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段及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郭光宇;刘志远;朱武平

    [目的]观察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患者行AF内固定系统治疗,全椎板减压21例,半椎板减压者20例,未减压11例,植骨52例.[结果]所有病例伤椎椎体复位良好,脊柱生理曲度恢复,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12例,D级18例,E级11例,其中24例神经功能提高1级,2例提高2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较适合于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治疗.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

    作者:谢社志;邓兵;龚著新;甚惠民

    自椎弓根螺钉系统问世以来,因其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以往治疗方法而被迅速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且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AF系统同时具备了AO及RF两个系统的优点,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及固定效果好.本院自1999年共收治16例胸腰椎骨折病例,均采用AF固定,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作者:杨静;马靖猷;张静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选取2013年1~6月收治的4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4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均获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DVT 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DVT 发生率为2.3%(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水平、健康教育、沟通能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睡眠状况、精神状况、饮食情况、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柱骨折术后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 DVT 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A-F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作者:赵烂漫

    本院于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行A-F钉内固定术治疗27例胸腰椎骨折,取得良好效果,其中手术配合对手术成功具有较大的影响,配合关键在于了解患者病情,密切配合术者,防止副损伤的发生.现就作者在配合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 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新进展

    作者:欧军;王文军

    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 新型内固定器械不断涌现.对于任何一种内固定器械在其应用于临床前及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应进行生物力学综合评价.因此, 对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研究已成为目前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对近几年内生物力学的测试方法,所取得的新进展及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作者:邓险峰;杨国义;加鹏飞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1.5±42.6)min、(436.9±54.2)mL,均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 角及椎管侵占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 角及椎管侵占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情况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失败、也未出现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疗效较佳,但手术时间较长,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椎管侵占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椎体后路切除减压联合骨移植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永林;王铭远;祁国晓;王俊鹏

    目的 观察椎体后路切除减压联合骨移植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腰椎切除减压联合骨移植,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后路治疗组(40例)与前路治疗组(4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检测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肺功能,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情况.结果 后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前路治疗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肺活量(VC)、大通气量(MVV)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且后路治疗组显著优于前路治疗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后路治疗组显著优于前路治疗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ASIA残损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前路与后路切除减压术联合骨移植均能有效修复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但后路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腰椎功能恢复较好.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许莫氏结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潘建康;王祥善;黎志宏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许莫氏结节周围骨折(SNs)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SNs的2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P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单节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手术节段正侧位片判断有无骨水泥渗漏,记录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明确手术临床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术,单个椎体手术时间为(20.4±4.0)min,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3.9 ±0.6)ml,术中透视次数为(18.4±5.2)次.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出现手术椎体邻近椎体骨折.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SNs的安全有效、廉价、操作相对简单的方法.

  • 不同球囊扩张压力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殷浩;李强;王聪杨;贺学军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球囊的扩张压力不同是否对疗效造成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68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在行PKP术治疗过程中将扩张压力为100 psi的定义为A组(不完全扩张组),150 psi的定义为B组(适度扩张组),200 psi或未达200 psi球囊已平行于伤椎上下终板的定义为C组(完全扩张组).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变化、VAS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均有恢复(P<0.05);术后三组间椎体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比较,A组与B组(P =0.026)及A组与C组(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术后分值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2例骨水泥渗漏患者和1例邻近椎体骨折.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适度的球囊扩张压力能够增加压缩椎体的复位率,但球囊压力过大对压缩椎体复位并没有帮助;采用不同的球囊扩张压力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伤椎所导致的疼痛.

