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在脊柱骨折迟发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作者:刘杰;郭士方;何宗儒;台会平;陈志信;王和平;钱耀文;刘林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在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研究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27例的临床资料,均有脊髓损伤,括约肌功能障碍14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15例既往有手术史.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17个月(6~48个月).术后即刻后凸Cobb角平均15°(4°~26°),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为18°(7.~27.).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69.5%.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3例,B级15例,C级6例,D级3例;术后为:A级2例,B级7例,C级15例,D级3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患者,6例评分由术前10分改善为2分,1例由10分改善为4分.结论 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有效措施,术后矫形效果佳,远期效果好.

  • 改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

    作者:张雪松;王岩;张永刚;肖嵩华;王征;毛克亚;陆宁;崔庚

    目的 对改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26例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局部畸形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1~42岁,平均30.6岁.均采用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路径,切除后凸顶点(包括伤椎后上角和伤椎上方椎间盘),截骨矫正手术前、后进行系统影像学检查,测量胸腰段Cobb角的变化;手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全部患者术前及手术后3年进行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腰痛VAS评分和Oswestry腰背、下肢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4.1年.手术固定范围包括伤椎上、下方各2个节段,平均手术时间(186.0±22.8)min,平均出血量(680.0±31.5)ml.术后胸腰段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T_(10)~L_2 Cobb角由手术前22.3°±3.5°矫正为2.2°±2.1°,矫正率90.1%±4.5%;没有明显神经损害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没有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20例患者(Frankel评分D级12例、C级6例、B级2例),术后3年Frankel评分得到改善(E级14例、D级4例、C级1例、B级1例),腰背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6±1.3改善至2.2±0.5,Oswestry评分由术前(62.5±8.6)%改善至(16.2±4.3)%.结论 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严重脊柱侧凸后路截骨矫形的注意事项

    作者:王岩

    对于复杂的、角度极大的脊柱侧凸畸形,尤其是严重的侧后凸畸形,传统的矫形方法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仅依靠软组织松解或植入器械矫正,有时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脊柱截骨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

  • 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或脊椎切除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永刚;王岩;张雪松

    目的 探讨一期单纯后路经椎弓根脊柱截骨和脊椎切除操作的可行性和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12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经椎弓根脊柱截骨技术或经椎弓根扩大蛋壳技术进行脊椎切除操作的可行性、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术中失血平均1400 ml.术中发生13例胸神经根损伤,术后无明显不适主诉.6例血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6例硬膜撕裂,术后自然愈合.术后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腹部皮肤出现较大张力和水泡,经外敷硫酸镁2周治愈.1例术后发生伤口深部感染,经伤口清创冲洗,4周后治愈.1例发生截骨平面以下瘫痪,经脱水消炎治疗,4个月后完全恢复.并发症主要与初期手术操作有关,特别是椎体外侧壁和后壁截骨时,更易发生并发症.结论 单纯后路经椎弓根脊柱截骨和脊椎切除操作简单,可行性好,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小心操作和掌握操作要点,能够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诱发电位监测下经椎弓根截骨短节段固定治疗创伤后脊柱后凸畸形

    作者:李广海;肖莉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监测下经椎弓根截骨短节段固定治疗创伤后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笔者2005年3月-2013年7月在采用诱发电位监测下,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路径,切除后凸顶点(包括伤椎后上角和伤椎上方椎间盘),截骨矫正手术前、后进行系统影像学检查,测量胸腰段Cobb角的变化,治疗11例胸腰椎创伤后凸畸形。结果:术后全部后突畸形均明显矫正,随访无明显加重。随访时间为4~72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4~6个月。结论:诱发电位监测下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手术治疗老年人脊柱后凸畸形

    作者:陈庆贺;姜洪和;王长纯;高吉昌;张承敏;王东卯;吴方强;林之虎

    目的:评价24例老年人脊柱后凸畸形采用"一次性全脊椎楔形截骨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共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手术512例,24例年龄超过60岁,男21例,女3例,大71岁,平均64岁.对于主要脏器严重机能不全,严重骨质疏松及腹主动脉钙化者不宜手术,本组均行"一次性全脊椎楔形截骨术”.术中配合心电监护,并用诱发电位监护脊髓功能,确保了手术安全.结果:术前Cobb's角48°~91°,平均76°,术后为11°~26°,平均矫正度为53.4°,平均矫正率为68.3%.24例均获2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结论:"一次性全脊椎楔形截骨术”治疗老年人脊柱后凸畸形是满意和可靠的手术方法.

  • 有限脊柱截骨加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

    作者:姜泽威;汤舒婷;姚树强;于建林;周纪平;杨永军;徐雪萍

    [目的]评价有限脊柱截骨加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 2016年12月,采用有限脊柱截骨加损伤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5~73岁,平均(45.22±2.34)岁.采用JOA评分(29分法)、背部疼痛VAS评分和影像测量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及内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2~ 36个月,平均(24.14±1.58)个月.VAS评分由术前(7.23±2.24)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93±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13.40±4.12)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4.1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45.22±10.21)°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8.4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重建椎间盘骨性融合,所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未见松动、拔出、切割、断钉等并发症.[结论]有限脊柱截骨加损伤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满意,术中脊髓360°减压充分,远期椎间融合率高,术后相关并发症少.

  •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37例分析

    作者:马新强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7例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临床均给予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变化进行评价;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量表)对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测量术前、术后脊柱相关影像学参数变化和矢状面平衡等相关参数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用时225~521 min,平均356 min;术中出血量950~1150 ml,平均1 10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患者ODI评分、VAS、SF-36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1年,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胸腰段前凸Cobb角、腰椎前凸Cobb角、大后凸Cobb角、C7PL-CSVL和SVA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螺钉置钉不良、1例老年患者因意外损伤导致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5.4%.[结论]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重建脊柱序列及三维立体面平衡,矫正脊柱生理弯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肖乃方;许立;王以进;杨同其;焦亚军;徐荣范;唐天驷

    自80年代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以来,推动了我国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先后开创了Roy-Camille、Steffee、Dick、RF、SF、APF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作者通过对上述内固定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后[1,2],结合解剖学测定、生物力学原理[3,4],设计了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Moct Fuefin,MF)(见图1),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较小,能达到三维矫形固定.可治疗胸腰段骨折、腰椎滑脱、脊柱截骨后固定等.临床应用29例,其中胸腰段骨折24例,腰椎滑脱5例,经初步随访疗效满意.

  • 全脊柱截骨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

    作者:贾全章;高吉昌;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目的观察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1例脊柱后凸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休门氏病2例,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29例;病程6~28年.X线片示脊柱后凸角(Cobb角)平均89°,其中小于40° 3例,40~80° 17例,80~110° 9例,大于110° 2例,平均89°.将术后平均矫正度数与术前平均后凸角度进行对比求出平均矫正率,并对截骨融合率、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 结果术后31例均获6~31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Cobb小于40° 3例,平均矫正32°;40~80° 17例,平均矫正58°;80~110° 9例,平均矫正86°;大于110° 2例,平均矫正120°.术后全组平均矫正74°,平均矫正率为83.15%;除1例截骨平面近椎间盘未愈合,余30例术后3~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连接结构松脱. 结论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可达到稳定的三维固定,增加了脊椎融合率,提高了后凸角度矫正率,并可早期离床活动,无须外固定.

  • 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术中体位的护理

    作者:石柳燕;王静

    目的:总结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体位护理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本院行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及25例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55例患者安放手术体位均一次完成,满足手术需求,术后无一例发生与手术体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访视,根据情况评估结果,做好个性化准备工作,提高了对脊柱截骨手术体位护理的预见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