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Ad-p53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生长及 KAI1/CD8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荣花;王美清;彭大为;李建旺;张曙波;谢宗宙;程小珍;毛山山;元建华

    目的:观察rAd-p53、顺铂( 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情况、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株24、48、72 h后,CCK-8法测定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作用SGC7901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36.94%±0.78%、28.79%±2.37%,69.26%±0.63%;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上调KAI1/CD82蛋白表达,且两药联合组更明显。结论 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二者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可能通过上调KAI1/CD82的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同时增强DDP的抗肿瘤作用。

  • rAd-p53联合伊立替康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莹;王季堃;李巍;吕凤俊;姜一

    目的 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03)注射液、伊立替康(CPT-11)两药单用和联用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HT-29细胞随机分为rAd-p53组、CPT-11组、联合组及对照组,其中rAd-p53组分别加入感染剂量(MOI)为50~800的rAd-p53注射液,CPT-11组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10.0~0.1 μg/mL的CPT-11;联合组同时加入上述剂量的rAd-p53注射液和CPT-11,筛选协同作用佳组为400 MOI rAd-p53注射液+5μg/mL CPT-11;空白组及对照组加入等体积RPMI1640培养基.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Livi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vin mRNA表达.结果 rAd-p53组、CPT-11组及联合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及G2/M期分布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iv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尤以联合组为著(P<0.05、0.01),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结论 rAd-p53和CPT-11联用可能通过下调Livin mRNA及蛋白表达协同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此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癌性胸水近期疗效

    作者:王辉;马永全;杜芳;马若巾;王梅;张利娟

    以复制缺陷性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p53抑癌基因替代疗法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鼻咽癌、喉癌及头颈部鳞癌等部分肿瘤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证实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1,2].

  •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

    作者:肖书萍

    对20例肝癌患者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总有效率65.0%.指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药物的使用事项、观察患者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对症治疗,可保证预期治疗效果.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治疗对鼻咽癌组织中KAI1和CD44 v6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勇利;兰桂萍;司勇锋;孙金杰;韦海明;杨涌;翁敬锦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联合放化疗对鼻咽癌组织中KAI1和CD44v6表达的影响,并分析KAI1和CD44 v6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58例鼻咽癌患者经直线加速器常规放疗和两个阶段铂类+5-Fu的同步化疗后再分为今又生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治疗前后癌组织中KAI1及CD44 v6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消退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AI1表达上调、CD44 v6表达下调,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局部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3年生存率及远期生存情况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影响鼻咽癌组织中KAI1和CD44v6的表达,提高肿瘤的局部消退率,但无法有效延长远期生存率.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伟珠;王季堃;李巍;张秀丽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p53是目前研究为广泛和系统的抑癌基因之一,p53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肿瘤的形成.本研究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导入野生型p53基因抑癌基凼治疗同时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35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两组.所有患者应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每3周重复一次.前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组胸腔内灌入rAd-p53 1×10~(12) VP和顺铂注射液40 ms/m~2;单药组胸腔内灌入顺铂注射液40 ms/m~2,每周重复一次,连用4次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50.00%(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一般状况改善率分别为64.70%和33.33%(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胸痛、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联合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0.05),主要为自限性发热,36 h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53基因治疗对鼻咽癌患者 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作者:周日晶;翁敬锦;司勇锋;韦海明;张政;兰桂萍;江河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rAd-p53)治疗鼻咽癌后对原发灶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 CD34-MVD)及血小板( PLT)计数的影响,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3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因组32例给予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组31例仅给予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CD34-MVD水平,并检测PLT。结果治疗后基因组鼻咽癌原发灶CD34-MVD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CD34-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LT均显著下降(P均<0.05),并且基因组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3年,基因组和常规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CD34-MVD表达增加组远处转移率(38.5%)明显高于表达下降组(13.5%)(P<0.05),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低于表达下降组(P<0.05);PLT增加组与PLT下降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化疗联合基因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使CD34-MVD、PLT计数明显下降。 CD34-MVD过度表达可作为评估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信杰;张颖;李会兰;王会平;王志勇;魏莉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化疗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疗效.方法:50例恶性体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穿刺引流后腔内注射rAd-p531×1012VP,在rAd-p53注射后48h体腔内再注入顺铂60mg/m2,1次/wk,疗程3wk~4wk;对照组除不给予rAd-p53外,腔内化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51.7%(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12h~24h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rAd-p53联合化疗控制恶性体腔积液疗效好、安全.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作者:仲智勇;时保军;周辉;王文博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将肾母细胞瘤细胞分别与高、中、低浓度(1×109、1×108、1×107 VP/mL)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共同孵育20 h,以不加注射液的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相关基因p21、Bax蛋白表达,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LC-3、Atg7、Atg12表达和自噬体数量.结果:高、中、低浓度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对肾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2.86±3.18)%、(33.64±7.25)%、(16.26±9.0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85±9.36)%、(37.35±9.64)%、(23.64±10.65)%.与空白对照比较,高、中、低浓度药物作用下G0/G1期细胞均增加,其中高、中浓度药物效果较明显(P<0.05或P<0.01);高浓度下细胞中p21、Bax蛋白和LC-3、Atg7、Atg12基因表达增强,自噬体数量增加(P<0.01);中浓度下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强(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逆转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耐药性的体外试验研究

