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顾向明;杜国有;黄阶胜;缪英年;黄振炎;吴为强;彭明

    目的 探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2例四肢骨折、20例颅脑外伤、36例脑卒中、24例冠心病、20例肺部感染、24例肾脏病变、21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所测7种疾病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颅脑外伤、脑卒中、冠心病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冠心病、肾脏病变和肺部感染者显著增高(P<0.01).结论 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无需额外设备;D-二聚体含量对各种血栓形成性疾病具早期诊断价值及意义.

  • 股骨骨折患者术前D-二聚体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性研究

    作者:区锦燕;吴征杰;周曙;罗富荣

    目的 探讨股骨闭合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进行D-二聚体(D-D)与血栓弹力图(TEG)的相关性研究,评价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在术前测定D-D的意义.方法 选择ASAⅠ级闭合股骨骨折拟行手术切开复位的成年患者122例,年龄18~45岁,所有患者均为创伤后当天入院、第7日实施骨折切开复位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D-D和TEG的R时间、K时间、α角、血栓大幅度(MA )、血栓硬度(G )、LY30(测量在MA值确定后30min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结果 122例股骨骨折患者,术前测定D-D>401μg/L 86例,占70.48%, α角>46° 40例,占32.78%,MA>63mm 66例,占54.1%,G>7.1d/sc 88例,占72.13%. D-D与α角低度相关(P<0.05), D-D与MA、G高度相关(P<0.01).结论 122例股骨闭合骨折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血液高凝状态,D-D与TEG的α角、MA、G存在一定的相关性,D-D检测简便、快速和低成本,且具有非侵入性,对静脉血栓栓塞(VTE)有很高的初筛选价值,对术前D-D异常增高者进行相应的TEG检测,评价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患者血液处于非常高凝状态,应暂缓手术,以降低术中发生肺栓塞(PE)的风险.

  • 糖尿病肾病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明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g)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8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D和Fig的水平.结果 各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D、Fi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N和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显著高于EDN组(P<0.01).DD和Fig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69及0.392,P<0.01).结论 DN患者血浆DD和Fig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秀华;耿洁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SLE患者的治疗监测、血栓形成倾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 SLE患150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VWF、D-D、FIB的含量.结果 SLE患者的VWF、D-D、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VWF、D-D、FIB分别从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系统反映了SLE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为临床抗凝药物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血液中降钙素原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未成熟粒细胞在感染机体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彤;韦卉;张磊;王金华;卢洁;王香玲

    目的 通过对感染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的检测回顾性分析,来探讨这5项指标在感染机体中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感染患者88例,健康体检者36例,同时进行PCT、D-二聚体、FDP、IG%、IG#的检测,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correlate分析,观察感染患者这5项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CT与D-二聚体、FDP、IG%、IG#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0.436、0.284、0.285(P<0.05),PCT与其他4种指标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D-二聚体与IG%、IG#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175、0.167(P=0.056,0.064>0.05),D-二聚体与IG%、IG#之间无明显相关性.FDP与IG%、IG#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078、0.064(P=0.390,0.478>0.05),FDP与IG%、IG#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CT、D-二聚体、FDP、IG%、IG#指标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29、0.573、0.565、0.559.结论 在感染机体中PCT与》二聚体、FDP、IG%、IG#分别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D-二聚体、FDP与IG%、IG#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CT与D-二-聚体对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力.

  • 联合血浆、胸水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建辉;李艳艳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浆与胸腔积液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变化,为肺癌患者诊治提供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75例.同时检测血浆及胸水中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结果 恶性组患者血浆及胸水中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及胸水中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对胸腔积液的性质鉴别及提高肺癌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敏感性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疾病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 妊娠女性D二聚体的研究

