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戊酸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殿秀;吴广智;李强;崔树森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解丙戊酸对大鼠臂丛撕脱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和丙戊酸组,每组36只.制作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模型,丙戊酸组给予喂食溶解有丙戊酸(每日300 mg/kg)的水代替正常饮用水.术后分别于1、2、3、7、14和28 d应用硫堇染色、TUNEL和透射电镜观察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凋亡数量和超微机构变化. 结果 单纯损伤组和丙戊酸组术后1~7d神经元数量均无明显变化,14 d和28 d数量急剧减少.丙戊酸组神经元存活数量较多,在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为(79.93±2.88)%和(59.88±4.48)%,与单纯损伤组[分别为(69.82±4.08)%和(43.08±3.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损伤组和丙戊酸组伤后第1天无阳性表达,第2至28天均可见凋亡细胞.两组比较,丙戊酸组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在第3天和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导致运动神经元大量死亡,应用丙戊酸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增加神经元存活数量.

  • 丙戊酸治疗成人癫(癎)致血浆肉毒碱下降

    作者:陈佳;刘凤君;吴逊

    目的 观察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治疗成人癫(癎)患者后患者血浆游离肉毒碱改变规律,并探讨导致其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VPA治疗组为41例成人癫(癎)患者,其中接受VPA单药治疗者33例,联合其他抗癫(癎)药物治疗者8例,30例非VPA治疗的成人癫(癎)患者作为癫(癎)对照组,包括其他抗癫(癎)药物治疗的患者14例,和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16例.33名同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用酶循环法测定血浆游离肉毒碱浓度,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VPA治疗组血浆游离肉毒碱浓度(31.43±11.75 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3.25±12.57μmol/L)和非VPA治疗的癫(癎)对照组(40.71±12.83 μmol/L,P均<0.05).血浆游离肉毒碱浓度与VPA剂量、VPA疗程、其他抗癫(癎)药物、年龄、性别、血ALT、AST无相关性.结论 VPA治疗成人癫(癎)可能导致血浆游离肉毒碱水平下降,其下降程度和VPA无剂量和疗程依赖性,也不受患者的生理状态以及其他抗癫(癎)药物的影响.

  • 用NONMEM法建立癫痫患者丙戊酸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

    作者:王化明;赖萍;谢娟

    目的 建立丙戊酸(VPA)在癫痫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考察固定效应因素对VPA清除率(CL/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111名癫痫患者VPA稳态血药浓度数据及相应的人口学、合并用药及CYP2A6基因型等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建模组(74名)及验证组(37名),使用建模组数据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建立VPA的PPK模型.使用验证组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基础模型和终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根方差(RMSE).结果 建立的终模型包含了日用药剂量(DDO)及CYP2A6基因型,模型方程为:CL/F=0.363·DD00.525·1.29GENECYP2A6.终模型有更好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基础模型MPE、MAE、RMSE值为- 10.63、14.40、22.55,终模型相应值为-6.11、9.06、14.17.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癫痫患者VPA的PPK模型,VPA清除率随日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CYP2A6野生型(CYP2A6*1/*1)组患者较CYP2A6突变型(CYP2A6* 1/*4、CYP2A6* 4/*4)组患者有更高的VPA清除率.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相互作用分析

    作者:王定姣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相互作用。方法挑选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例症状性癫痫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监测丙戊酸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联合使用前、联合使用当中及停止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丙戊酸血浓度。结果6例患者联合使用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时,丙戊酸血浓度下降显著,低降至4.38μg/mL,多在5~18μg/mL范围,与使用美罗培南之前进行比较,下降45~75μg/mL。2例患者在当天开始采用丙戊酸钠与美罗培南,丙戊酸血浓度连续未达到治疗窗。1例患者合用丙戊酸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丙戊酸血浓度没有出现下降。结论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联合使用,在短期内血清丙戊酸浓度下降明显,需要尽量避免二者同时使用。丙戊酸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使用,血清丙戊酸浓度没有出现下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评估。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容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戊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估采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控制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完全控制1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58%,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效果确切,可协同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轻微,治疗安全性高。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对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谭茜茜;郑俏聪;苏丽;张丽君;冯秋玲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对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28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曾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完成联合用药阶段,其中完全控制为15例,有效为8例,总有效率为92.0%;17例患者转换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其中完全控制为9例,有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64.7%,拉莫三嗪单药与联合用药阶段的完全控制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对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优于单用拉莫三嗪的治疗效果,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锂对中枢神经和血液系统的作用(三)

    作者:陈有和;Wise Young

    锂与躁狂抑郁症双相抑郁是严重和常见的精神病中的一种.全球患病率为1%~5%,如果不治疗,自杀率为15%.在15至24岁的年青人中,因抑郁自杀列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这是一种终身疾病,有很强的遗传倾向.锂、丙戊酸和卡马西平是目前治疗躁狂抑郁症的主要药物.

