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抗原表型与不规则抗体调查分析

    作者:张燕

    目的 分析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与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部分初筛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进行确认,并用单克隆IgM试剂对其C、c、E和e抗原表型予以鉴定.结果 687例初筛RhD阴性献血者经确认663例阴性,其中各表型分别为:ccdee 405例(61.09%)、Ccdee 180例(27.15%)、CCdee 23例(3.47%)、CcdEe 16例(2.41%)、ccdEe 39例(5.88%)、CCdEe、ccdEE和CcdEE型均未检出;确认为弱/变异D者24例.筛查出不规则抗体49例,其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自身抗体13例,抗E 12例,抗D7例,冷凝集素8例,抗M5例,抗C3例和补体C3d 1例.结论 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高达88.24%,其次是CCdee、CcdEe和ccdEe占11.76%,其他表型罕见;已鉴定不规则抗体抗E>抗D>抗M>抗C,除自身抗体和冷凝集素外,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多与妊娠和输血相关.

  • 稀有血型结肠癌患者紧急抢救输血病例探讨

    作者:程蕊;王茹

    目的:分析稀有血型结肠癌者患紧急抢救输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该患者血型为稀有血型,在对其开展紧急抢救输血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不规则抗体,致使交叉配血工作产生阻碍。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对该例患者血型进行确定,并进行复核,后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对该例患者抢救结果进行探讨。结果:该例患者血型为A型,但是Rh表型比较稀有,为ccDEE 型,从所在医院现有血库中筛检O型血液制品,并找出1UccDEE悬浮红细胞,同时从A型血液制品中找出3UccDEE 悬浮红细胞对患者进行输注,12h后对血液各项指标(WBC、RBC、HGB、PLT)进行检测,均恢复正常,说明抢救措施有效。结论:对于稀有血型结肠癌患者而言,若其由于存在不规则抗体而导致配血困难,可选择O型Rh表型相同的血液制品型红细胞输注,具有临床可操作性,能够保证患者抢救治疗效果及安全。

  • 住院患者Rh表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应用

    作者:吴争胜;江涛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住院患者Rh表型分布规律,建立Rh表型库为本地区血液中心合理备血、建立稀有表型血源资料库提供依据。方法用Rh表型微柱凝胶分型卡测定Rh表型D、C、E、c、e。结果经统计分析浙江地区住院患者有效数据29338例,D、C、E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9.54%、89.51%和47.56%,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CCDEE,Rh阴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结论掌握本地区住院患者的Rh血型系统表型的分布状况,为血液中心及时提供Rh配型相合的血液,防止高频抗体的产生,对保障合理、安全用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育;贝娜

    目的 通过对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分布的多态性调查,探讨Rh表型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取4210例受血者和3 499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微柱凝胶法检测每例样本的ABO血型和Rh表型,对各Rh表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CcEe抗原间的不配合概率.结果 在受血者与献血者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不同Rh表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Ee抗原间随机输注的不配合概率为0.5370.结论 了解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的多态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尤其是对依赖长期输血治疗的受血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Rh表型 多态性 频率
  • 2009~2011年枣庄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调查

    作者:黄云瑞

    [目的]了解枣庄市RhD阴性者血型分布情况,以满足临床对Rh阴性血的需求.[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对枣庄市五区和滕州市的20 369名初次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血型分型.[结果]合计调查献血员20 369人,检出RhD阴性者59人,RhD阴性率为0.28%.RhD阴性率,五区和滕州市分别为0.28%、0.3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30%、0.27 %.59名Rh阴性者表型分布,ccdee型占59.32%,Ccdee型占27.12%,CcdEe型占8.47%,ccdEe型占5.08%.[结论]枣庄市献血者RhD阴性表型分布以ccdee型居多.

  • 9910例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检测与临床意义

    作者:戚央聪;马幼丽;陆贤吉

    目的 统计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的分布规律,分析Rh表型匹配输注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Rh血型抗原检测卡检测患者Rh表型,采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患者不规则抗体,并进一步确定抗体类型.结果 4 392例患者样本中,检出D抗原阴性样本16例,阴性率为0.36%.患者和献血员Rh系统5个主要抗原频率基本一致:D>e>C>c>E.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分布规律基本一致: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ccDee> CcDEE,均未发现CCDEE表型.Rh表型配合输注率为89.08% (4 471/5 019),随访均未产生Rh系统抗体.输血前4 392例患者筛查出不规则抗体28例,其中特异性抗体23例,主要为Rh系统,占73.91%(17/23).结论 建立患者和献血员的Rh表型库,选用表型匹配的红细胞输注,可减少Rh抗体的产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交叉配血时间,保障输血安全.

