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定容模式和定压模式的比较

    作者:阳世光;袁爱武

    目的 比较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定容(VCV)和定压(PCV)两种不同通气模式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年龄18~68岁需行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12例.全身麻醉诱导插双腔管后,侧卧位行双肺定容通气(TLV-VCV)后I组先单肺定容通气(OLV.VCV)30 min后行单肺定压通气(OLV.PCV),II组单肺通气的顺序与Ⅰ组相反,即先定压通气(OLV-PCV)30 min再定容通气(OLV-VCV).双肺定容通气后,每种单肺通气后30 min测定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潮气量(VT)、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抽动血测血氧分压、氧饱和度(PaO2、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患者TLV-VCV,OLV-VCV与OLV-PCV期间的HR、MAP、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V-VCV和OLV-PCV的Ppeak和Pmean较TLV-VCV高(P<0.05或P<0.01),而OLV-VCV又比OLV-PCV高(P<0.05或P<0.01);OLV-PCV的PaO2较OLV-VCV高(P<0.01),三种通气的VT、SaO2、PETC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肺定压通气效果优于单肺定容通气.

  • 单肺通气时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德祥;曹苏;许忠玲;黄雪莲;江恬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行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DLT隔离双肺、保证健侧肺通气同时,可防止患侧肺的分泌物、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有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方便手术操作[1].但是单肺通气对肺呼吸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有一定的影响,处理不当时易发生低氧血症.为了寻找合适的单肺通气模式,本研究分析食道癌、肺癌手术所采用的定容通气模式(volume-controlled ventilaion,VCV)、定压通气模式(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小潮气量定压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CV+PEEP)和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小潮气量+PEEP),观察这四种通气模式对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 定容和定压通气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叶振海

    目的 通过比较在急性肺损伤中应用定容通气(VLV)和定压通气(PLV)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时实施肺保护策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2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VLV组和PL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气24 h两组气道峰压(PIP)较通气开始时升高,且PLV组升高小于VLV组;而两组平均气道压(MPAW)较通气开始时降低,且VLV组降低大于PLV组;通气24h两组吸呼比(I∶E)及呼吸频率较通气开始时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机械通气24 h后中心静脉压(CVP)升高,VLV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PLV组减慢更显著;两组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在通气24h后明显升高,PLV组升高更明显,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压伤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VLV和PLV应用于急性肺损伤肺通气策略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减少气压伤的发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PLV更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更适合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保护性通气.

  • 针刺联合定压通气在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季月;余剑波;张园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定压力通气在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62例,按其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压力控制通气;观察两组手术开始后建立CO2气腹0.5 h(T1),气腹1.0 h(T2),拔管0.5 h(T3),拔管后1 h(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pH、PCO2、氧合指数、肺内分流率及麻醉恢复室内滞留时间等,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T1时pH及Qs/Q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31±0.04 vs 7.42±0.05及11.1±1.3 vs 12.6±1.1),T1、T2时刻PCO2及P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5±5.3 vs 29.2±4.3;36.4±5.1 vs 31.4±4.6及399.5±50.3 vs 344.5±42.2;430.3±48.3 vs 378.5±51.3)(P<0.05);研究组麻醉恢复室内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中,针刺联合定压通气可明显提高患者氧合情况,改善肺功能。

  • 定压通气模式下吸痰负压对机械通气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莉;陈玉红;冯萍;梁钰;李纯

    [目的]探讨定压通气模式(PCV)下机械通气病人适宜的吸痰负压。[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在PCV模式下对33例机械通气病人分别采用80 mmHg(1 mmHg=0.133 kPa)、150 mmHg、300 mmHg负压行开放式吸痰,比较吸痰前后不同时间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的变化。[结果]PCV模式下,不同吸痰负压及吸痰后不同时间病人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不同(P<0.05),且不同负压吸痰后病人的肺动态顺应性不同(P<0.05)。[结论]PCV模式下机械通气病人适宜的吸痰负压为150 mmHg。

  • 两种通气模式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顾珍;朱敏敏

    目的:观察定容通气和定压通气两种通气模式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人工CO2气腹期间呼吸力学和氧合的影响.方法:将泌尿外科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和定压通气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后,定容通气组全程采用定容通气,定压通气组患者于人工气腹即刻由定容通气转为定压通气.持续监测动脉收缩压(A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以及肺顺应性.分别于麻醉前5 min(T0)、人工气腹即刻(T1)和气腹开始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以及气腹结束15 min(T5),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与T1比较,T2、T3、T4 时点两组气道峰压、Pplat、PETCO2和无效腔量与潮气量比值(Vd/Vt值)均明显升高,肺顺应性均明显下降(P<0.05);定压通气组T2、T3、T4 时点气道峰压、Vd/Vt值、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及肺内分流率(Qs/Qt)均明显低于定容通气组,PaO2和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定容通气组(均P<0.05).与T0比较,T1、T2、T3、T4 时点两组PaO2、SaO2值、A-aDO2、氧合指数及Qs/Qt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呼吸指数均显著降低(均P<0.05),T2、T3、T4 时间点两组PaCO2、血乳酸值均明显升高、pH值均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间SaO2、PaCO2、血乳酸及pH值在各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定容通气模式相比,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人工CO2气腹期间采用定压通气模式可提供更好的氧合条件.

