导升明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菩人丹超微粉可通过下调bFGF表达,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鲜壁虎冻干粉抑制H22肿瘤血管生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萍;王学美;谢爽;卜定方

    目的探讨鲜壁虎冻干粉对H22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H22肝细胞癌模型.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顺铂治疗组、壁虎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给予顺铂腹腔注射(1 mg/g),口服鲜壁虎冻干粉(1.2 g/kg)及口服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0次后,用肿瘤组织称重法评价抗肿瘤活性,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idne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S-P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蛋白表达.结果鲜壁虎冻干粉可抑制H22小鼠肿瘤生长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可降低肿瘤组织VEGF、bFGF蛋白的表达,使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下降.结论鲜壁虎冻干粉可抑制H22小鼠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bFGF蛋白的表达有关.

  • 人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基因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刘勇;黄志军;袁洪;吴小兵;彭建强;阳国平

    目的探讨人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hbFGF)基因对兔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向40只新西兰兔心肌缺血模型的心肌注射1010、1012、1013v.g./Kg的携带hbFGF cDNA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或磷酸盐缓冲液.4周后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检测hbFGF基因的表达;并于高倍镜下计数缺血区域新生血管数目.结果随着治疗剂量的增加,治疗各组的hbFGF mRNA表达依次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单个高倍视野(HPF)内的新生血管数分别为(4.52±1.37)、(10.78±1.62)和(18.64±3.32)条,而对照组为(4.46±1.42)条.高、中剂量组的新生血管计数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AV-2载体介导的hbFGF基因能诱导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且呈剂量依赖性.

  • 丁苯酞对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小利;吴炯;舒勤奋;倪姣娜

    丁苯酞是一种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前期的研究已证实丁苯酞能够增强大鼠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表达[1].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11年2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另一成员——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上游的转录调控因子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在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动物模型的脑梗死灶周围的表达,并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CREB/总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探讨丁苯酞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可能的保护机制.

  • 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谢肇;李起鸿;许建中;孟萍

    目的 观察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组(BEMF+OVX,EM)、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OVX,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 W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 W.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 h/1次/d,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 W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大载荷、扫描电镜观察椎体骨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0 W后EM组大鼠骨密度、椎体的大载荷较OVX组显著性增高(P<0.05),骨结构明显改善.bFGF的表达主要位于成骨细胞、骨细胞,EM组椎体骨组织中bFGF表达显著性高于OVX组(P<0.01).结论 提高骨组织中bFGF的表达是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机理之一.

  • 羟脯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史本康;李永智;张建平;王谦;王海峰;边炜;朱耀丰;张克勤

    本实验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析其膀胱内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表达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发生纤维化的机制以及生长因子抑制剂(太得恩)在改善糖尿病膀胱纤维化中的作用.

  • 软骨生长因子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红拾;陈晓亮;苏华;马进峰;王吉先;胡有谷

    软骨生长因子(cartilage-derived growth factor, CDGF)是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加速骨基质合成的类似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碱性蛋白[1].

  • 后囊混浊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林辉;齐艳华

    后囊混浊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的病理学特征除了Soemmering环和Elschnig珍珠样小体外,还形成后囊纤维膜.近几年的研究认为其形成与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本文就国内外对后囊混浊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形成机制的细胞生化学以及预防措施的新研究进行综述.

  • bFGF和PDGF对家兔角膜内皮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作者:杜海涛;傅少颖;崔静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应用时对家兔角膜内皮冷冻损伤后修复的作用.方法 48只家兔角膜冷冻损伤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bFGF组、PDGF组及联合应用bFGF与PDGF组,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观察角膜内皮细胞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数、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缺损面积.结果 bFGF与PDGF联合应用组应用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多、六边形细胞比例大、角膜厚度接近正常、角膜内皮缺损面积小;联合应用组的角膜内皮恢复的速度和质量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FGF与PDGF联合应用时能促进角膜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对加速角膜内皮损伤后的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 不同比例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系统成骨性能研究

    作者:刘蓉;刘江峰;郭吕华;田爱峰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时,不同比例共培养系统的成骨性能,为体外构建血管化骨组织工程奠定基础.方法 全骨髓离心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内皮向诱导(M199+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体积分数为0.01的青霉素/链霉素+2 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 μ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建立不同比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共培养系统(10∶0、10∶1、8∶2、7∶3、5∶5、3∶7、2∶8、1∶10、0∶10).通过干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基因表达等从酶学、组织学、基因等不同方面观察各个比例血管内皮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结果 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倍增时间为39.9 h.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联合培养组不同比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混合生长良好.共培养组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共培养比例为7∶3时钙结节计数为19.0±3.0,共培养比例为5∶5时钙结节计数为20.8±2.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共培养组(P<0.01).成骨诱导7d,共培养比例为10∶0、10∶1、8∶2、7∶3和5∶5共培养组酶活性分别为:16.84±0.82、15.86±3.10、16.37±1.33、17.99±1.98和17.49±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共培养组(P<0.05);随着诱导时间延长,碱性磷酸酶活性整体升高,7:3共培养组(33.74±0.99)略高于5∶5共培养组(31.09±0.87),二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共培养组(P<0.01).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7∶3共培养组成骨相关基因OCN和RUNX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共培养组(P<0.05).结论 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能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活性;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以7∶3比例混合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强,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高,成骨能力强.

