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BO疑难血型的鉴定分析思路和所需试剂应用

    作者:田华;任雪侠;冯万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ABO疑难血型鉴定的分析思路及所需试剂的应用.方法 在本院输血科及宝鸡周边县区输血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104例疑难血型鉴定标本中应用血清学实验.ABO疑难血型鉴定使用试管法,弱抗原、弱抗体及抗体筛选使用微柱凝胶法,依据试管反应的血清学特点.结合患者年龄、病例资料、遗传史等综合因素假设原因,设计针对性试验加以验证,后确认血型.结果 新生儿抗体减弱28例、老年人抗体减弱13例、冷凝集22例、不规则抗体16例、蛋白凝集11例、亚型9例、抗原减弱5例.结论 基层医院疑难血型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老年人生理因素导致抗体减弱、冷凝集、不规则抗体、蛋白凝集,其次是亚型、抗原减弱等.熟练应用血清学方法可以解决常见的ABO疑难血型鉴定,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

  • 微柱凝胶卡式血型检定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军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血型鉴定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法与盐水法、凝聚胺法在检测A抗原,B抗原,D抗原中的凝集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法(凝集强度4+)比凝聚胺法高20%,比盐水法高30%,且无(2+,1+)凝集现象发生.结论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法操作简便,结果判定清晰准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探讨微柱凝胶法反定型弱凝集的处置措施

    作者:陈兰兰;张燕华;张嘉洪;李天君

    微柱凝集试验与传统的试管法血型血清学试验相比,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简单、结果稳定能拍照保存等优点[1,2].ABO血型系统天然抗体通常为IgM抗体,适反应温度为4℃,但室温不影响ABO正反定型.当抗体凝集强度较弱导致正反定型不符时,传统的试管法处理措施是将反应管置4℃放置10 min,一般可出现增强的凝集反应,获得一致的正反定型结果.但是目前常用的全自动配血及血型分析仪,通常只有37℃和室温孵育位,无法获得天然抗体佳的4℃反应条件.本实验室通过延长微柱凝集反应时间来增强凝集强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不同表型Rh抗原在低效价抗体鉴定中的差异性比较

    作者:王志红;吕素梅;李艳英

    目的 明确Rh血型抗原的剂量效应,探讨不同表型的Rh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性差异.方法 采用微孔板法检测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性.结果 (1)各抗原阳性时凝集强度在各个表型中存在明显差异.C抗原平均凝集强度强的表型是CCee,c抗原在ccEE、ccEe和ccee表型中平均凝集强度强,E抗原在ccEE表型中平均凝集强度强,e抗原平均凝集强度强的表型是Ccee和CCee.(2)低效价抗体中漏检多为c和C抗原,主要出现在表型CcEe和Ccee中.E和e抗原漏检较少,出现在表型CcEe和ccEe中.结论 CC、cc、EE、ee等纯合子编码的抗原反应性较强,对低效价抗体也更敏感.

  • 血清学检测中蛋白凝集现象的鉴定及特征分析

    作者:郑皆炜;刘曦;沈伟;金沙;陆琼;范亮峰;姜跃琴;谢军华;钱呈睿;向东

    目的 对各类产生蛋白凝集的患者血样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解决蛋白凝集造成的检测困难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6-2015年本实验室84例蛋白凝集案例进行总结,分析血清学试验结果,包括盐水置换试验及显微镜观察影像.结果 临床上导致蛋白凝集的疾病主要是多发性骨髓瘤,绝对数(占41%);又以30岁以上的男性居多,男性绝对数(占67%),30岁以上患者绝对数(占99%).蛋白凝集主要以团块状为主,绝对数(占62.5%),凝集强度主要低于1+.结论 蛋白凝集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但与多种疾病可能存在关联性,蛋白凝集之间也存在凝集形态上的明显差异.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清或血浆中加入盐水后反应以及结合临床诊断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蛋白凝集造成的临床检测困难.

