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造影成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江杏英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成像静脉高压注入造影剂发生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发生造影剂渗漏的2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轻、中、重度渗漏分别为9例、8例、4例,经针对性处理和护理后,轻、中度患者2 d内症状均消失,重度患者2 d症状逐步消退,3 d内症状基本消失,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以避免造影剂渗漏的发生,及时进行冷热敷加硫酸镁局部湿敷及密切观察可以加快渗漏的恢复.

  • 重度造影剂渗漏5例护理体会

    作者:罗小东

    目的 探讨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使用50%硫酸镁+2%利多卡因+冰块冷敷,患肢抬高,制动,24 h后用50%硫酸镁热敷,用红外线照射.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本组5例患者中,除1例不能完成扫描检查外,其余4例患者都能经过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扫描检查,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 对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用50%硫酸镁+2%利多卡因+冰块冷热敷,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好.

  •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研究概况

    作者:张瑶;苏柱程

    20世纪80年代,Galibert等首次报道了经皮穿刺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硫酸钡造影剂治疗椎体血管瘤,并称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 PVP)[1]。PVP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止痛效果明显而得以迅速推广,尤其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取得良好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骨水泥渗漏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约占全部临床并发症的66%[2,3]。本文就骨水泥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一综述如下。

  • 4种常用充填材料充填微漏的体外研究

    作者:吴煜

    目的:探讨4种充填材料的微渗漏.方法:将离体牙20颗颊舌侧中1/3备洞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充填4种充填材料,进行染料渗透试验.结果:聚羧酸锌黏固粉渗漏小(P<0.05),玻璃离子次之,单纯银汞充填渗漏大,染液渗漏达洞底.结论:在4种充填材料中,聚羧酸锌微渗漏小,临床上可用于乳牙龋充填,以减少继发龋,减少填充物的脱落率.

  • 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48例分析

    作者:李文靖

    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是指初次手术后1个月内因多种原因所致出血、感染、梗阻、渗漏等,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需再手术者,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1].我科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进行腹部手术3 480例,其中48例(1.38%)为非计划性早期再手术,本文就此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认识和处理.

  • 无菌接合机在洗涤红细胞制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朱业华

    传统开放式洗涤红细胞,需多次开放灌入生理盐水、分出洗涤废液,污染机会多;四联盐水袋的应用大大地减少了管子接驳的机会,但仍难以避免开放式操作,同时也增加了离心时人工接驳口渗漏的现象.

  • 异长春花碱化疗局部渗漏的护理

    作者:韦坚

    异长春花碱(诺维苯,NVB)是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晚期乳腺癌较有效抗癌新药.但静脉输注后对血管刺激性大,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痛苦.我科于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NVB化疗治疗于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乳腺癌,共210例次,其中出现严重的局部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中的应用

    作者:马从凤;吕小红;罗春华;符冰;林玉霞

    目的 探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引流管渗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敷料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联合防漏膏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睡眠质量、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更高,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处理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后穿刺口渗漏效果良好,可降低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满意度.

  •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薄壁滤过泡

    作者:罗涣涣;王宁利

    巨大薄壁滤过泡常见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随着抗代谢药物如5-Fu,MMC等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虽然明显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但也增加了薄壁滤过泡(Thin walled Filtering Blebs)或薄壁囊泡(Thin-walled cystic-Blebs)的发生率,这些薄壁滤过泡对外伤的抵抗力差,易导致滤过泡发生渗漏甚至破裂,增加了细菌性眼炎发生的机会,另外一些眼滤过过强及渗漏作用,可导致慢性低眼压,引起持续性脉胳膜脱离,浅前房、白内障,前粘连,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而使视力下降.

  • 两种方法静脉注射对婴幼儿CT增强扫描渗漏率的对比研究

    作者:邹莲英;彭俊玲;文国英;苗颖;刘运昌

    静脉内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是CT检查中的重要检查方法,它有助于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随着CT扫描速度的不断提高,亚秒级CT扫描要求静脉注药速度相应提高.但由于其注射速度极快、压力大,加之检查过程中患者肢体移动,更加容易发生对比剂渗漏,造成局部肿胀疼痛,导致增强扫描失败,故对静脉通道要求甚高[1].在婴幼儿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儿配合性差,血管细小,加之疼痛刺激挣扎[2],有时要进行多次穿刺,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也易造成血管损伤,更易产生心理压力[3],增加了静脉注射的难度.为了探讨在婴幼儿CT增强扫描中采用静脉穿刺留置的方法,以减少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不合作所致的渗漏,笔者在婴幼儿CT增强扫描中用两种方法静脉注射,找出婴幼儿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的佳方法,现报告如下.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

    作者:肖颖;唐志宏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学介导下经皮穿刺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重建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对于累及椎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各种良恶性肿瘤均有良好止痛效果,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卧床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

