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MS/ESI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

    作者:朱运贵;李海菊;王峰;肖轶雯;张毕奎;李焕德

    目的:建立HPLC-MS/ESI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的方法,并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TMMS C18色谱柱(150 mm×3.9mm,5 μm),以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乙腈(60:40)为流动相,流速0.80 mL·min-1,柱温45℃,以双氯芬酸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负源,用各物质准分子离子峰的选择离子监测(SIR)进行定量分析,血清样品用乙腈直接沉淀后进样.结果:丙戊酸在7.25-188.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低检测浓度为0.50μg·mL-1(S/N≥3).日内与日间RSD均小于10%(n=5),方法回收率在98.7%-105.1%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血药浓度监测时间很短,灵敏度高;适用于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

    作者:孙增先;周金玉;张骞峰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分析方法,去除过量未反应的衍生试剂.方法:选择2-溴-对硝基苯乙酮为衍生试剂,环己烷羧酸为内标,采用Accubond SPE C18小柱处理反应液,Nova-pak C18柱(4μm,3.9 mm×150mm)为分析柱;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 nm,流速1 mL·min-1,柱温25℃.结果:反应液中90%以上未反应的衍生试剂被去除,内标及丙戊酸衍生物被保留和纯化.内标环己烷羧酸和丙戊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和4.5 min,线性范围为16.6~265μg·mL-1,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5%,日内日间误差RSD均小于5.1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非常适合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 神经干细胞、丙戊酸联合应用对成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王莉;伍亚民;刘媛;南国新;曾琳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和丙戊酸(VPA)联合应用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NSCs移植组和NSCs+VPA治疗组.采用半切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进行病理染色和神经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NSCs+VPA治疗组损伤处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其余两组,移植物和宿主脊髓建立的纤维联系较其余两组多,排列有序.NSCs+VPA治疗组诱发电位各项指标匀优于其余两组,8周时显著,其中以运动诱发电位(MEP)的优化明显.结论 NSCs和VPA联合应用对成鼠脊髓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 丙戊酸钠增强骨髓瘤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敏感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沙雪平;蒋卫;吴晓松;高敏杰;王宏梅;施菊妹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人类骨髓瘤细胞表面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性受体凝集素样同型二聚体(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并研究VPA对NK细胞杀伤骨髓瘤细胞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0.5、1、2、5 mmol/L VPA处理人类骨髓瘤细胞ARK、OPM2,与无VPA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浓度VPA对细胞ARK、OPM2活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 mmol/L VPA处理的骨髓瘤ARK、OPM2细胞NKG2D配体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应用钙黄绿素释放法(CARE-LASS)检测VPA对NK细胞抗骨髓瘤活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结果 5 mmol/L VPA处理ARK、OPM2细胞48h后,对骨髓瘤细胞活力有影响(P<0.05);与未处理细胞比较,1 mmol/LVPA处理的两种骨髓瘤细胞MICA、MICB和ULBP2 mRNA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NK细胞对骨髓瘤细胞杀伤率增高,效靶比8∶1时,VPA处理后ARK细胞杀伤率为60.2%,对照组为31.4%(P=0.018),VPA处理后OPM2细胞杀伤率为56.8%,对照组为22.3%(P=0.040);且增强的杀伤率可以被NKG2D抗体特异性拮抗.NK细胞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效应裂解肿瘤细胞.结论 VPA明显上调骨髓瘤细胞的MICA/B、ULBP2表达,可增强NK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活性,NK细胞经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途径杀伤骨髓瘤细胞,为骨髓瘤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丙戊酸钠对白血病细胞Jurkat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林聪猛;朱艺芳;叶宝国;沈建箴;林福安;沈松菲;徐成波;陈璐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对Jurka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VPA对Jurk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VPA作用前后Jurkat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VPA作用前后Jurkat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VPA作用前后HDAC1及组蛋白H3、H4乙酰化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VPA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VPA处理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检测显示随浓度增加,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下降,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P<0.05);RT-PCR证实VPA能够抑制HDAC1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证实,不同浓度VPA作用细胞48 h后降低HDAC1蛋白水平,提高组蛋白H3、H4乙酰化表达水平.结论 VPA能抑制Jurkat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这可能与VPA抑制HDAC1表达,上调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有关.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效果及价值评价

    作者:郝渝;阳静;丁志杰

    目的:观察分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癫痫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3例,应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3例,单纯应用丙戊酸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结果:两组癫痫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癫痫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效果及价值比较高.