  • 112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结果分析

    作者:邹玉;王立新;谭金哲;陈春霞;秦莉

    目的 了解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患者在疾病分布、血液学指标、DAT分型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DAT分型、DAT凝集强度与患者Hb、Ret、LDH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输血科2016年1月-2017年8月112例DAT阳性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疾病分布、血液学指标、DAT分型、DAT凝集强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DAT阳性患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77例(68.8%)、血液系统肿瘤10例(8.9%)、肝脏疾病8例(7.1%)、感染性疾病6例(5.4%)等,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又主要见于AIHA、CAS、SLE.DAT阳性患者Hb、RBC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而Ret、TBil、LDH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DAT阳性患者中,IgG单纯型占比高(78.6%),DAT凝集强度以W+~2+为主;IgG+C3d混合型占比其次(18.8%),DAT凝集强度以4+为主.IgG+C3d混合型患者Hb水平明显低于IgG单纯型患者,而Ret、LDH水平均明显高于IgG单纯型患者.随着DAT凝集强度升高,患者Hb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而Ret、LDH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结论 DAT阳性患者中,以AIHA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占比例高,DAT分型以IgG单纯型为主,DAT分型、DAT凝集强度与Hb、Ret、LDH均存在关联.

  • 自免溶贫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贫血程度及输血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秋会;胡兴斌;安群星;孙文利;张婧;安宁;常艳;严珺;尹文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与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自身抗体伴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凝集强度与贫血程度以及输血治疗的关系,寻求安全有效的输血策略.方法 应用试管法、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法,对196例AIHA患者红细胞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检测;对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检测,利用谱细胞鉴定患者血清中和致敏在红细胞上的抗体特异性;并分析自身抗体凝集强度和自身红细胞被致敏的强弱与贫血程度以及输血治疗的关系.结果 196例AIHA患者中,DAT和IAT均为阳性,且凝集强度为1+-4+不等,共检出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86例占43.9%(86/196),单独自身抗体65例占33.2% (65/196),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45例占23.0%(45/196).其中,自身抗体的强度与自身红细胞被致敏的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自身抗体和红细胞DAT的凝集强度与贫血呈正相关(P<0.05)与输血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 AIHA患者自身红细胞被致敏的强弱、贫血的严重程度、输血后的疗效与自身抗体和DAT的凝集强度均有关,其自身抗体凝集强度越强红细胞被致敏的程度越严重.对于此类患者输血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血.

  • RhD抗原表达与CE抗原的关系研究分析

    作者:王志红;兰炯采;孙雪梅;吕冬冬;李慧晓

    目的 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武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的凝集强度的平均值有差别,测得的D抗原凝集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DccEE> DCCee> DccEe> DCcEe> DCcee,各表型之间抗原凝集强度存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5,P<0.05);不同D表现型的RhCE表型构成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一般D阳性与RhD阴性相比,前者C、E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后者c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弱D和Del型这2种特殊D阳性则表现在,C、c、E抗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RHCE基因形成的抗原组合影响RHD基因表达D抗原,Cc,cc抗原组合的标本可能出现D凝集强度减弱或者极弱形成弱D或者Del型,甚至D抗原不表达形成D阴性.

  • 不规则抗体体内消减速率的研究

    作者:范亮峰;刘曦;沈伟;金沙;陆琼;向东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体内的消减,比较不同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体内消减速率,探讨其特点,为输血相关不规则抗体检测提供参考和数据.方法 研究2000-2016年上海地区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案例(不包括冷抗体,自身抗体和产前检查中发现的不规则抗体).选择不同时间多次检测的患者,研究其输血史和不规则抗体强度变化,在考虑可比性的前提下,计算各类不规则抗体消减速率.根据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凝集强度为抗体赋值(赋值方法参照AABB),结合检测间隔天数计算不规则抗体消减速率.结果 共有110例不规则抗体具有多次检测的可比性数据(抗体特异性包括抗-E/-Ec,抗-Ce/-C,抗-D,抗-Jka,抗-Jkb,抗-Fyb,抗-Dia,抗-Wra,抗-M,抗-S),其中10%的不规则抗体在多次检测中逐渐消减至无法测得.Rh血型系统抗体在体内30 d(下同)平均消减速率0.259/30 d.非Rh血型系统抗体在体内平均消减速率:1.08/30 d.结论 不同个体不规则抗体体内平均消减速率差异很大,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在体内平均消减速率低于其它血型系统抗体,由于其消减可能导致输血前检测的漏检和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输血应该重视对患者以往输血史、妊娠史,特别是以往不规则抗体检出史的了解.

