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部分切除术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六例分析
脾囊肿临床少见,近年来随着B超体检的广泛应用,其发现率逐渐升高.脾囊肿的治疗方式多样.综合近年来文献,脾囊肿的手术治疗多倾向于微创、尽可能保留脾脏组织、保留脾脏功能.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行6例开腹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非寄生虫性囊肿均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单发性肝囊肿的诊断治疗现状
肝囊肿常在剖腹术中发现,但经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肝囊肿变得愈加常见.单发性囊肿主要是指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囊肿,即单纯性囊肿、新生物性囊肿和创伤性囊肿.其治疗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此综述.
-
先天性孤立性肝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肝囊肿一般分为两类: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包括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囊肿、多囊性肝病和Caroli′s病;后者有肿瘤性囊肿(即新生物性囊肿)、损伤性囊肿和感染性囊肿.感染性囊肿包括阿米巴、化脓性、包虫性囊肿.本文仅就先天性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诊断与治疗作一介绍.
-
肝脏纤毛性前肠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肝脏囊肿大体上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囊肿.肝脏纤毛性前肠囊肿属于非寄生虫性囊肿,Wheeler和Edmondson[1]于1984年首次使用纤毛性肝脏前肠囊肿(CHFC)描述了起源于胚胎期前肠的肝脏囊性病变.纤毛性前肠囊肿多见于气管支气管树和食道,发生在肝脏非常罕见,据国内外文献记载,至今国外共报道72例,国内未见报道.近来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左肝肿块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报告为肝脏纤毛性前肠囊肿,现报道如下.
-
非寄生虫性囊肿的无水乙醇固化治疗
目的:在超声引导下对非寄生虫囊肿施行抽液后注入无水乙醇固化治疗,以免除手术切除并达到与疗效相近的目的.方法:使用美国ATL的APOGEE-8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以3.5MHz小凸阵探头,穿刺引导架,日本八光18G的PTC穿刺针及三孔酒精针.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囊肿中心,抽液后注入无水乙醇进行固化治疗.结果:本组56例58个囊肿中,53个1次穿刺成功;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囊肿消失45个,其中大直径小于6cm者全部消失;体积缩小一半的6个;7个复发,其中3个经再次治疗后全部消失.总有效率为93.1%,治愈率为87.9%.结论:该方法安全实用、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可重复治疗,疗效显著,无疑为非寄生虫性囊肿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真性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脾囊性病变分为寄生虫性囊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 寄生虫性脾囊肿几乎全由棘球绦虫引起,占脾囊性病变的60%~70%;非寄生虫性脾囊肿根据囊肿壁有无内衬上皮,分为真性即原发性囊肿和假性即继发性囊肿;假性脾囊肿较真性脾囊肿常见,可能继发于陈旧的血肿、梗死和炎症区域液化. 更少见的是真性原发性脾囊肿 (true splenic cyst),它是一类原因不明的疾病,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或组织迷入所致,根据病理分为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囊状血管瘤和囊状淋巴管瘤.本文着重讨论真性原发性脾囊肿.脾囊肿可以引起出血、破裂和感染.
-
先天性肝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肝囊肿(liver cysts)指肝内出现的单发或多发的囊肿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其中先天性囊肿占大多数,前者包括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囊肿、多囊肝和胆管性囊肿Caroli's病等;后者包括新生物性囊肿、创伤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等.随着B超等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广泛应用,肝囊肿已由过去的少见病而成为常见病,而伴随超声介入疗法的推广,使得该病的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先天性肝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
罕见的脾囊肿1例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7个月于2000年6月5日入院,曾先后多次到地市级、省级医院就诊,未确诊。无外伤史。体查:体胖,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示RBC 4.30×1012/L,HGB 133 g/L,PLT 173×109/L,WBC 5.1×109/L,分类小型白细胞比率0.277,中型白细胞比率0.151,大型白细胞比率0.572。彩色B超示左侧后腹膜与左肾窝间囊性肿物,CT检查提示副脾囊肿。于2000年6月9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上极有一球形囊肿并与脾蒂粘连,直径约12 cm,呈浅黄色;副脾存在,未发现副脾肿物。遂行脾切除术。术后标本穿刺抽出澄清、浅黄色液体。标本送病理检查示“脾真性非寄生虫性囊肿”。术后常规用抗生素,第7天拆线,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