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56例的体位护理

    作者:朱岩;徐坤;王海山

    我院2006-10/2008-10对收治的56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现将体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的护理

    作者:袁琳琳;赵同玲

    视网膜脱离为眼科常见疾病,以往常规手术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现在可通过网膜显微手术行玻璃体切除,而切除后所形成的空间根据病情需要注入硅油或惰性气体使视网膜达到复位,同时加以精心的护理,对本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

  •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47例行硅油填充术的护理

    作者:李凡;余桂香;胡哲

    目的:探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系统的护理方法,以巩固手术疗效,提高视网膜复位率.方法:对47例(51眼)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结果:42例一次性关闭裂孔视网膜并复位,3例术后24 h内并发玻璃体积血,2例术后1个月复发视网膜脱离.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控制血糖,特别是体位的指导及监督,对确保手术疗效,促进视网膜复位有重要意义.

  •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的护理

    作者:岳利莹;王素红;杨巧枝

    我院2005-07~2006-07对34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并对患者进行专人指导,护理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 玻璃体切割并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重度外源性眼内炎

    作者:李军;李思媛;郑秀丽;由新英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重度外源性眼内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聊城市医院眼科就诊的28例(28只眼)重度外源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直接和间接检眼镜检查及眼B型超声检查后确诊.28只眼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抽取玻璃体积脓送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及真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手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分析手术前后眼球保留情况、视力和眼压改善情况.结果 28只眼中,手术后炎症控制,保留眼球者27只眼,占96.43% (27/28).27只患眼中,24只眼视力提高,占88.89% (24/27);2只眼视力不变,占7.41% (2/27);1只眼视力下降,占3.70% (1/27),术后1、12个月视力与术前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1,P<0.01).术后眼压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P<0.05).28分玻璃体标本中,培养结果阳性者11例,检出率为39.29% (11/28).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是治疗重度外源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

  • 重度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出血及其转归分析

    作者:李九可;金晓红;方伟;冯立国;翟晶;李毓敏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前出血程度及其转归。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因重度PDR需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的76眼76例患者(其中术前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41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中出血量、术后视网膜前出血的量、出血吸收时间和术后视网膜前增殖的程度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前出血均发生于术后1周内,其中32例出现较薄、散在的出血;25例出现较厚、局灶性的出血;19例出现较厚、散在的出血。35例出血于术后1天停止;18例于术后2天内停止;余23例于术后2周内停止,其中包括15例1周内出现复发性出血患者。较薄出血者2周、较厚出血者5周左右出血基本吸收。15例(34.1%)较厚出血吸收后形成增殖膜。结论:重度PDR患者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1周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出血,5周左右可以吸收。较厚较多的出血患者常并发视网膜前纤维增殖膜形成。

  • 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分析和处理

    作者:谢欣;陈芝清;翁燕;姜节凯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好发部位,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自1998年4月至2000年2月,随访93例(眼)不同原因行硅油填充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对发现视网膜再脱离者根据情况分别予以激光封孔,巩膜扣带术,硅油置换术处理.结果:93例(眼)中有16例(眼),占17.2%,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其中新裂孔形成12例(眼) ,原孔闭合不良3例(眼),遗漏裂孔1例(眼).16例视网膜再脱离病例中,放弃治疗1例,激光封孔成功1例,行巩膜扣带术12例(1例失败),行玻切和硅油置换术2例(1例失败).结论:导致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主要为硅油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展,首次手术剥膜不彻底及基底部玻璃体残留;好发部位为下方;预防的关键在于:充分剥膜,足量的硅油填充,避免裂孔遗漏.硅油术后增殖不严重、小范围的视网膜再脱离处理方法可首选巩膜扣带术.