  • 食管癌术中定压和定容单肺通气对内源性PEEP的影响

    作者:朱磊君

    目的 比较食管癌术中定压(PCV)和定容(VCV)单肺通气(OLV)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影响.方法 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手术进胸前先行双肺VCV,潮气量(VT) 10 ml/kg,通气频率(f)12次/分;进胸后行OLV:A组采用PCV,压力限定设为双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peak),f为12次/分;B组采用VCV,VT为8 ml/kg,f为12次/分.记录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分钟通气量(MV)、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PEEPi.结果 与B组比较,A组Ppeak、MV和Pmean降低,而Cdyn升高,PEEPi发生率低(P<0.01).结论 食管癌手术采用PCV模式行OLV可降低Ppeak,改善Cdyn,减少PEEPi,利于肺保护.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陈鲜威;梁志强;金可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PRVC)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以了解PRVC模式的优缺点.方法:实验组随机选4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用PRVC模式通气,对照组随机选4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用单纯定压模式(Pressure control,PC)通气,以第一次血气分析PCO2是否正常来评价机械通气效果.同时观察比较两种模式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ean)和呼气末正压(PEEP),并记录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和血气分析检测的总次数.结果:实验组第一次血气分析正常率为50%,对照组为2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PIP和Mean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PEEP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血气分析总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结论:PRVC模式可应用于新生儿,并且有每分通气量稳定、PIP和Mean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少等特点.

  • 常规机械通气及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孙波

    第二部分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及治疗效果的监测1 呼吸应用1.1 气道压力的调节1.1.1 峰压水平的选择呼吸机供气压力的首要参数为气道峰压(PIP).定压通气时,一般足月新生儿只需10~15 cmH2O足以获得所需通气潮气量.但对于出生重在2 500 g以下的早产儿,以及部分近足月儿,由于肺内液体转运的延迟,PIP可能需15~25 cmH2O才获得相应的潮气量.而对于1 500 g以下的早产儿伴呼吸窘迫者,PIP要25~30cmH2O或更高,才能勉强提供潮气量.在初设置PIP时,先观察小儿胸廓随通气的起伏幅度来判断通气是否起作用,同时观察实际测定的PIP水平,持别在紧急上机时,应迅速观察呼吸机压力表指针指示(或数字显示),判断呼吸机的压力、流量、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等参数是否设置到位.

  • 常规机械通气及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孙波

    开展对小儿危重病救治的关键和必要技术为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对呼吸机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医疗效果.随着新一代呼吸机的问世,对许多儿童常见的危重呼吸病治疗效果提高,大大改变了疾病治疗概念,也对临床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将有关呼吸机功能的基本概念和呼吸机的管理,以及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及治疗效果的监测重点进行介绍.第一部分呼吸机功能的基本概念和呼吸机的管理1 呼吸机和通气模式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用呼吸机一般为成人/小儿兼用型,可适用于婴儿,或者是专门设计用于小儿的.呼吸机通气功能的分类,按对气流控制方式一般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模式:容量控制也称定容通气(volume control,VCV);压力控制也称定压通气(pressure control,PCV).普通适用于婴儿的呼吸机均具备上述定容和定压通气功能.在定容通气和定压通气时均有二方面的功能:①辅助(assist)通气.辅助通气指病儿主要通过自主呼吸以适应、或以自主呼吸带动呼吸机供气,从而减轻呼吸作功.在辅助通气时又分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二种基本功能.在西门子300型呼吸机还有容量支持通气(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VSV)功能.②控制(control)通气.在控制通气时病儿可以有或没有自主呼吸,但呼吸机则按照预先设定的参数供气.其方式分为辅助/控制(assist/control,A/C),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s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等,起到减少呼吸作功的作用.这些通气方式也统称为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以区别于辅助通气方式如CPAP.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强;杨威;郑勇;于冬男

    目的:通过对不同单肺通气模式下患者呼吸生理变化的观察,为临床麻醉中选择合理的保护性单肺通气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辅助下胸科手术患者 90 例,按不同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行小潮气量定容通气模式(VCV):Vt 6 mL/kg,RR 16次/min,PEEP 0 cmH2O;B组行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模式:Vt 6 mL/kg,RR 16次/min,PEEP 5 cmH2O;C组行定压通气模式(PCV):压力设定为在A组单肺通气模式下达稳定状态时气道峰压,RR 16次/min,PEEP 0 cmH2O. 三组分别在OLV前(T0),OLV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采集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该时点患者的呼吸功能参数,并计算 Qs/Qt 和[P(a-et)CO2]. 结果:OLV 后各时点,三组患者的PaO2下降、Qs/Qt增加(P < 0.05),但B组、C组优于A组(P < 0.05);而三组患者的Ppeak 均显著升高(P <0.05),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 > 0.05);同时,P(a-et)CO2显著增大(P < 0.05). T1、T2时点A组的P(a-et) CO2 显著大于B组、C组(P < 0.05),而T3时点时三组间无明显差别(P > 0.05);结论:行单肺通气时,采用PCV模式或小潮气量复合低PEEP模式是有效的保护性单肺通气策略. 但随着单肺时间延长,仍需及时进行血气分析,并尽量减少单肺通气的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