    作者:罗彩虹

    目的 检测妊娠妇女D二聚体浓度和其他凝血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1~2012年60例妊娠女性和正常未怀孕对照组40例,检测其D二聚体、PT、APTT、PLT、Hb和Hc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女性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妊娠女性(t=2.645,P=0.009),而血小板则低于非妊娠女性(t=79.00,P=0.000),而PT、AP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与孕龄有相关性(r=0.361,P<0.01).65%的妊娠女性的D二聚体在0~200 ng/mL,25%妊娠女性的D二聚体增高至201~499 ng/mL,其中有10.0%的D二聚体升高至500 ng/mL,有栓塞的危险性.D二聚体和孕龄有线性相关性Y=8.355X+36.55;r2 =0.131,P=0.001).结论 10%妊娠女性的D二聚体高于500 ng/mL,其可能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但需要与其他凝血因子一起进行检测已评估其血栓的影响.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干预危险因素实验室血液指标观察

    作者:唐丽珍;谈春荣;王连华;陈宾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干预危险因素血液实验室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T)、TC、TG、HDL-C、LDL-C、GLU、HbA1c、PT、APTT、FIB、D-二聚体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血液PAgT、D-二聚体、HbA1c、TG水平分别为:(51.96±6.47)%、(219.00±574.39)ng/mL、(6.06±1.15)%、(1.53±0.79)mmol/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血液PAgT、D-二聚体、HbA1c、TG水平比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高.

  • 纤维蛋白单体及其在DIC等疾病诊断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鹏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卒中、血栓性疾病与纤维蛋白原的聚集转化密切相关[1-3].有研究表明,这些疾病患者的血栓结构和稳定性与健康者血浆中血栓的结构和稳定性不同[4-7].一旦重症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将有大量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其中纤维蛋白单体(FM)产生的早,其次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虽稍晚但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 凝血功能指标在不同临床科室来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斌;谢宁;费中海;张金花;余月;李君安

    目的:分析临床不同科室来源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差异,评价这些指标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2013年1~6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普外科、脑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产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住院患者的凝血5项检测结果,用SPSS11.5软件分析其与100例健康者(对照组)相应指标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科室来源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别如下:普外科为TT(P=0.004),脑外科为FDP(P=0.025);心内科为PT(P=0.001)、APTT(P=0.0002)、TT(P=0.0005);消化内科为PT(P=0.0003)、APTT(P=0.0006)、TT(P=0.0006),产科为FBG(P=0.0006),肾内科为 APTT (P=0.009)、TT (P=0.0006),血液科为 PT (P=0.001)、APTT (P=0.0004)。结论凝血功能紊乱存在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凝血指标的监测已成为多种疾病的常规检验项目。

  • 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评价

    作者:朱秋良

    目的 评估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1~2012年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7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4组: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和阴性阑尾炎组.结果 白细胞计数增高患者有63例(84%),PCT增高患者有20例(26.7%),而D-二聚体增高的有22例(29.3%),CRP增高的有52例(69.3%).WBC和CRP比其他炎症指标的诊断价值高,但WBC的特异度低(25%),CRP能区分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P<0.05),PCT和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低,分别为25%和32%.结论 单纯性CRP增高不足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但是CRP水平可区分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由于D-二聚体和PCT的灵敏度和诊断价值低,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不如CRP.

  • Fib和FDP监测在LDVT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吴玉竹;胡秀学;潘俊峰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13例LDVT病例不同时间的标本Fib、FD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治疗3d和7d的Fib和FDP水平与治疗前、治疗12 h以及治疗24 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LDVT血浆Fib和FDP水平呈负相关(r=-0.986 6,P<0.05).治疗前Fib水平大于或等于4 g/L组与小于4 g/L组的完全再通与部分再通和无明显变化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Fib水平小于2 g/L组较易发生出血,与大于或等于2 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DVT的溶栓治疗中,Fib和FDP可作为判断疾病发展、预测预后及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 凝血纤溶指标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徐学静;夏永泉;张葵