  • 硅油长期填充眼电子显微镜观察二例

    作者:王晓玉;刘宗明;王文田;杨育勇;卢轶;薄爱华

    随着硅油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广泛使用,与之相关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1-3].我院近期获得2例硅油长期填充眼的眼球标本,现将其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硅油眼内填充后的物理性质改变

    作者:尹雪;杜磊;梅海峰;邢怡桥

    目的:观察硅油眼内填充后的物理性质改变。方法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99例患者9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采用23G 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硅油取出手术,收集取出的硅油垂直静置于常温环境3 d,分层后取上层硅油。根据硅油在眼内填充的时间,将取出硅油分为1、2、3、6个月组(A、B、C、D 组),1~2年组(E 组),2年以上组(F 组),分别为12、15、25、22、13、12只眼。以未曾用于眼内填充的同型号硅油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硅油乳化颗粒数目、运动粘度、表面张力、密度、透射率及折射系数。结果A~F 组及对照组之间硅油乳化颗粒数(F =89.337)、运动粘度(F =10.660)、表面张力(F =11.810)、密度(F =13.497)、各波长处透射率(F =455.496、566.105、525.102、767.573、622.961、601.53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折射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936, P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 组硅油乳化颗粒数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 组硅油乳化颗粒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组硅油运动粘度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F 组硅油运动粘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组硅油表面张力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F 组硅油表面张力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 组硅油密度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F 组硅油密度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F 组硅油在各波长处的透射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F 组及对照组组内硅油在各波长处的透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F 组折射系数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硅油在眼内填充2个月内乳化颗粒数增加、透射率明显降低;眼内填充3个月后,运动粘度明显降低;眼内填充1年后,表面张力明显减小、密度明显增大。

  • 重症感染性眼内炎的手术时机选择

    作者:刘旋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治疗重症感染性眼内炎的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 62例急性重症感染性眼内炎患者62只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直接和(或)间接检眼镜及眼部B型超声检查后确诊,其中,外伤后44例44只眼,内眼手术后17例17只眼,内源性1例1只眼.分为确诊后立即手术组和药物治疗后再行手术组.后者均为患者拒绝立即手术治疗.立即手术组32例32只眼,药物治疗后再行手术组30例30只眼.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常规抽取玻璃体积脓送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及真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62份玻璃体送检标本中,培养结果阳性者19例,阳性率30.65%.手术均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药物治疗者均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术后随访6.0~26.0个月.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眼球保留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立即手术组所有患眼炎症均得到控制,保留眼球,手术后视力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5);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P<0.05).药物治疗后再行手术组19只眼炎症得到控制,保留眼球,占63.33%,手术后视力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32,P=0.80);11只眼手术后眼球萎缩,摘除眼球,占36.67%.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是治疗重症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确诊后立即行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影响

    作者:周占宇;王荣荣;孟旭霞;吴媛

    目的 探讨硅油取出手术前行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影响.方法 对181例行硅油取出手术的各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激光光凝组88例于硅油取出手术前行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照组93例硅油取出手术前未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2组患者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发生时间、原因及激光光凝的并发症.结果 硅油眼内填充时间为4~72周,平均硅油填充时间(13.7±2.4)周.硅油取出手术后20例患者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其中.激光光凝组5例,占激光光凝组患者的5.7%;对照组15例,占对照组患者的16.1%.两组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视网膜再脱离患者中,再脱离发生时间≤手术后3 d者10例,4~7 d者6例,8~14 d者3例,手术后2个月者1例.11例为锯齿缘区或激光光凝区之后有被硅油暂时性封闭的遗漏小裂孔,或激光光凝、冷凝作用不足导致的原裂孔手术后重新开放,1例为预防性激光光凝手术后激光斑因受附近增生膜牵拉形成的裂孔;7例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或残留玻璃体牵拉形成的新裂孔;1例原因不明.激光光凝组中,有52例发生瞳孔缘激光灼伤,占激光光凝者的59.0%.结论硅油取出手术前预防性周边部360°视网膜激光光凝与硅油取出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下降有关联.

  • 玻璃体腔填充硅油对视网膜与视神经的影响

    作者:段文华;吴敏

    硅油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玻璃体替代填充物已广泛应用于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及严重眼外伤的手术治疗.但硅油眼内长期填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对视网膜、视神经的不良影响会妨碍硅油应用价值的合理体现.了解硅油眼内填充并发症发生原因,掌握好硅油填充适应证以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方法,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降低并发症危害的影响,是合理使用硅油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效果需要关注的问题.

