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作者:张艳婷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的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不仅有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而且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抗炎治疗中有着突出的作用[1]。本研究选取了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高频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研究

    作者:杨德荣;程光荣;张定萍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从而评价冠心病(cerom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对50例CAD患者和30例正常人(年龄段相同),进行肱动脉气囊加压前后血管直径、血流速度和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CAD组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见表1);CAD组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0.82±3.13)μml/l]比[(56.38±11.03)正相关(r=0.824,P<0.01).μml/l]P<0.01;(2)CAD组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与血浆NO浓度呈明显结论:CAD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降低.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海贤;周强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反应性舒张程度、NO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娟

    目的:探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规律及该变化所表示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2013年收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常人1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应用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测定,检测其肱动脉在基础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性充血)时以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含服硝酸甘油)时的内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时肱动脉内经舒张百分比以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时肱动脉内经舒张百分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明显降低,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越差则其 FMD 下降程度越明显。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障碍,对老年人存在内皮功能障碍的应该积极改善,可有效防治心力衰竭出现。

  • 温胆泄浊法对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粥样硬化改善作用的超声研究

    作者:赵萍;陈洁;洪永敦;曾燕静

    目的 评价温胆泄浊法对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低危、中危性的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3例,其中温胆片组23例,安慰剂组20例.在氨氯地平有效控制血压基础上分别加用温胆片或安慰剂.彩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斑块面积,肱动脉充血后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温胆片组患者治疗后痰浊积分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改善、IMT减少、颈动脉斑块积分降低(均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显著性减少(P<0.01);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颈动脉IMT间呈负相关(r=-0.596,P<0.05);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且温胆片组优于安慰剂组,但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温胆泄浊法对颈动脉斑块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异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义成;袁桂莉;郜新春;王亚玲;李跃;刘俊峰;曹文红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E-Tracking技术测量30例冠心病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度(β)和顺应性(AC),同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受试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10.10±3.98)%与(16.32±2.42)%,P<0.05];冠心病组Ep、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35.27±21.10)%与(111.67±29.53)%,P<0.01]、[(10.18±1.26)%与(9.07±1.95)%,P<0.01];但冠心病组的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6士0.14)%与(0.73士0.1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EDD%)与Ep、β负相关(r=-0.634,P<0.01;r=-0.505,P<0.01),与AC呈正相关(r=0.668,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动脉弹性降低,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提示 E-Tracking 技术和FMD一样能够判断动脉功能异常,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性、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

  •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志敏;俞虹;陈保平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技术对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脂康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检测.结果:56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低,8周后,血脂康组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安慰剂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可应用于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

  • 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康复作用

    作者:秦玲;杨晓英;李洋;翟坤光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和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变化;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在治疗前后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结果 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前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为(3.66±0.72)%,较对照组的(13.18±1.23)%显著减弱( P<0.001);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 mg/d 8周后,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为(10.98±1.57)%( P<0.001),且血清胆固醇从(7.11±0.70)mmol/L降至(5.86±0.59)mmol/L( P<0.01).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阿托伐他汀不但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而且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有明显的康复作用.

  • 前列地尔联合舒洛地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瑞芳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舒洛地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78例早期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舒洛地特治疗,治疗组采用舒洛地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肱动脉血流所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所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实验室相关指标(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MD与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MD与FM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IL-6、TNF-α水平、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4/39)]与对照组[7.69%(3/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早期DN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哺乳期过度营养对大鼠血压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娟;陈梦莹;戴焱焱;夏冬晴;周楠;计晨琳;李晓南