    目的 探讨凝血纤溶指标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中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4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发生OHSS患者和40例同期治疗未发生OHSS患者作为对照,收集血浆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OHSS患者与对照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浆FIB和D-二聚体活性差异.结果 OHS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T和TT时间延长,APTT时间缩短,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FIB和D-二聚体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HSS患者治疗后血浆FIB扣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凝血纤溶指标用于评估OHSS患者的凝血功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指标监测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滕凤猛;高峰;余清;邓亚静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指标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用药及对脑梗死疾病治疗过程的监测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法国STGAO全自动血凝仪对脑梗死患者的凝血谱进行监测,凝血4项采用磁珠法;D-D二聚体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组相比PT、Fib、D-D明显增高(P<0.01);APTT、TT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D-D二聚体增高明显,而且D-D二聚体明显升高的患者预后大多有后遗症。结论监测脑梗死患者凝血谱的变化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急性肺栓塞血浆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分析

    作者:白重阳;吕晓丽;苏征;辛欢;陈颖;李斌;张惠中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前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60例疑似APE患者,其中经CT确诊并符合溶栓条件的APE患者40例设为实验组,经CT排除APE患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及实验组溶栓治疗2周后血浆 NT-ProBNP 与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NT-proBNP检测对早期APE患者的诊断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65%;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APE患者的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0%;实验组溶栓前血浆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与D-二聚体对APE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APE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 两种试剂在D-二聚体检测中的评价

    作者:赵熹君;闫彧;郭维龙;裴媛媛

    目的 通过上海太阳和德国InnovaneeD-Dimer试剂(Siemens Marburg产)两种D-二聚体(D-D)试剂的应用,对凝血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患者抗凝全血标本,按说明操作CA-7000血凝仪,进行标本检测,测定D-D.结果 两种试剂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G1组不存在差异(t=1.218,P>0.05);而G2~G3组试剂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比较存在差异(t=4.480 6,P<0.05).结论 应建立D-D检测标准,更好地服务临床工作.

  • STA-R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作者:官燕飞;彭建明;刘树沅;叶贵诚;庄丑菊

    目的 验证STA-R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的基本分析性能.方法 参考相关文件和文献,在STA-R凝血分析仪上进行血浆D-二-聚体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D二聚体含量在0.50、3.97μg/mL时,总不精密度分别为13.68%和6.9%,均在试剂说明书标示的不精密度范围(≤35%、≤10%)内;2个定值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分别为0.25、2.70 μg/mL,均在说明书标示的范围(0.00~0.50 μg/mL,1.80~2.70μg/mL)内;分析测量范围为0.18~3.90 μg/mL(厂商线性范围0.20~4.00 μ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0.18~20 μg/mL);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为0.22~0.43μg/mL(厂商参考范围:<0.50 μg/mL).结论 STA-R凝血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的主要分析性能与厂家声明的基本相符,可用于临床检验分析.

  • 血浆D-二聚体和尿激酶受体在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政明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尿激酶受体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肝炎组及对照组各20例、肝硬化组36例血浆中D-二聚体及尿激酶的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和尿激酶受体含量高度相关(r=0.9),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肝炎组(P<0.05).结论D-二聚体与尿激酶受体联合应用,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可靠指标.

  • 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在诊断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军;李彬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4项、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46例产后出血(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 mL)孕妇作为产后出血组,另外50例出血量正常(出血量小于500 mL)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Beckman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此两组产前产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项指标和D-Dimer、FDP的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组凝血功能4项及D-Dimer,FDP检测值异常率产前及产后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组PT、APTT、D-Dimer、FDP在产前及产后两个时期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组PT、APTT、D-Dimer、FDP产后高于产前(P<0.01),但是FIB产后低于产前(P<0.05),TT产前、产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积极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有助于提前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及降低孕妇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产前和产后血浆FDP、D-Dimer水平变化对产后出血更具有临床预警价值.

  • 凝血及纤溶功能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卡米拉?合亚斯丁;郝立君;杨丽玮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功能联合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足月健康孕妇58例(正常妊娠组),妊高征患者62例(妊高征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东亚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和 D 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妊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患者血浆 PT 、APTT 、TT 明显缩短,FIB 、D 二聚体和 FDP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 D 二聚体、FDP 水平变化与妊高征密切相关,凝血与纤溶指标同时监测对于妊高征的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84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