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双下直肌缺如1例

    作者:韩惠芳;赵春柳

    患者男,11岁,出生后即发现双眼上睑不能上抬,伴外上斜视,于1998年7 月12日收入院.患者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检无异常.父母健康, 无血亲婚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1.2;散瞳检影双眼无明显屈光异常;双眼上睑下垂,正前方注视时,双上睑遮盖角膜约1/2,右眼略重于左眼.眼位检查:(1)角膜映光:33cm右注视左眼-10°L/R5°,左注视右眼-10°,向上下25°注视, 右眼注视(0°)/((-10°L/R5°)/(-35°L/R25°)) 左眼注视(0°)/((-10°)/(-35°R/L20°)) (2)同视机检查他觉斜视角. 眼球运动:双眼下转不过中线,外下转力弱尤明显;下转时伴明显外转,其他方向大致正常 ,牵拉试验:双眼向颞下方牵拉,均无明显牵制;向颞上方牵拉无抗力.诊断:双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外斜A征、双下直肌麻痹.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先行双眼提提上睑肌缩短术,

  • 反向型眼球后退综合征一例

    作者:刘媛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眼球水平运动的先天性疾患,其主要特点为眼球内转运动时睑裂变小,同时伴有眼球后退.近我科收治一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 ,其临床表现十分特殊,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0岁.出生后即发现内斜视,双侧眼球的外转运动受限.足月顺产,既往体健 ,家族中无同类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1.0.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左眼+15°,可交替注视,右眼+15°.眼球运动:双眼外转明显受限,仅略超过中线;外转时,眼球向眶内退缩,睑裂明显变小;内转时,睑裂开大.具体测量的数据见表1.注视时头交替向两侧偏转.

  • 钝挫伤所致的下斜肌麻痹

    作者:朱小妹;王苏华

    后天性的下斜肌麻痹以外伤较为多见,患者常因眼眶或眼眶周围部钝挫伤后出现复视、歪头而来眼科就诊.笔者诊治过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3岁,左面部撞伤后向左侧歪头1周,于1999年11月就诊.眼科检查:左眶部无明显肿胀.角膜映光右/左5.,交替遮盖:右眼由上到中,左眼由下到中.眼球运动:左眼右上转落后.代偿头位:头向左歪,盖一眼歪头明显好转,因患儿不合作,未做同视机、三棱镜等检查.诊断:左眼下斜肌麻痹.给予维生素B1、弥可保、ATP、肌苷等药物治疗.1.5月后复诊,角膜映光正位,代偿头位消失.

  • 眼外肌先天异常致眼球后退综合征1例

    作者:胡大立;郭新

    眼球后退综合征即当眼球内转时眼球向眶内轻度退缩,睑裂变窄,当眼球外转时睑裂正常或轻度开大.有一典型眼球后退综合征Ⅱ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季×,男,4岁,左眼生后外斜,歪头视物1年于1998年3月入院.患儿足月顺产,无外伤史及传染病史,家族史无特殊.既往未就医. 检查:视力右+0.75DC×80°=0.6,左+0.50DS=0.01,角膜映光,左眼-30°L/R8° ,眼球运动:左眼内转不到中线,内转时睑裂缩小,眼球明显后退,并伴眼球急速上转和下转.外转时睑裂开大.代偿头位:面向右转.同视机检查:客观斜角:-30°L/R10°, 右转15°为-41°L/R8°,左转15°时-18°L/R10°.诊断:(1)左眼球后退综合征Ⅱ型 ,(2)弱视. 手术前在全麻下行被动牵拉试验,外直肌阻力很大,眼球不能牵拉至中线,手术中勾取外直肌时,见外直肌附着于角膜缘外6mm稍偏下处,肌纤维正常,做套环线后剪断肌肉后张力仍不减,牵拉眼球仍不能内转,顺巩膜壁继续向后探查,见外直肌止端后6~8mm处有索条状纤维束宽约3~5mm附着于巩膜壁上,用尖刀片伸入,将此纤维条索切断,张力瞬间消失,眼球一下转向鼻则,立即正位.再次检查发现颞上方还有一束4mm宽的肌肉,肌纤维正常,做套环缝线后剪断.整个外直肌止端从颞上方至颞下方呈120°扇形,将外直肌固定于止端后11m m处.探查未见有下斜肌,上下直肌均存在.

