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作者:刘婷

    目的:分析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的应用效果与心理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设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整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HAMA、SAS评分、生活质量及心绞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AMA、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RP、RE及MH方面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整合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缓解心绞痛症状具良好促进作用.

  • 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

    作者:赵铮

    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出现焦虑情况加以分析,采取恰当合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方法:将62名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开展心肌梗死方面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焦虑情况加以护理干预。结果:在患者入院2周后,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再次对其进行测量,发现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的症状。结论:患者心肌梗死后心理焦虑的情况十分普遍,为了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有必要在心理焦虑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靖;石港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将64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末、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量.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

  • 文拉法辛的国内应用近况

    作者:李光华;付云华;姜启德

    文拉法辛属于苯乙胺类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还有轻度抑制DA再摄取的作用,其主要代谢产物O-去甲文拉法辛也具有此作用.自临床应用以来,从初的治疗抑郁症,到后来用于治疗强迫症、焦虑症等,应用日益广泛,而且具有肯定的疗效.国内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报道,现将近期应用的情况做一概述.

  • 对焦虑症患者教育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罗文香

    目的:探讨教育/干预对焦虑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84名符合CCMD-3-R诊断的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实施教育/干预)和对照组(普通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第2、5、8周末,应用SCL-90、SAS对两组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SCL-90、SAS量表总分、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教育/干预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

    关键词: 焦虑症 教育 干预 康复
  • 系统健康教育对门诊焦虑症患者影响效果观察

    作者:唐冬粉;陈爱民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门诊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焦虑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服药指导及健康教育处方发放;观察组则在用药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AM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末HAMA评分较初诊时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组间相比较,在健康教育3周末,观察组HAMA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定:观察组显效率为82.50%,较对照组显效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有效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一定程度地提升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62例的影响

    作者:李小静;李曙亮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和印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父亲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方面较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表现为显著较低情感温暖和理解(P<0.05).结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有无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之人格与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余常红;周云飞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焦虑症的人格和临床特症的修饰和影响.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0例伴发抑郁症状和23例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组SCL90中强迫、焦虑及恐怖分显著性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低,而其抑郁分较高.结论:伴发抑郁症状和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其人格特征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伴发抑郁症状焦虑症较不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的焦虑症状轻.

  • 心理门诊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张昌;王永柏;李柳;杨妍;杨丹

    目的::探索心理门诊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对170名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汉密尔顿焦虑相关的因素:自尊、健康适应、内向外向和神经质。与躯体焦虑相关的因素:母亲惩罚、严厉、神经质。与精神焦虑相关的因素:自尊、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精神质、内向外向、神经质。结论:自尊、健康适应、内向外向和神经质是青少年焦虑患者的相关因素。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调查

    作者:冯璐;宋文红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方法:对106例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并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分为A组(31例)、B组(42例)、C组(28例)和D组(61例)。获得3组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并比较3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A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HAMA(14项)评分>14分,诊断为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9.2%(31/106),其DAS28:(4.4±1.2),RF:(159±63)IU/ml,CRP:(26±19)mg/L。 B组患者的SDS(20项)评分>50分且HAMA(14项)评分>17分,诊断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9.6%(42/106),其DAS 28:(4.1±1.3),RF:(143±59)IU/ml,CRP:(25±17)mg/L;C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同时具备焦虑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26.4%(28/106),其DAS28:(4.7±1.3),RF:(159±59)IU/ml,CRP:(26±17)mg/L;D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RA患者;患病率为57.6%。 A、B、C组患者的DAS28、RF、CRP均高于D组。结论:合并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RA患者,其疾病活动度高于未合并焦虑、抑郁的RA患者。

  • 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徐春朝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安神定志方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效果.

  • 丙戊酸盐在精神科的使用调查

    作者:李海波

    2008年6月对住我院的352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其中,使用精神药物338例,联合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118例,占34.91%;其中,精神分裂症61例,占51.69%;情感性精神障碍31例,占26.2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6例,占5.08%;癔症、癫痫性精神障碍和兴奋状态各4例,各占3.38%;强迫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和应激障碍各2例,各占1.69%.

  •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孙仕田;郭长香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万拉法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情况(HAMA量表)、功能状态(GAF量表)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AF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万拉法新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万拉法新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 终末期尿毒症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水平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马浩南;王庚寅;吴振华;杜洪印

    终末期尿毒症(ESU)病人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肾移植术,由于受疾病的长期困扰,病人往往产生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国内外研究认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是ESU病人的常见伴发疾病[1,2].本文就此类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水平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期望通过心理支持疗法缓解病人肾移植术后疼痛状态,从而探索心理、生理综合治疗术后疼痛的新途径.

  • 心理指导对儿童牙科焦虑症的影响

    作者:刘进

    牙科焦虑症是指患儿对牙科治疗持有程度不等的害怕、紧张、抵制情绪,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度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逃避或拒绝治疗[1],患者多表现为治疗前紧张、烦躁、哭闹、反抗,甚至不张口,以致于治疗难以进行.如进行心理指导,可降低牙科焦虑症(DA)的程度,提高治疗质量,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我们通过辅助治疗儿童牙病,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 乌灵胶囊应用于焦虑症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勇;黄黛

    目的 探究乌灵胶囊应用于治疗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焦虑症的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选用黛力新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黛力新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乌灵胶囊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焦虑症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的变化程度,临床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将乌灵胶囊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或者无副反应,此治疗方法较为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乌灵胶囊 焦虑症
  •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徐联州

    目的 讨论应用米氮平对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70例,其中抑郁症患者36例,焦虑症患者34例,应用米氮平进行开放治疗,并应用TESS,HAMD与HAMA对其安全性与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焦虑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3%,显效率为58.8%;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1%,显效率为66.7%,两组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米氮平对焦虑症与抑郁症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轻,还具备良好的耐受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焦虑症患者发病与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周明;朱焱;谢爱民;戴建磊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以期为临床心理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30例焦虑症患者与30名健康人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焦虑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矛盾性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患者母亲在过分干涉和保护、拒绝与否认2个因子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可能对焦虑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针对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 焦虑症 家庭环境
  • 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促进焦虑症病人康复

    作者:杨丽明;刘秀勤

    目的比较与探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心理护理两种方法促进焦虑症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的78例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心理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的第2、5、8周应用SCL-90对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测评,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SC-90项目因子分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改善人际敏感、敌对、偏执.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邵新峰;邢玉英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兴奋剂,它同时具有镇静和镇痛效应.自19世纪70年代,α2AR激动剂——可乐定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1].如今,这一类药物(α2AR激动剂)治疗用途的研究已经转向其他的各种临床用途,包括:焦虑症、镇痛、镇静以及麻醉辅助用药等方面.在美国,Dex于1999年经批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镇静与镇痛.与可乐定比较,Dex对α2AR的结合力是前者的8倍,与α2、α1结合比例为1600∶1.Dex的这些特性能够使其成为完全的α2AR激动剂而发挥镇静和抗焦虑作用.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871 条记录 11/94 页 « 12...891011121314...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