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的表达

    作者:韩秀迪;肖伟;刘学东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系统成分如uPA及其受体(uPAR)和抑制物1(PAI-1)在许多疾病的组织重塑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2].uPA系统成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其中PAI-1与气道重塑关系密切[3].

  • 肝细胞癌病人血浆TF,uPA及uPAR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奇;梁力建;彭宝岗;赵继宗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病人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变化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细胞癌病人5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肝细胞癌病人血浆TF,uPA及uPAR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细胞癌病人血浆TF在低分化组,肿瘤较大组及合并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5),而在不同癌灶数目及包膜情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uPA水平只在合并肝硬化组升高(P<0.05),uPAR水平与以上病理指标均无关(P>0.05).肝细胞癌病人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均与侵袭转移指标有关,在有淋巴转移,肝外脏器转移及门脉癌栓组较无转移及癌栓组升高(P<0.05).结论肝细胞癌病人存在凝血,纤溶激活状态.血浆TF,uPA和uPAR升高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情及判断预后.

    关键词: 肝细胞 肝肿瘤 TF uPA uPAR
  • uPA和uPAR mRNA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作者:周奇;张亮;胡琼珍;张福君;甄宇洋

    目的 检测uPA、uPA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RT-PCR法对肝癌、癌旁、正常组织各27例进行uPA、uPAR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uPA、uPAR在肝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0.4%(19/27)和77.8%(21/27);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0.964±0.458和0.784±0.322,均较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阳性患者相对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中表达呈显著相关.结论 uPA、uPAR在肝癌组织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中表达升高,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

    关键词: 肝肿瘤 uPA uPAR
  • 胶质瘤中变异型IκBα的表达与抑制肿瘤浸润的研究

    作者:吴建梁;于利洁;扈玉华;史学芳;孔世奇;尹风任;冀建文;范振增

    目的 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A,uPA)和其受体(uPA-receptor,uPAR)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行为的关系.方法 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IκBαM蛋白表达筛选,建立稳定表达IκBαM的人类GBM细胞株;用Transwell法测定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uPA、uPAR在RNA水平的表达;制作裸鼠皮下异位移植瘤生长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 Transwell法测定G36△-M组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RT-PCR及肿瘤组化染色结果显示,uPA和uPAR在G36△-M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G36△、G36△-W和G36△-P三组,而在后三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κBαM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均可显著降低人类恶性胶质瘤中uPA和uPAR的表达,进而减弱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抑制肿瘤组织的浸润.

  •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作用

    作者:沈杰;潘峻;王娟;王庆;王瑞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是纤溶系统中的一个多功能受体,与其配体尿激酶结合可介导纤溶酶原的活化、信号传递、细胞黏附和转移等.当该受体从细胞表面脱落释放入外周血循环中即成为可溶性uPAR(suPAR).近发现,uPAR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现就血清suPAR在炎性反应、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实体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uPA和uPAR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后表达的改变

    作者:柳嘉;赵松颖;王玉庆;张海涛;高云;高伟;张万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e,uPA)是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uPAR(CD87)结合而活化,继而参与白细胞浸润及组织重建[1].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高表达uPAR的患者常出现髓外组织浸润,提示白血病细胞游离骨髓腔进入髓外组织的过程中uPAR发挥着重要作用[2,3].因此,uPA和uPAR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值得我们去研究及探索.

  • 食管癌相关基因2抑制细胞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作者:原发家;毕炀辉;杜斌;王文健;聂守民;李彦红;赵瑞君;刘静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食管癌相关基因(ECRG)2基因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HT1080-Tet-On可诱导表达系统,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免疫共沉淀、体外Matrigel transwell实验等技术,深入研究ECRG2基因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结果①敲除HT1080-ECRG2-Tet-On可诱导表达细胞株中的ECRG2后,加入多西环素诱导ECRG2蛋白高度表达,撤除多西环素后ECRG2蛋白表达降低;②HT1080-ECRG2-Tet-On-3′UTR-si可诱导细胞株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分解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产生分解后的uPAR(D2D3);而加入多西环素诱导ECRG2表达后,ECRG2通过与uPA/uPAR直接结合,抑制uPA对uPAR的分解作用;③HT1080-ECRG2-Tet-On-3′UTR-si可诱导细胞株中uPAR/甲酰肽样受体(FPRL1)的结合作用显著增强,而添加多西环素诱导ECRG2表达细胞中uPAR/FPRL1的结合作用被完全阻断,撤除多西环素后结合作用又恢复;④敲除HT1080-ECRG2-Tet-On-3′UTR-si可诱导细胞株中FPRL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结论 ECRG2通过uPA/uPAR/FPRL1通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

