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严重而顽固的剖宫产出血常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药物治疗、宫腔纱布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都是该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2年1月起采用B-Lynch缝合术抢救剖宫产术中出现的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经导管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导管栓塞的治疗方式加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两年的期间内本院收治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对其手术出血率发生率等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93.10%,手术的成功率较高。手术后再次出血率51.72%,但是通过有效止血并不会对手术的效果造成严重影响;造影阳性栓塞和经验性栓塞导致出血率的概率分别为33.33%和37.50%。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是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概率44.44%明显大于非凝血功能障碍的11.76%,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成功率较高,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显著。
-
NBCA 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NBCA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应用 NBCA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患者23例,精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动脉栓塞术,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表现消失。术后出血症状消失,无器官坏死并发症。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出血性病变,经导管栓塞治疗中单独应用 NBCA或联合应用其他栓塞材料是安全有效的。做好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栓塞的处理
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发生导管栓塞的处理.方法 在我中心留置长期导管留置的患者有18例,分别观察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的疗效.结果 发生导管栓塞的患者分别经尿激酶溶栓、华法令抗凝或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评估病人的透析充分性达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栓塞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处理后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规律性尿激酶封管预防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栓塞的护理研究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病人的存活时间越来越长.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而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病人,进行中心静脉插管越来越多的成为病人进行透析的通路选择.但有诸多因素影响导管的通畅,其中导管栓塞是影响管路通畅、降低使用寿命和影响透析充分性的主要因素.常规各透析中心采用肝素液封管,但不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栓塞的发生,用大剂量的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同时增加了出血的副反应[1].因此,我中心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定期使用尿激酶封管对预防导管栓塞的作用.
-
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
肺动静脉瘘或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y-venous malformation,PAVM),是比较少见的肺动脉-静脉直接沟通的疾患,大部分为先天性,少数为胸部损伤所致.无任何临床症状者多因胸部X线检查发现,也可有咯血,呼吸困难,紫绀,杵状指及红细胞增多.肺动静脉瘘靠近胸壁时,吸气时可听到心外杂音.肺动静脉瘘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或导管栓塞方法进行治疗.现将我院病例介绍如下.
-
B-Lynch外科缝扎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大出血,经按摩子宫及缩宫剂处理无效者常导致切除子宫[1].对此,医务人员经多年研究总结出多种有效治疗手段,如宫腔纱条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我院自2003年起采用B-Lynch外科缝扎术救治3例产后出血病人获得成功,避免了切除子宫,有显著的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骨盆肿瘤术前导管栓塞供血动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血供特点及术前导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骨盆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导管栓塞,栓塞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丰富、多支动脉供血,一次均成功给予选择性栓塞.栓塞后造影见肿瘤供血动脉闭塞,染色消失,病变区可见碘油沉积,手术时肿瘤均全部切除.结论:术前靶血管栓塞能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同时也减少术中失血.
