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水蛭素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陶义丰;黄玲莎;刘冬华;劳明;黄浩;黄文成;谢娟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CNE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水蛭素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水蛭素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水蛭素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算CNE2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不同时间点半抑制浓度(IC 5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E2细胞内Bax、p21 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水蛭素组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水蛭素组各浓度各时间点生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药物作用24、48、72 h的IC 50分别为(8.28±2.1)、(5.11±0.7)、(4.83±0.5)ATU/mL,48、72 h时间点IC 50比24 h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5、8 ATU/mL水蛭素组Bax、p21 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8 ATU/mL水蛭素组高(P均<0.05).结论 水蛭素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水蛭素上调Bax、p21 mRNA表达有关.

  • 复方水蛭素对小鼠移植瘤组织中p53、Ki-67及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博;王晓敏;任青华;刘莹

    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均接种S180瘤细胞).取40只实验鼠随机分为四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实验组分别给予1.3、2.6 g/kg的复方水蛭素(连续用药14 d).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同时取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Ki-6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实验组中大小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7.89%和53.68%,其肿瘤组织中p53、Ki-67阳性细胞百分数均低于肿瘤模型对照组(P<0.05),同时其VEGF表达降低(P<0.05).认为复方水蛭素对小鼠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组织p53、Ki-67以及VEGF表达降低.

  • 低分子肝素和水蛭素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从高

    抗凝疗法是利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抗凝剂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防止血栓形成或发展.肝素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是两类常用的抗凝剂,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并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此处不再赘述.本文着重讨论两种较新的抗凝药物,即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LMMH)和水蛭素(HRD).

  • 含动物药成分的活力胶囊质量标准的建立

    作者:孙旭;马晓昱;马群;高媛;刘云云;陈瑶

    目的 建立含动物药成分的活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镜法对土鳖虫体壁碎片、刚毛、肌纤维等成分进行观察鉴别;薄层色谱法对活力胶囊处方中的动物药土鳖虫、穿山甲进行定性鉴别,并用凝血酶滴定法对水蛭素抗凝血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土鳖虫显微镜鉴别特征明显,易于区分;土鳖虫、穿山甲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水蛭素抗凝血酶活性均值为94.2 U/g.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总体较为满意,可作为该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作者:梁中奎;杨彦丽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水蛭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于发病第8天起,每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连用14 d.两组均于发病第14、21天行头颅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结果 治疗组第14、21天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出血吸收、缩小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而且安全;非凝血功能障碍性脑出血稳定后可尽早应用.

  • 水蛭素预防眼内增生性病变的初步观察

    作者:袁晓辉;王万杰;郑燕林;蒋纪恺;曾庆华

    目的探讨用水蛭素预防眼内增生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建立实验性眼外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在实验组玻璃体腔内注入小剂量水蛭素(每只眼10U),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1、3、5、7、14d玻璃体混浊及眼底增殖膜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1、3、5d玻璃体混浊及眼底增殖膜形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素对眼内增生性病变形成早期有预防作用.

  • 水蛭素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影响

    作者:郑燕林;王毅;武文忠;王明芳;袁小辉;李晟;王万杰

    目的通过观察水蛭素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受体(PDGF-R)的影响,深入探讨水蛭素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的机制.方法利用穿孔性眼外伤的动物模型,分别给予10 U/ml和20 U/ml的水蛭素于玻璃体腔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玻璃体中PDGF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玻璃体腔内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ukin 1-β converting enzyme,ICE)和PDGFR的表达.结果造模后3 d和28 d PDGF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434.88±56.75,457.17±74.39)与剂量Ⅰ组之间(285.95±54.04,322.50±106.93)差异有显著性(P<0.01);PDGF-R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147.82±14.95,141.05±19.03)与剂量Ⅰ组(87.27±20.80,2.57±16.75)和剂量Ⅱ组(97.67±11.37,68.26±5.6)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CE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38.51±3.04,39.74±3.78)与剂量Ⅰ组(57.01±10.02,57.61±9.04)和剂量Ⅱ组(56.22±4.95,57.45±8.25)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28 d生理盐水对照组(127.83±128.72)与剂量Ⅰ组(51.67±18.61)和剂量Ⅱ组(51.50±31.55)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水蛭素通过抑制PDGF的分泌和PDGF-R的激活而抑制玻璃体腔内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从而达到防治外伤性PVR形成的作用.

  • 水蛭素抑制创伤性脑水肿实验研究

    作者:郭伟;陈洪;王莉莉;陈建良;陈东;吕文;杨地

    目的探讨水蛭素对脑挫裂伤后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脑挫裂伤模型,观察不同时间家兔脑挫裂伤灶和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并通过家兔脑挫裂伤创面贴附水蛭素明胶海绵实验,研究水蛭素对脑水肿抑制程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家兔脑挫裂伤后脑组织含水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实验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素可抑制脑挫裂伤后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早期应用水蛭素可减轻脑水肿,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 水蛭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作者:晏学才

    中药水蛭能破血逐瘀、通经、利水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蛭中含有水蛭素,是目前强的凝血酶抑制剂.

  • 水蛭素气雾给药对大鼠凝血功能和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覃亮;叶春玲;冯娟;宋文东

    目的 考察水蛭素气雾给药对大鼠凝血功能及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水蛭素气雾给药的抗凝血作用;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和动-静脉旁路结扎模型,测定大鼠静脉及动脉血栓的湿重和干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水蛭素气雾给药中剂量和高剂量组(500 U·kg-1, 1 000 U·kg-1)对PT,TT,aPTT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或P<0.01);对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小板血栓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对FIB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水蛭素气雾给药能够发挥其抗凝血作用.