  • 探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对老年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赵元;韩雄

    目的:老年癫痫患者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后的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的60例老年癫痫患者,按照病床号末尾数的奇偶性平均分组,其中30例患者仅应用丙戊酸视为对照组,剩余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视为研究组,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及癫痫复发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后,其不良反应率为3.3%,低于对照组23.3%;研究组治疗后癫痫的复发次数及持续时间的整体评价较对照组高,研究结果均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后用药安全性较高,且复发次数和平均发病时间较短,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

  • 应用不同剂量的丙戊酸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作者:李书林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癫痫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拉莫三嗪进行治疗;研究组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等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钠可有效抑制癫痫患者神经元异常放电频率,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因本次研究未进行长期随访,研究数据缺乏进一步验证,需进行后续研究,为促进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 不同剂量的丙戊酸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书林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癫痫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丙戊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LDL、TC、TG等血脂水平均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丙戊酸配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能有效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频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认知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凤鑫

    目的 研究分析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治疗方法为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结果 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发作频率为(1.22±0.87)次/月显著少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为(2.87±1.21)次/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每次发作时间为(11.20±5.32)分钟,对照组每次发作时间为(18.32±4.67)分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0%与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显著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改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探究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在治疗老年癫痫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张亚琼

    目的 评价老年癫痫患者行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癫痫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均予以丙戊酸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行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研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将小剂量的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应用于老年癫痫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洁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9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在口服丙戊酸同时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入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3.34,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56/59),且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单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孙佳男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56例癫痫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以治疗有效率、血脂检测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三个标准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对照组研究前后各血脂检测指标均高于研究前(P<0.05),而实验组研究前后各血脂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那莹莹;刘颖

    目的:探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7%,且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治疗各型癫痫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控制癫痫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临床观察

    作者:李学刚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疗效分析,指导临床对癫痫持续状态的合理用药.方法 对64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戊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31例患者在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24例患者3月内无复发,有效率为75%.结论 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特点,对癫痫持续状态康复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 观察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通

    目的 探究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拉莫三嗪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用药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0%、60%,均低于观察组的6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病患者拉莫三嗪单药或联合丙戊酸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两者联用疗效更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 探析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宇明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用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药物相结合方案进行治疗的病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0年-2015年期间收治确诊为癫痫患者60例相关临床基本资料为分析对象,随机选取30例单纯服用拉莫三嗪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除拉莫三嗪外联合小剂量丙戊酸服用治疗患者为观察组.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评估癫痫患者各自治疗方案干预效果,观察组评估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有差异(P<0.05);比较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事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并无差异性(P>0.05).结论 癫痫患者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方案对病情干预效果令人满意,且联合方案并不会明显提升不良反应情况,可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值得应用和重视.

  • 不同血药浓度丙戊酸治疗躁狂症临床研究

    作者:李宏斌

    目的:使用丙戊酸对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血药浓度对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的不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血药浓度的谷值。选取50例躁狂症患者分别接受丙戊酸治疗6周,并于服药后数周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谷值。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8%,对照组有效率为73%,两组效果无明显的差异,治疗窗范围为50~100μg·mL^-1之间。实验结论丙戊酸对治疗躁狂症有明显的效果,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有效用药。结论:对此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显示,实施不同的浓度给药建议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 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效果分析

    作者:巩婷;李妍怡

    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癫痫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4例。给对照组实施丙戊酸常规剂量治疗,给研究组实施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05%明显高于研究组4.55%(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病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袁娟;汤晓辉

    目的:研究给予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采取拉莫三嗪进行添加-替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3例患者采取添加拉莫三嗪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取拉莫三嗪替换丙戊酸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为(8.5±2.8)ug/ml,明显比对照组血药浓度(3.5±1.1)ug/ml高(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添加拉莫三嗪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癫痫发作的次数,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560 条记录 28/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