  • 临床常规Rh表型检测及配合性输血必要性和疗效探讨

    作者:沈健;施欣蔚;陈秉宇;王彬;王震;杜垚强

    目的 统计Rh表型不同分型在住院人群中的分布趋势,探讨常规检查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对临床输血必要性及实施Rh同表型配合性输血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Rh表型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检测方法,将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结果录入输血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建立Rh表型数据库,计算机信息化自动配伍进行配合性配血.结果 48 539份血标本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CCDEE.对5 813例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Rh配合性输血,无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2组输血产生的Rh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生成由21例明显下降为3例,其抗体生成率由0.65%明显下降为0.12%,2组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由31例明显下降为9例,其输血反应率由0.96%明显下降为0.35%.结论 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Rh同型配合性输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及预防患者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有利于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和风险,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提高输血疗效.

  • 患者和献血员Rh血型表型的检测与临床输血

    作者:王彬;金丽琴

    目的 研究患者和献血员Rh血型表型(即E、e、C、c抗原)的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指导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常规检测患者和献血员的Rh表型,对Rh阴性患者血样使用3份不同批号的抗人球蛋白试剂,采用试管法进行Rh(D)阴性确认试验,排除弱D或不完全D.利用计算机建立相应的Rh表型库,在临床输血过程中,选用与患者表型相同或相近的的献血员悬浮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本组患者血样中共检出Rh(D)阴性个体62例,检出率为0.32%(62/19 252).从表型数据库中可以发现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出现的频率基本一致:CCDee>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结论 建立Rh血型表型库,选用与患者Rh表型相同或相近的的悬浮红细胞输注,可减少Rh抗体的产生,对保障安全、合理、有效的临床用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国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Rh阴性表型的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居敏;宋小川;刘斌;李玉娇;许洁;颜芝

    目的 对比研究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Rh阴性表型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Rh阴性患者样本,其中汉族有效样本91例和维吾尔族有效样本231例.分别采用Anti-C、Anti-c、Anti-E、Anti-e单克隆抗体鉴定Rh阴性表型,及采用人类红细胞RhD基因分型试剂盒(筛查型)(PCR-SSP法)测定Rh阴性的基因分型.结果 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Rh阴性人群中以ccee表型为常见,且维吾尔族ccee表型频率高于汉族(P<0.05).在RhC/c表型分布上,两族均大部分为cc表型,维吾尔族人群cc表型频率高于汉族,Cc表型频率低于汉族(P<0.05).在RhE/e表型分布上,两族均大部分为ee表型,而维吾尔族人群ee表型频率高于汉族,Ee表型频率低于汉族(P<0.0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在Rh阴性的基因分布上,两族均以d/d为多见,维吾尔族d/d远远高于汉族(90.58 %比45.05 %),而汉族的DEL型高于维吾尔族(19.78 %比1.35 %),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Rh阴性表型分布特征与汉族人群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分布特点,可为后续的血型遗传学及血型基因进化研究提供参考,临床RhD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西安地区住院患者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

    作者:姜侠;吴姣姣;王子璇;韩梅宁;李娜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住院患者ABO和Rh血型的分布特征,把握临床用血状况,为制定合理的用血计划,及时调整血液库存提供数据支持;统计初筛RhD阴性住院患者的Rh表型,建立其表型数据库.方法:收集2012-7-2017-11西安地区93 273例住院患者ABO血型、Rh血型、初筛RhD阴性患者Rh表型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3 273例住院患者中,ABO血型的分布特征为B>O>A>AB,其A、B、()等位基因频率为p<q<r,经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P=0.898;筛检出RhD阴性患者548例,其比率为0.59%,Rh表型分布特征为ccdee>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 CcdEE,未检出CCdEE表型,以ccee和Ccee为优势表型.RhD阴性住院患者C、c、E、e4种Rh抗原的阳性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c>C>E.结论:掌握西安地区住院患者ABO和Rh血型的分布规律,采供血机构可以根据临床用血需求有计划的进行献血员的招募、血液采集工作.建立西安地区Rh阴性住院患者Rh表型数据库,将Rh表型相配合的血液输注给Rh阴性患者,可大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 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临床相关高频抗原分布调查