  •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仇继任;陆茂德;葛顺杰;罗坤烈;葛艺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是经皮通过椎弓根外或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填充材料如骨水泥等,以达到缓解疼痛,防止塌陷,增加椎体稳定性和椎体强度的效果.PVP临床上多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骨水泥渗漏时有发生,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2008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87例患者,对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和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CT增强扫描中发生碘海醇渗漏的护理体会

    作者:樊小芳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后的处理办法及护理.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多排螺旋CT,注射器选用西门子公司高压注射器增强,碘海醇给药量按1.5 ~2.0 ml/kg计,注射速率2.5~4.0 ml/s,时间为25~40 s,重点观察碘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等.结果 816例患者中发生外渗11例(1.3%),其中中等程度渗出8例,重度渗出3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增强扫描中预防碘海醇外渗要在注射前做好预防措施,一旦渗漏要积极快速地进行有效处理,减少造影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冷牙胶侧方加压和高温热塑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柳锋;胡礼明;黄卫东;胡丽曼;张华萍;刘佼佼

    目的:比较冷牙胶侧加压充填技术与高温热塑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取离体颌牙40颗,随机分为A组(16颗牙)、B组(16颗牙)、实验阳性组(4颗牙)、实验阴性组(4颗牙),A组采用冷牙胶侧加压充填技术,B组采用高温热塑充填技术,比较分析不同组别渗漏现象、顺应性、封闭性能.结果:高温热塑充填技术组渗入长度[(1.01±0.16) mm]明显少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组;1.5、3.5 mm横截面封闭能力、顺应性(0.944 8±0.022 1、0.954 3±0.020 0;0.955 8±0.016 4、0.972 2±0.014 2)、1.5、3.5mm横截面100~250封闭能力(0.949 6±0.016 8、0.958 8±0.017 6)、≥250封闭能力(0.942 1±0.016 5、0.951 6±0.021 4)明显高于冷牙胶侧方充填技术(P均<0.05).结论:高温热塑充填技术可以增强填充材料的顺应性,减少渗漏现象,提高封闭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王扬帆;苏瑜;范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12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龙华院区儿科静脉输液的患儿2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及宣教、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改进固定及按压方法等;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总结渗漏发生原因,比较渗漏发生率.结果 本组共有12例患儿发生输液时渗漏,渗漏发生率为4.76%;引起小儿静脉输液时渗漏的常见原因包括患儿及家长因素(33.33%)、血管选择不当(25.00%)、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16.67%)、药物因素(16.67%)、拔针按压不当(8.33%);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69±1.38)分,静脉输液时渗漏发生率为2.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1.54)分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减轻患儿静脉输液时疼痛、减少渗漏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渗漏 小儿
  • 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原因及治疗

    作者:李晓峰;王佳秀;陈鸣

    前房延缓形成或消失是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术后5天前房不恢复或浅前房以及恢复后又消失者称为前房延缓形成。作者对21例30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病例,针对病因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30眼,男7例10眼,女14例20眼。年龄皆为40岁以上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1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12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5眼。因脉络膜脱离所致术后浅前房5眼,占本组病例16.67%;滤过过强20眼占66.67%;结膜瓣破裂,房水渗漏3眼占10%;睫状环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2眼占6.67%。

  • 珍珠粉与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漏临床体会

    作者:王丽丽;刘显;宋新虹;杨勤;赵广荣

    目的观察珍珠粉与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漏的疗效.方法将 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珍珠粉加 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予 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珍珠粉加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渗漏性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 多巴胺静脉滴注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思考

    作者:李聘兰;王祝珺

    目的:探讨医源性静脉用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护理学防护和治疗。方法从1例多巴胺静脉滴注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出发,分析引起静脉滴注渗漏的原因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原因,从进行预防性护理,外用中药、外用西药及物理疗法等多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性护理。结果病例经过近1个月的外科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制订规范的护理标准操作流程,将护士还给患者,是预防和治疗静脉滴注引起局部损伤的有效方法。

  • 1例CT增强扫描碘帕醇渗漏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舒晓灵

    CT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更好地显示病变范围和性质,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在CT检查中常使用增强扫描方法,利用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造影剂的密度差别,不仅能发现平扫时的漏检病灶,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都提供了很大帮助.CT增强扫描需在短时间内快速注入大剂量高浓度的碘造影剂,速度快、浓度高、剂量大,护士为检查的顺利完成,做好增强扫描中造影剂渗漏预防和渗漏后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科2009年2月27日1位CT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碘造影剂大量渗漏现象,经积极处理和治疗,患者于1周后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大剂量甘露醇抢救腰穿后脑疝1例报道

    作者:王庆菊;匡凤梧

    腰穿检查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规操作之一,侧卧位时患儿第三脑室、椎管和脊髓终池处于同一水平,故腰穿压力常用以代表颅内压(ICP),但是腰穿后由于脑脊液(CSF)从穿刺孔继续渗漏,使椎管内压力下降,加大颅腔-椎管间压力差,特别是伴有颅内高压时,腰穿后易发生脑疝.复习病史我们发现3例,现将抢救成功的1例报道如下.

609 条记录 25/31 页 « 12...2223242526272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