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联合应用拉米呋定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运鹏;吴存造;虞冠锋;廖毅;夏鹏;张启瑜

    目的 现察联合应用拉米呋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拉咪夫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资料.观察此方案对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结果 4例肝移植术后发生乙肝复发,复发率11%.其余31例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结论 联合应用拉米呋定和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小样本短期随访效果满意,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长期观察.

  • 拉米呋定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发作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佩祯;吕章春;章敏;张鹏海

    [目的]评价拉米呋定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发作的作用.[方法]60例肿瘤患者合并HBV感染者,对照组30例末接受拉米呋定预防治疗,只接受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30例:除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外,加用拉米呋定片100mg/d,从化疗前1周开始服用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结果]治疗组HBV-DNA水平逐渐下降,而对照组HBV-DNA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ALT峰值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拉米呋定能预防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感染者化疗后肝炎病毒的激活.

  • 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肝的探讨(附222例18个月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素元;黄星;邹林樾

    乙型肝炎的研究从病原,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预防均有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疗效尚不尽人意,二十年代后期开放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步入临床,拉米呋定至1999年国外基本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累积病例达3000例以上,我国先期临床试验已完成300多例,我国和美国同步上市.国内在"拉米呋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6,2]的推动下,全国普遍开放应用.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1年3月累计病例共222例,3~6月疗效显著,口服方便,副作用极小,而停药后反跳及变异株的出现致耐药的病例表现也较突出,现对用药中的问题提出讨论.

  • HBV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38例化疗致肝损害的预防

    作者:刘德斌;朱雄鹏;张奕加;孙力;骆云龙

    目的 针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化疗的1 2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上应用拉米呋定对HBV再激活和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类型);检查项目(包括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化疗药物;拉米呋定和保肝治疗;利妥昔单抗(美罗华)5个方面.结果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接受化疗的患者尽管应用拉米呋定治疗组和未应用拉米呋定的对照组在肝功损害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急性肝炎的发生率,治疗组远较对照组为低,分别为12.3% 和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HBV再激活的预防上,拉米呋定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6%和3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于HBV感染者因为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而延迟下一周期的化疗比例,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8.2%和49.0%(P=0.033).结论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HBV感染,在接受化疗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HBV再激活以及急性肝炎.因此常导致下一周期的化疗延迟.拉米呋定的应用减少了肝损害,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 阿德福韦酯长期单用或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拉米呋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作者:褚瑞海;高凤至;张彩彩;韩鹏

    目的 评估阿德福韦酯(ADV)长期单用或联合拉米呋定(LAM)治疗拉米呋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拉米呋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分为两组,A组:32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B组:43例患者,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连续18个月.结果 A组HBV DNA 检测不到率在3,6,12,18个月时分别28.1%,43.8%,71.9%,87.5%,B组分别为27.9%,37.2%,60.4%,67.4%,两组比较在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在A组明显高于B组,但仅在1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B组阿德福韦酯耐药5例,而A组无阿德福韦酯耐药发生(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联合拉米呋定对拉米呋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均有效,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其优势随治疗时间延长更显著.

  • 拉米呋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于桂琴;周小辉

    慢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反复感染后的严重结果.拉米呋定抗病毒药的研制成功,为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带来了希望.拉米呋定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合成.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严光俊;丁淑彦;李洁;党安琪;林庆;桂壮;张维;徐大志;江涛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化瘀胶囊配合西药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疗效.方法:中药组仅服扶正化瘀胶囊,西药组仅服拉米呋定,中西医结合组服用扶正化瘀胶囊+拉米呋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在改善肝纤维指标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配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

  • 拉米呋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作者:郭贤兰

    [目的]观察拉米呋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对慢性肝炎病毒P基因(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HBeAg、HBV-DNA 阳性的CHB患者106例,分为拉米呋定联合苦参素(Ⅰ)组、苦参素(Ⅱ)组、拉米呋定(Ⅲ)组.分别检测血清HBeAg、抗-HBe、HBV-DNA、肝脏生化指标和YM-DD变异.[结果]治疗12个月时,Ⅰ组HBeAg/抗-HBe转换率为44.4%,优于Ⅲ组(P<0.05),HBV-DNA阴性率及YMDD变异率较Ⅲ组低(P<0.05).[结论]拉米呋定联合苦参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HB疗效并可减少YMDD变异.