    作者:王志红;肖鲲;任诚诚;吴文静

    目的:准确估计洛阳地区Rh血型系统Rh表型频率和估算Rh单倍型频率.方法:回顾性统计356 041例献血者的RhD检测数据,采用血清学检测10 373例RhD阳性献血者的CcEe抗原,Rh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的计算采用方根法[1].结果:洛阳地区献血者中RhD阳性率为99.54%,其中弱D检出率约为0.02%;阴性率为0.46%,其中Del检出率约为0.03%.Rh抗原基因和单倍型频率为:D:0.932 4,d:0.0676,DCe:0.615 4,DcE:0.2704,dce:0.051 5,Dce:0.034 3,dCe:0.0122,DCE:0.013 2,dcE:0.002 3,DCE:0.000 6.弱D以表型Dc-cEe、DCcee为主,Del型以表型DccEe、DCCee为主,RhD阴性献血者表型以dccee、dCcee为主.结论:精确地估算出了献血者中RhD抗原阴性分布频率,并准确计算出RhDCcEe抗原的基因频率和Rh单倍型频率,对一些稀有的Rh弱D型,Del型其D抗原弱表达与C、E抗原有关联.需要制定标准的弱D定型方法和合理的输血策略,来减少抗球蛋白试验对弱D抗原的漏检.

  • 河北汉族人群Rh表型血清学分析

    作者:石翠英;乔芳;田亚娟;张虹;刘敬闪;赵志弘;何路军

    目的:研究河北汉族人群Rh表型多态性,建立固定无偿献血员Rh表型资料库.方法:用盐水试管法确定Rh(D)血型及其表型,结果阴性者再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定其阴性表型.结果:在河北汉族Rh(D)阳性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频率分别为41.64%、34.31%、9.38%、9.24%、4.18%、0.44%、0.44%和0.37%,未发现CCDEE表型;在Rh(D)阴性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分布频率分别为55.25%、31.88%、5.5%、3.25%、3.00%、0.88%和0.25%,未发现CcdEE和CCdEE表型.结论:了解本地区的Rh表型的多态性并建立固定无偿献血员Rh表型资料库对保障输血安全尤其是紧急用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Rh表型 多态性 频率
  • 73例RHD阴性献血者RH表型及RHD基因型的研究

    作者:刘海丹;周宜开;张广森;史娟;陈凤英;严尽力;李双

    目的探讨RHD阴性献血者中RHD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血清学表型与RHD基因型两者间的关系.了解长沙地区RHD阴性者中RHD基因的多态性情况.方法应用SSP-PCR方法检测长沙地区73名常规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外显子3、4、7的存在情况.结果 73例RHD阴性献血者中,完全存在所测外显子的15例,其中表型为Cc或CC占14例,表型ccEe 1例;部分存在所测外显子的4例,其中1例ccee存在RHD基因外显子7.完全缺失所测外显子54例.结论所测的RHD阴性者的RHD基因呈现多态性.RHC表型的RHD阴性者存在RHD基因的比例高.

  • 汉族和藏族Rh表型分布特征比较研究

    作者:周华友;刘持翔;李晓娟;杨贺才;斯朗泽仁;扎西顿珠;张印则

    目的:比较广东汉族和西藏藏族Rh表型分布特征.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检测200例汉族和50例藏族样本Rh表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汉族共检出DCCee(55.00%)、DCcEe(29.00%)、DCcee(7.00%)、DccEE(5.50%)、DccEe(3.00%)、dccee(0.50%)6种表型,藏族共检出DCCee(28.00%)、DCcEe(54.00%)、DCcee(2.00%)、DccEE(8.00%)、DccEe(8.00%)5种表型.汉族和藏族在DCCee和DCcEe这2种表型分布中均存在差异(P<0.01),汉族以RhCC(55.00%)和Rhee(62.5%)纯合子多见,而藏族以RhCc(56.00%)和RhEe(62.00%)杂合子多见(P<0.01)).结论:西藏藏族与南方汉族人群的Rh表型分布差异较大,藏族Rh表型有自己的地域分布特点.

