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人工椎板预防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文胜;蒋电明;安洪;李帮春;孟纯阳;肖智博;徐兵;赵波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人工椎板在防止脊柱后路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重建脊柱后部结构完整性的价值.方法:22只1岁龄雄性家犬行L5椎板切除,实验组13只行复合人工椎板植入,另9只作空白对照.术后4、8、16、24周各时相点摄X线片,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术后24周行MRI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16~24周复合人工椎板界面观察到软骨细胞及板层骨,硬膜粘连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术后24周时MRI显示实验组椎管完整性恢复.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阻止硬膜外粘连.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凝胶重建牙槽嵴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郑谦;周立伟;魏世成

    目的:研究n-HA/PA66凝胶注入牙槽嵴缺损后的重建效果及修复过程.方法:在犬两侧前磨牙区建立牙槽嵴缺损模型,在一侧缺损中注入n-HA/PA66凝胶,另一侧作空白对照.术后4,8,12,16周比较两侧牙槽嵴的高度并作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牙槽嵴表面形态良好.凝胶修复侧牙槽嵴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第4周凝胶周围尚未见成骨迹象;直至第16周时,包裹凝胶的肉芽组织才出现早期的片状钙化基质.结论: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凝胶可有效重建牙槽嵴.术后第16周凝胶周围开始成骨,与牙槽基骨形成骨性融合.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岩松;刘丹平;张元和;梅晰凡;于德水;吕刚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填充,B组用自体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填充组与自体髂骨填充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对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是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优良材料.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膜的结构及与成骨样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刘曼;孟耀;周立伟;莫安春;李小玉;李吉东

    目的 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氨66(nHA/PA66)复合膜的结构及其对成骨样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 以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为对照组,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膜的结构.在两纽膜材料上分别接种MG63成骨样细胞并设空白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生物膜表面的增殖与粘附情况.结果 nHA/PA66膜分为正、反两面,正面为疏松多孔结构,反面为致密光滑、有少量微孔散在分布的结构.e-PTFE膜由成行排列,直径比较均一的长椭圆形的裂隙组成,正反面、断面结构基本一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TT检测显示,nHA/PA66膜和e-PTFE膜对成骨样细胞增殖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ALP活性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两种膜上生长良好,在nHA/PA66膜上细胞伸展更充分.结论 nHA/PA66膜对成骨样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适于做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相比较ePTFE,其具有更优良的结构及生物学性能.

  • 骨修复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

    作者:杨萌;陈民芳;王昊;李长义

    背景:采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新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该材料提高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酰胺66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二者的有效键合,进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性能,有望成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方法:①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及聚酰胺66材料复合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周围及表面的细胞形态.②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植入兔右侧胫骨,将聚酰胺66作为对照组材料植入兔左侧胫骨.在术后2,8周,取材料周围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和聚酰胺66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周围细胞形态好于聚酰胺66,且纳米羟基磷灰石僳酰胺66表面细胞数量多于聚酰胺66,在复合培养的第3天差异尤其显著(P<0.01).②在植入早期,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僳酰胺66相接的骨组织成骨细胞活跃且该组材料周围的骨形成过程较对照组更快.结果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较聚酰胺66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 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一体化复合支架材料修复软骨及软骨下骨缺

    作者:彭超;郭忠鹏;蒋电明;安洪

    背景:目前软骨支架材料种类繁多,随着制备工艺、结构及表面改性技术的提高,材料的性能更加完善,而一体化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对于软骨替代材料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复合材料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一体化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多孔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致密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及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植入狗膝关节,空白组作为对照,分别于4,12,24周,对动物行大体观察,局部行组织学切片观察,对支架材料植入后24周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材料与周边软骨连接界面的情况.结果与结论:支架材料植入后12,24周,下层材料中可见有骨组织长入,多孔聚氨酯与周边软骨融合较好,周边软骨未见明显退变.植入后24周,扫描电镜见上层材料多孔聚氨酯与周围正常软骨结合牢固,未见明显间隙,周围软骨未见明显退变;致密聚氨酯与周边正常软骨有较明显间隙,周边正常软骨退行性改变,变薄、卷曲.说明新型多孔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支架材料在结构上更加接近正常软骨及软骨下骨,对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更加显著.