  • 以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为首发症状的小脑肿瘤一例

    作者:张建民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cute concomitant esotropia, ACE)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小脑肿瘤引起并以ACE为首发症状者,国内尚未见报道.现遇1例,报告如下.病例某女,9岁,学生.因突然出现双眼交替性内斜视,视物成双半月于1999年12月23日就诊.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1.2,左1.2.33cm角膜映光:右+20°,可交替注视,眼球运动正常.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视盘充血水肿,隆起3D,边界模糊,视盘血管迂曲,黄斑部及视网膜未见异常.同视机检查:自觉斜视角+26°,他觉斜视角+26°,在9个诊断眼位上斜视角无明显变化.TBC-1A中心视野及周边视野见生理盲点轻度扩大,鼻侧弓形暗点.神经科会诊后,发现患儿指鼻试验阳性,轮替试验阳性,跟膝试验阳性.

  • 双眼痛性眼肌麻痹一例

    作者:薛宪华;聂北燕

    患者,女,4岁,因头痛,恶心、呕吐4小时于2000年2月6日以"头痛原因待查"收住儿科病房.检查:T36.7℃,神志清楚,发育良好,颈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视力未查,双眼睑无下垂,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瞳孔3mm,对光反应存在,无眼位偏斜,眼球运动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9×1010/L,RBC 4.0×1010/L,PLT 200×10/L,ESR 35mm/h,脑脊液检查无异常,颅脑CT正常.给予对症处理及青霉素240万U静脉点滴,2次/日,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1天后出现双上睑不能上举,遂请眼科会诊.眼部检查,右眼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2mm,眼球外转、下转明显受限,瞳孔5mm,对光反应迟钝,角膜及前房未见异常,晶状体透明,眼底正常,左眼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3mm,眼球外转、下转、内转均明显受限,瞳孔5mm,对光反应迟钝,角膜、前房、晶状体及眼底均无异常.诊断:双眼痛性眼肌麻痹,转眼科治疗,给予氟美松5mg,青霉素320万U静脉点滴,1次/日,共3天.用药1天后头痛缓解,恶心呕吐消失,上睑下垂及眼外肌麻痹部分恢复,3天后,头痛消失,无上睑下垂,双眼正位,眼球各方向转动自如.停静脉点滴,强的松10mg口服,1次/日,1周后强的松5mg口服,1次/日,至2周后停药,整个治疗过程辅助以维生素B1、C、B12及维脑路通等治疗,出院时各项检查均正常.

  • 眼球运动动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琪;樊兆珊;王利华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在生理状态下对眼球运动的影像学研究成为可能.其研究方法由静态成像方法研究眼外肌断层解剖,发展到动态成像方法研究眼球运动功能.

  • 眼球运动动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续)

    作者:王琪;樊兆珊;王利华

    根据图1所示-2-3、-4层面,分别测量三个眼环的直径,根据右下图所示确定眼球旋转中心的位置.

  • 固定性斜视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续)

    作者:邹蕾蕾;黄莉雯;刘睿

    眼球还纳到肌锥内,且长期随访未发现复发.也有学者[24]将上直肌和外直肌用硅胶带替代缝线固定,减少了肌肉的损伤,更安全和可逆.内直肌的后退不是手术必须的步骤,当上外直肌连接,眼球还纳回肌锥之后,如果仍然存在内斜及外展功能受限,则再行相应的内直肌后退术[21].综上所述,高度近视性固定性斜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增大的眼球从颞上方肌锥中脱出所致,它伴有外直肌的下移及上直肌的鼻侧移位.眼球位置及肌肉的改变与眼眶内结缔组织的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疾病表现,即斜视角的大小,眼球运动受限的分级以及肌肉移位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术前斜视度检查,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 头针体针并用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继若;杨侃;彭小兰;白晶梅;汤志刚;王朝阳;王端义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结合药物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86例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针刺组取头针的颅底带前1/3、颅底带中1/3、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下1/3,体针取太阳、四白、攒竹、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甲硫氨酸4 ml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40 ml静脉点滴;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和药物组相结合的治法。观察治疗前后睑裂宽度、眼球运动及眼位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9.12,P<0.05),痊愈率高的为针药组患者,其痊愈率为79.03%,痊愈率低的为药物组;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c2=28.24,P<0.05),总有效率高的为针药组(95.16%),低的为药物组(58.06%);治疗后3组患者的斜视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P<0.05),治疗后患者斜视度小的为针药组(7.85±2.13)度,偏斜度大的为药物组(12.64±2.24)度;治疗后3组患者睑裂大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P<0.05),其中针药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睑裂大(8.85±2.13) mm,小的为药物组(5.64±0.24) mm。结论头针体针并用配合药物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及针刺治疗。