    目的 观察出生后过度营养及高脂饮食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哺乳期及早期持续过度营养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应用小窝鼠模型,SD大鼠雄仔出生3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哺乳期正常营养组(10只/窝)和哺乳期过度营养组(3只/窝).3周断乳后,再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组给予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至16周;共分为4组:正常营养组、哺乳期过度营养组、断乳后过度营养组、持续过度营养组.每周监测体质量,于3、16周测定大鼠内脏脂肪质量、收缩压及心率.取大鼠胸主动脉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测定.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硝酸还原法检测血管组织中一氧化氮,实时定量-PCR测定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出生后3周哺乳期过度营养组大鼠体质量[(77.80±0.57)g比(62.80±0.85)g,t=14.576,P<0.01]、脂肪质量[腹膜后:(8.19±0.49) mg/g比(4.92±0.31) mg/g,t=5.629,P<0.01;生殖周:(3.50±0.29) mg/g比(2.08±0.13) mg/g,t=4.552,P<0.01]显著高于正常营养组大鼠;血管组织中磷酸化-eNOS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持续到16周(F=15.215,P<0.01);断乳后高脂喂养增加哺乳期过度营养组大鼠体质量、脂肪质量.至16周时,持续过度营养组出现高血压[(149±1.94) mmHg(1 mmHg=0.133 kPa),F =22.834,P<0.01]、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F=7.648,P<0.05)及磷酸化-eNOS的蛋白表达下降(F=15.215,P<0.01),而断乳后过度营养组仅出现血压改变.结论 哺乳期过度营养断乳后高脂饮食可导致高血压,血管组织磷酸化eNOS表达的持续下降可能是哺乳期过度营养诱导成年期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紊乱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

  • 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多种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爱玲;马红;王文丽;何佩;陈伟;屈娟娟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II)、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各组外周血NO、AII、TBIL、IL-6、TNF-α及CRP含量.结果 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被动吸烟组NO、TBIL浓度低于正常组(P<0.05);AII、IL-6、TNF-α、C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两组间各指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并引起机体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这些改变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

  • 高频超声探头对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

    作者:耿淑仁;李丽君;段学蕴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频探头检测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有高血压家族史但血压正常人群和20例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人在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GTN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80±3.85)、(8.00±3.60)% vs (12.70±5.90)%)](P <0.01).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都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推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高血压形成机制中的一个早期因素.

  • 基于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技术检测长期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赵军凤;钱林学;张宏;胡向东

    据2010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发布全球成人烟草使用情况调查中国部分显示,中国吸烟总人数约占全球吸烟总数的30%,居世界各国之首。吸烟是诱发中国日益流行的慢性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不全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间有重要联系[1-3]。有学者指出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发因素[4],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之前[5],被认为可预测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及心脏病等的发生[6-7],故准确地对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作出评价,判断吸烟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可为临床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本课题应用基于血管壁回声跟踪( ET)技术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FMD)技术对长期吸烟者肱动脉进行检测,探讨长期吸烟对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法

    作者:田晶;文艳玲

    大量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具有生理屏障作用,而且具有极为活跃的代谢功能,通过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凝血与纤溶的平衡以及抑制炎性细胞的黏附与聚集,并影响脂蛋白的代谢、摄取以及血管生长和重塑等.

  • 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作者:乔怀宇;黄国明;涂小文;徐劲松;夏国际;黄勇;揭继焘;宋景春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用倾斜方法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BRS=(低血压时R-R间期-基础R-R间期)/(低血压-基础血压),用袖带对肱动脉加压后放气,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方法代表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的BRS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6.9±7.3 vs 13.9±3.6)ms/mm Hg,P<0.01],亦明显小于肾性高血压组[(6.9±7.3 vs 12.2±6.2)ms/mm Hg,P<0.01];高血压病BRS有随着高血压分级增高而下降趋势,1级患者BRS大于3级患者[(10.2±4.0 vs 5.4±4.8)ms/mm Hg,P<0.01],2级患者BRS大于3级患者[(7.6±2.4 vs 5.4±4.8)ms/mm Hg,P<0.01];(2)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BRS小于高血压病不伴高脂血症组[(2.2±4.7 vs 7.2±6.4)ms/mm Hg,P<0.01];(3)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565,P<0.01),肾性高血压组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573,P<0.05),正常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610,P<0.05).结论(1)BRS功能降低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病原因之一;(2)降脂治疗可通过升高BRS,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3)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BRS有关,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改善BRS.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脂血症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启旺;陈立娥;张振杰;王义成;温德惠;袁桂莉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E-Tracking技术测量35例高脂血症患者与30例正常健康组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度(β)和顺应性(AC),同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受试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10.15±3.98)与(16.35±2.42),P<0.05;高脂血症组Ep、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36.27±21.11)与(112.67±29.43),P<0.01,(10.20±1.25)与(9.09±1.98),P<0.01.但高脂血症组的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8±0.14)与(0.75±0.18),P<0.05.FMD和Ep、β负相关(r=-0.562,P<0.01;r=-0.415,P<0.01),与AC呈正相关(r=0.527 P<0.01).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动脉弹性降低,且2者之间有相关性,提示E-tracking技术和FMD一样能够判断动脉功能异常,具有简便、快速、无创性及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