  • 天然水蛭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结缔

    作者:贾彦;牛英才;张英博;周丽;董妙先

    目的 观察水蛭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共3组,每组20只,用4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素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T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TGF mRNA 2-ΔΔCt值(3.59±0.5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23)(P<0.05),表明模型组CTGF 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水蛭素组CTGF mRNA 2-ΔΔCt值(1.83±0.34)显著降低(P<0.05),表明CTGF mRNA表达下调.结论水蛭素可能通过下调CTGF mRNA的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 水蛭开发与临床应用

    作者:于秉新;李爱君;邵民象

    简介了水蛭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制剂与临床应用现状.提示水蛭素及其相关制剂可望成为极有前途的抗凝血,抗血栓新药之一.

  • 凝血酶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水蛭素的保护作用

    作者:樊红;冯新民;田元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的损伤以及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培养,取第二或第三代内皮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成3组:对照组、凝血酶组和水蛭素组.通过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的情况.利用TRITC-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3组细胞骨架的形态变化.结果:凝血酶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骨架重排、紊乱,而水蛭素可以减轻凝血酶的这种作用.结论:凝血酶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引起细胞收缩、变形,同时增加内皮细胞凋亡,破坏血脑屏障.水蛭素可以减轻这种改变.

  •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的抗凝防栓作用

    作者:卢伟锋;符伟国;莫炜;郭大乔;王玉琦;宋后燕

    目的探讨新药重组双功能水蛭素(RGD-Hirudin)的抗凝防栓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行颈动脉吻合术后注射生理盐水、GPⅡb/Ⅲa(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单抗、野生型水蛭素和RGD-Hirudin,比较各组动脉造影、术后病理以及血液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RGD-Hirudin(0.2mg/kg)给药1 h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分别延长至(32.92±2.05)s、(22.98±1.56)s、(45.44±9.40)s,血小板大聚集率降至(0.29±9.68)%;其通畅率与野生水蛭素(0.5 mg/kg体重)一致(60%~100%),并优于抗GPⅡb/Ⅲa单抗(0.2 mg/kg体重,40%).结论 RGD-Hirudin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双重活性,且治疗剂量较小.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酶激活受体-1的表达及其机制

    作者:关景霞;叶应湖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的情况及其与凝血酶的关系.方法 胶原酶Ⅶ型、凝血酶(TM)、水蛭素分别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动物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PAR-1 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AR-1蛋白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6 h PAR-1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为0.802±0.143和19.65±1.1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24 h分别为1.825±0.214和33.34±1.09(P<0.01),持续至72 h(P<0.01),然后逐渐减少,96 h时已恢复正常.凝血酶脑内注射后PAR-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趋势与脑出血组相似,凝血酶组PAR-1 mRNA及蛋白表达在各个时间点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蛭素组PAR-1 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PAR-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可能是凝血酶直接作用的结果.PAR-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凝血酶神经毒性损伤过程.

  • 凝血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的实验

    作者:王盛兰;王熙才;伍治平;金从国;陈晓群;蒋永新;谷玉兰;陈艳;周永春;腾毅山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凝血酶对A549细胞分泌VEGF的浓度以及水蛭素对其阻断作用.采用RT-PCR法检测凝血酶受体PAR-1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凝血酶在0.5~3 U/ml的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地增加VEGF的分泌,而<0.5 U/ml时这种促进作用则不明显,水蛭素能够完全阻断凝血酶的这种促进作用.PAR-1在A549细胞中表达,而在正常的胎肺细胞(KMB-17)中并不表达.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凝血酶能有效地促进A549细胞VEGF的分泌,而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PAR-1受体的表达有关.

  • 术中应用水蛭素治疗出血后脑水肿

    作者:

    目的探讨水蛭素局部应用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方法符合研究要求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显微血肿清除术,随机分为两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血肿残腔分别贴附水蛭素止血纱和普通止血纱.术后分期行水肿体积测定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水蛭素组神经功能评分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残腔再出血及凝血功能测定两组无差异.结论水蛭素止血纱血肿残腔贴附能有效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功能,且安全、可靠.

  • 脑出血后血肿腔内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

    作者:潘仁龙;夏鹰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腔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AP)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制成IC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TPA组、水蛭素组,各组分别在ICH后4 h、8 h、12 h、16 h于血肿腔中注入生理盐水、r-TPA、或r-TPA加水蛭素.ICH后24 h处死大鼠,观察脑组织中的含水量、Na+、K+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ICH后4 h、8 h、12 h、16 h应用r-TPA,可引起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Na+、K+的明显变化(P<0.05)以及脑组织中伊文氏蓝含量明显升高(P<0.05).如同时加用水蛭素则可明显减少上述变化(P<0.05).结论ICH后血肿腔中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可加重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联合应用水蛭素不但可防治纤溶酶原激活剂溶化血块时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且还可降低血肿本身所释放的毒性物质所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 水蛭的抗凝血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高华;任涛;叶盛英

    水蛭俗称蚂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瘀积聚,无子,利水道".中国药典共收入蚂蝗(Whitmania pigna Whitman)、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 Whitman)和柳叶蚂蝗(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3种.本品为经典的破血逐瘀类中药,对大量因瘀血所致的疑难杂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水蛭近年来在抗凝血方面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关键词: 水蛭 水蛭素 抗凝血
  • 水蛭素研究进展

    作者:刘鑫洋;白林涛;姬菩宏;钟佩峰;王乃音;纪红蕊

    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相当高.现代研究发现,水蛭素抗凝、抗血栓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由吸血水蛭唾液腺中分泌出的一种酸性多肽,其不仅具有很好的溶栓、抗凝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水蛭素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抗凝化瘀药物,可以用于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肿瘤、血栓等.就水蛭素在抗血栓和治疗脑出血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249 条记录 9/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