  • 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初步观察

    作者:史学锋;赵堪兴;许丽敏;陈霞;王婷

    目的 量化评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特征,探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在弱视诊断及客观、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19例(弱视眼19只眼为AM组,对侧眼19只眼为AS组),同期屈光矫正视力正常的同年龄段受试者19例(主导眼19只眼为ND组,非主导眼19只眼为NN组).采用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对受试者的双眼分别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记录,采用Matlab程序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成分进行识别、提取和分析.Origin 8.0统计软件及Matlab2008统计学工具包对各组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微扫视间隔时间、累积概率分布等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rkey检验.结果 AM组0.76°±0.07°微扫视幅度显著高于AS组、ND组和NN组(F=49.95,P=0.000),AM组(79.72±5.64)°/s峰值速度也较AS组、ND组和NN组显著增加(F=4.93,P=0.004),AM组(1.52±0.08) Hz微扫视发生频率较AS组、ND组和NN组明显降低(F=120.39,P=0.000),AM组(537.40±65.47)ms微扫视间隔时间较AS组、ND组和NN组明显延长(F=4.41,P=0.007),AM组幅度依赖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较其余各组右移,AM组0.67°±0.06°累积概率半高幅度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F=203.05,P=0.000).结论 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发生频率、间隔时间、累计概率分布等可作为客观评价弱视眼眼球运动功能的指标.高速眼球运动记录对客观评估弱视眼球运动系统功能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外直肌完全麻痹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睿;张晓慧;邹蕾蕾;黄莉雯;刘红;刘艳;周行涛;周浩

    目的 探讨外直肌完全麻痹斜视患者的术式选择、影响因素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加强的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外直肌完全麻痹的内斜患者共28例(31只眼),对术前及术后眼位、代偿头位、复视、双眼单视注视野以及眼球运动等进行比较分析.对术前及术后双眼单视注视野,麻痹眼的运动情况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依据牵拉实验以及术前术后检查结果,28例患者(31只眼)中,8只眼行单纯直肌转位术,10只眼行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术及直肌转位术,7只眼行直肌转位术及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6只眼行直肌转位术、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及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术.术后3~8个月(平均5个月),28例患者中术后第一眼位完全正位者17例,其余患者均轻度欠矫在10△以内.27例术前有复视及代偿头位的患者中,26例术后第一眼位复视及代偿头位消失,1例双眼外直肌完全麻痹患者,术后残余10△,第一眼位主诉仍有复视并伴轻度代偿头位,予配戴三棱镜矫正,患者复视及代偿头位消失.所有患者双眼注视野从术前的27.0°±6.4°扩大到术后的40.5°±4.8°(t=-34.692,P<0.001),受累眼的眼球运动从术前的-4.9±0.4增加到术后的-2.9±0.9(t=-13.418,P<0.001).结论 加强的部分直肌转位术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外直肌完全麻痹内斜患者的第一眼位,消除患者异常头位以及第一眼位的复视,提高受累眼眼球运动能力,显著扩大患者双眼单视范围.在确定手术方式和术式的先后顺序时,麻痹肌的拮抗肌的被动牵拉实验是一个关键因素.