  • 增加低效价血清在ABO血型反定型中凝集强度方法的比较

    作者:张勇萍;李楚;杨世明;崔颖;魏华;曹丽妍;穆士杰

    目的 不同原因可导致血型抗体降低或血型抗体合成不足,可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了解增加低效价血清在ABO血型反定型中的凝集强度的3种方法及正反定型相符率,探讨低效价血清在反定型中适宜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ABO血型抗体效价降低用常规方法反定型凝集强度为混合外观凝集(MF)的12例患者血标本和常规方法反定型凝集强度为-~1+w的98例新生儿血标本,采用低离子溶液法、加大血清量法及置换血清4℃反应法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抗体增强方法的凝集强度及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率.结果 12例患者ABO血型抗体效价降低血标本的凝集强度由常规方法的MF增加到低离子溶液法的1+、加大血清量法的2+及置换血清4℃反应法的3+,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98例新生儿血标本的凝集强度由常规方法的-~1+w增加到低离子溶液法、加大血清量法及置换血清4℃反应法的1+~3+,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率由常规方法的定型困难增加到低离子溶液法的84.7%、加大血清量法的87.8%及置换血清4℃反应法的90.8%.结论 采用低离子溶液法、加大血清量法及置换血清4℃反应法,可不同程度增加低效价血清在ABO血型反定型中的凝集强度,提高正反定型相符率.

  • 新生儿ABO溶血病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析

    作者:曾德理;袁茜茜;石明芳;黄梅香;周文娟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溶血三项试验|直接Coomb's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值结果,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根据292例新生儿ABO-HDN溶血三项试验结果及抗体释放试验凝集强度(即+、2+、3~4+)按日龄(即1~2d、3~ 5d、6~15d)分组,分析新生儿ABO-HDN溶血试验结果、血涛胆红素测定值与日龄的关系.结果:292例新生儿ABO-HDN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构成比、凝集强度均以1~2d时高强;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与4种阳性类型及抗体释放试验凝集强度无关,P>0.05,与日龄有关,随日龄增加而增大,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下降趋势为1~2d<3~5d<6~15d,其中1~ 2d与3~ 5d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1~2d与6~ 15d及3~ 5d与6~ 15d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换血病例多集中在1~4d之间,占94.12%.结论:对于母婴ABO血型不合且黄疸进展快的患儿应在生后1 ~ 2d内进行溶血三项及血清胆红素检测,以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 新生儿ABO溶血病抗体释放试验凝集强度分析

    作者:曾德理;袁茜茜;石明芳;黄梅香;周文娟

    目的:分析29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溶血三项试验(直接Coomb,s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把292例新生儿ABO-HDN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病例,根据其阳性构成比和凝集强度(即+、2+、3~4+)分析其与DAT及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的关系.结果:292例新生儿ABO-HDN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构比为1~2d> 3~5d>6~15d,日龄越小阳性率越高,P<0.05.DAT、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随抗体释放试验凝集强度的增强而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ABO-HDN早期进行溶血三项检测阳性率高,DAT、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与抗体释放试验凝集强度有关联性,抗体释放试验凝集强度越大,阳性率越高.

  • 1例D变异型患者血型检测引起的实验方法学和输血讨论

    作者:苑广洋;黄海涛;张元;董守智;杜春红

    目的对D变异型检测试验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患者输注RhD阳性血液的风险性。方法采用玻片法、盐水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检测患者红细胞表面的D抗原。结果该患者为D变异型。结论 D变异型检测试验不能只做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一定要有盐水法;该患者若输血则需要输注RhD阴性的红细胞。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