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碘制剂和壳聚糖制剂对烧伤创面局部抗感染作用的研究
甲壳素(Chitin)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蟹及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的理化性质和优越的功能活性,它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大分子。经过碱的水解,部分去掉乙酰基得到壳聚糖( Chitosan ),但甲壳素和壳聚糖都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这种溶解性差的特点限制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各方面的应用。甲壳低聚糖( Chitooligosaccharides )来自壳聚糖的降解,变成低分子量的可溶于水的氨基葡萄糖聚合物,应用广泛。由于它是阳离子聚合物,有抗菌活性及其他很多生物学功能,而备受人们关注。碘是应用100多年的抗菌物质。聚维酮碘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菌剂。但是利用甲壳低聚糖替换聚维酮与碘络合作抗菌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双重抗菌作用,并促进组织生长。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
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为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后所产生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精致处理而得.其分子量为40 000 KD.本品由于扩充血容量引起静脉血回流及心搏出量增加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滞性,具有抗血栓及渗透性利尿作用.骨科常用于肢体再植和血管外科手术,可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并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再植成功率.本品不良反应及注意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性疾病病人忌用;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少数病人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极少见.我科发生1例低子右旋糖酐治疗右手拇指离断再植术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右旋糖酐(dextran),又称葡聚糖,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临床广泛应用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D40).右旋糖酐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喘息、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胸闷,罕见过敏性休克.过敏常发生在首次使用时,滴人数滴或数毫升即出现胸闷、面色苍白乃至休克,及时处理可恢复[1].我科发生1例因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患者已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临床上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休克的抢救.此药有过敏反应的可能,如发热、皮疹、血尿等,但致过敏性休克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科2年来所见此药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道如下:
-
浅谈右旋糖酐输液配制工艺与过滤速度的探讨
右旋糖酐是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粘度大,生产过程中过滤速度一直是困扰放大生产的关键.右旋糖酐原料质量是直接影响到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我们根据这一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探索,这里我们主要进行配制工艺对滤速影响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
土壤杆菌重组合成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β1-3 D-N-乙酰氨基葡糖(GlcNAc)和β1-4 D-葡糖醛酸(GlcA)二糖重复单位组成的糖聚合物.HA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应用于眼科手术和骨关节炎治疗等.到目前为止,商品化HA仅来源于鸡冠提取或病原性链球菌发酵.本研究证实采用代谢工程技术可通过安全微生物重组合成HA.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sp.)ATCC 31749是一种食品聚合物凝胶多糖(curdlan)的商业化生产菌株.已成功开发出一种广谱宿主性表达载体,这种载体可表达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的3 kb HA合酶基因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5菌株的编码UDP-葡糖脱氢酶的kfiD基因.这两种异源酶的共表达使土壤杆菌合成HA成为可能.
-
影响右旋糖酐质量的因素分析
右旋糖酐系由蔗糖经肠膜状明串株菌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再经稀盐酸水解,后以酒精阶梯分离而制得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即右旋糖酐20、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70等,主要用于右旋糖酐输液、葡聚糖凝胶、右旋糖酐铁及其他药物载体等产品的生产.
-
15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良反应浅析
低分子右旋糖酐系蔗糖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处理精制而得,因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常常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15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