-
光量子血治疗肝癌栓塞化疗毒副反应观察
笔者应用光量子血治疗肝癌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患者毒副反应,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接受急性肾衰竭治疗的老年患者106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运用连续血液净化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30天的BUN、SCR水平以及治疗后心率、CVP、MAP、氧合指数和导管栓塞、消化道出血、插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了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减低了导管栓塞、消化道出血、插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运用。
-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120例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常规在全麻、常温、左胸后外侧切口或小切口胸膜外结扎.近来不少医院在胸腔镜下手术行未闭导管栓塞法治疗,合并心内畸形则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手术.我院近年施行动脉导管未闭手术120例,无一例死亡,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尿激酶联合肝素常规封管预防永久性置管栓塞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常规封管对血液透析永久性置管患者的影响,评价其在预防导管栓塞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60例血液透析永久性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常规封管,实验组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常规封管,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凝血功能和导管栓塞情况.结果:实验组透析血流量、静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栓塞更换导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常规封管可减少永久性置管栓塞的发生,改善导管血流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定期尿激酶封管治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疗效分析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透析装置及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常用的血管通路,该导管的通畅往往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之一,但透析导管常因为栓塞、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丧失功能终至拔管.近一半的透析导管会在置管1年内丧失功能[1-2],而其中约2/3的原因就是因为导管栓塞[3].有研究提出定期对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4-5],我院对永久性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透析的患者应用尿激酶稀释液封管,分别作导管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
一种建立长期血液透析径路的新方法
我们应用带毡套双腔导管为21例无法进行常规内瘘成形术的患者建立长期血液透析径路,进行了2 506次血液透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导管结构 所有病例均采用Quinton带毡套双腔导管,其基本结构与临时性双腔导管相似,中间借助一隔片分为互不交通的两个腔,静脉腔开口在前,动脉腔开口在后。显著的特点是有一毡套,供埋于皮下,起到固定导管和防止致病菌从插管口进入体内(图1)。 图1 带毡套双腔导管模式图二、使用方法 插管部位一般都选用右颈内静脉,有3例患者因睡眠习惯置于左颈内静脉。局麻下,穿刺颈内静脉成功后,经穿刺针放入导丝,将长期留置导管通过皮下隧道,用隧道引条导引至颈内静脉穿刺处。沿导丝慢慢插入鞘套扩张管,退出导丝和扩张管,将鞘套留于血管内,把双腔导管插入鞘套,同时助手按插入的速度将鞘套向两侧成180°撕开,终将鞘套拉出静脉,将双腔导管留置于静脉内。(图2) 每次透析开始前均先用注射器抽吸动、静脉腔开口,见血后从静脉腔注入首剂量肝素,动、静脉腔开口分别与血液透析动、静脉管道相连接开始透析。透析结束后,动、静脉腔分别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勿使留有血液,然后用含有头孢唑啉的肝素生理盐水灌注封管(头孢唑啉针0.5g+肝素2 000U+生理盐水4ml)。如有导管栓塞现象,则于封管液体中去掉头孢唑啉针,加尿激酶100 000U。
-
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心静脉导管栓塞597例次临床分析
我们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心静脉导管栓塞,避免了重复插管,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导管栓塞装置(PED)对颅内动脉瘤的血管重建治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经验
-
小剂量尿激酶封管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栓塞的疗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血管条件不好常采用永久性颈内静脉插管,或在内瘘未成熟前临时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除感染外,中心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栓塞,其发生率高达25%[1],尿激酶溶栓是治疗导管腔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2].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院血液净化科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封管溶栓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栓塞,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体高血流量动静脉内瘘动脉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 )相对透析导管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仍有至少30%的AVF 并发狭窄、感染、瘤样扩张、血栓等[1-2]。其中动脉瘤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3]。2002年ORI 等[4]研究证实AVF 使心排出量(CO)增加,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在积极处理严重瘤样扩张的同时,缩窄瘘口,对减轻心脏前负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国内外对AVF 动脉瘤处理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报道,因此本中心观察了高血流量AVF 动脉瘤手术治疗前后变化,现报告如下。
-
上消化道出血SATE诊断及介入栓塞止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超选择性血管造影(SATE)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经导管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26例有手术病理结果,比较SATE与手术病理符合度,明确其定性、定位价值;对符合栓塞适应证的血管造影阳性者,行经导管栓塞止血,评估止血效果.结果 本组67例中,SATE明确出血灶及出血血管50例,阳性率为74.63%;26例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且SATE诊断阳性者中,SATE与手术病理定性、定位符合率分别为76.92%、84.62%.本研究50例SATE阳性者中,37例行经导管插管栓塞治疗,止血成功率为86.49%.结论 SATE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灶定位、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配合经导管栓塞治疗,可提高即刻止血成功率.
-
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预防带涤纶环长期 透析导管栓塞的护理效果
目的 :了解对带涤纶环长期透析导管栓塞病例予以定期尿激酶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随机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收的60例带涤纶环长期透析导管病例分成2组:30例甲组选肝素液封管,30例乙组选定期尿激酶封管,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护理有效率96.67%,比甲组的766.7% 更高,(P<00.5).结论 :对带涤纶环长期透析导管病例配合定期尿激酶封管护理,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