  • 丙戊酸对HL-60/HT细胞P27Kip1 、P170表达水平及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李益清;尹松梅;谢双锋;马丽萍;聂大年;王秀菊;吴裕丹

    目的 观察丙戊酸对白血病细胞P27Kip1、P170表达水平和耐药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递增压力选择培养法建立白血病耐药细胞株HL-60/HT,MTT法检测丙戊酸作用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对Ara-C耐药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HL-60细胞、HL-60/HT细胞中P27Kip1、P170的表达和细胞周期. 结果 成功诱导培养建立耐药HL-60/HT细胞,其对HT、VCR、DNR、Ara-C的耐药倍数分别为9.30、5.20、4.91、3.65倍,耐药性能稳定.HL-60/HT细胞P27Ki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及HL-60细胞(P<0.05),P170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及HL-60细胞(P<0.05). 丙戊酸+Ara-C联合用药对HL-60、HL-60/HT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的丙戊酸组和Ara-C组,q值分别为1.37和1.51,说明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丙戊酸作用于HL-60、HL-60/HT细胞后,细胞中P27Kip1表达水平、G1期细胞比加药前增加(P<0.05);P170表达水平在加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耐药白血病HL-60/HT细胞中P27Kip1的表达低于敏感细胞HL-60,丙戊酸能抑制HL-60/HT细胞增殖,并降低其对Ara-C的耐药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P27Kip1的表达、增加G1期细胞含量有关,与P170作用无关.

  • 丙戊酸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癫痫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勇;宋文明;林晰敏

    目的 观察丙戊酸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癫痫(PS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老年PSE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分别采用丙戊酸、左乙拉西坦、丙戊酸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治疗1 a后,评估3组的疗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价其认知功能,并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 C组的疗效优于A、B组(P<0.05).A组治疗后的MOCA总分低于B、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丙戊酸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PSE可以提高疗效,同时不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也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荐应用.

  • 丙戊酸抗肿瘤效应与造血系统肿瘤治疗

    作者:曹雯;刘小珊

    丙戊酸(VPA)为一种有效抗肿瘤药物,且在治疗造血系统肿瘤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VPA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在造血系统肿瘤治疗的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 113例抗癫痫药物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尹冬虹;任志宏;雷文娟;赵强;段金菊

    目的 分析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均相酶放大免疫检测技术(EMIT)测定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并用SPSS 16.0软件对113例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24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4 μg/ml 2例,病情完全控制;4 ~ 12 μg/ml 19例,总有效率(完全控制+有效)为78.95%;>12 μg/ml 3例,总有效率为66.67%.74例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50μg/ml 24例,总有效率为79.17%;50~100 μg,/ml 43例,总有效率为81.40%;>100 μg/ml 7例,总有效率为71.43%.联合卡马西平用药的13例,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百分率为61.54%;联合丙戊酸用药的12例,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百分率为16.67%.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仅凭借所监测的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是片面的.在临床治疗中有效血药浓度只能作为一重要参考指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期用小给药剂量,达到佳治疗效果.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黑君华;吴本春

    目的: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癫痫患者,根据其年龄分为儿童组(30例)及成人组(98例),每组随机挑选,将癫痫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服用拉莫三嗪,实验组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治疗后3、6、9个月时,每组50%有效率、75%有效率、发作完全控制率,观察联合用药组儿童及成人的各类癫痫发作结局,并同时记录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50%有效率、75%有效率及发作完全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52、7.802、14.565,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50%有效率、75%有效率及发作完全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53、7.814、16.045, P<0.05);治疗后9个月,实验组50%有效率、75%有效率及发作完全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05、3.908、15.661,P<0.05);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组及成人组发作完全控制率+发作改善率,在CPS+SGTCS型均显著低于SPS+GS型(P<0.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联合治疗SPS及GS癫痫疗效优于CPS及SGTCS,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遗传因素与合用丙戊酸的南方癫痫患儿对拉莫三嗪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何艳玲;和凡;莫小兰;李嘉丽;王雪丁;张杰;陈娟;温预关;尚德为;杨业春;侯连兵