    关键词: 汉族 藏族 Rh表型 分布
  • 柳州市RhD阴性献血者血型抗原分析

    作者:李雄英;李聚林;许建荣;孔庆芳;谭庆芬;杨珊;徐阳曦

    目的 了解柳州市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抗原分布,建立RhD阴性表型数据库.方法 对广西血液中心425份初筛RhD阴性标本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并分析阴性献血者Rh表型及Rh C、c、E、e抗原阳性频率分布特征.阴性献血者4种Rh抗原阳性频率分布依次为e(99.02%)>c(9.17%)>C(42.26%)>E(6.88%).结果 425份疑似RhD阴性血标本中,确认为RhD阴性407份,弱D型18份;407份RhD阴性血标本的ABO血型分布依次为:O型158份(38.82%)>A型119份(29.24%)>B型102份(25.06%)>AB型28份(6.88%);共检出7种表型,依次为dccee(51.60%)> dCcee(31.94%)>dCCee(9.58%)>dccEe(5.16%)>dccEE(0.98%)>dCcEe(0.49%)>dCCEe(0.25%),未检出dCcEE及dCCEE表型.Rh阴性献血者C、c、E、e4种Rh抗原的阳性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99.02%)>c(90.17%)>C(42.26%)>E(6.88%).结论 掌握柳州市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抗原分布特征,建立RhD阴性供血者表型数据库,有利于为RhD阴性患者及时提供配型相合的血液;对科学管理RhD阴性血源和合理应用RhD阴性血液具有重要意义.

  • 血清学检测柳州地区RhD初筛阴性献血者D变异体结果分析

    作者:李雄英;李聚林;许建荣;孔庆芳;谭庆芬;杨珊;徐阳曦

    目的 研究柳州地区RhD初筛阴性献血者D变异体分布.方法 425例经盐水法初筛为RhD阴性献血者标本采用IAT试验确认弱D,对IAT阴性的血样进一步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型和真实D阴性.采用单克隆lgM抗-C,c,E和e血清以盐水法检测Rh表型.参照文献方法计算RhD阴性献血者Rh基因频率、单体型频率和Rh表型期望值,并进行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结果 425例RhD初筛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D变异体99例(23.29%),其中弱D18例(4.24%),Del型81例(19.05%);确认真实D阴性326例(76.71%).18例弱D表型分布:Ccee 9例(50.00%) >CCee 4例(22.22%) >ccEe 3例(16.67%) >CCEe 1例(5.56%)=ccee 1例(5.56%).81例Del型表型分布:Ccee 47例(58.03%) >CCee 17例(20.99%) >ccee 11例(13.58%) >ccEe 5例(6.17%) >ccEE 1例(1.23%).326例真实D阴性表型分布:ccee 199例(61.04%) >Ccee 83例(25.46%) >CCee 22例(6.75%) >ccEe 16例(4.91%) >ccEE 3例(0.92%) >CcEe 2例(0.61%) >CCEe 1例(0.31%).本文Rh表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良好.单体型频率特点:cde(0.696 7)> Cde(0.261 6)> cdE(0.0417)> CdE(0.000 0).基因频率特点:c(0.739 5)>C(0.260 5),e(0.960 7) >E(0.039 3).结论 柳州地区RhD初筛阴性献血者D变异体检出率较高,将弱D和Del型献血者认定为RhD阳性,可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 汉族和维吾尔族Del型基因型及其常见等位基因差异的研究

    作者:黄铭珊;吕飘;刘持翔;卢旭玲;李慧;曹琼;周华友

    目的 比较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人群Del型基因结构和遗传特点,了解二者Del型常见突变类型及其基因组合情况.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随机非血缘关系的中国222名汉族人和55名维族人的RhD血型,RhD(-)者用改良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确认;单克隆抗体鉴定Rh表型;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检测Del型;PCR-SSP方法检测RHD上游、下游和杂合Rhesus盒;PCR扩增RHD第9外显子,测序验证;PCR-SSP检测RHD基因1227位点,测序验证.结果 222例随机非血缘关系汉族血清学RhD(-)标本和55例随机非血缘关系维族血清学RhD(-)标本分别检出43例和1例Del型;汉族RhD(-)标本中,RHD基因型为RHD-/RHD-和RHD +/RHD-、RHD+/RHD+者的比例分别为70.72% (157/222)和27.03%(60/222)、2.25%(5/222);维族RhD(-)标本中,只有1例RHD基因型为RHD +/RHD+,其余98.18% (1/54)标本为RHD-/RHD-;汉族和维族RhD(-)个体RHD基因型总体分布存在差异(P<0.05);汉族和维族RhD(-)个体的RHD-/RHD-基因型呈明显差异(P<0.05);43例随机非血缘关系的汉族Del型标本RHD基因1227位点检测:1例1227G、3例1227G/A和39例1227A,结合Rhesus box检测结果,基因组合情况分别为RHD1227G/-、RHD1227G/A、RHD1227 A/-和RHD1227A/A.1例维族Del型标本等位基因组合为RHD1227A/A.所有RHD-/RHD-纯合子样本均未检测到RHD基因1227位点.吸收放散试验为Del型者93.02% (40/43)、等位基因为RHD1227A或A/G个体均携带C抗原.结论 中国汉族和维族Del型人群RHD基因型绝大部分是RHD +/RHD-杂合子,都存在RHD;中国汉族和维族Del型等位基因以RHD1227A为主,且与C抗原相关联.