  • 后路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邓晓文;黄强;高秋明

    目的 对比传统后路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6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内固定术83例,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78例,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以及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RDQ).结果 两组治疗顺利完成.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与后路内固定术组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个月RDQ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路内固定组术后1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组术后1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组在术后1d的VAS、RDQ与后路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相当,但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固定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姚志宏;万小敏;李青忠;沈功达;王君

    目的 对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与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就诊的胸腰维爆裂性骨折28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组,采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无神经损伤或轻微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16例,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12例,分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椎管减压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Frankel评分的恢复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单侧开窗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相对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 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

    作者:李强;李如求;李泳;武文

    目的 探讨伴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本院对31例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关节突交锁松解、前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手术治疗,术后头颈胸支架外固定至植骨融合.采用AS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颈椎正侧位片评价颈椎序列重建,颈椎动力位片评价颈椎稳定性,从三方面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获满意复位并重建颈椎序列,无并发症发生;31例均随访12 ~ 37(中位时间2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较手术前提高了1至2级,植骨融合,正侧位及动力位片显示颈椎序列正常稳定.结论 对伴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后路关节突松解联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能有效复位并重建颈椎稳定性.

  • 伤椎固定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作者:姜平;张赟;覃大海;朱建忠;奠伟;吴波文;谢东平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弓根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伤椎一侧置钉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78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时均获得坚强融合.末次随访时ASIA神经功能评定平均上升(1.1±0.4)级.手术前后VAS视觉疼痛评分和后凸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采取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伤椎一侧置钉并经椎弓根植骨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增加软组织创伤,并发症少,并且能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以及避免远期椎体高度丢失.

  • 伤椎植入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7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强;李泳;石晴;杨菱

    目的 探讨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的短节段6钉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胸腰椎骨折,采用伤椎并上下相邻椎体植入椎弓根钉行短节段复位固定,对有神经损伤者行椎管减压治疗,以Cobb角及伤椎与下位邻椎中心高度比为指标评价复位效果.结果 47例均获随访,时间19~41(25.8±6.8)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基本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发生.结论 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的短节段6钉法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复位并保持椎体高度.

  •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入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张传毅;洪正华;陈海啸;王章富;陈国富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植入硫酸钙人工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撑开复位后,用角度刮匙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撬拨复位,然后通过两侧椎弓根将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椎体.术后定期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观察骨愈合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6±4.2)个月;在术后1周内和12月分别复查X线平片和椎体CT.术后12月与手术后1周比较,矫正度数和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AS疼痛评分,患者术前(7.3±1.4)分,术后(3.6±0.8)分,疼痛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防止椎体矫正高度和角度丢失,减少骨折后并发症.

  • 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与后路术后矫正度丢失对比观察

    作者:李端云;杨小军;周哲;陈炜璋;漆文华

    目的 观察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前路与后路手术效果,分析两种手术后椎体矫正角度丢失对影像学结果的影响,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56例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两组,前路手术组26例,后路手术组30例.随访24~48(36±11.7)个月.根据随访X线侧位片测量矢状位cobb角作为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术前与术后即刻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2组coh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矫正度丢失是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前路手术对于改善和维持脊柱该段骨折的矫正度优于后路手术.

  •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郭剑;倪斌;陈华江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 三维牵引复位与AF系统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张合春;蒋振松;韩桂强;王志杰;韩杰;王文广;赵之香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分别进行三维牵引复位、AF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对比分析.结果 (1)2组治疗前后相比病情均有明显改善,而三维牵引复位和AF系统内固定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疗效更加显著;(2)从椎体形态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椎体形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三维牵引复位组明显优于AF系统内固定组(P<0.01).结论 三维牵引复位较AF系统内固定能明显恢复椎体形态,为一种治疗有效率更高、更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颈前路空心钉治疗齿状突骨折

    作者:吴家文;孙春汉;郭汉明;缪海雄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探讨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9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牵引复位基础上,术中在C臂监视下行前路空心钉固定.结果 18例获得(14.5±2.6)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愈合,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17例为E级,1例D级.结论 前路空心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好,重建寰枢关节的稳定性和保留寰枢关节的活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较好的方法.

  • 经椎弓根内固定及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乔国勇;郑素霞;苗海敏;陈欣志

    目的 观察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并经椎弓根椎体前部植入骨颗粒.结果 随访(12.6±3.8)个月,脊髓功能提高,椎体前缘高度增加.CT检查未见骨吸收及"蛋壳"现象.结论 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及节段稳定性,防止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

185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