  • 不同哺乳动物下斜肌周围结缔组织的结构功能分析

    作者:孙春华;赵堪兴;林锦镛

    目的 探讨哺乳类动物下斜肌周围结缔组织对眼球运动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盐酸氯胺酮深度麻醉成年猕猴2只,成年兔、Wistar大鼠各5只,将所有眼眶分离,整体固定,每只动物任选1只眼眶行大体解剖,组织学染色眶进行全眶石蜡包埋,冠状位连续切片,相邻切片以Masson三色染色、Weigert染色法分别进行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染色.观察下斜肌周围结缔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眼外肌的组织关系.对下斜肌与下直肌间的胶原组织平均吸光度(A)值进行Games-Howell 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动物下斜肌周围结缔组织均与外直肌、下直肌周围结缔组织相延续,但延续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在猕猴,下斜肌周围结缔组织除与其自身眶层纤维、下直肌胶原环紧密相连外,还与外直肌胶原环相延续.兔及Wistar大鼠下斜肌虽然亦有胶原结缔组织纤维所绕,这一包绕的胶原纤维与外直肌周围结缔组织相延续,但与下直肌纤维环较疏松地连接.猕猴、兔及大鼠下斜肌与下直肌间胶原组织A值分别为0.4110±0.0124、0.0862±0.0014、0.1075 ±0.0030.猕猴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25,0.024;P <0.05),兔与大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00,P<0.05).结论 猕猴双眼集合运动时,下斜肌与下直肌、外直肌的纤维结缔组织联系可使这3条眼外肌的移动相互关联,从而参与调控复杂的集合运动.

  • 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作者:麦光焕;余新平;余焕云;陈静嫦;邓大明;林小铭;康瑛;吴河坪

    目的了解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例(40只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术,应用双马氏杆试验(DMRT)检查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术眼的主观旋转度数;术前和术后1周对其中15例(30只眼)患者行眼底照像,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结果 9例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术前DMRT均阴性,术后2个月1例主观内旋转5.0°;在11例下斜肌继发性亢进患者中,4例术前DMRT外旋转2.5°~5.0°,术后2个月11例均无主观旋转度数.眼底照像示全部患者左、右眼平均客观旋转度数术前分别为外旋转14.92°±4.51°和外旋转16.83°±6.39°,下斜肌减弱手术后1周分别减少10.54°±3.75°和13.07°±3.38°;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或出生早期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不一致.下斜肌减弱术可矫治眼球外旋转斜视;术后主观旋转状态的变化存在复杂的代偿机制;主、客观旋转状态的变化仍存在不一致性.(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43-246)

  • 实时虹膜识别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性散光的临床分析

    作者:揭黎明;王骞;郑林

    目的 探讨实时虹膜识别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接受实时虹膜识别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近视性散光患者136例(249只眼),按术前柱镜度数分为3个组:低度组106只眼(-0.75~-1.25 D),中度组89只眼(-1.50~-2.25 D),高度组54只眼(-2.50~-5.00 D);同时按术前柱镜轴向分为3个组,柱镜轴向在180°±22.5°之间的近视性散光为顺规组(156只眼);轴向在90°±22.5°之间的近视性散光为逆规组(64只眼);轴向在45°±22.5°之间的近视性散光为斜轴组(29只眼).手术前应用波阵面像差仪进行小瞳孔下虹膜摄像,将数据导人准分子激光仪,掀瓣前进行静态虹膜识别,掀瓣后激光切削时以25 Hz眼球旋转跟踪频率进行动态虹膜识别,观察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散光度、散光轴向的变化.配对设计均数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个构成比比较采用R×C表卡方检验.结果 静态虹膜识别检测出眼球旋转偏移角度为2.37°±2.16°,动态虹膜识别检测出眼球旋转变化范围为0~4.3°,术中对其加以补偿.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均≥0.5,术后佳矫正视力均未丢失,术中术后均未产生严重并发症;裸眼视力≥术前佳矫正视力的患者227只眼(91.16%),裸眼视力≥术前佳矫正视力l行以上的患者87只眼(34.94%);散光度数由术前(-1.72±0.77)D减少为术后(-0.29±0.25)D(F=2.16,P>0.05).低、中、高度组术后1个月散光度数分别为(-0.23±0.21)、(-0.31±0.27)、(-0.37 ±0.34)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7.35,7.74,6.52;P<0.01).术后6个月时,顺规散光下降为43只眼(17.27%),逆规散光下降为28只眼(11.25%),斜轴散光上升为34只眼(13.65%),144只眼(57.83%)成为无散光眼,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28,P>0.05).结论 实时虹膜识别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LASIK能够有效校正患者平卧后和手术中眼球的旋转偏差,使散光度数和轴向的治疗更加精确,同时能够减少术后散光的产生.