  • 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肿瘤侵袭的关系

    作者:常海平

    目的:探讨uPA系统与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加以总结.结果:在多种恶性肿瘤中,uPA系统表达异常.结论:uPA系统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将会对肿瘤治疗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uPA uPAR PAI-1 肿瘤 浸润 治疗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系统与视网膜新生血管

    作者:邹贺;肖骏;于文贞;黎晓新

    uPA/uPAR系统是一个多向性的活化系统,两者结合后可促使细胞表面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降解多种基质蛋白成分,促进细胞迁移.此外,uPAR还可以与β1、β2、β3整合素结合调节细胞黏附、移行,并通过激活Src激酶家系调节细胞信号传递.近几年的临床和实验已经证明uPA/uPAR系统在眼科病理性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针对目前研究已经证实的uPA/uPAR系统在新生血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将uPA/uPAR系统作为治疗靶目标,选择性的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展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uPA和uPAR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宝芹;邵雪斋;方艳秋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CD87)的表达及血浆uPA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2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观察组)及34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血浆中uP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血浆中uPA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均高于良性血液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PA表达水平及uPAR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观察组r1=0.614,对照组r2=0.921;P<0.05).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uPA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表达均升高,二者具有协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情监控和预后分析有临床指导意义.

  • uPA和uPAR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治疗前后表达的变化

    作者:柳嘉;赵松颖;郭慧梅;薛华;化罗明;郭明;庞艳彬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及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包括M1 4例,M2 15例,M3 13例,M4 15例,M5 13例)uPAR(CD87)及uPA表达情况,将治疗前患者定义为治疗前组,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定义为治疗后组,并分析两组表达的差异.结果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中uPA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uPA表达水平及uPAR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治疗前r1=0.874,治疗后r2=0.943;P <0.05).结论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前uPAR(CD87)及uPA表达高于治疗后,并且二者具有协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情监控有指导意义.

  • 超负荷血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uPA、uPAR的表达

    作者:王洪新;梅元武

    目的观察超负荷血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超负荷糖尿病大鼠模型,之后做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进行脑梗死体积计算并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的方法检测超负荷血糖大鼠和正常大鼠脑缺血3h再灌注24h 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R(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表达,并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超负荷血糖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超负荷血糖组,超负荷血糖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非超负荷血糖组;同时,前者uPA、uPAR的表达明显高于后者.结论超负荷血糖加重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超负荷血糖诱发的uPA、uPAR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其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 血浆uPA、uPAR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石静;鞠放;清水汪;冯丹;颜芳;王宁;王雅杰

    目的:探讨血浆uPA、uPAR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患者治疗、预后等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方法测定的女性乳腺癌初治患者86例的血浆uPA、uPAR水平,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以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提供的免疫组化结果为基础进行分子分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结果:血浆uPA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uPAR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血浆uPA和uPAR呈显著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r=0.73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浆uPA和uPAR的水平与分子亚型密切相关,他们和分子亚型联合,可能对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及判定预后有指导意义.

  • TPS和uPA及其受体uP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赵百秋;曲志国;牛广宇;董鑫;齐宏伟

    TPS、uPA、uPA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上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乳腺癌 TPS uPA uPAR
  • 麝香乌龙丸对兔骨关节炎滑膜病理形态及uPA、uPAR表达的影响

    作者:

    麝香乌龙丸是在挖掘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麝香圆"的基础上,经反复制剂工艺研究制成的纯中药制剂,由人工麝香、制川乌、生地龙、生全蝎、生黑豆组成.多年临床应用证实具有温经活络、行血祛瘀、消肿止痛、补肝益肾之功效,在缓解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消除关节肿胀、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疗效满意.