  • 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与动物体内骨组织的相容性

    作者:鹿鸣;张雪松;徐辉;胡文浩;杨晓青

    背景: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 复合材料相对于羟基磷灰石材料和其他纳米羟基磷灰石二元复合材料在力学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可用于承受载荷部位的骨缺损修复.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在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巴马小型猪8只,在每只巴马小型猪的胸椎建立骨缺损模型并植入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植入后8,16,24周处死动物并取材,行骨密度检测,胸椎椎体缺损处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植入前、植入后1,8周取血,查肝肾功能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椎体松质骨断端封闭,复合材料被肉芽组织包裹,椎体松质骨断端可见软骨细胞,界面间软骨成骨活跃.植入后16周,肉芽组织机化通过纤维内成骨方式生成新的骨组织并与骨端骨质大致融合.植入后24周,新生骨组织已成为成熟的板层骨,断端与复合材料结合紧密.植入复合材料的椎体骨密度在植入后8,16,24周的均数呈上升趋势(P < 0.05),随着植入时间增长,成骨量增加.植入前后的肝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可以初步认为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 是一种组织相容性、生物活性好,无肝肾毒性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 新型三元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氧化锆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毓灵;蒋科;陈路;蔚芃;陈骞;谯波;蒋电明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具有高仿生特性,可通过与宿主骨直接结合来发挥生物活性作用,但其缺乏足够的力学强度.目的:制备新型三元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氧化锆(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yttria-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nHA/PA66/YTZ),验证其力学特性及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三元复合材料nHA/PA66/YTZ,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的质量比分别100:0、90:10、80:20、60:40.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表征,力学测试仪测试其抗弯强度、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力学参数,评价其力学性能,筛选佳质量比复合材料,用于以下实验.分别采用细胞培养液(空白对照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浸提液(对照组)、nHA/PA66/YTZ材料浸提液(实验组)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对照组)、nHA/PA66/YTZ材料(实验组)分别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共培养,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C3T3-E1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氧化锆晶粒填充了原本纳米羟基磷灰石晶粒之间的空隙,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均匀分散在聚酰胺66基体中;②生物力学测试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质量比为60:40 nHA/PA66/YTZ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弹性模量高,力学性能优,选择其进行细胞相容性实验;③CCK-8检测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3组间细胞增殖比较无差异;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实验组复合材料上的细胞呈现融合、团聚及分层现象,细胞内肌动蛋白丝更多;对照组复合材料上的细胞呈现单层及分散现象,细胞数量与细胞内的肌动蛋白丝较实验组少;⑤结果表明,三元复合材料nHA/PA66/YTZ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

  •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修复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杨明敏;李黛;孙扬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具有良好的材料-细胞界面,拥有三维孔洞网络结构,在植入人体后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解。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修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纳入6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4-51岁,均分为2组治疗,观察组进行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照组进行钽棒置入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 d疼痛情况,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 d,两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治疗后3,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与修复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表明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聚酰胺66材料修复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截瘫

    作者:欧云生;蒋电明;权正学;安洪;刘渤

    目的:探讨用前路椎管减压、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1月收治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合并截瘫40例,年龄17~62岁.受伤部位:T12 5例、L1 16例、L2 13例、L3 6例.神经损害按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9例、C级8例、D级6例.所有病例均行前路椎管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钛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6~25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神经功能:除5例Franel A级和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改善.其中由A级到B级2例;B级到C级7例,B级到D级12例;C级到D级5例,C级到E级3例;D级到E级4例.36例伤椎接近解剖复位,6例复住良好.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为椎体的42.8%,术后平均为90.5%,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矢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为28.4.,术后平均为14.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于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无感染、无椎体移位和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前路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可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是一种有效的脊柱前路重建方法.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工骨材料的预制件植入人工形成的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核素骨显像检查评价该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并动态评价修复后受植区内的骨代谢变化.结果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颅骨及其颅内代谢无影响,可在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引导骨再生.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具备骨缺损修复材料所需的良好生物学特性.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脊柱修复重建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彭祥;王文军

    [目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和成骨作用,成为近年来骨组织修复材料领域中发展的重点方向.在脊柱外科,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椎间融合器、椎体支撑体和人工椎板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脊柱疾病手术治疗中所需的内置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主要就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的基础实验研究和在脊柱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做简要综述.