    目的 探讨在合用丙戊酸(VPA)的儿童癫痫患者中,年龄、性别、体重、UGT1A4142T>G基因多态性等影响因素对拉莫三嗪(LTG)疗效的影响,并明确中国南方癫痫儿童患者LTG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癫痫患儿72例,均采用LTG+VPA联合治疗.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LTG的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UGT1A4142T>G的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探讨各影响因素与LTG疗效的相关性及有效血药浓度.结果 合用VPA时,年龄越小、体重越轻,其疗效相对差.男性较女性容易获得较好疗效.UGT1A4142T>G对LTG疗效无显著影响.合用VPA时,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为>2μg/mL.结论 年龄显著影响LTG的疗效;合用VPA时,南方癫痫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应>2μg/mL;本研究能为中国南方癫痫儿童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 双丙戊酸钠与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建欧;贺顺龙;侯昊明;谢春华

    目的:观察双丙戊酸钠、普萘洛尔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双丙戊酸钠组(42例,A组)、普萘洛尔组(41例,B组),治疗2个月后对上述两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及68.30%,预防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A组副作用更少.结论:双丙戊酸钠、普萘洛尔对偏头痛发作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双丙戊酸钠应用更安全.

  • 德巴金在神经外科术后应用疗效观察

    作者:漆松涛;欧阳辉;邱炳辉;冯文峰;彭玉平;梁树立

    目的:评价德巴金在神经外科疾病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德巴金治疗232例神经外科疾病术后的临床疗效,其中难治性癫痫6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84例,颅脑损伤88例.结果:难治性癫痫术后有8例癫痫发作,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颅脑损伤组术后各有2例发作,用药期间基本无并发症.结论:德巴金作为神经外科术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一线药物,疗效满意.

    关键词: 丙戊酸 癫痫
  • 丙戊酸逆转人肺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陈业豪;钟小懿;吕琳;王文雅;饶进军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人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分析VPA单用以及联合顺铂对A549/DDP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VPA和DDP联合诱导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VPA对A549/DDP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为8mmol.VPA和顺铂联合干预A549/DDP细胞结果显示,低剂量VPA和顺铂联合对A549/DDP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VPA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作用.细胞周期结果显示,VPA联合顺铂作用36 h可见细胞周期受阻,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48 h时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VPA不仅具有抑制人肺癌耐顺铂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能够明显提高A549/DDP对顺铂的敏感性,有效地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 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癎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潘燕

    目的:探讨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癎(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BECTS)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对60例BECTS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方法,并随访其预后.结果和结论:45例(75%)表现为刻板的夜间癫癎发作,以一侧面部抽搐、流涎、喉中发声等症状为主.15例(25%)清醒状态下发作.发作期清醒脑电图癎性放电、睡眠脑电图癎性放电出现率分别为10%(6/60)、100%,发作间期清醒脑电图癎性放电、睡眠脑电图癎性放电出现率分别为60%(36/60)、87%(52/60).8例仅发作1次者无需治疗,52例患儿接受丙戊酸或卡马西平治疗,有效50例(96%),治疗2年无发作后即使脑电图未恢复到正常也可减量停药.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陆安斌

    目的:对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用药方案在癫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癫痫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分别采用丙戊酸、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LDL-C、HDL-C、TG、TC水平、癫痫发作次数、癫痫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DL-C、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癫痫的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持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采用丙戊酸口服治疗方案时,还可联合应用拉莫三嗪,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丙戊酸,不只能治癫痫

    作者:陈阳美

    著名的抗癫痫药丙戊酸于1882年由美国Burton首先合成,一直作为有机溶剂在工业中使用。直到1963年,法国Meunier在筛选抗惊厥药时,以它作溶媒,偶尔发现它有很强的抗惊厥作用,196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的癫痫治疗。1967年开始在欧洲各国广泛应用,美国于1978年经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我国于1977年将其用于临床治疗。

  • 化痰逐瘀汤配合小剂量丙戊酸治疗痰气郁滞型癫痫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俊江;刘向娥;牛建雄;郭永东;高云峰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汤配合小剂量丙戊酸治疗痰气郁滞型癫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痰气郁滞型癫痫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小剂量丙戊酸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化痰逐瘀汤配合小剂量丙戊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发作次数等计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表现、发作次数、脑电图计分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逐瘀汤配合小剂量丙戊酸治疗痰气郁滞型癫痫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560 条记录 23/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