  • 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睾丸uPA/uPAR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D.H. Huang;H. Zhao;Y.H.Tian;H. G.Li;X. F. Ding;C. L.Xiong

    目的:为探讨uPA/uPAR系统在大鼠精子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睾丸组织中uPA/uPAR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取出生后0、5、10、15、21、28、35、42、49、56天大鼠的睾丸组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各年龄组uPA/uPA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除了出生后0天外,在其它大多数时间点uPA与uPAR mRNA表达趋势很相似.在出生后0天,大鼠睾丸组织中uPAR mRNA表达水平相对来说高于uPA mRNA表达水平,后逐渐减少,在出生后21天表达水平低,到28天急剧增加,35天到达高峰,42天迅速下降,之后维持一个低表达水平.结论:uPA/uPAR系统可能通过调节生精细胞迁移及增殖、促进精子排放及残余胞体从成熟精子中脱落等方式与精子排放和精子发生密切相关.

  • 靶向尿激酶受体uPAR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王静;陈健;马铭;赵媛;张洁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受体(uPAR)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抑制uPAR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本研究构建uPAR基因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质粒,为舌鳞状细胞癌RNA干涉(RNAi)介导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uPAR基因序列,选择设计合成能转录shRNA的DNA序列,将它们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WH1构建重组质粒,用酶切的方法进行鉴定;后将构建成功的特异性表达载体(pWH1-uPAR)转染至舌鳞状细胞癌,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舌鳞状细胞痛uPAR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利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uPAR shRNA表达载体;与Ts细胞和转染空载体pWH1的Ts细胞相比,转染pWH1-uPAR表达载体的Ts细胞uP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MTT结果显示uPAR shRNA对Ts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32.9%.结论:设计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可以特异性干扰uPAR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uPAR基因的功能和舌鳞状细胞癌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阳;帅茨霞;郑飞云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局部组织纤溶、细胞粘附、增殖及信号传递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及其基质细胞表面存在uPAR的高表达,并参与肿瘤的侵润与转移.为此探讨uP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卵巢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uPAR、VEGF-C在5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0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3例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卵巢浆液性囊腺肿瘤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①uPAR的表达在良性瘤和癌之间差异显著(P<0.05).uPAR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均有关(P<0.01).②VEGF-C在交界性瘤和癌中的表达率均较良性瘤高,差异显著(P<0.05).VEGF-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腹水有关(P<0.01,P<0.05).③两者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有协同作用.结论:uPAR和VEGF-C在卵巢癌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它们的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均有积极的意义.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玉阳;帅茨霞;郑飞云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卵巢癌患者uPAR蛋白.[结果]卵巢癌组织中uPAR蛋白的阳性率为68.7%,阴性率为31.3%;阳性定位主要在细胞质,少数在细胞膜;浆液性囊腺癌与黏液性囊腺癌uPAR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uPAR蛋白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表达率分别为Ⅰ级25.0%,Ⅱ级78.6%,Ⅲ级90.0%,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O.05)和Ⅰ级(P<O.01),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率逐渐增高.[结论] uPAR蛋白的表达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肝细胞肝癌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徐昌隆;黄智铭;郑君杰;薛战雄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蛋白和uPAmRNA、uPARmRNA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测定71例肝组织标本,包括对照组(C)12例,肝细胞肝癌组(HCC)34例和癌旁组织组(PTT)25例的uPA、uPAR及其基因的表达,对比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CC组uPA、uPAR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和uPAmRNA、uPARmRNA条带的光密度比值均明显高于C组和PTT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PTT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uPA、uPAR在包膜不完整,有肝内转移和有肝外转移肝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包膜完整,无肝内转移和无肝外转移者(P<0.05或P<0.01);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uPA、uPAR蛋白及其基因均呈现高表达,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尤其是在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