  • 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案探讨

    作者:邵长峰;董永;张少强;程聪;韩乐乐;孙波

    目的 探讨采取不同输血治疗方案抢救极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50例极重度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BO血型、Rh表型及交叉配血结果进行分组:ABO血型和Rh表型确定及交叉配血结果相合,24h内输注4 U ABO和Rh表型均同型的洗涤红细胞,为A组(n=12);ABO血型和Rh表型不确定,选取大相合的O型洗涤红细胞4U,联合血浆进行血浆置换输注,为B组(n=18);ABO和Rh表型确定,交叉配血不相合,选取4U ABO和Rh表型均同型的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浆进行血浆置换输注,为C组(n=20);输注24h后,比较各组之间临床指标的改变、评估输注疗效以及急性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Hb、RBC计数明显升高,TBIL和Ret%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佳,血红蛋白上升的高(28.34±3.12vs48.68±7.80,t=50.89;P<0.05)、红细胞计数上升的高(1.98±0.49 vs2.66±0.37,t=7.02;P<0.05),网织红百分数下降的低(47.11±6.25 vs 20.17±3.66,t=25.45;P<0.05),胆红素下降的多(72.34±7.67vs33.16±6.02,t=23.85;P<0.05);C组患者输注全部有效,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x2 =4.97,P<0.05);3组患者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血浆置换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直接输注组.结论 针对极重度AIHA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输血方案,采取ABO、Rh表型均同型的洗涤红细胞直接输注或者联合血浆置换进行输注,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控,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 汉族、维族和藏族Del型检测及Rh表型分布特征

    作者:余明明;闫清雅;卢旭玲;李慧;刘思景;刘持翔;晁艳;陈蓉;张印则

    目的 使用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对Del型个体D抗原相对定量;研究部分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人群Rh表型分布特征;研究部分汉族Del型个体Rh表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IgM单克隆抗体鉴定Rh表型,改良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标本,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检测Del型.结果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个体Rh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4,P<0.05);维族和汉族、维族和藏族RhD(-)标本Rh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31,P'<0.05;x2 =21.761,P'<0.05),但汉族和藏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7,P'>0.05).汉族和维族RhD(-)个体在Cc表型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57,P<0.05).222例随机非血缘关系汉族RhD(-)标本检出Del型43例(19.37%),55例随机非血缘关系维族RhD(-)标本检出1例Del型(1.82%),7例藏族RhD(-)标本未检出Del型.汉族Del型阳性个体中携带RhC抗原比例(93.02%)远远高于Del型阴性个体中携带RhC抗原比例(25.1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18,P<0.05).结论 吸收放散微柱凝胶法可以检测Del型及对D抗原进行相对定量;中国汉族、维族和藏族RhD(-)人群Rh表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Del型与RhC抗原存在关联.

  • RhD抗原表达与CE抗原的关系研究分析

    作者:王志红;兰炯采;孙雪梅;吕冬冬;李慧晓

    目的 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武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的凝集强度的平均值有差别,测得的D抗原凝集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DccEE> DCCee> DccEe> DCcEe> DCcee,各表型之间抗原凝集强度存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5,P<0.05);不同D表现型的RhCE表型构成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一般D阳性与RhD阴性相比,前者C、E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后者c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弱D和Del型这2种特殊D阳性则表现在,C、c、E抗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RHCE基因形成的抗原组合影响RHD基因表达D抗原,Cc,cc抗原组合的标本可能出现D凝集强度减弱或者极弱形成弱D或者Del型,甚至D抗原不表达形成D阴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