  •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儿童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疗效观察

    作者:吕明良;李敏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视网膜未脱离者手术中是否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的观点不尽一致[1-3].为了进一步探讨此问题,我们对本院一组无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的儿童眼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初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5只硅油填充眼的CT检查

    作者:姜浩;尹智;张卫鹏

    常规眼底检查、B型超声检查是硅油填充眼常用的检查方法[1-3].但在合并角膜白斑、白内障等疾病时,常规眼底检查无法进行.B型超声检查虽然不受屈光间质影响,但超声波在硅油中的传输速度较小,图像会发生变形和线性放大;并且,油液界面的反射及声波在硅油内的明显衰减还可引起伪像,使眼球后壁结构显示不清[1,2].

  • 光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裂孔硅油取出术前的应用

    作者:孟王乐;朱赛琳;金延涛;刘雪芳;汪运昌

    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为9%~30%[1],这与视网膜增生膜牵引、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PVR)的发展、原发裂孔再开放或新裂孔的产生等因素有关[2].因此,硅油取出术前对眼底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随着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在眼科临床的广泛应用,OCT检查已成为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 硅油填充术后眼的屈光变化

    作者:吕帆;瞿佳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硅油填充后各种注视状态下的眼球屈光变化.方法 采用Gullstrand模型眼参数进行以下分析:①非调节状态下正常眼球与硅油填充后眼球的屈光状态;②调节状态下正常眼球与硅油填充后眼球的屈光状态;③无晶状体眼玻璃体腔填充后的屈光状态;④正常眼球与填充硅油后视网膜像放大率变化;⑤硅油填充后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结果 ①与正常眼球屈光相比,硅油填充后,眼球趋向远视,总屈光度变化为+9.19 D;无晶状体眼硅油填充后更趋远视化;②硅油填充后如将眼屈光矫正至正视,调节幅度减少1.42 D;③硅油填充后常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不再适用,可以通过计算推知合适的晶状体度数.结论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并硅油填充后眼球屈光发生了高度远视趋向变化,调节幅度明显下降,常规人工晶状体的有效度数计算在硅油填充后将不再适用.

  • 玻璃体腔硅油或C3F8填充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单纯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颖;江枫;韩金栋;颜华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玻璃体腔硅油或C3F8填充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并发单纯玻璃体积血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并发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86例101只眼纳入研究.根据玻璃体腔填充物不同分为硅油组和C3F8组.前者28例34只眼,后者58例67只眼.分别采用硅油、C3F8填充.2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肾病病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体重指数、吸烟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眼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4,P=0.009).2组患眼手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4,P=0.949).手术除玻璃体腔填充物不同外,其余操作均一样.手术后随访1~4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3±16.4)个月.手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视网膜脱离、再次玻璃体积血及2次手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硅油=-3.932,P=o.000;ZC3F8=-8.326,P=0.000);2组间患眼手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79,P=0.040).2组患眼手术前和手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硅油=-3.159,P=0.006;tC3F8=-2.703,P=0.009);2组间患眼手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3,P=0.000).2组患眼手术后2次手术、视网膜再脱离、玻璃体再积血和NVG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7、-2.102、-2.013、-2.308,P均<0.05).结论 PDR并发单纯玻璃体积血者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较C3F8填充在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更好,不影响手术后视力恢复.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后极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胡土荣

    后极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osterior pole breaks retinal detachment,PBRD)是指黄斑区或视盘及黄斑周围的裂孔所致的视网膜脱离。这些病例通过常规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填充气体的方法,常引起失败。我们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 surgery,MVRS)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了探讨该方法治疗PBRD的价值、适应证、提高疗效,现将1992年11月~199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PBRD患者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本组45例PBRD病例,包括黄斑孔性26只眼,其他部位后极孔性19只眼。年龄16~68岁。男23例,女22例。右眼26只,左眼19只,共45只眼。22只眼患有近视,其中黄斑裂孔性占15只眼。11只眼为穿孔伤性,其余均为孔源性。黄斑裂孔大多数为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从1/8~3 PD不等。10只眼合并周边部或后极部裂孔。其他部位后极部裂孔:视盘上方或颞上方裂孔7只眼,视盘下方或颞下方4只眼,鼻侧颞侧各1只眼,未记后极部裂孔部位6只眼。后极部裂孔大小从芝麻大小到4 PD不等,1只眼伴75°锯齿缘撕裂,后极部多发孔6只眼。34只眼孔源性PBRD的PVR情况:B级5只眼,C1级7只眼,C2级6只眼,D1级7只眼,D2级9只眼。3只眼伴脉络膜脱离。17只眼有MVRS或注气手术史,10只眼有伤口修补或眼内异物取出手术史。术前80%患者视力为光感至数指见表1。