  •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黄加权;李小丹;张泽波;胡翠兰;齐俊英;田德英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400 mg,im,qd,拉米呋定100 mg,po,qd;对照组单用拉米呋定100 mg,po,qd.两组疗程均12~2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原学血清标志物、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肝功能均有较明显的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0.0%,85.0%;HBeAg转阴率分别为47.5%,27.5%;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蛋白(LN)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HBeAg转阴率、HA、C-Ⅳ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肝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有协同作用,并能增强抗纤维化效果.

  • 拉米呋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作者:冷狂风;张秀芳

    目的:观察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西药护肝、利尿、中药活血化瘀、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呋定抗病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6%,对照组为58.7%,差异非常显著(P<0.01).2组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TBIL、ALT、ALB)及腹水消退后疗效巩固比例,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结论:拉米呋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对缩短腹水消退时间,改善肝功能,降低腹水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疗效显著.

  •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叶晓光;王若伦;郭海波

    目的:为了解未经拉米呋定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HBV YMDD基因变异.方法: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法检测29例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的HBV-DNA及YMDD变异基因.结果:29例慢性乙肝患者YMDD变异阳性6例,阴性23例,阳性率为20.69%.6例变异中4例为YIDD阳性,2例为YVDD阳性,均为YMDD野毒株和变异株混合存在.5例抗-HBe阳性,1例HBeAg 阳性.结论:显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 加以重视并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有助于提高YMDD变异基因检测的阳性率.

  • 拉米呋定联合肝炎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郭汉强

    目的观察拉米呋定联合中药肝炎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5例慢乙肝患者用拉米呋定(100mg/d)和中药肝炎汤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拉米呋定(100mg/d)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ALT,总胆红素)、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4%对87%,P>0.05),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时照组(56%对22%,P<0.01),肝功能的复常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9%对84%,P<0.01),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拉米呋定联合中药肝炎汤治疗慢乙肝的近期疗效较单用拉米呋定明显提高,且安全性好.

  • 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祥安;赵青山;谢超华

    目的 探讨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三年收治的88例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BIL、ALT、ALB、HBeAg转阴率、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Child-pugh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者患者TBIL、ALT、ALB、Child-pugh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年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患者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可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复发率较低.

  • 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华汉

    目的 探讨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拉米呋定口服,12个月为基本疗程,并根据患者依从性给予继续治疗或停药观察,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保肝、降酶及抗肝纤维化药物.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ALT、TBIL、ALB、Child-pugh、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尤以HBV-DNA阴转更为显著.结论 拉米呋定结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在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的效果显著.对降低ALT、AST、TBIL,升高血清白蛋白等均有明显作用,对乏力、肝区痛等症有明显改善,能提高远期疗效,减少远期复发率.

  • 拉米呋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詹金美;钟富珍;陈南清

    目的 通过拉米呋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观察其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从代谢水平、分子水平为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探寻重要依据.方法 以一般护肝治疗为对照组,在此基础治疗的水平上联合应用拉米呋定与血浆置换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呋定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提高疗效.

  • 慢性肝炎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作者:孙伟;李静;李娅娟

    肝炎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危害性均很大的疾病.我国是肝炎的高发区,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约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约有3000万乙型肝炎显症患者;急性肝炎年发病约140万~200万人,居传染病第三位,其中20%的急性乙型肝炎和50%~60%的急性丙型肝炎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治疗周期长、治愈难、预后差,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肝炎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世界各国对慢性肝炎治疗药物的研究均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临床常用的慢性肝炎治疗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呋定及苦参素等抗病毒药,胸腺肽、猪苓多糖等免疫调节剂,以及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但这些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因此,开发治疗慢性肝炎的新药仍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 拉米夫定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举伦

    慢性乙型肝炎(CHB)尚无特效治疗,目前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但抗病毒治疗是综合治疗方法中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进一步验证综合治疗的疗效,我院收治36例CHB患者应用拉米呋定与胸腺肽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 拉米呋定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肝硬化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何生

    目的:探析拉米呋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呋定、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组采用普通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ALT、TBIL、ALB和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呋定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艾滋病合并眼部感染1例分析

    作者:孙挥宇;柳月红;马爱民;付茜;许雪静;陈帆

    1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孕29wk.以“体检时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4mo,WBC下降1wk”入院.患者在孕10wk查体时发现HIV抗体(+),除自觉倦怠外,无其他不适.2mo前查:CD4 20个/L,予HAART(叠氮胸苷+拉米呋定+耐伟抗平)治疗.入院查体:WBC 0.8×109/L,Hb 100g/L.入院诊断:AIDS;WBC减少症;轻度贫血;孕29wk.

39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