  • 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作者:吴河坪;麦光焕;邓大明;林小铭;余新平;陈静嫦

    目的 探讨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29例(58只眼)上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上斜肌减弱术,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使用同视机检查主观旋转度数和双眼视觉功能.结果 58只眼术前客观旋转度数右眼为内旋转10.48°±6.01°,左眼为内旋转9.37°±5.88°;上斜肌减弱术后l周右眼和左眼的客观旋转度数分别减少了9.11°±7.09°和7.94°±4.76°.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斜肌断腱术后内旋转度数的变化与上斜肌部分切除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视机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正常双眼视觉功能和旋转斜视.结论 减弱亢进的上斜肌功能可矫治眼球内旋转斜视;上斜肌断腱术和上斜肌部分切除术改善内旋转斜视的效果基本相同;主、客观旋转状态的变化存在不一致性.

  • 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行中间带移位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珺珏;田琳璐;张柳蕙;王嘉璐;亢晓丽

    目的 探讨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INS)行中间带移位术后相关眼部参数变化特点,为临床术后效果评估及合理安排随访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诊断为INS并施行中间带移位术的17例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手术方式分别为Parks 5-6-7-8、Anderson、Kestenbaum 5-5-6-4、中间带合并斜视矫正及垂直肌中间带移位术.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患儿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双眼佳矫正视力(BCBVA)、中间带位置、扩大的眼球震颤视功能(NAFX)和中心凹时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对术后中间带回退患儿与未回退患儿的BCBVA、NAFX和中心凹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7例患儿中女性6例,男性11例,手术年龄5~11岁,术后随访时间为(14.8±6.0)个月.INS患儿术前头正位、代偿头位BCBVA分别为0.382±0.147、0.300±0.056,中心凹时间为(0.594±0.011)s,中间带位置为23.570°±0.118°;术后3个月头正位、代偿头位BCBVA分别为0.318±0.044、0.260±0.045,中心凹时间为(0.950±0.146)s,中间带位置为5.360°±1.107°;术后6个月头正位、代偿头位BCBVA分别为0.264±0.039、0.230±0.037,中心凹时间为(1.496±0.233)s,中间带位置为6.070°±1.303°;术后12个月头正位、代偿头位BCBVA分别为0.309±0.039、0.250±0.045,中心凹时间为(1.455±0.201)s,中间带位置为9.290°±8.520°;术前与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之后出现中间带位置回退.术后中间带回退患儿术前第一眼位、中间带NAFX分别为0.308±0.063、0.393±0.210,术后3个月第一眼位、中间带NAFX分别为0.430±0.090、0.471±0.140,术前头正位、代偿头位BCBVA分别为0.450±0.043、0.417±0.031,术前、术后3个月中心凹时间分别为0.122(0.080~1.014)s、0.438 (0.170~1.450)s,均低于术后中间带无回退患儿[0.523 ±0.142、0.601 ±0.110、0.610±0.160、0.680±0.120、0.200±0.063、0.250±0.076、0.725 (0.230~1.440)s、0.975 (0.380~2.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间带移位术是一种改善INS患者代偿头位、提高视力及中心凹时间的有效方法.术后6个月后会出现部分中间带位置回退,与患者自身的NAFX、BCBVA及中心凹时间有关,随访时间应至少延长至术后6个月.

  • 反应性AC/A等眼动参数在迟发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青;王勤美

    目的 探讨调节和辐辏的关系在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34例在校大学生,其中包括11例正视者和23例迟发性近视者(-2.00~-6.00D,迟发性稳定性近视者14例、迟发性进展性近视者9例).眼动参数测量包括远、近距隐斜、调节反应、调节性辐辏及正、负相对调节,对每组的反应性、计算性AC/A等眼动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的反应性AC/A明显高于正视组或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P<0.05),而计算性AC/A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需求时(3.00 D视标),正视组的调节反应A均明显高于迟发性进展性、稳定性近视组(P<0.05);远近隐斜、正相对调节的各组资料均服从近似正态分布(P>0.05),迟发性近视组和正视组的远、近隐斜及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迟发性近视组的近隐斜较正视组有内隐斜倾向,迟发性近视组的正相对调节其绝对值显著低于正视组(P<0.05).结论 调节、辐辏及其相互作用在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反应性AC/A为关键参数,高反应性AC/A的迟发性近视者在近距工作时存在视网膜成像离焦倾向.