  • 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体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卢旻鹏;蒋电明;权正学;李广州;黄伟;欧云生;曹何;刘明方;况尚如

    [目的]探讨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其体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菌落数试验检测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抗粘附效果.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及急性溶血实验评价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抑菌环试验显示第1 d时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大,分别为(23.6±1.14)mm和(18.8±0.84)mm,随后抑菌环直径随时间延长而缩小,抑菌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中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3、24 d;菌落数试验显示细菌与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接触24 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4.18%和85.96%;扫描电镜发现实验组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菌明显少于对照组.MTT法测定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毒性分级为1级,急性溶血实验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溶血率为0.28%.[结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无明显细胞毒性和红细胞破坏性.

  • 两种支撑体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重建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宋海涛;张伟;李民;高卫良;吴玉泉;曲绍政;刘彦斌;盛文博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和钛笼支撑体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84例,分为钛笼支撑体组(A组,43例)和n-HA/PA66支撑体组(B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随访不同节段JOA评分、VAS评分、颈椎矢状位节段角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A组均高于B组,随访9~18个月;两组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早期(<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B组JOA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节段前凸角改善明显,两组间术前及术后早期差异不明显,但6个月后A组改善差于B组;早期植骨融合率B组高于A组、末次随访则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支撑体均有术后即刻稳定颈椎功能;n-HA/PA66支撑体的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改善颈椎前凸角.

  • 新型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勇;蒋电明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预防椎板切除后椎管狭窄、粘连的初步影像研究

    作者:肖智博;吕富荣;吕发金;蒋电明;唐文胜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的检测.结果:X线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开始模糊,至术后24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界面消失,密度增高,钙化;而对照组始终表现为腰5椎板棘突缺损,无致密影出现.组织学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内层的纤维组织-材料界面就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团及骨小梁;对照组椎板缺损处是纤维瘢痕逐步形成,终与硬膜粘连.MRI对脊髓受压及硬膜粘连情况显示较好,实验节段与对照节段相比,椎管面积及矢状径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出重建椎板节段椎管完整性得到恢复,与组织学一致.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能够阻止硬膜外粘连,X线及MRI对其检测准确、全面.

  • n-HA/PA66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中期临床疗效

    作者:邓乾兴;欧云生;蒋电明;刘渤;朱勇;赵增辉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 Cage,n-HA/PA66 Cage)在颈椎病前路单、双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63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n-HA/PA66 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内固定术,颈椎单节段融合45例,双节段融合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e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角、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63例患者获得30~64个月随访,平均46.9个月.平均手术出血量55.08 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6.98 rain.术后11例患者出现短暂吞咽困难,2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4例患者发生颈部轴性症状,2例患者并发C5神经根麻痹.单、双节段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单、双节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NDI均较术前改善(P<0.05).单、双节段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前凸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其中2例单节段出现融合器下沉,1例双节段出现融合器下沉,融合器下沉率4.76%,96.83%患者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硬膜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损伤,无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可有效重建颈椎骨性结构、恢复颈椎曲度、维持颈椎间隙高度,获得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颈椎椎间植骨融合替代材料.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研究

    作者:梁勇;蒋电明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12、24周行CT检查;术后12、24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 24周时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达到了良好的融合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 T-CAM表面修饰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邱皓;董靖;卢公标;卢旻鹏;曹春风;王群波;张铭华

    目的 探讨T-CAM表面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右桡骨中段1.5 cm骨缺损模型后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T-CAM表面修饰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对照组植入n-HA/PA66.观察术前,术后2、4、8、12周静脉血碱性磷酸酶(ALP)值;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兔子,进行X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等观察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兔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死亡,无体内植入材料脱落.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术后4周就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Lane-Sandhu法X线片和组织学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实验组ALP值开始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ALP值均升高,术后8周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在12周时接近于术前,静脉血ALP值在术后第2、4、8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M表面修饰m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n-HA/PA66.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卢旻鹏;王群波;董靖;曹春风;邱皓;朱水涛;刘佐忠;焦春艳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 cm 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 n-HA/PA66/PRP 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定;对照组植入 n-HA/PA66后予以钢板固定。术后2、4、8、12周每时间点处死5只兔子,进行 X 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动物无感染、死亡及植入物脱落,大体标本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内实验组开始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 Lane-Sandhu 法 X 线片评分显示实验组(6.80±2.05)分,对照组(4.20±1.3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术后第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第8、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HA/PA66/PRP 复合物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 n-HA/PA66。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