  •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在人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陈丽红;陈丽虹;蔡艳玲;舒珊;韦曦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人牙髓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表达特点,以及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人牙髓细胞(hDPC)中bFGF的表达水平,探讨bFGF在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正常、深龋及牙髓炎牙髓组织中bFGF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1 mg/L LPS刺激hDPC 6、12、24、48 h后bFGF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LPS刺激hDPC后bF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深龋牙髓组织中bFGF水平显著上调,而正常和牙髓炎牙髓组织中bFGF表达无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LPS刺激hDPC后,bFGF和HSP70 mRNA水平同步上调,在12 h 达峰值;Western blot显示,LPS刺激hDPCs 12、24、48 h 后bFGF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hDPC;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证实,LPS刺激12 h后hDPC中bFGF呈强阳性表达,而正常hDPC中bFGF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bFGF在深龋牙髓组织中高表达,且LPS刺激早期可上调hDPC内bFGF表达,推测bFGF可能参与牙髓组织防御修复反应,可能是细胞抗损伤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

  • 三七总皂甙对创伤性下肢骨折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海辛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创伤性下肢骨折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构建创伤性下肢骨折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低、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模型构建成功后,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PNS 100 mg· kg-1,200 mg· kg-1,模型组予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干预30 d.分别于药物干预2 h,3 d,10 d后,检测大鼠血浆中D-二聚体( D-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别于药物干预10 d,20 d,30 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b-FGF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PNS干预2 h后,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血浆中 D -D 分别为( 0.64 ±0.06 ), ( 0.42 ±0.08 ), ( 0.31 ±0.05 ) pg· mL-1,vWF分别为(115.89 ±12.06)%,(89.47 ±8.49)%,(72.89 ±9.52)%;PNS干预3 d后,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血浆中D-D分别为(0.68 ±0.05 ), (0.55 ±0.08),(0.44 ±0.07)pg· mL-1,vWF 分别为(106.25 ±11.21)%, (85.12 ±6.49)%,(68.15 ±8.21)%;PNS干预10 d后,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血浆中 D -D 分别为( 0.35 ±0.04 ), ( 0.24 ±0.07 ), ( 0.21 ±0.06 ) pg· mL-1,vWF分别为(76.59 ±6.45)%,(70.11 ±5.41)%,(65.12 ±6.05)%,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PNS干预30 d后,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骨组织中 b -FGF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26 ±0.02, 0.33 ±0.03,0.35 ±0.03,VEGF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 ±0.01,0.34 ±0.03, 0.37 ±0.06,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PNS可抑制创伤性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且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同时其可增加骨组织中b-FGF和VEGF的表达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鹏;付小兵;朱力军;张建强;闫颖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组织(RAU)中表达强度及分布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FGF在人正常口腔粘膜及RAU患者病变组织中的bFGF表达变化规律.结果RAU的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FGF在正常口腔粘膜的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层的细胞基质及粘膜下基质中;bFGF在RAU组织中主要由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表达量较正常粘膜有所增加(P<0.05).结论RAU中的bFGF的表达含量增加,可能是其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表现.这可能与RAU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

    多济敷(化学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重庆同安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是灭菌医用纱布与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结合制成.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前胶原和氨基多糖,bF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能加速创面的愈合,促进创面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1].2002年2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bFGF与灭菌医用纱布结合制成的新型水胶体类敷料多济敷治疗压疮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川芎嗪对高糖致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1和bFGF分泌与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桂松;何劲松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在高糖刺激下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分泌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腹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MTT法检测各组间皮细胞的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内TGF-β1和bFGF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bFGF的蛋白质水平,细胞部分用BCA蛋白检测方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高糖所致的腹膜间皮细胞TGF-β1和bFGF的表达(P<0.05),且两者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川芎嗪显著改善高糖环境下细胞活性(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高糖所致的TGF-β1和bFGF过度分泌和表达以预防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展.

  •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

    作者:吕先念;王卫淑

    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致死率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由以往的器官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发展到细胞因子及分子水平.其中对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心脑血管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bFGF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成为又一焦点.bFGF的促丝裂作用和非促丝裂作用及它对血管收缩舒张效应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关系密切.

  • 腺相关病毒介导bFGF基因转染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实验研究

    作者:周荣兴;郭军;吕慧成;李晓东;杨铁翼

    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全骨髓中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后随机分为4组.①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AAV - bFGF)组:培养液中加入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1×10100PU/ml,孵育24h后换普通培养液继续培养;②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AAV - LacZ)组:用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替换bFGF,其余处理与AAV - bFGF组相同;③阳性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1 nmoL/L)、抗坏血酸(10mmol/L)和β-甘油磷酸钠(50mg/L);④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各组细胞处理后2wk,免疫组化观察bFGF表达,Von Kossa染色检测人骨髓基质细胞中骨胶原结节形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经多次换液传代,人骨髓基质细胞呈均一梭形形态.处理后AAV - bFGF组与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扁平,突起减少.AAV - LacZ组和空白对照组形态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见bFGF主要在胞浆内表达,AAV - bFGF组bFGF表达明显强于其他3组.von Kossa染色AAV - bFGF组与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红色骨胶原结节形成,显著多于AAV - LacZ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上清液ALP活性检测AAV - bFGF组与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AAV - LacZ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 侯氏黑散对MCAO大鼠大脑皮质TGF-β1 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秋霞;赵晖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对MCAO(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大脑皮质TGF-β1、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皮质TGF-β1、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给大鼠连续14天灌胃侯氏黑散13g·kg-1·d-1,观察其对TGF-β1、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侯氏黑散以促进TGF-β1阳性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侯氏黑散可以促进bFGF蛋白的表达,但与模型组相比,没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侯氏黑散治疗中风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TGF-β1蛋白的表达,保护和修复缺血性脑损伤.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