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管神经鞘瘤1例
病人男,34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伴咳嗽,咳大量白色泡沫状痰.查体:左上肺呼吸音减弱,快速呼吸时可闻及哨笛音,偶闻及大水泡音.肺功能检查示弥散残气功能正常,小气道轻度阻塞,MVV下降.胸部CT及三维重建显示气管隆凸左后上方软组织肿物影,约1.2 cm×1.0 cm大小,密度欠均匀,左主支气管开口处管腔变窄,左肺透过度增强;影像重建见肿物起源于气管隆凸上后壁,似有蒂.仿真内窥镜示肿物密度不均匀呈花形改变(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隆凸上方左主支气管开口上缘膜部处肿物形如蕈状,表面呈菜花样,污秽,基底广,隆凸似乎受累,但左主支气管通畅.活检病理报告为坏死及大量炎细胞,刷检片中未见瘤细胞.
-
Otoplan重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和电极选择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Otoplan软件对患者术前颞骨CT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Spiral Function)计算蜗管长度以评估植入电极长度,对预测电极长度与术中植入电极进行比对,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对13例(14耳)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进行颞骨HRCT检测,在耳蜗重建的标准观测层面上通过耳蜗螺旋函数公式进行耳蜗测量,计算耳蜗蜗管长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植入电极,与实际耳蜗植入的电极长度进行比对.结果 通过Otoplan软件重建技术结合耳蜗螺旋函数公式准确预测了12例(12耳)患者的植入电极长度,1例(2耳)耳蜗骨化患者预测电极长度大于实际电极植入长度.结论 应用Otoplan软件对耳蜗进行影像重建结合耳蜗螺旋函数公式分析,预评估植入电极具有一定准确性,然而对于耳蜗骨化等特殊病例还应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
GE LightSpeed16排螺旋CT故障维修2例
1 影像重建服务器故障1.1 故障现象在患者扫描过程中,控制台监视器不能显示扫描后图像,提示“Re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stopedd.Scaning is possible but no images will be made.Restart the systm.”(重建进程被中止.允许扫描但没有图像建立.请重启系统).重启机器后,工作正常.在此故障首次出现几天内,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
-
颞下颌关节病变的CT检查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介绍了CT检查,尤其三维CT成像在颞下颌关节中的应用。一、TMJ CT检查及用途[1~6]80年代初CT开始用于TMJ病变的检查。常用位置有横断位、直接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主要观察:①TMJ关节结节和关节窝形态、位置及骨质结构改变。②关节间隙周围的关系并进行关节间隙测量。③髁状突骨质形态、边缘、解剖结构和活动范围并进行髁状突水平角、垂直倾斜角及内外前后径测量。④TMJ关节盘改变(闪烁法显示)。另外,横断位扫描还易于进行矢状、冠状和任意角度重建,可作为TMJ三维(three-dimensional,3D)重建的基本扫描序列。因此,CT在TMJ检查中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了解关节骨性结构及彼此间相互关系很有帮助,尤其是下述情况应选择CT检查:①在TMJ创伤中,要了解髁状突高位纵行骨折和脱位是否伴有假关节形成,区别关节囊内、外骨折,明确髁状突骨碎片和关节盘位于关节窝内或外以及张口时的移动情况,这对选择是否手术治疗至关重要。②评价TMJ肋软骨及其它移植物的功能和结构以及有无关节强直。③明确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mandibular diso rders,TMJDS)患者是否具有器质性破坏及对咀嚼肌的密度和长度进行测量。二、三维CT成像在TMJ中的应用1.TMJ三维成像的进展:从80年代开始,对TMJ 3D CT影像重建及显示进行研究 [7]。1984年Roberts等用一个尸体标本进行了TMJ的3D影像重建,可以显示TMJ诸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剖切显示其隐蔽的表面和关节盘。1992年Dijkgroof等也研究了关节盘的3D CT影像显示。许多作者[8~10]对正常志愿者和各类TMJ患者(包括髁状突 骨折、骨软骨瘤、TMJDs及关节强直等)进行了CT扫描后3D影像重建及显示的系列研究,发现3D重建及显示不仅能提供3D影像以供观察,而且能做出3D定量测量分析。
-
不同重建方式下CT层厚对胸部肿瘤体积和剂量的影响
目的:基于两种不同的重建方式,分析CT层厚对胸部肿瘤靶区体积、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例胸部肿瘤患者(主要为食管癌、肺癌和乳腺癌),获取层厚2 mm的CT影像(2-CT)并将其传至放疗计划系统(Eclipse 10.0)中,分别基于靶区大层面(方法1)和定标金属小球所在层面(方法2)作为起始层进行重建,得到层厚为4、6、8、10 mm的CT影像(4-CT、6-CT、8-CT、10-CT).由医生在2-CT影像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并将其复制到其余层厚的影像中.同样基于2-CT影像中设计调强放疗(IMRT)计划,随后将其复制到其余层厚影像中重新计算.统计两种重建方法得到的各层厚影像中的靶体积和剂量,并以2-CT数据为基准加以比较.结果:两种重建方式中,靶体积的相对变化随着层厚的增大逐渐增大.当靶体积为1.3 cm3时,10-CT中相对偏差两种方法均高达84.62%,8-CT时两种方法相对偏差分别为38.46%、84.62%;体积为30~100 cm3时,各层厚的体积测量偏差方法1均小于方法2;体积>100 cm3时,两种方法中靶体积基本不随层厚而改变.适形指数相对变化随着层厚的变大而变大,对于小体积靶区(<30 cm3),两种方法在10-CT中相对变化率分别为13.60%、11.18%,在8-CT时为6.56%、13.18%,在6-CT和4-CT时均小于等于5.08%;体积在30~100 cm3时,方法1相对变化率为1.29%~3.03%,方法2为1.34%~5.42%;大体积靶区受层厚的影响小,均<1.38%.两种重建方法的均匀性指数相对变化率只在小体积时随层厚增大有小幅度增加,在8-CT、10-CT时相对偏差较大,方法1为12.95%、17.42%,方法2为16.15%、15.43%.两种重建方式得到的IMRT计划中,脊髓的小值、平均值,肺的V5、V30,心脏的V30、V40受层厚影响显著(P<0.05).结论: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基于靶区大层面为起始层的重建方式优于基于定标金属小球所在层面为起始层的重建.同时,本研究可以为改进现有的CT扫描流程提供依据.
-
降低儿童X射线CT检查辐射剂量的研究进展
目的:归纳总结减少儿童X射线CT检查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方法,为降低儿童接受X射线CT检查的辐射危害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针对X射线CT检查所致儿童的辐射剂量,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基于各自研究的目的和原理,归纳总结降低儿童受照剂量的方法.结果: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能根据儿童受检者体型自行改变管电流,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影像质量水平并结合X射线在受检者的衰减自动选择管电压,这两种技术均能自动降低个体的受照剂量;先进的影像重建技术可减少低剂量扫描影像的噪声,间接起到降低个体和群体的受照剂量;非扫描区的合理屏蔽也能有效降低个体和群体的受照剂量;制定剂量参考水平有助于优化X射线CT检查扫描参数,起到降低群体受照剂量的作用.结论:可结合儿童受检者的体型、扫描部位以及X射线CT机的性能,综合运用自动管电流或管电压调制技术、影像重建技术以及屏蔽防护等多种方法,可大限度地降低儿童X射线CT检查的受照剂量.
-
多层螺旋CT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SCTC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影像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作为冠状动脉患者筛选、冠心病诊断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影像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