  • 内界膜剥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作者:楚艳华;刘蓓;王莹;韩泉洪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前膜剥除(ERMP)和(或)内界膜剥除(ILMP)及硅油填充治疗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MHRD患者85例8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矫正视力检查以及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间接检眼镜、A/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压检查.患者平均眼轴长度(29.1±1.8) mm.后极部脉络膜弥漫性萎缩24只眼;部分性萎缩61只眼.将小数视力换算成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统计学处理.平均logMAR矫正视力为1.93±0.37.均行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TA)或吲哚青绿(ICG)辅助的ILMP和(或)ERMP以及硅油填充手术.85只眼均联合TA辅助行ERMP.其中,单纯TA辅助行ERMP 21只眼;ICG辅助行ILMP 56只眼;TA辅助行ILMP 8只眼.平均硅油填充时间(6.2±1.6)个月.观察患眼手术后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情况以及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视力行t检验;对影响手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行相关性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对裂孔闭合的影响行x2检验.结果 患眼手术后平均logMAR矫正视力为1.34±0.48.与手术前平均logMAR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8,P<0.01).手术后矫正视力与患眼眼轴长度(r=0.142)、后极部脉络膜萎缩程度(t=0.23、-0.165)、黄斑裂孔是否闭合(t=0.12、-0.005)均无相关性(P>0.05).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9只眼,占92.9%.视网膜脱离复发6只眼,占7.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脱离复发与患眼手术前脉络膜是否脱离、增生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眼轴长度、后极部脉络膜萎缩程度以及是否行ILMP均无相关性(比值比=1.428、5.039、0.815、2.578、0.432,P>0.05).85只眼中,黄斑裂孔闭合10只眼,占11.8%;黄斑裂孔未闭合75只眼,占88.2%.手术后2周,出现高眼压24只眼,占28.2%,给予降低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硅油取出手术前出现高眼压12只眼,占14.1%,硅油取出手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ERMP和(或)ILMP及硅油填充可在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MHRD患者中获得较高的首次手术复位率.

  • 极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C3F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作者:魏勇;李宇;毕春潮;朱群丽;王润生;杨新光

    目的 比较极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手术后C3F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方法 眼轴长度≥29 mm,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及脉络膜明显萎缩及存在明显巩膜后葡萄肿的极高度近视MHRD住院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随机分为C3F8组、硅油组,分别为15、17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完毕时C3F8组患眼眼内填充C3F8,硅油组患眼眼内填充硅油.手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者行再次手术.C3F8组、硅油组患者性别(P=1.000)、年龄(t=0.444,P=0.660)、佳矫正视力(t=0.084,P=0.934)、屈光度(t=0.449,P=0.978)、晶状体状态(P=1.000)、症状出现时间(t=0.375,P=0.710)及视网膜脱离程度(x2=0.014,P=0.90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及视力情况.结果 第1次手术后,C3F8组、硅油组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60.00%、82.35%,黄斑裂孔闭合率分别为13.33%、29.41%.两组第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3、0.402).第2次手术后,C3F8组、硅油组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86.67%、94.12%,黄斑裂孔闭合率分别为20.00%、29.41%.两组第2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9、0.691).手术后12个月,C3F8组视力提高5只眼,视力不变7只眼,视力下降3只眼;硅油组视力提高7只眼,视力不变8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两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09,P=0.647).结论 极高度近视MHRD患眼手术后硅油填充较C3F8填充视网膜复位率及黄斑裂孔闭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