    关键词: 近视 调节 眼球运动
  • Knapp手术与Foster缝线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李月平;张伟;丁娟;马惠芝;赵堪兴

    目的 探讨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在双上转肌麻痹(DEP)治疗中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6月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DEP患者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3~25岁.患者行Knapp斜视矫正手术或联合Foster缝线技术改良Knapp手术治疗,分析术前术后眼位、斜视度数、患眼上转和下转功能及双眼视功能的变化.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行术前和术后比较.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齐性检验、两独立样本间t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Knapp手术组15例,术前、术后原在位平均垂直斜视度数分别为(34.7±8.6)和(6.5±6.5)三棱镜度(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1,P=0.00).联合Foster缝线技术改良Knapp手术组7例,术前、术后原在位平均垂直斜视度分别为(38.6±14.6)和(5.7±9.3)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3,P=0.00).改良Knapp手术组垂直斜视平均矫正量为(32.9±5.7) PD,较单纯Knapp手术组的(28.1±3.6)PD显著增加(t=-2.39,P=0.03),且对眼球上转运动分级改善程度(2.8±0.5)较单纯Knapp手术(1.9±0.6)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二者对下转运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3.00,P=0.54).术前7例代偿头位下有双眼视功能患者,术后代偿头位消失或<5°,于功能眼位(原在位和下方阅读)获得双眼视觉.Knapp与改良Knapp手术对DEP一次手术的治愈率为72.7%,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数≥40 PD患者欠矫明显,需要二次手术.结论 单纯Knapp手术与联合Foster缝线技术的改良Knapp手术均适用于下无下直肌限制因素或已经解除限制因素的DEP,均显著矫正原在位垂直斜视并改善麻痹眼上转运动,对下方阅读视野无明显影响,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Foster缝线改良Knapp手术较单纯Knapp手术对斜视度矫正和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更加显著.

  • 上斜肌麻痹患者斜视矫正术后眼球旋转状态的改变

    作者:韦严;亢晓丽;董凌燕;岑洁;陈奕烨;许宇

    目的 以眼底照相为客观定量检查方法,探讨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 住院手术的40例(50只眼)单眼上斜肌麻痹的患者分别行患眼下斜肌切断术(15例15只眼)、患眼下斜肌部分切除术(15例15只眼)、患眼下斜肌切断+对侧眼下直肌后退术(10例20只眼)。于手术前和术后1、7、30、90 d行双眼眼底照相检查,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定量记录客观旋转角度。并观察记录垂直斜视角度和眼球运动情况。同时对30例(60只眼)正常人行双眼眼底照相检查,记录眼球客观旋转角度。手术前后比较采用ANOVA即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方法,术后1、7、30、90d分别与术前比较采用平均值之间的多重比较q检验(SNK法)方法,不同术式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30例正常人双眼眼底黄斑-视乳头夹角为右眼6.7°±2.5°,左眼5.9°±2.3°,双眼总和12.6°±4.3°,双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20)。40例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双眼眼底黄斑-视乳头夹角为患眼14.3°±6.6°,对侧眼12.2°±4.8°,双眼总和26.5°±10.3°-双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11)。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双眼总黄斑-视乳头夹角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比较,双眼总黄斑-视乳头夹角术前为26.5°±10.3°-术后1、7、30及90d分别为11.7°±4.3°、11.9°±4.9°、13.5°±5.2°、15.9°±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0.13-P<0.01)。随术后时间延长眼球客观旋转角度又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术后90d与术后1、7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斜肌切断手术组与下斜肌部分切除手术组相比,术眼手术前后黄斑-视乳头夹角改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7,P=0.57)。患眼下斜肌切断+对侧眼下直肌减弱手术组,双眼间对比,手术前后黄斑-视乳头夹角改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9)。结论 单眼上斜肌麻痹患者的眼底为外旋转位,并同时影响麻痹眼和非麻痹眼;减弱下斜肌或下直肌功能均可矫正眼球的外旋转状态,随时间延长,眼球的客观旋转角度有回退的趋势;下斜肌切断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矫正垂直旋转斜视的效果基本相同。

406 条记录 5/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