    作者:张林;王季堃;王莉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对体外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紫杉醇由低到高剂量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内多耐药基因表达;不同剂量rAd-p53作用于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蛋白P糖蛋白(MDR1-Pgp)的表达.结果:rAd-p53可明显抑制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作用24、48、72 h的IC50分别为1 889.85、998.44、354.91MOI;rAd-p53可阻滞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其凋亡,可下调MDR1-Pgp蛋白表达.结论: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耐药性可能与MDR1-Pgp的高表达有关;rAd-p53可显著抑制人耐药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耐药细胞凋亡,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致胸腔积液100例

    作者:董磊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均于第1天给予135 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对照组给予40 mg/m2顺铂注射液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治疗组给予1×1012VP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40 mg/m2顺铂注射液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9.00%,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2.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改善率为31.00%,治疗组改善率为68.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小.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志江;温坚;吕榆莲;张卓云;邱振华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4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n=21)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加肝动脉介入化疗;对照组(n=23):单纯肝动脉介入化疗,随访2a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近期疗效:1月后评估实验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4例,进展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7例,进展5例;就有效率来评估,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9).远期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1a生存率分别为61.9%,69.6%,2a生存率分别为32.1%,37.7%.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7.0个月,18.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增强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少,但其远期疗效与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评估.

  • 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rAdp53腹腔内灌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作者:都庆国;张涛;王建华;武敏;杜善平;刘鹏;慕生枝

    目的:观察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rAdp53腹腔内灌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rAdp53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观察组:制备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溶于20ml生理盐水后注入腹腔,再缓慢灌入40℃的灭菌用水1000ml+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将1支rAdp53(1×1012VP)+灭菌用水1000ml+地塞米松10mg混合后腹腔灌注.空白组:灭菌用水l000ml+地塞米松10mg腹腔灌注.4周后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0% (20/22);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16/22);空白组总有效率22.72% (5/22).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显著高于空白组,且观察组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获RR患者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腹围减小.结论:Tf-PEG脂质体-rAdp53复合物较rAdp53在腹腔灌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较小.

  • 今又生联合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张自新;张靖;何建莉;折虹

    目的 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今又生瘤组织内局部多靶点注射,72 h后放疗,每周1次,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近期疗效:有效(CR+PR)率69.2%,临床受益(CR+PR+NC)率92.3%.止痛疗效有效(CR+PR)率达88.9%.全部病例每次注射后均有发热、寒战,体温在38~39.1 ℃,经观察或对症处理后,降至正常.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 今又生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晚期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且临床应用安全.

  • 调强放疗与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IIb期-IIIb期宫颈鳞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崔琳;杨林

    目的 分析调强放疗与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IIb期-IIIb期宫颈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IIb期-IIIb期宫颈鳞癌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1×1012-2×1012 VP,72 h后给放疗与化疗,自放疗第1天,每隔7 d给予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对照组除了不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其他处理同观察组.治疗结束8周后评价肿瘤的近期疗效,并定量分析两组放疗前后DNA倍体指数的变化.结果 近期控制率中,观察组24例患者,完全缓解(CR)15例(62.5%);部分缓解(PR)7例(29.1%);有效率为91.6%;对照组23例,CR 9例(39.1%);PR 8例(34.8%);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行DNA倍体定量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与化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癌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35 条记录 2/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