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囊型肝包虫病的CT诊断及对穿刺治疗效果的评价
目的分析43例囊型肝包虫病的CT表现,评价穿刺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全部行CT扫描;穿刺治疗后CT随访43例.结果囊性肝包虫在CT上的征象为轮廓光滑锐利,密度均匀低密度区,分为单囊型和子囊型.5例增强CT,2例病变呈轻度强化,3例病变无强化.CT随访43例中20例痊愈,10例好转,6例稳定.结论 CT检查不仅可作出囊性肝包虫病明确诊断,而且可作出穿刺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
囊性肝包虫病破入腹膜外间隙二例
我院近年收住囊性肝包虫病破入腹膜外间隙二例,现报道如下.
-
多间隔多房多子囊肝包虫病360例手术治疗体会
1974~1999年,我院共收治肝包虫病2850例,其中多间隔多房多子囊性肝包虫病360例(12.6%),首次手术后遗漏囊肿6例.术后随访1~25年,复发174例(48.3%).
-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
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展了在CT导引下的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囊性肝包虫病,共治疗6例7个肝包虫囊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标准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5年3月收治了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病例47例,均行外膜内完整摘除术,观察并分析术中所见胆瘘不同的解剖特点,观察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残腔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初步提出囊性肝包虫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标准.结论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临床分型可以简洁、直观、全面地表述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的情况,不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还可以为囊性肝包虫合并胆瘘的进一步研究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研究平台.
-
肝内管道CT三维重建在囊性肝包虫病中的应用研究及意义
目的探讨肝内肝动脉、肝静脉和胆道等管道系统的螺旋CT三维重建在囊性肝包虫病的应用研究及意义.方法8例囊性肝包虫病患者术前进行肝内管道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胆管螺旋CT造影扫描,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法三维重建,观察分析三维重建图像中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胆管的主要分支显影、形态、分布、受压和移位情况,分别将肝包虫囊肿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外膜内完整摘除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结果肝脏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病变与肝内管道的三维空间关系,包括管道的受压移位并与包虫囊肿呈半抱球状.部分肝门静脉、肝管左右支夹角增大,部分胆管壁嵌于包虫外囊壁内.8例"外膜内完整摘除术"均成功,术中证实三维图像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囊性肝包虫进行术前的准确定位、对指导囊性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的操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CT在囊性肝包虫病诊治中的应用
囊性肝包虫病是细粒棘球蚴引起的一种肝脏占位性病变,因此CT在综合诊断方面优于X线、B超及MR[1-3].CT可显示肝包虫的位置、数目、大小、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周围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同时反映出肝包虫发生、演变和转归过程等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随着CT技术普遍用于临床,对于囊性肝包虫病的诊断、预后与指导治疗都有着突出的意义.
-
囊性肝包虫病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囊性肝包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卵感染引起,是一种动物源疾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较发达的西北地区.人体吞食棘球蚴虫卵后,主要分布于肝、肺、脑、腹腔等部位,70%~80%寄生在肝脏[1].CT对肝包虫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报告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肝包虫病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基础之间关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囊性肝包虫所致梗阻性黄疸的B超分析
肝囊性包虫是高原地区的常见病,B超对囊性肝包虫病所致梗阻性黄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拟重点探讨其声像图特征及梗阻的原因.
-
外囊完整摘除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16例
囊性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常发生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新疆是包虫病特高发地区.包虫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内囊摘除术后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术后复发率达4.5%-20.2%.肝叶切除虽然降低了复发率,但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不易在基层医院推广.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运用外囊完整摘除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16例,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