  • 波生坦对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女性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潘晓杰;刘佳;姜一农;王珂;旅朝霞;郭然

    目的:观察波生坦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女性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给予11例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ASD合并PAH的女性患者,给予波生坦62.5mg,每日2次,口服4周治疗.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WHO心功能分级、内皮依赖性(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结果:波生坦治疗4周后,患者6MWD由(238±173.0)m增至(307±141.4) m(P =0.005);WHO心功能分级3例患者(27%)降低1级,8例患者维持原有分级不变;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D由治疗前的2.7(2.0,3.3)%升至4.4(3.3,5.6)%(P =0.033),EID无显著变化.患者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剂量波生坦短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SD合并PAH女性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廖洁;雷闽湘;陈雄;胡维;王爱民

    目的 观察比较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持续组和血糖波动组.血糖波动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诱导血糖波动.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主动脉测离体舒张功能、NO浓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3K、蛋白激酶B(PK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波动组和持续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低于正常组(P<0.01),波动组又明显低于持续组(P<0.05);波动组及持续高血糖组的NO浓度、PI3K及磷酸化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下调(P<0.01),而波动组又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 结论 长期血糖波动可以明显引起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可能与抑制PI3K/Akt/eNOS信号通路活化所导致NO的产生降低有关.

  • 糖尿病足病患者瘦素水平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籍胤玺;金毅;金文波

    目的 探讨瘦素水平与糖尿病足(DF)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DF患者(DF组)90例,T2DM患者(T2DM组)9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NC组)80名,另根据糖尿病病程将DF组分为病程≤10年亚组25例、10<病程≤15年亚组31例及15<病程≤20年亚组34例.采用ELI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并比较瘦素水平和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值)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F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DF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DF组和T2DM组FPG、HbA1c及HOMA-IR高于NC组,ABI低于NC组,且DF组FPG、HbA1c及HOMA-IR高于T2DM组,ABI低于T2DM组(P<0.05或P<0.01);DF组和T2DM组瘦素水平高于NC组,且DF组高于T2DM组[(16.45±6.73) vs (10.63±3.47)vs(5.94±1.36) ng/ml,P<0.01].DF组和T2DM组放气后60—90 s时肱动脉内径(D1)和EDF低于NC组,且DF组低于T2DM组[D1:(6.71±3.00)vs(9.68±3.30) vs (14.72±4.17) mm;EDF:2.08(1.05,3.93)% vs 2.77(1.70,4.50)% vs 3.04(2.78,5.84)%](P<0.05或P<0.01),而各组静息状态下测定的2次肱动脉基础内径的均值(D0)、予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5 min后测量肱动脉内径(D2)及NE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M病程增加,瘦素水平逐渐增高[(12.55±2.86)vs(14.44±4.18)vs(18.79±6.92) ng/ml,P<0.05或P<0.01],EDF逐渐降低[2.49(1.15,4.23)%vs 1.99(1.00,3.82)% vs 1.61(0.70,2.99)%,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D1和EDF呈负相关(r=-0.735、-0.763,P<0.01),与D0、D2及NEDF无相关性(r=0.275、0.160、0.227,P>0.05). 结论 DF患者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瘦素水平可能对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有影响,而对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影响不明显.

  • 高血压患者血管超负荷指数与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关系

    作者:蔡晓琪

    目的:探讨血管超负荷指数(vascular overload index, VOI)与以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ation, 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 of carotid artery,CA-IMT)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为评价指标的心血管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关系。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